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位濟南大學女生遺書在網(wǎng)絡(luò)公開,稱自殺是因為她的爸爸,下面是部份內(nèi)容截圖。
看完這位女孩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后的文章,心里既難過、又沉重......人活著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可她卻在青春年華,選擇用這種極端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這是對現(xiàn)實有多么大的絕望和無助,才有勇氣做出這個決定,而且還是因為自己最親的人才要離開這個世界。
她太像《無聲告白》里自殺的“莉迪亞”了,“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她只想做自己,但是她不能啊。
她父親的“愛”簡直像無形牢籠,將她深深束縛著,讓她無法掙扎,就像莉迪亞一樣,她做不到?jīng)]心沒肺,她無法對父親不理睬,只能用死來解脫。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年齡越小,越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把家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認為家里人都是為自己好,何況父母也經(jīng)常說一些這樣的話:
“都是因為你,要不是你我們也不至于這樣。
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你什么都干不了,光給家里添麻煩。”
......
喜歡推卸責任的家長,會讓孩子永遠走不出自責的陷阱,從而讓他們習慣性認為:父母是對的,是愛我的,很多事情是我自己不好,于是就會產(chǎn)生深深的自責感。
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就會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好的東西,那些好的物質(zhì)自己也沒有資格去享受。
就像這位女生,直到最后還認為爸爸是對自己好,還對爸爸說對不起的話。
太宰治里說,太敏感的人會體諒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無法輕易做到坦率,所謂的坦率,其實就是暴力。
這位女孩就是用的一種很溫和的方式,寧可讓自己痛苦,很多事情都自己承擔,哪怕受再多委屈,可以看的出她其實是一位很懂事很孝順的女兒。
我們很多父母自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會把自己的很多過激行為定義為“愛”。但并非每種自以為是的“愛”,都配稱之為愛。
我們身邊真正合格的配稱為“父母”的還真不多,很多都是控制型的家長。
包括我也有這種傾向,這也是我要好好檢討和反省的,可能這和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關(guān)。
作為父母如果還意識不到這種嚴重的家庭教育問題,會給子女帶來很多傷害。
女孩在文中說到“她的一舉一動包括穿衣打扮都被爸爸牢牢釘死”,孩子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相差很大,他們的認知、思想會和我們有很多不同。
很多時候作為孩子他們也應(yīng)該有自己的空間,他們不是我們的附屬品,只是借由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
我們作為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也曾經(jīng)摔過很多跤,裁過很多跟頭,我們不能總是用大人的思維去要求孩子。
更多時候我們應(yīng)該給孩子犯錯的機會,為什么就要孩子是完美的呢? 況且他們還不諳世事。
我們現(xiàn)在有機會思考和接觸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好為人父母的角色,這種控制型人格應(yīng)該在我們這一代終止,不能再殘害到下一代。
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做的應(yīng)該是保護,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維去囚禁孩子,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寫到最后,真的非常心疼這個女孩,她用這種極端方式反抗自己所承受的一切,包括來自爸爸的語言暴力、強制與奴役。
對于自己的輕生行為,女孩用的是一種很輕松的語氣與這個世界告別,與她愛的人和愛她的人告別。
但是描述自己這些年父親對她的暴力態(tài)度以及對父親的恐懼心理時,真的讓我從內(nèi)往外感觸到那深深地疲倦和絕望!
她還那么年輕,如果是在正常的家庭,那她的以后會有多少讓她心跳、讓她微笑、讓她期望的事情等著她的到來?
可是攤上這么一個父親,她終歸是沒有挺住,因為不是能不能挺住的問題。
在她看來,只要父親沒有改變,她的未來無法就逃脫父親無盡的控制、責罵、甚至是語言暴力!
希望作為父母的我們,多尊重孩子,用寬容和理解、愛來對待孩子,最終讓他們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愿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這不僅僅是孩子的心愿,更是為人父母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
請大家點亮“在看”,讓更多父母反省,讓更多孩子走出困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