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陸電影市場變好了,2010年全年市場大盤報收101億元,2012年內陸市場大盤報收170億元,2015年飆升至440億元。2016年肯定會突破440億元,但即便是隨著單部影片破10億、20億、30億的紀錄不斷產(chǎn)生,中國電影的爭議評論也一直不絕于耳,何解?真的就是觀眾要求太高嗎?還是我們的國產(chǎn)片底的的確確存在這很多問題?
1、 不是觀眾要求高,是面對好萊塢就這么殘酷
中國內陸市場每年上映超過70部海外片,其中大部分是好萊塢電影,觀眾可以在影院和網(wǎng)絡、電視上看到來自于全球的電影精英拍攝的佳作,所以,中國電影始終都是被放在一個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中去對比的。不要去想著不公平,任何國家的電影都面臨這種境況,只能硬著頭皮和好萊塢對比,一點點去努力跟上好萊塢的節(jié)奏,否則就會被觀眾拋棄。
2、 為了賺錢只圖拍片多快好省
拍電影很費錢,現(xiàn)在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也確實有很多電影在一年或者半年內的時間里,拍攝完成并上映,而且還賺到了高額的票房回報。但這種賺快錢的模式是不健康的,電影是需要打磨的產(chǎn)品/藝術品,為了時間和金錢而趕工制作,質量肯定有瑕疵?;蛟S觀眾為了明星和大導演而忍受一次電影趕工,但是觀眾不會一直忍受,畢竟這個市場中還有很多高質量的引進片,一味多快好省只會讓觀眾厭煩。
想當初,香港電影在1980~1990年代締造了超過20年的黃金時代,那時候幾乎大半個亞洲都看香港電影,所以香港電影制作周期短、上映時間快,但趕工作品最終還是讓香港電影走向了低谷。從當初巔峰時期年產(chǎn)量超過100部,到今天一年拍電影不到30部,前車之鑒。
3、 處于成長期的國產(chǎn)片稀缺專業(yè)幕后人才
雖然中國電影從《定軍山》面市至今已有110年的歷史,但實際上這個導演、編劇等人才的更新是沒有達到無縫銜接的,199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是低谷時期,電影從業(yè)者大多都去拍電視劇去了,當初陳寶國、陳道明、劉曉慶等明星都是憑借電影走紅,90年代更被人熟悉的卻是他們的電視劇作品。所以,當2002年《英雄》讓中國電影市場慢慢火爆之后,電影行業(yè)也跟著火爆起來,但是有經(jīng)驗的電影從業(yè)者是稀缺的。
尤其是自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過100億之后,拍電影成為一種風潮,2015年單是上映的國產(chǎn)片就接近于300部,拍攝中的國產(chǎn)片就更多了,這么大的制作規(guī)模,稀缺的不僅僅是演員,還有攝影師、武術指導、副導演、燈光師、錄音室、爆破師等等專業(yè)人才。也難怪馮小剛導演想成立電影界的“藍翔技校”,專門配音幕后技術型人才。
4、 還是缺少眼光精準的制片人
如果想做成好萊塢那樣的電影工業(yè)體系,制片人就非常重要,雖然制片人也是幕后人才,但好萊塢的制片人有時候甚至比導演還要重要。君不見漫威電影宇宙?《鋼鐵俠》、《復仇者聯(lián)盟》、《美國隊長3》等等一系列電影都是由凱文·費奇擔任制片人,而每一部的導演都不相同,導演也是一位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員了,制片人來把控整體的風格。
中國內陸好的制片人還是稀缺,畢竟我們新世紀的電影市場崛起之后,就連導演都稀缺,更不要說比導演工作還要繁雜的制片人了。大家熟悉的制片人陳國富、江志強都是來自于港臺地區(qū),內陸的制片人當然也有精英,不是顯然這些出色的制片人還是太少,也讓很多電影難以保障質量,唯有靠導演的水平。假設一個新導演經(jīng)驗不足,制片人也不能把控質量,一部電影的水準是可想而知的。
結語。
即便是從2002年算是中國商業(yè)電影起步之年,至今也快有15年了,雖然市場起來了,導演增加了,但中國電影從創(chuàng)作心態(tài)和制作環(huán)節(jié)上仍然是各種不足,如果不能扎實寫一個好劇本,以及用精雕細琢的態(tài)度來制作一部電影,中國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仍然還是會不斷涌現(xiàn)爛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