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文化
發(fā)布日期:2009-09-09 瀏覽次數:1738 次
“九陌聯(lián)燈影,前門共月華海”。 海寧硤石鎮(zhèn)的民間元宵燈會,素以燈彩之針工精細,良宵迎燈盛況,享有“江南第一燈會”的譽稱。 正是農歷三月十三。
“硤石燈彩”是海寧民間藝術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與“硤石燈彩”相隨的“燈會”、“燈展”自南宋以來,在民間歷代相沿,蔚然成風。
“硤石燈彩”工藝獨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結、裱、刻、畫、針、糊“八字技法”見長,尤以針刺花紋精巧細美取勝,制作精巧,細膩秀麗,玲瓏剔透,經千百年的錘煉,成為融聲、光、電、建筑、書、篆、畫等多種藝術于一體的傳統(tǒng)工藝品。
海寧硤石燈彩早在宋代就被列為貢品,在宣統(tǒng)2年“南洋勸業(yè)會”和1934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上榮獲大獎,1955年,周恩來總理將一對硤石燈彩作為國禮贈送給斯里蘭卡貴賓,1992年全國花燈邀請賽,參賽的14盞硤石燈彩全部獲得一等獎,轟動全國燈彩界。1994年海寧市人民將兩對硤石燈彩分別贈送給新加坡內閣資政和新加坡中華總商會。2001年2月,硤石燈彩在新西蘭展出,海寧市人民將兩對燈彩分別贈送給奧克蘭市政府和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再一次在異國他鄉(xiāng)引起轟動。
硤石燈彩,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又是海寧三大文化(燈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之一,以針刺工藝獨樹一幟,堪稱“江南一絕”,譽滿海內外。1959年版《辭?!窡舨剩?#8220;浙江的燈彩,則以針刺花紋著名。”它的起源甚早,“相傳源于秦,始于漢,盛于南宋,綿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南宋朝時,金兵已入寇中原,高宗趙構遷都臨安(今杭州),偏安于半壁江山,為了粉飾太平,元宵放燈已發(fā)展到新的高峰,扎燈、賽燈、賞燈蔚然成風,據《武林舊事》和《乾淳歲時記》等記載,當時,進京朝貢的燈品,有福州的白玉燈、安徽新安琉璃燈、江蘇南京夾紗燈、常州料絲燈、蘇州羅錦燈、杭州羊皮燈和硤石萬眼羅燈等。正是各具特色,爭奇斗妍。燈品中尤以針工細密的“萬眼羅”最奇,南宋詩人范成大《燈市行》中有“疊玉千絲似鬼工,剪羅萬眼人力窮”詩句,點出了它比用輕羅、織錦剪裁結扎的羅錦燈更加精細、美觀,當年硤石燈彩進京朝貢,被選為“燈彩精品”而懸掛在臨安(杭州)東華門外鳳樓前,故許葆翰(1866—1942)《硤川燈市》詩有“東華門外鳳樓前,博得虛名非一年”句。
硤石,古時曾先后是長水、由拳、嘉興、鹽官等縣的縣城,自唐永徽六年縣治南遷后,遂以“雙山夾水”改名“硤石”,是浙北諸郡市鎮(zhèn)之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人們自秦漢以來,一直以制作燈彩為樂,出精品為榮,何論它的造型或樣式,絕非他鄉(xiāng)的燈品可以媲美!自古以來,在硤石從未有過以買賣為目的之“燈市”,也無靠扎燈為生的專業(yè)藝人,這些“燈彩藝術家”都來自絲綢、土布、藥材、米業(yè)、襪業(yè)等商號的老板、店伙,也有醫(yī)生、畫師、教師和手工藝者,還有家居老人,民婦等,其中,不乏“燈彩世家”,都是世代相傳,興之所至。硤石燈彩賽會,歷來不重元宵節(jié)。許葆翰《硤川燈市》詩云:“紫硤燈夕無定時,十年一度春三月。三月清明谷雨間……”。近代著名學者、里人張宗祥(1882—1965)在其遺著《鐵如意館碎錄――硤瑣記》中有《紀燈》一文也說:“硤以燈名。燈不在燈節(jié),在正二月、二三月之交。不懸于市,不架為山。小者持之手,懸諸竿,大者數人肩之,周一市,故俗名之曰:‘迎燈’。燈不年年有,即有,不年年盛;即盛,不年年同。”故硤石燈會,自古以來,多數在清明節(jié)前后舉行,是為了祭奠社稷之神――大禹、秦始皇二神,與全國各地盛行的“元宵燈會”毫不相干,所以說,硤石燈彩決非起源于宮廷,而是來自民間,源遠流長,歷久不衰,對全國乃至世界產生這樣大的影響這是可以想見的。
現(xiàn)代最著名的硤石燈彩工藝大師孫惟君(1917.7.10—1998.11.8)字芹如,出生中醫(yī)世家,在前人制燈基礎上總結出了硤石燈彩“八字技法”,被譽為“全能燈彩藝人”。1995年被評為浙江省民間藝術家。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制燈骨干(陳偉炎便是其中之一)。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浙江省海寧市的陳偉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硤石燈彩的獨特工藝
源自海寧的硤石燈彩以獨特的針刺工藝見長,集詩詞、書法、繪畫、篆刻、金石、刺繡等藝術門類之大成,寓詩情畫意于內。專家介紹,其工藝有八大技法,分別為“針、拗、結、扎、刻、畫、糊、裱”。
【針工技法】針工是硤石燈彩的主要特色。每張針刺片的制作,用排針、勾針、花針、亂針、破花針、補針等不同的針法微刻精雕,毫發(fā)不爽。針刺密度達到平均每平方厘米十八至三十二孔,一件好的針孔作品需要數百萬個針孔。
【拗工技法】拗工包括造型拗骨架和裝飾上的拗彩。拗工的技法,要求非常精確,每根骨架拗折要不差分毫,否則就裝配不攏;如拗彩不精確,就難以拼接。
【結彩技法】結彩是燈彩制作中的精巧手藝,包括結網花邊、吊須等不同工藝手法。在這道工藝上,關鍵是心靈手巧,不能粗心大意。
【扎工技法】扎工是燈彩制作中的拼接工藝。要求非常精細,達到看不出拼接的痕跡,制作時需要耐心、細心才能完成。
【刻工技法】刻工是在畫稿的基礎上,通過舍與留的設計,把舍去的部分刻掉,然后在刻掉的部分重新裱上一層宣紙,以達到透光效果。
【畫藝技法】畫是硤石燈彩的特色工藝之一,在制燈的行業(yè)中被行家稱為“江南文人派”。具體操作時一般采用國畫工筆重彩花鳥、人物、山水等。
【糊工技法】糊是后道工序,也是最后的裝配工藝。糊的過程中不能讓針刺畫面起皺更不能歪斜。糊貼刻板時容易斷裂、起皺,更要細心,不能急躁。
【裱工技法】裱工是硤石燈彩中的材料制作工藝。傳統(tǒng)硤石燈彩的針片是采用棉紙、生宣、熟宣、有色連史紙和夾宣等多層紙裱成的,達到牢固、不透光、能染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