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是當前電影市場上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導演, 其作品長期以來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為了對馮小剛電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文就馮小剛電影風格的轉變進行研究, 首先從電影市場存在局限性和對電影藝術不懈追求這兩個角度出發(fā), 就馮小剛電影風格轉變的原因進行分析, 然后結合近年來馮小剛的典型電影作品, 對電影風格的轉變給予全面分析。
馮小剛的電影具有鮮明的黑色幽默特征, 長期以來都在賀歲片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但是隨著“馮氏幽默”這一品牌的逐漸成熟, 馮小剛開始將電影創(chuàng)作的目光轉向國際市場, 因此其電影風格也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在探索的道路上, 雖然出現(xiàn)《夜宴》這類失敗作品, 但是仍然沒有阻擋馮小剛轉變電影風格的熱情, 直到《集結號》這一全新戰(zhàn)爭題材作品的出現(xiàn), 終于使馮小剛踏上成功轉型的道路。
馮小剛的賀歲電影曾經一度成為電影市場的票房保障, 為電影行業(yè)發(fā)展做出突出的貢獻。作為商業(yè)電影的標志性代表導演, 馮小剛的喜劇電影作品受到觀眾的普遍認可, 但同時也凸顯其地域局限性。由于“京片兒”的特色化表達和“馮氏幽默”的品牌化演繹, 因此馮小剛的電影市場主要定位在北方地區(qū), 對南方、港臺等其他地區(qū)及國際市場的沖擊力明顯不足, 而電影演員也清一色的選擇北方明星。針對這一問題, 馮小剛在《天下無賊》中做出明顯轉變, 男女主角分別為香港的劉德華和臺灣的劉若英, 充分體現(xiàn)出馮小剛突破市場限制的決心。
馮小剛自詡為草根導演, 這主要是因為馮小剛屬于半路出家進入電影行業(yè), 因此與專業(yè)院校畢業(yè)的名導張藝謀、陳凱歌等人具有顯著不同, 馮小剛更善于挖掘學院派框架外的素材內容, 思維中的傳統(tǒng)限制也相對較少, 因此能夠更加“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在馮小剛前期的作品中, 雖然能夠贏得觀眾和市場的青睞, 但是卻無法作為專業(yè)電影作品典范得到學習和借鑒, 所獲得的專業(yè)獎項也相對較少, 因此馮小剛自然會萌生出轉變電影風格的意識, 從而使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加圓滿。
馮小剛電影風格的第一次轉變應該集中體現(xiàn)在《天下無賊》這一作品中, 在這部作品之前, 《手機》再次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大獲全勝, 但是《手機》所表達的負面情緒過多, 使觀眾沉浸在沉悶的氣氛中。為轉變這一情況, 馮小剛邀請香港劉德華、臺灣劉若英與御用演員葛優(yōu)共同打造這一創(chuàng)新型的“動作電影”, 這部電影的主題、內容和演員陣容對馮小剛而言都是全新的, 而略帶遺憾和悲情的電影結尾也得到觀眾的反復回味。具體來看, 馮小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出風格轉變:
其一, 馮小剛對電影市場的局限性進行突破。以往馮小剛電影帶有明顯的北方特征, 而《天下無賊》則借鑒國際電影的創(chuàng)作手段, 以小故事成就大主題, 充分展示主人公斗智斗勇的精彩過程;其二, 馮小剛對演員陣容進行革新, 以往馮小剛電影演員為清一色的北方明星, 而《天下無賊》則匯聚兩岸三地的當紅影星, 使電影保持藝術性的同時, 充分發(fā)揮出商業(yè)價值;其三, 喜劇風格轉變?yōu)檎齽★L格?!短煜聼o賊》不再是片段式的喜劇模式, 而是通過完整的故事升華作品主題, 而主題的沉重感也是以往喜劇作品所不具備的[1]。
在《天下無賊》以后, 馮小剛又經歷第二次電影風格的轉型, 而轉型的代表作品就是《集結號》。《集結號》是馮小剛第一部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 這部作品主要從普通士兵堅守祖國陣地的角度進行創(chuàng)作, 著重表達出堅守心靈、犧牲無價等主題思想, 從而喚醒人們內心的民族精神。在這部電影中, 戰(zhàn)爭的慘烈和冷酷被直觀展現(xiàn), 生命的脆弱緊緊的抓牢每個觀眾的心, 而主人公堅持保護戰(zhàn)友遺體的情節(jié)充分展示人道主義精神。電影市場上的戰(zhàn)爭題材作品很多, 而馮小剛的風格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題材的顛覆性解讀上, 電影中沒有個人英雄, 每個戰(zhàn)士都有名有姓、有血有肉, 并且有著完整的成長過程, 因此更加具有真實感。
《唐山大地震》的出現(xiàn)標志著馮小剛電影風格的成功轉型。這部電影主要通過唐山大地震展示無情天災下一個個家庭的破碎和枯萎, 同時以脈脈溫情撩撥觀眾的淚點, 使人性光輝及民族凝聚力的偉大得到充分展示。在《唐山大地震》以后, 馮小剛還創(chuàng)作出《一九四二》這一歷史題材電影, 主要以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河南大旱為背景, 對這段被遺忘的歷史進行還原和描述, 深刻體現(xiàn)出電影導演對民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這兩部成功轉型的作品都是對人性進行深入探討, 不再單純用語言和動作刻畫主題, 而是利用電影語言引導觀眾深入內容、感悟大愛[2]。
綜上所述, 針對馮小剛電影風格轉變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作為我國電影市場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導演, 馮小剛的電影創(chuàng)作過程經歷一個鮮明的風格轉變過程。第一階段, 馮小剛電影逐漸放棄商業(yè)化的喜劇電影風格, 開始對藝術性風格進行探索;第二階段, 馮小剛對戰(zhàn)爭題材進行創(chuàng)新演繹, 創(chuàng)作出《集結號》這部有口皆碑的作品;第三階段, 馮小剛通過歷史、現(xiàn)實等題材, 對人性給予深入探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