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敏
1
懷慶府是河南省在清代的一個府,相等于我們現(xiàn)在的一個地級市。懷慶府位于河南省豫北地區(qū),府暑所在地是現(xiàn)在的河南省沁陽縣。當時濟源縣就在懷慶府管轄之內(nèi),而現(xiàn)在垣曲東垣的蒲掌英言地區(qū)那時屬于濟源縣管轄,且一直管理到1947年。因此,現(xiàn)在仍有一些東垣老人認為自己是懷慶府的人。但在那個時候,處于邊沿山區(qū)的東垣人,因為貧窮,一條塬上萬數(shù)人沒有幾個人見識過懷慶府的面容。他們對懷慶府抱著極大的向往。在他們心中,住在王屋山下平川地域內(nèi)的人都是懷慶府的人,而懷慶府的人是他們心中羨慕和敬佩的人。
奶奶生于一八九六年,是濟源縣軹城東留村人。奶奶到了我家后,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我爺爺娶了個懷慶府的閨女。那年代,清瘦高挑、面相和善的奶奶常被鄉(xiāng)鄰夸贊。
奶奶的性格,卻一點也不像她溫和的面容,她是個性格很強的人。但奶奶性格“強”與爺爺?shù)臍庑浴按蟆辈灰粯?。奶奶的“強”,在于做事,她啥事都想做好,不想落到別人后面。年輕的年代,無論娘家和婆家,都是窮家。窮家無勢,受人剝削、受人欺負的事時常發(fā)生。但奶奶一個女人家總是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也能想得開。
“誰讓咱是窮漢家,沒錢沒勢呢!”長大了的我,聽奶奶說過幾回過去被人欺負的窩囊事,說完了總是用這句話結(jié)尾。
爺爺?shù)臍庑詤s“大”的讓人害怕。他覺得他就應(yīng)該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啥事都想做好做成,做不成就覺得窩囊。他妒惡如仇,對那些惡霸潑皮欺負人的事,總想抱打不平。他更不容忍被人欺負,誰欺負了他,他就要與他拼命。因此,爺爺?shù)亩抢锞蛿R了不少的窩囊氣,這氣就要了爺爺?shù)拿?/p>
“命里有,抱金磚,命里沒有當窮漢?!彼廾哪棠探?jīng)常這樣說。
奶奶的處事活絡(luò)源于她是商家出身。說是商家,其實就是做小生意的。
奶奶姓李,她的娘家在濟源軹城算是一個大家族。軹城是個古鎮(zhèn),和古都洛陽、古城孟津緊挨。因而這里自古以來就商貿(mào)活泛,做生意的家戶很多。奶奶這一家,在這里是有名的經(jīng)商大戶。奶奶的堂兄堂弟們在民國初年因災(zāi)荒的迫使,西進山西經(jīng)商,落戶在垣曲老城已北十余里的南丁坂村。當時老垣曲縣城的繁華地段有幾家商鋪,就是奶奶的弟兄們開的。解放后,她的弟兄們由公私合營進入縣里的商業(yè)部門,成了那時候讓人羨慕的吃供應(yīng)糧的城市人口。
因為一段商緣,奶奶便跟了爺爺。
2
清朝末年,朝政腐敗。地處中原的河南省,災(zāi)害頻仍,民不聊生。那時的河南洛陽一帶,人稠地窄,連年饑荒,老百姓食不果腹,逃難要飯者不計其數(shù)。
大概就在宣統(tǒng)皇帝被趕下臺的那一年,終生走鄉(xiāng)串戶,靠小買賣維持生計的外曾祖父下世了。
“爹死了,我娘就覺得天塌了?!蹦棠陶f起這段經(jīng)歷就抹眼淚,“那時候,我們那兒的人都說,能往西走一千,不往東挪一磚。說那西邊地廣人稀,生意好做,活命容易。我娘就領(lǐng)著我和哥哥往西邊走。我哥哥只比我大兩歲,就擔起了我爹留下的貨郎擔,我和娘背著行李,娘仨一路走著一路用針頭線腦換些吃的喝的?!?/p>
奶奶喘了口氣接著說:“走了幾個月,娘覺得哪兒都不是落腳的地方,到了咱這龍尾頭,你爺爺這一大家人對我娘仨可厚誠啦,叫吃叫喝,你那老奶奶還安置我們住下?!?/p>
“人這一輩子和誰是一家人那是該著哩,你爺爺這人可勤快,經(jīng)常給我娘仨幫忙,我娘可喜歡啦。”說這話時,奶奶的臉上就露出了喜色。
后來,在曾祖父的照護下,外曾祖母娘仨被安置到了離龍尾頭不到二里地的富家溝。奶奶為別人家縫縫洗洗,我老舅擔著貨郎擔走村串戶賣小東西,娘仨就這樣半饑半飽地過著。
那年月,窮人的兒子討個媳婦不容易??赡苁窃婺傅囊馑?,直性子的爺爺便經(jīng)常往富家溝奶奶哪兒送些吃的用的。感動了外曾祖母。當然,爺爺?shù)母叽髠グ?、氣宇軒然也討得了奶奶的喜歡,更讓奶奶喜歡的是“爺爺是一個好人”。這樣,曾祖父就托人說媒,外曾祖母就自然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
“我跟你爺爺時,嫁妝就是一個舊被子,我哥送到了你家?!蹦棠探o我說這話時,一臉苦笑。
奶奶和爺爺結(jié)婚時,奶奶十七歲,爺爺十九歲。
前邊說過,奶奶性格也很強,但遇事想的周全,過日子善于計劃。這就使直性子、做事魯莽的爺爺?shù)玫搅斯苁?。到我家沒有幾年,日子就好過些了。
在那個年月,龍尾頭上的南嶺、東坡、北溝,到處是荒蕪的土地。奶奶是生長在大平原上的人,那里寸土寸金。因為土地的稀缺,人們才吃得緊窄??粗@里的土地荒地閑著,她覺得十分可惜。她對爺爺說:“以后咱倆去放羊,一邊放羊,一邊開荒,開上幾畝地,咱家慢慢就好過了。”
“還開地呢!你那小腳能站穩(wěn)嗎?”爺爺心疼地說。
“別害怕,你走多遠我跟多遠,你開一分地,我還不開五厘?!蹦棠讨灰f起這事,就笑了。“你爺爺還沒有我能纏,他干上一會兒,就要歇歇,可我就不歇,一镢一镢不停地挖,也沒比他少開了多少地?!?/p>
其實,奶奶來到龍尾頭的時候,還不是小腳,只是她和爺爺結(jié)婚前,外曾祖母違拗不過封建禮教,才讓人給奶奶纏了小腳。奶奶后來給我說,要不是小腳,她還不定干啥大事哩!
這樣,奶奶和爺爺咬著牙干了好幾年,創(chuàng)下了自己的一份家業(yè)。到曾祖父為兒子們分家的時候,加上曾祖父分給爺爺?shù)哪且环?,爺爺?shù)募覙I(yè)比他的哥哥弟弟們都厚實些。那時,南北龍尾頭上的鄉(xiāng)鄰們都說:“懷慶府來的閨女真能干,老王家幸運啦!”
能干的奶奶沒能抵擋住天災(zāi)人禍。民國十六年的那一場劫難讓奶奶和爺爺用汗水澆灌的家業(yè)化作泡沫。之后,家道便愈加艱難起來。但吃糠咽菜的日子并沒有讓這個小腳女人倒下,她堅強地挺起腰桿,扶起多病的爺爺,維持著這個多難的家。
也是在這場劫難之后,奶奶的哥哥因我們這個地方災(zāi)難頻仍,生意做不下去了,又回他的老家了。我的外曾祖母心疼閨女,便守著奶奶還住在富家溝,但這個顛沛流離、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在日寇踏上東塬的日子里,因驚嚇得病,死在了她獨住的那一眼窯洞中。那時,我的爺爺已病入膏肓,我的父親、叔叔和姑姑們臥病在床。奶奶沒有分身之術(shù),當她知道噩耗時,她暈倒了。
我的外曾祖母就埋在富家溝里的一面斜坡上。當時。奶奶多想讓母親回到濟源軹城的李家祖墳中與父親合葬啊,但日寇的鐵蹄踐踏,災(zāi)荒橫行肆虐,我家已幾近破碎。十口之家六口人面對著死神,就憑奶奶一個孱弱的小腳女人撐著。吃糠咽菜的貧病交迫之家,實在是為外曾祖母買不起一副薄棺,更不用說送她東歸祖墳了。
奶奶不忍心讓母親卷一頁葦席入土,她把兩個舊缸對起來,讓母親睡在里面,選了富家溝一面朝陽的山坡,埋了。
王屋山兩側(cè)的外曾祖母和外曾祖父,就這樣一直眼巴巴地守望著。
外曾祖母埋在富家溝的哪一面坡上,奶奶始終沒給我說過。她一生中為我說了我們家太多太多的事,唯獨不說外曾祖母客死異鄉(xiāng)的事??赡苁撬X得有虧母親,也可能是她覺得這是她娘家的事,更重要的是,她覺得我們這個家,一直在貧困中爬行,她不忍心為這個家再添加負擔。
等我知道了外曾祖母的身世時,奶奶已經(jīng)去世三十年了。等我詢問年近八十的大堂姐,外曾祖母埋在什么位置時,她就知道埋在一面坡上,在哪一面坡上,她卻說不清楚。等我頭年清明站在富家溝的崖頭上,看著那一面面荒坡像一個個碩大的墳頭時,我覺得那里面簇擁的就是外曾祖母,我把帶來的紙錢向那一片荒坡撒去,哽咽著說:我可憐的外曾祖母,你就在這里安息吧!我奶奶在這里陪著你,我將來也要陪著你,你不苦,你幸福著哩!
埋葬了母親,迎接奶奶的是更大的災(zāi)難。
3
民國32年前后,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下,一場大饑荒和大瘟疫也趁機向積貧積弱的中國襲來。在這場災(zāi)難中,我們家被擊成了碎片。先是患胃病和瘋癲癥的爺爺去世,接著,叔叔和哥哥也因出“天花”亡故了。嬸嬸和她那女兒,離家出走后,杳無音信,失蹤了。一個十口之家,兩年多里,損失了一半。這巨大的災(zāi)難,把奶奶幾乎壓垮了。
那一年,奶奶47歲。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個小腳女人,領(lǐng)一家日月,可以想象,有多么的艱難。
奶奶養(yǎng)育了四個子女。爺爺去世的時候,大姑和小姑都還在閨中。那時的小姑只有七歲。
好在我的父母有幸從瘟疫中逃了出來,他們強忍住失子的悲痛,在以后的幾年里,照護著奶奶為兩個姑姑成了家。
兒女都成家了,失去我爺爺?shù)哪棠谈庸聠?,不少好心人勸奶奶再走個人家,以圖老了有個伴,都被奶奶婉拒了。奶奶從清代走來,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理念在她心里根深蒂固。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對爺爺有著一腔深情,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光,她時常拄著拐杖在爺爺?shù)膲炃稗D(zhuǎn)悠,嘴里不停地喃喃著:“肚子還疼哩?叫娃們再給你踩踩?!?/p>
奶奶為爺爺守寡,這一守,就守了40多年。
(責任編輯:楊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