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有眼不識金鑲玉” 來比喻見識淺陋,缺乏識別事物的能力。這是為什么呢?“金鑲玉”究竟又是指啥? 據(jù)《韓非子·和氏》載:春秋時期,楚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尋到一塊玉石,他先后兩次將此玉石獻(xiàn)給楚王,都不被相信還最終被砍去了雙腳。抱著璞玉的卞和在荊山下痛哭,新任楚王相信了他,讓人剖開璞玉,發(fā)現(xiàn)確實是稀世珍寶。為表彰卞和,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和氏璧出自荊山,又稱為“荊山玉”。
后來秦始皇將“和氏璧”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漢滅秦后,劉邦將“和氏璧”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到王莽篡權(quán)時,王莽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摔掉一角。后經(jīng)巧匠用黃金鑲上缺角,愈加光彩耀目,遂命名為 “金鑲玉璽”。這個稀世國寶到三國時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制作工藝被傳承下來。
而因為卞和的故事,后來就有了“有眼不識荊山玉”的說法,喻指見識淺陋。如《金瓶梅》21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負(fù)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p>
和氏璧產(chǎn)自荊山,此諺是說美玉藏于石中,并非人人得以辨識,含有眼不識泰山之意?;蛟S是因為嫌“荊山玉”不夠通俗,民間又改之為“有眼不識金鑲玉”。
古人以金玉為靈物,認(rèn)為它們能夠通神,甚至能延續(xù)生命。西漢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承盤高足杯證明了這一點。秦漢時期的帝王相信飲甘露服丹藥、玉屑可以長生不死,這件承盤高足杯想來就是南越王生前用來承聚甘露的器具。
漢代“事死如生”,在厚葬制度下,更誕生了“金縷玉衣”這般極為豪奢的金玉器物。據(jù)《后漢書·禮儀志》記載,玉衣分金縷、銀縷和銅縷。通常是皇帝死后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使用銀縷玉衣,而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據(jù)考證,這種玉衣的制作工藝極為復(fù)雜,所耗玉片、金絲之巨暫且不說,玉片之間如何無縫對接,如何做到表面平整,顏色協(xié)調(diào),金絲如何纖細(xì)如發(fā),都是對古時工匠的嚴(yán)峻考驗。
“有眼不識金鑲玉”怪的其實不應(yīng)該是人們視野狹小。只要看看帝王貴胄們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死角度,無論是用來承聚甘露的高足杯,還是巧奪天工的金縷玉衣,又有哪一件是布衣百姓可以夢見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