〔別 名〕火炭毛、烏炭子、赤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飯?zhí)?、運(yùn)藥、應(yīng)藥。
〔來(lái) 源〕為蓼科蓼屬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的全草。
〔成 分〕含黃酮甙,同屬植物赤地利的根含赤地利甙。
〔作 用〕
一、歷代經(jīng)驗(yàn)
1.清熱利濕: 《本草圖經(jīng)》: “去皮膚風(fēng)熱,流注,關(guān)節(jié)癰腫疼痛”。 《生草藥性備要》: “炒蜜食能止痢癥。敷瘡, 敷跌打,貼爛腳,拔毒,干水,斂口”。 《嶺南采藥錄》: “治小兒身熱驚搐,臌脹”。
2.涼血解毒: 《福建民間草藥》: “活血解毒,止痢,療帶”。 《廣東中草藥》:“涼血解毒,治小兒夏季熱”。
二、近代研究
抑菌作用:體外試驗(yàn)證明對(duì)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抑菌作用〔1〕。
〔性 味〕微酸、甘,涼。歸心、脾、肝經(jīng)。
〔功 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明目。
〔主 治〕泄瀉,痢疾,消化不良,黃疸脅痛,外感發(fā)熱,咽喉腫痛,百日咳,云翳,陰癢帶下,乳癰,癤腫,膿皰瘡, 濕疹,毒蛇咬傷,近用治子宮癌。
〔臨床應(yīng)用〕
1.痢疾黃疸:如細(xì)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及黃疸,單用有效,也可配伍黃連、 木香、鳳尾草、茯苓、澤瀉等清熱利濕藥。
2.咳嗽中暑:如肺熱咳嗽,類似于急性支氣管炎,常配伍仙鶴草、紫珠草、魚(yú)腥草、枇杷葉、桑白皮等。此外,又可用作中暑的預(yù)防,常配伍海金沙藤、地膽草、香薷、甘草。
3.癰腫帶下:如癰腫,濕疹, 膿皰病等。單用搗敷有效,或煎水洗。近用治霉菌性陰道炎,單用煎水坐浴。
4.目赤障翳:如角膜云翳及斑翳,可配伍十大功勞、黃連等制成200%的煎液, 滴眼,每2小時(shí)1次, 1~2月為一療程,藥液3~5天更換1次。
此外,尚可用治關(guān)節(jié)疼痛等。
〔用 量〕15~30克,大量可用120克,外用適量。
〔用 法〕生用。
〔禁 忌〕虛寒證慎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