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父親節(jié),父愛如山的文章很多。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寫寫關(guān)于父親的文章----“我們要做怎樣的父親”。我們看到父親的偉大,同時也會看到不學習的父母,也會把傷害帶到家庭教育中。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教育專家薩巴瑞說:孩子走進我們,使我們得以認清自己的心靈創(chuàng)傷,使我們鼓起勇氣超越創(chuàng)傷為我們設(shè)下的限制。
這不是有意的“傷害”,而是心靈創(chuàng)傷無意識的投射。當把憤怒給了孩子,也就把自卑給了孩子;當把自己的不安全感給了孩子,那么孩子也就沒有了嘗試的勇氣。
家庭教育里最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陪伴和傾聽。做到的并不多。要么拿著手機不放,要么心不在焉。陪伴不只是陪著而要融入其中,一起大笑,一起流淚。
記得和孩子騎行,留言大多是危險。卻沒看到,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勇氣和毅力;和孩子一起登山,留言是這個習慣真好,就是這段時間太忙了,等有時間陪孩子去。但這個時間遲遲沒有到來。
其實并不是危險的問題,也不是沒時間的問題,而是背后的惰性。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也會有如此感受。只要走在路上,惰性會消退,快樂占據(jù)內(nèi)心。惰性是人的本能,可以支配它,也可以被它控制。
孩子送給我一幅畫,寫到:
我的老爸是黑曼巴
我的老爸還是梅西
我的爸爸愛陪我玩,
爸爸您辛苦了
節(jié)日快樂。
這是孩子給父親的禮物,也是真實的想法。但我知道在家庭教育中依然有很多不足。記得畢淑敏老師說過:一個孩子,即使在慈愛的父母那里長大,他的內(nèi)心也會留著很多創(chuàng)傷。
這個創(chuàng)傷都是父母無意識留下的。不學習的父母,不僅會陷入情緒失控的循環(huán)中,也會把負面情緒給了孩子。他們意識不到情緒里面是不是有遷怒。今天可能在公司里不順心,從而把這個不順心帶到家庭教育里。
或者過多的表揚和批評,你要知道表揚和批評的背后是掌控。你不會批評你的上司,也不會表揚你的老板。表揚和批評的背后就是地位不平等的反應。
記得去北九水玩的路上,因為一只水槍弟弟和姐姐有了爭執(zhí),弟弟本來有一只,但想要新的。
姐姐不給,弟弟表現(xiàn)的很傷心。在面對姐弟爭執(zhí)的問題,最好不要說:你是姐姐,要讓弟弟。這會無形中種下姐姐恨弟弟的種子。
人有同情弱者的本能,我有了不滿的情緒。但我知道,如果現(xiàn)在把不滿的情緒表現(xiàn)出來,事情會更糟,讓游玩的心情變得掃興。我偷偷的對弟弟說:如果姐姐不給,下午帶你玩碰碰床。
其實也不是姐姐不給,可能不喜歡弟弟沒得到自己想要的表現(xiàn)出哭哭啼啼的樣子。過了一會就給了他。但我的承諾弟弟還記得。
山澗流水帶來的歡樂,到了下午弟弟也沒有想走的意思,我們累了,催了幾次也不走。我說:如果不走,晚上就不帶你玩蹦蹦床了。
終于走了,但因為他的拖延,就說今天不玩蹦蹦床了。弟弟又哭了。我意識到自己的一個錯誤。把兩個不相關(guān)問題連接了起來。只為了讓孩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和姐姐爭執(zhí)時對弟弟的承諾,與下午弟弟拖延沒有關(guān)系。而為了讓他聽話,有意連接。我反思這個過程,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掌控。
我跟弟弟道了歉,把邏輯講清楚。不知道他能否理解,但不哭了。其實很多時候,哭并不是為了要求什么,而是隱藏著無法釋放的情緒。
薩巴瑞博士說:唯有認識到教養(yǎng)過程中的精神潛能,我們才能不帶抵觸地深入其中,坦然接受孩子為我們帶來的一切。在應對孩子情緒的同時,我們自己的感受也需要新陳代謝。
學習情緒管理,自我成長,100天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自己,365元/年。
1、一對一溝通。
2、如何選書
3、如何寫作
4,如何愛上自己
5、贈送禪跑資料一份。
6、贈送自愈與自悟之道
我是大侃,已堅持1247篇,閱讀過去的文章可關(guān)注公眾號“大侃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