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形成源遠流長,最早就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倉頡造字”的傳說,到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后,漢字的規(guī)模已基本形成,很少再有新字出現(xiàn),不過,也有人為適應各種需要而造字,其中就有好幾位皇帝。
造字最出名的皇帝莫過于一代女皇武則天。武則天,又名武曌,“曌”即是她為做皇帝,制造輿論而造的字,除有日月當空,普照神州大地之意,還有陰陽統(tǒng)一的意思,符合她女人做皇帝的身份。
其實除了“曌”字,武則天在位期間還造了十九個字,這些字都是一些常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圣、人、初、授、證、天、地、正、國等。
不過,這些字都在她退位之后,就被人們所遺忘,只有“曌”字流傳至今。傳聞武則天還把“曌”字,用在一首詩里:“日月當空曌,則天長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間我最傲。
造字的皇帝其實不止武則天,在武則天之前就有兩個皇帝,一個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另一個是隋文帝。
秦始皇嬴政可以說造字最早的皇帝,他統(tǒng)一了文字,這一點眾所周知,但是他還曾經親自造過一個字,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他造的這個字就是“秦”,秦朝的秦。
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超過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于是創(chuàng)立了皇帝這個稱號,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他自稱始皇帝。
但是看到自己的國號他又不滿意了,秦朝的“秦”字原來不是這樣寫,而是寫作“琹”。嬴政認為琹是兩王并肩坐在木椅上,天下唯我獨尊,怎么能容兩個王來平分權力呢?
于是,嬴政決定重立國號,想用一個更有意義的國號來代替琹國,但一直沒有想到合適的字,他讓手下的大臣商議,大臣們也沒有好的提議。
一次朝會,嬴政問大臣:“開天辟地以來,誰的功績最大?”出乎意料的是,眾臣并沒有夸說他的功績,而是異口同聲答道:“有史以來古圣先賢的功勞,在《春秋》上都有記載?!?/p>
聽到大臣的回答,嬴政突然來了靈感說:“寡人乃千古一帝,遠勝《春秋》上的古圣先賢,就取'春秋’二字各一半,合為一個'秦’字,來代替'琹’,作為國號。”說著提筆寫了一個“秦”字。
從此,秦始皇便改國號為秦,也自此開始有了秦始皇的稱呼,新字“秦”字,也取代了“琹”字。
隋文帝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他本是北周大臣,世受皇恩,北周靜帝繼位后,年僅七歲,楊堅以外戚身份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后來便篡奪了北周的政權,建立了隋朝。
篡位前,楊堅被封為隨國公,是跟隨的“隨”字,建立隋朝后,他覺得,“隨”有“辶”字底,有逃跑、不穩(wěn)定之意。于是就把“辶”字底去掉,在“隨”字的基礎上,造了個新字“隋”,作為國號。
武則天造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在武則天之后,也有一個皇帝,專門造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名字,此人就是五代時,南漢的開國皇帝南漢高祖——劉龑(音為巖)。
劉龑,原名為劉巖,他為人聰慧,精通占卜算命之術,其嫡長兄劉隱為后梁南海王,割據(jù)嶺南地區(qū),劉隱死后,劉龑繼承了其職位。公元917年,劉龑在廣州稱帝,建國號為大越,年號為乾亨,后又改國號為大漢,史稱南漢。
劉龑十分迷戀易學,他的年號乾亨,就來自《易經》乾卦的卦辭“元亨利貞”。乾亨九年(公元915年),有白龍現(xiàn)于三清殿,為應祥瑞,劉龑于是改元為“白龍”,并更名為“劉龔”。
后來,因胡僧的一句讖言“滅劉氏者龔也”,劉龑再次改名為“劉龑”,“龑”字是他自己造的字,龍在天上,有“飛龍在天”之意,出自《易經》乾卦九五爻,爻辭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易經》最好的卦爻詞。
雖然劉龑改了名字,但是“滅劉氏者龔也”,這句預言還是應驗了,不過不是應在他的身上,而是應在,南漢第四代皇帝劉鋹的大臣——宦官龔澄樞身上,劉鋹把政事都委任給龔澄樞,導致朝政紊亂,最終被北宋滅亡,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