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名篇欣賞《馬斯洛人本哲學(2)》

第二章 人的潛能和價值前言

我們通常都害怕面對自己的最高可能,害怕瞥見自己最完美的時刻。其實我們很享受甚至驚嘆于一些潛藏于內心的天賦本能,但是,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力所能及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聯(lián)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

1健康的心理模式

馬斯洛認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實質上是生物基礎的內部本性,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內部本性是“自然的”、內在的、特定的,面且在某種有限的意義上說是不能改變的。每一個人的內部本性一部分是他自己獨有的,另一部分是人類普遍具有的??茖W地研究這種內部本性,并發(fā)現(xiàn)它是什么樣的東西是完全可能的。

馬斯洛指出,這種內部本性看來并不是內在、原韌、必然邪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需要、受與歸屬需要、自我尊重需要、他人的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基本的人類情緒,基本的人類智能;或者是中性的、前道德的,或者是純粹“好的”;破壞性、虐待狂、殘酷、惡毒等等,看來并非是內在的。相反,它們似乎是針對我們內在需要、情緒、智能等受挫后的一種強烈反應。憤怒本身不是邪惡的,畏懼、懶惰、甚至愚昧本身也不是邪惡的。不過,這些東西可以導致而且已經(jīng)導致了邪惡的行為,當然,它們并不是必需如此,它們之間并沒有必然的內在因果關系。人的本性遠遠沒有它被設想的那樣壞。實際上可以說,人的本性的可能性一般都被低估了。

馬斯洛大膽地認為人的這種內部本性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而不是壞的。因此,他認為,最好的解決途徑是讓它表現(xiàn)出來,并且促使它表現(xiàn)出來,而不是壓抑它。如果允許它指引我們的生活,那么,我們就會成為健康的、富有成果的、快樂的人。

動物的本能是強的、占壓倒性優(yōu)勢的,而且是清楚明白的,但人的這種內部本性卻是弱的、嬌嫩的、微妙的,而且很容易受到習慣、文化壓力以及對它的錯誤態(tài)度的影響,甚至被它們制服。盡管如此,但這種內部本性在正常人那里極少消失,即使被否定,它也繼續(xù)浴存著,總是迫切要求表現(xiàn)出來。

訓練、剝奪、挫折、痛苦和不幸的體驗能夠揭示、促進和實現(xiàn)我們的內在本性,除非它們不是合乎需要的體驗。這一點越來越清楚了,即這些體驗與成就感和自己實力感有關系,并且因此與健康自尊感和自信感有關系。沒有戰(zhàn)勝、抵御和克服過這些困難的人,他會繼續(xù)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對于外部危險來說,不僅確實如此,而且對于控制和延緩他自己的沖動的能力來說,也是如此。有這樣的能力,這些沖動就不再可怕。

我們關于人的自然傾向知道得越多.也就越容易告訴他怎樣是好的,怎樣是幸福的,怎樣是富有成效的,怎樣關心他自己,以及怎樣愛護和激發(fā)他的最大潛力。這也回答了許多關于人格前途的問題。作為人類的成員和獨特的個體,首當其沖的任務就是要了解一個人真的內情、底蘊是什么。

馬斯洛認為,通過自我實現(xiàn)的研究,我們不但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自身的錯誤與缺點,而且也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我們成長的方向,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把那些完善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的人,全部潛能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人,內在本性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而沒有被歪曲、壓抑或被否定的人作為我們的榜樣。

每一個人為了他自己。都要鮮明而敏銳地認清一切背離人類美德的事,一切違反人自己本性的罪行,一切邪惡的行為,這些都毫無例外地記錄在我們的無意識中,而使我們看不起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做了使自己羞愧的某種事情,它就“登記”在我們的恥辱海上,而如果我們做了某種正直的、杰出的或好的事情,它就“登記”在我們的榮譽海上。從總體上看,最終的結果便是非此即被——或者是我們更尊重并認可我們自己,或者是我們更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卑鄙無恥的、沒有價值的、討人嫌棄的人。神學家通常用麻痹一詞來描述一個人明知故犯的罪過。

事實上,病態(tài)的文化造就病態(tài)的人;混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人。而且,病態(tài)的個體使他們的文化更加病態(tài),而健康的個體則使他們的文化更加健康。馬斯洛認為.造成更好社會的一個根本方法就是增進個體的混康。換句話說,鼓勵個人的成長是有現(xiàn)實的可能性的;而要治愈真正神經(jīng)病患者的疾病,如果沒有外界的幫助,成功的可能性近乎于無。通過個人有意識地努力使自己成為更有道德的入是比較容易的;而個人試圖治愈自己的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則是十分困難的。

在不合需要的意義上看待人格問題,這是對待人格問題的傳統(tǒng)態(tài)度。斗爭、沖突、犯罪、不道德、憂慮、壓抑、挫折、緊張、羞愧、自罰、自卑感或無價值,這些全都是精神痛苦的原因,它們不但妨礙行為的效能,而且也是不能控制的。因而,它們自然被視為病態(tài)的和不符合需要的,而且要盡可能迅速地把它們“治”掉。

可是在健康人身上,或在那些正趨向健康成長的人們身上,所有這些病狀也都發(fā)現(xiàn)了。在這種情形下你是應該感受到內疚、還是不應該感受到內疚呢?你是否沒想一下,你是已經(jīng)達到了精力的完善穩(wěn)定、還是正在調整呢?順應和穩(wěn)定減少你的痛苦,所以它們是好的;也許它們也是不好的,因為它們抑制了你向更高理想的發(fā)展。

弗洛姆曾抨擊了傳統(tǒng)的弗羅伊德的超我概念,原因是這個概念完全是專制主義的和相對論性質的。也就是說,你的良心或你的超我被弗洛伊德想象成主要是父母的希望、要求和理想的內化,而沒有考慮父母是什么樣的人。但是,假定他們是罪犯,那么你會有怎樣的良心呢?也許可以假定,你有一位厭惡娛樂而總是進行僵硬的道德說教的父親?或者假定你有一位精神變態(tài)父親?這樣的良心是存在的。

馬斯洛指出,我們獲得的理想資料大量來自這樣的早期塑造,而不是來自日后閱讀全日學校的書籍。但是,在良心中也有另一種成分,假如你愿意的話,也可以說有另一種良心,而且我們或強或弱地具有這種良心。這也就是所謂的“內在的良心”。這種良心建立在無意識或前意識地知覺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自己的命運、我們自己智能、我們自己的“召喚”的基礎之上。這種良心堅持要我們忠實于自己的內在本性,要我們不因為自己的內在本性

微弱,或者因為任何別的好處或理由而否定它。所有這些人都深深地領悟到他們對自己犯下了錯誤,并且因此而看不起自己。

馬斯洛說:“事實上,我是在有意識地抵制我們對健康和疾病的任意區(qū)分。疾病不一定意味著有表面癥狀,我要強調的是,在你必須如此時疾病就可能沒有癥狀。當然,我也不敢茍同健康就一定意味著沒有癥狀這種觀點。”

概括地說,如果有人告訴你,說你有人格問題,那么,在你對他有深刻的了解之前,你很難確定應該說“好”,還是說“對不起”,因為這要取決于理由,而且這些理由可以是邪惡的,也可以是善良的。

那么,什么將被稱之為人格問題?很顯然,這要取決于說這話的人是誰。是奴隸主?獨裁者?專制的父親?顯而易見,有時人格問題可能是:一個人在竭力反抗他的心理支柱,或是反抗對他的真正內在的本性的壓制。馬斯洛遺憾地轉達了他的印象,大多數(shù)人在受到壓制對待時并不表示反抗,他們接受它并在以后的歲月中為此付出如此代價:產生各式各樣的神經(jīng)病或精神病。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是有病的,沒有意識到他們并未達到真正的幸福,并未真正實現(xiàn)擁有一種豐富的感情生活和安詳而又充實的晚年;他們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并未理解創(chuàng)造性和美的反應,更沒有體會到得到令人激動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

馬斯箔指出,我們必須正視合乎需要的悲傷和痛苦的問題以及它們的必要性。在完全沒有悲傷和浦苦、完全沒有不幸和混亂的情況下是否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和自我實現(xiàn),如果這些悲傷和痛苦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那么這種程度的限度是什么,如果悲傷和痛苦對于人的成長有時是必要的,那么我們就必須學會不要機械地去保護人們免受痛苦,拋棄痛苦始終是壞的觀念。從最終的良好后果來看,悲傷和痛苦有時可能是好的和合乎需要的。溺愛意味著不讓人們經(jīng)歷悲傷,保護他們不受痛苦。在一定的意義上,溺愛反而意味著不太尊重個體的完善、內在本性和未來的發(fā)展。

2.心理閉鎖的根源

馬斯洛指出,一個人的心理壓抑和閉鎖問題不是一個表面的瑕疵,面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用特定的理論去解釋它是徒勞無功的。心理的壓抑和閉鎖盡管還有一些次要的決定因素,但它從根本上體現(xiàn)了整個文化以及該文化所特有的精神。過去由于歷史的偶然,形成關心意動和情感的是精神病學而不是實驗心理學,關于人格和動機的絕大部分知識也是來自對神經(jīng)病人及其他病人的研究,這無疑是極不完整的。

對造成人類心理壓抑和閉鎖的原因,馬斯洛在努力研究它的起源之外,還充分了解了它具有的兩面性,一方面產生安全和秩序,一方面破壞安全和秩序。

馬斯洛指出,心理的壓抑性受一些因素的控制面不能自行糾正,而這些因素如壓抑、選擇性知覺、各種防御途徑,又呈停滯狀態(tài)。

由于語義性的方法使用起來方便直接,只需把科學用一些已知和過去的東西來加以限制即可,于是,每一個激進的新問題、每一個新方法都被攻擊為不科學的。馬斯洛舉例說,新鞋子穿起來沒有舊鞋子舒服;人們往往用增添設施、而不是用重新修建的手段改進自己的家;同樣,大多數(shù)科學家也更喜歡舒適、安全以及熟悉的事物。他們認為在一個令自己舒服且自己熟悉的技術概念的環(huán)境里工作會更加得心應手,然而錯誤就在此產生。

勒溫在一篇文章中已經(jīng)指出了造成這個錯誤的一個原因:是由于將現(xiàn)狀與理想混為一談。我們現(xiàn)在研究的是現(xiàn)狀而不是在理想條件下應該是怎樣或者可能是怎樣,例如智商、體重、估計壽命以及幼兒成熟的標準等。我們對想知道自己壽命有多長的期望到底有多高?如果想知道的話,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出人們標準的壽命。

我們可以借助默頓關于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來理解只有堅定信念才能實現(xiàn)信念的涵義。默頓指出,有時情況和現(xiàn)象顯得過于雜亂無章,因而旁觀者的觀點就變成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因素。例如,人們強烈地認為黑人根本就是游手好閑、漫不經(jīng)心、懶惰成性、不可教育的等等,那么,這個強烈的觀念本身就變成了一個決定因素,并且往往導致這個觀點的預言的實現(xiàn)。假定黑人不該接受教育,而且這種觀點守不可被.那么,為黑人建校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沒有讓他們上學的學校,那他們就得不到教育,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由于缺乏教育、愚蠢和迷信等所生的全部惡果。而迷信、愚蠢和平均智商水平低反過來又被當作黑人不可教育的證據(jù)。再有,害怕戰(zhàn)爭的現(xiàn)象也是如此。對戰(zhàn)爭的恐懼本身往往導致戰(zhàn)爭的爆發(fā),其途徑我們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熟悉。我們對于另一個例子則比較熟悉,那就是貴族政治綜合癥:羊群與牧羊犬;認為人類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入舉止彬彬有禮,有自治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而大部分人都是愚蠢并且易受影響的,他們只配接受領導、接受照顧??蓪嶋H上,在人們受他人領導并依照行事時,人們往往失去了他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自主性。換句話說,這種信念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克勒曾對行為主義的實驗方法進行過鄭重的批評,他指責說,即使在最好的條件下,走迷宮也絕不可能實現(xiàn)頓悟。在那種情況下,一個天才甚至也只能通過試驗和錯誤來學習。這就是說,克勒聲稱這個迷宮為人們實現(xiàn)能力的可能性設立了一個限度。

假如一個人在一個低頂棚的房間里為人們測量身高而這個房間只有<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四英尺高,那么沒有人身高會超過四英尺。我們每一個人都清楚這是一種方法運用的錯誤,事實上他測量的最高高度是頂棚高度,而不是個人的身高。克勒認為,用于指導實驗和臨床心理學的許多領域中的方法、概念和預期結果,在這個意義上正是自我限制的方法。換句話說,這些方法將情境安排得使人不可能在最充分的高度上或在最理想的境界上表現(xiàn)自己。這些方法可用來也只能用來證明,一個人像實驗者們事先設想的那樣是個跛足人。這樣的自我限制的方式只衡量出他們自身的局限。

馬斯格認為,嚴格地說,我們只能衡量現(xiàn)狀,不可能衡量潛力。而且一些現(xiàn)狀得不到像潛力那樣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測量法真的需要發(fā)展了,現(xiàn)在我們只能測量他現(xiàn)有的身高,而不會測量他將來有多高,不能測量在最好的條件下他可能表現(xiàn)的智慧,而只能測量目前條件下的現(xiàn)在智慧。他指出.如果一個人專注于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jīng)病思者、精神變態(tài)者、罪犯、違法者、意志薄弱者,那么,他對人類的希望必然會越來越受限制,越來越現(xiàn)實,越來越退縮,他對人的期待會越來越少。

3.超越環(huán)境

馬斯格指出,用順應時代、順應現(xiàn)實、順應社會、順應別人來鑒定心理健康的觀點是十分危險的。它是陳腐觀點以新的而又更隱蔽的形式復活的體現(xiàn)。這就是說,一個可信賴的或者健康的人,可以拋開他自己的實際情況,忽略他的自主性,不靠他自己內部精神的和非環(huán)境的法則,不是把他作為超越環(huán)境、獨立于它或與它斗爭的方式下定義,而是以環(huán)境為中心的思想來給健康人下定義。例如,控制環(huán)境的能力,在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中是有能力的,適當?shù)?、有效的和游刃有余的,工作出色,很好地認識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相處融合,在環(huán)境條件下是成功的等等。從另一方面說,環(huán)境、工作的分析和任務的要求,不應當作為個體價值或健康的主要依據(jù)。人不僅有對外的定向,而且也有對內的定向。一種超出精神中心的觀點,不會適用于給健康心靈下定義的理論任務。馬斯格指出,我們一定不要陷人以“對什么有用”的思想方法來給優(yōu)秀有機體下定義的陷哄,仿佛他是一個機械裝置而不是他自身,仿佛他僅僅是達到某種外部目的的工具。

馬斯洛曾重點討論懷特在《心理學評論》上發(fā)表的論文《重新考慮動機》,以及伍德沃斯的書《行為的動力》。他之所以選擇這些文章,是因為它們是極好的高度招致的成果,是因為它們促進了動機理論巨大的飛躍發(fā)展。他完全贊同他們所論述的一團。但是,他覺得他們走得還不夠遠,他們以隱蔽的形式包含著馬斯洛提到的那種危險,即,雖然熟練、效力、勝任可以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順應現(xiàn)實,但是,它們依然是順應論的演繹。馬斯洛認為,我們必須超過這些論述(盡管它們是正確的也足以讓人信服),才能清晰地認識要超越環(huán)境,不依賴環(huán)境,堅定地反抗它,同它斗爭,小看它,或者違背它、拒絕適應它。因為.對于心理健康的理論來說,只有心靈外部的成功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把心靈之內的健康包括在內。

馬斯洛認為大多數(shù)人在給自我下定義時只是簡單地根據(jù)他人對一個人的評價,這是一種極端的文化相對論的做法。在這里,健康的個體性被完全拋棄了,但并不是說不成熟的人格就不是這樣,只是我們正在談論的是健康的、充分成長起來的人,而他肯定是以超越其他人的看法為特征的。

馬斯洛指出,為了理解完全成熟的(真正的、自我實現(xiàn)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健康的)人,我們必須保留自我與非我之間的區(qū)別。

馬斯洛曾于一九五一年發(fā)表一篇題為《抗拒文化適應》的論文。他的健康研究對象表面上是承認習俗的,但私下對這些習俗卻是隨心所欲的、馬馬虎虎的和超然的。也就是說,他們能夠接受這些習俗,又能脫離它們。馬斯洛發(fā)現(xiàn),實際上他們全都平靜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用或大或小的努力來改進它們。如果他們認為斗爭是必要的話,他們就會明顯地表現(xiàn)出與這些缺陷進行堅決斗爭的能力。在這篇論文中有這么一段活:“愛慕和贊同與敵視和批判等各種比例的混合狀態(tài),表明他們從美國文化中選擇那些他們認為是好的東西,而抵制他們認為是壞的東西。一句話,他們權衡和鑒別它們(根據(jù)他自己的內部標準),然后自主采取決定?!?/span>

他們也表現(xiàn)出對一般人的非同尋常的排斥性,以及對獨處的令人驚訝的喜好和需求。

由于這些原因以及其他原因,可以稱他們是自主的,也就是說,他們是被他們自己的性格法則統(tǒng)治的,而不是被社會的法則統(tǒng)治的(只要這些法則彼此不同)。

在這里,馬斯洛特別指出的是這些人的超然、獨立、自我管理的特點,以及在內部尋求指導生活的價值和法則的傾向。他認為只有很清楚地區(qū)分這些,才能為反省、沉思以及所有進入自我的形式、拋棄外部世界來尋求內部喚喚的形式找到理論支持。這一過程包括了所有頓悟治療的過程,在這一類治療中,拋棄外部世界是絕對必要的,達到健康的途徑是經(jīng)由轉入幻想、轉人初始過程的。一般來說,這是恢復內在心靈的過程。

馬斯洛指出,關于心理學的東西都可以從對于健康、創(chuàng)造性、藝術、娛樂和愛的興趣中學到。從這些探索的種種結果中選出一個結果來強調,而且,這是對人性的底蘊、無意識、原初過程,以及對古代的、神話般的和詩意的東西,在態(tài)度上的變化。因為不健康狀況的根基首先是在無意識之中發(fā)現(xiàn)的,所以我們通常就認為無意識是丑陋的、邪惡的、瘋狂的、骯臟的和危險的,而且也傾向于認為原初過程是歪曲真理的。但是,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底蘊也是創(chuàng)造性、藝術、愛、幽默、娛樂的源泉。

在所有領域,馬斯洛都對那種認為一切行為都有動機的大眾理論進行了批判,因為行為的應付方面和表現(xiàn)方面有重要的區(qū)別。馬斯治強調,表現(xiàn)行為或者是無動機的,或者是較少動機的(依據(jù)每個人對“有動機的”含義如何理解而定)。在更純粹的表現(xiàn)行為形態(tài)上,它們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很小,而且沒有改造或適應環(huán)境的目的。適應、適合、勝任或控制這些詞不適用于表現(xiàn)行為,只適用于應付行為。

馬斯洛認為,只要集中注意力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兩種效能結構——書機體內部的和環(huán)境的。不相干的東西就被控到一邊,而不予以注意。各種有關的智能和信息在占統(tǒng)治地位的目標、目的的指引下排列它們自己,這就意味著,重要性變成按照有助于解決問題,即根據(jù)有效性來確定了。對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幫助的東西,就變成次要的了,選擇就成為必要的。所以,抽象地說.這就意味著對某些東西是忽略不計的、不注意的、排斥的。

馬斯洛指出,只要我們努力想去控制環(huán)境或使它產生效用,就必然會對完全、客觀、超然不干預的認知可能性造成損害,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成正比的。只要我們任其自然,我們就能完善感知。再者,根據(jù)心理治療的經(jīng)驗,我們越是渴望做出診斷和行動計劃,我們所做的事就越無益。我們越是渴望治愈疾病,它就越是長期不愈。每一個精神病研究人員,都必須學會不力求治好,不變成急躁的。在這種場合以及許多其他場合,屈服就是克服,恭順就是成功。

但最關鑲助是,我們能經(jīng)常在健康人身上初步發(fā)現(xiàn)這種關于世界的存在認知,而且它又可以相應地作為健康的一個標志性特征。馬斯洛在高峰體驗(暫時的自我實現(xiàn))中也發(fā)現(xiàn)了存在認知,這就表明,就與環(huán)境的健康關系來說,控制、勝任、有效這些詞所提示助主動目的性甚至已遠遠超過明智的健康概念或超越概念的需要。

可以預見,感受剝奪對健康人引起的應該不僅僅是恐懼,而且還有愉快。也就是說,由于割斷了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這就使內部世界進入了意識,由于內部世界又是受使康人更多認可和享受的,所以他們應該更有可能享受感覺的剝奪。

為了更明確無誤地理解這一觀點,馬斯洛強調指出:為了真正助自我而傾向內部,這是一種“主體的生物學”,因為這必須包含一種努力,把自己體質的、氣質的、解剖的、生理的和生物化學的需要、智能和反應,即自己生物的個體性,變成有意識的。這聽起來可能是矛盾的,但也確實是體驗人類共同性的途徑。

這些關于健康理論的考慮使我們清楚看到:

我們一定不要忘記自主的自我和純粹的心靈。要認為它只是適應的裝置。

即使是在我們處理與環(huán)境的關系時.我們也必須為和平環(huán)境以及惡劣環(huán)境的受納關系提供理論的位置。

4.智力的羈絆——約拿情結

“約拿情結”是馬斯洛根據(jù)圣經(jīng)中的人物約拿提出的一個獨持的概念。他認為,大多數(shù)的人都沒有真正理解人性所能夠達到的高度,人們不僅懼怕自己身上最壞的東西,也懼怕自己身上最好的東西。他指出,兒童通常都擔心受懲罰、擔心失去父母及親屬對自己的愛、擔心遭到遺棄。對于那些有安全感,得到了愛和尊重的成年人和兒童的研究表明,在愛的相同的基礎上,在使他人樂觀幸福的愿望的基礎上,以及在真理、邏輯、正義、一致性、是非感、責任感的基礎上、可以建立起一種良知。健康心理與不健康心理之所以有著巨大的差別就在于健康心理是以善良、誠實、正義、坦率、公正、合理等思想為基礎,而把煩惱、焦慮、恐懼等負面思想排斥在外。

今天,大多數(shù)人本主義、存在主義的心理學家都相信人性的一個普遍表現(xiàn)、就是對于成長的渴望,對于提高自我并且實現(xiàn)自我的沖動,以及發(fā)揮自己潛能的愿望。如果這一點沒有疑問,我們還需要解釋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的內心世界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也沒有實現(xiàn)他們的自我。馬斯洛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模式還是弗格伊德有關心理動力學的觀點.即沖動本身與阻礙其表達的防御之間是一種辯證的關系。這樣,一旦我們接受了這種假設,即最根本的人類沖動是要向健康、完善、完美和自我實現(xiàn)的方向發(fā)展,我們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所有阻礙成長的障礙、防衛(wèi)、逃避和抑制的傾向。

舉例來說,弗洛伊德的術語“固著”(Fixation)和“倒退”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心理分析領域的發(fā)現(xiàn)當然也有助于我們理解對成長的畏懼,以及成長中斷甚至倒退。但是,馬斯洛發(fā)現(xiàn)弗洛伊德的概念并不能夠解釋這一領域的所有問題。因此,設計一些新的概念。

馬斯洛說:“當我們立足于心理分析的知識,并且超越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發(fā)現(xiàn)我稱為‘健康無意識’的心理機制。簡單地說,我們不僅壓制自己危險的、可怕的、可惜的沖動,也常常壓制美好而崇高的沖動。例如,社會上普遍有一種感情脆弱的忌諱。人們常常恥于做一個心地善良、充滿愛心的人,也就是恥于做一個高尚的人。這種對于美好本性的忌諱在青春期的男孩子身上最為明顯。為了看起來體格健壯、態(tài)度沉著、無所畏懼,他們常常會殘酷地拋棄所有可能被稱為女人化的、女人氣的、柔順的特征?!?/span>

其實,這種情況并不限于男孩子,它在社會上相當普遍。一些十分聰明的人常常會對自己的智力持矛盾的看法。為了和“普通人”一樣,他們甚至會完全否定自己的智力,盡量去逃避自己的命運,要一個有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承認自己的天賦,完全接受它、發(fā)揮它,超越自己的矛盾心理,常常需要很漫長的一段時間。

馬斯洛發(fā)現(xiàn)的這種植況也同樣適用于強大的人:那些天生的領導者、指揮宮或老板等。他們也經(jīng)常為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感到困惑。對于自高自大、偏執(zhí)的防范,更確切地說,對于罪過的虛榮心的防范,使他們陷于一種內部沖突:一方面,每個正常的人都愿意公開、愉快地表達自我,發(fā)揮自己全部的潛能;另一方面,他又發(fā)現(xiàn)自己必須經(jīng)常掩飾這些能力。

在我們的社會中,優(yōu)秀的個體一般要學會像變色龍一樣披上謙虛的外衣。至少,他已經(jīng)學會不公開對自己以及對自己的能力的看法。我們的社會就是不允許一個聰明的人說:“我是十分聰明的人?!边@種態(tài)度會冒犯他人的。這常常被稱為自夸,會引起對立的反應、敵意,甚至會道到打擊。

這樣,一個人如果說自己很優(yōu)秀,即使有理由這樣說,即使這完全是事實,已經(jīng)得到了證實,人們也會認為說話者是在宣稱自己的支配地位,并相應地要求聽者服從。這樣,人們感到反感,并變得懷有敵意,也就不足為怪了。這種現(xiàn)象在世界上的各種文化中都很普通。于是,優(yōu)秀的個體便常常通過貶低自己來避免他人的攻擊。

但是,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自感堅強、充滿自信才能夠具有創(chuàng)造性,達到既定的目標,實現(xiàn)自身的潛力。結果,優(yōu)秀的運動員、舞蹈家、音樂家或者科學家便被迫陷人這樣一種矛盾的沖突之中:一方面,正常的內在指神使他們希望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身的潛能;另一方面,社會卻要求他意識到別人臺把他的真實能力看成是一種威脅。

我們說的神經(jīng)癥患者使可能是由于懼怕懲罰和敵意而過度壓抑自己的人。他故棄了自己最高的可能性,以及實現(xiàn)自己全部潛能的權利。為了避免懲罰.他變得謙遜、選迎、甚至還有受虐傾向:總之,由于害怕聲張優(yōu)秀而受到懲罰,他自愿降低了自己人格成長的可能性。出于安全的需要,他削弱并且阻礙了自己的發(fā)展。

但是,人的深層的本性并不能夠完全被否定。如果它們不能夠直接、自發(fā)、酣暢地表現(xiàn)出來,就不可避免地要以一種隱秘的、模糊的甚至鬼鬼祟祟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至少,失去的能力會在盔夢中、在令人焦慮的自由聯(lián)想中、以及在奇怪的口誤中、或者難以解釋的感情中得到表達。對于這樣的人,生活變成了一場水無休止的斗爭。

如果說神經(jīng)癥患者已經(jīng)完全放棄了成長的潛能,杜絕了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性,那么他看起來卻是一個典型的“好人”了:謙遜、順服、順腆,甚至自我貶低。這種潛力的放棄及有害后果的最具戲劇化的結果,便是導致人格分裂。其中,受到否定與壓抑的潛能最終以另一種人格的形式逃離出來。在所有這類病例中,分裂之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是一個完全傳統(tǒng)、服從、溫順和謙恭的人。他一無所求,抑郁寡歡,毫無生物性的自私傾向。在這種情況下,戲劇化一般出現(xiàn)的新人格一般都更加自私、追求享樂、易于沖動、難以拒絕誘惑。

于是,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人所做的便是向社會妥協(xié),他們雖對既定的目標躍躍欲試,向自我實現(xiàn)的目標邁進,對于自身的特殊才能,他們也常常希望一展身手,盡顯其能。但是,他們同樣會將上述傾向用謙遜、恭順掩蓋起來,或者至少會寡言少語,以隱其鋒芒。這有助于我們用新的眼光來看待神經(jīng)癥。神經(jīng)癥患者是在爭取自己與生俱來的完整人性,他們是要自我實現(xiàn),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但他們又為恐懼而感到緊張,進而掩飾或隱藏自己正常的沖動,使這些沖動帶上罪惡感。這種罪惡感使他的恐懼得以減輕,同時也抹乎了其他人。

更簡單地說,神經(jīng)癥可以看成是既有所有動物與植物共同具有的成長與表達的沖動,又與恐懼糾纏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成長是以——種扭曲、痛苦、毫無歡樂的形式發(fā)生的。正如心理學家安言爾在一九六五年時所作的恰當?shù)脑u論,他說,這種人可以說是在“逃避自己的成長”。

如果我們承認自我的核心部分地具有生物的性質,包括身體構造、組成、生理機能、性情、偏好、為生理所驅使的行為,那么我們同樣可以說一個人會逃避自己命中注定的生物特性,甚至可以說這樣的人是在逃避自己的事業(yè)、責任和使命。也就是說,他在逃避一項適合他的特性任務,他為之而生的任務。他在逃避自己的命運。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被召喚著去完成一項適合我們特性的任務。逃避、恐懼、猶豫不決、矛盾重重都是典型的“神經(jīng)癥”的反應。這些反應之所以是病態(tài)的,是因為它們造成了焦慮與心理障礙、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癥狀。

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些機制也同樣可以看成是走向健康、自我實現(xiàn)和完整人性的本能要求的體現(xiàn)。那些萎縮的個體,渴望著完整人性但從來都不敢大膽去實現(xiàn)。而那些奔放的個體,則向著自己的命運昂首闊步。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簡單來看就是恐懼與勇氣之間的差異。神經(jīng)癥可以說是在恐懼與焦慮下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普遍的朝向健康的過程,只不過這種過程受到了阻礙和束縛。神經(jīng)癥患者也要求自我實現(xiàn),但他是在曲折地蹣跚而行,而不是向著目標勇往直前。

4.智力的羈絆——成長停滯

盡管馬斯洛對人性和潛能一直持樂觀的態(tài)度,但同時也認為自己是一名現(xiàn)實主義者。于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越來越被這樣一些問題所困擾:“為什么沒有更多的人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是什么阻礙了人們潛能的發(fā)揮?

馬斯洛指出,我們必須正視成長道路上的停滯問題,也就是說要正視停止成長和逃避成長、固著、倒退、以及防御的問題。為什么如此眾多的人卻沒有真正的同一性,為什么他們如此缺乏做出自己的決定和抉擇的能力,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這些指向自我完成的沖動和定向傾向雖然是固有的,然而卻是非常微弱的。因此,同具有強烈本能的其他動物形成了鮮明對照,人的這些沖動可以輕易地被習慣、不正確的社會態(tài)度、創(chuàng)傷事件、錯誤的教育所淹沒。因此,選擇和責任問題在人類比在任何別的物種上要尖銳得多。

其次,在西方的文化中,歷史已決定有一種特殊的傾向——把人的這些類似本能的需要,沒想為壞的或惡的。作為這種傾向的后果,便以控制、壓抑、鎮(zhèn)壓、約束人的這個原初天性為目的而設立了許多文化機構。

最后,在成長的道路上,作用在個體的力量不只是一種而是有兩種。除了一種把他推向健康的壓力之外,還有一種可怕的拉他倒退的力,使他生病和軟弱的力。也可以這樣說,我們或者是向前,朝著“高級涅粱”前進,或者向后,朝著“低級涅架”倒退。

馬斯洛認為,在談論人的價值的善惡時,許多學者、科學家,以及眾多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們完全無視下述這些明白無誤的事實:即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學家每天都在轉變和改善著人性,每天都在幫助人變得更強大、更有道德、更有創(chuàng)造性、更和藹、更熱愛、更利他、更安詳。這種情況有時是可笑的,有時是很可悲的。人的這種提高,只是改善自我認識和自我承認的一些后果。這種自我認識,還可能在各種不同的程度上產生許多其他后果。

馬斯洛指出,自知雖然不是自我改善的唯一途徑,卻是主要的途徑。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自知和自我改善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巨大的勇氣,并且需要通過長期的斗爭。雖然熟練的專業(yè)治療專家的幫助可以使改善的進程容易得多,但是,這決不是惟的道路。從治療中學到的許多東西,可以運用到教育和家庭生活中去,也可以用到指導一個人自己的生活中去。一個人想要學會恰當?shù)刈鹬睾托蕾p這種畏懼、倒退、防御和保險的力量,只有通過心理病理治療的研究。學會尊重和理解這些力量,就使得幫助自己和別人健康成長的可能性變得大多了。不真實的樂觀,最終意味著幻想破壞、憤怒和絕望。

馬斯洛認為,人的大多邪惡是由于人的軟弱和無知,這也正是許多人做壞事、造成自己的悲劇和自毀的原因,同時也是他們墮落和生病的原因,但這種軟弱和無知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寬恕的,而且也是可以治好的。

概括地說.在沒有理解人的健康傾向的情況下,我們永遠不可能理解他的弱點。否則,只會造成治療上的錯誤。但是,同樣在沒有理解人的弱點的情況下,我們也永遠不可能充分理解人的力量并幫助他。不然的話,我們就會犯過分信任理性的錯誤。

如果我們希望人成為更完善的人,那么我們就必須幫助他們認清自己的健康一面,而且要認清他們,同時也要幫助他們認清不健康的一面。只有充分認識疾病和健康之間的這種辯證法,我們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趨向更健康。

4.智力的羈絆——恐懼感

馬斯洛指出,我們身邊不乏有標簽化的人,他們往往都極有系統(tǒng)地管理和安排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因為他們不敢面對任何突發(fā)事件,任何一個沒有現(xiàn)成答案,必須以自信、勇氣、安全才能找到答案并得以解決的問題,都會讓他們感到極大的恐懼,對這樣一種明顯傾向于標簽化的人,首先必須努力將任何種類的問題拋開。

馬斯洛曾試圖把出于恐懼的認知活動,和那些沒有畏懼或正在克服畏懼,因而可以稱為“健康的”認知活動區(qū)分開。換句話說,這些認知沖動似乎不是在畏懼條件下,就是在勇氣條件下發(fā)揮作用的。但在不同條件下,這些沖動會有不同的特征。

當好奇、探索、運籌出于畏懼或焦慮的唆使時,主要目的可以看作是為了減輕恐懼。從行為上看,似乎是對研究對象或探索領域的性質有興趣。事實上,很可能是生物機體試圖使自己安靜下來和降低緊張、警惕和恐懼的一種努力。此時此刻,未知的對象首先是一種引起恐懼的東西。而審察和探索行為則主要是為了使對象成為不可怕的東西。有些生物機體,一旦恢復了信心,可能接著就會進行對對象本身的審察活動,而且完全出于一種對外界獨立存在的現(xiàn)實的好奇。另一些生物機體,在對象一旦成為熟悉的東西而不再可怕時,當然也有可能完全喪失對它的興趣。那就是說,熟悉能導致不再注意和厭倦。

馬斯洛指出,焦慮和恐懼一般都比認識現(xiàn)實性質的非人格興趣更強有力。在這樣的場合,“勇氣”既可以看成是恐懼的消失,也可以看成是克服恐懼的能力或雖有恐懼仍能行動的能力。

任何認知活動,無論是制度化的還是個人化的,它們都能對照這一背景得到較好的理解。那么,認知活動中包含多少恐懼和沒有恐懼的興逐?鑒于多數(shù)人類活動都是二者的混合,我們必須問一下,恐懼和勇氣的比率如何?行為可以看成是這兩股力量相互作用的合成物,也可以作為恐懼緩解設計(防御性)和以問題為中心的設計(爭勝的)的一種混合。對此,馬斯泊曾在不同場合以幾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說明,首先,他把他所謂的“爭勝的機制”與弗洛伊德的“防御的機制”進行區(qū)分。前者是指在沒有恐懼或不顧恐懼的情況下,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積極、勇敢、勝利的解決;后者是為了繼續(xù)尋求滿足時減輕恐懼。

另一種有益的區(qū)分是在成長性動機和匱乏性動機之間做出的。認知既可以更傾向前者也可以更傾向后者。在認知主要是由匱乏激發(fā)時,它更傾向需要緩解、體內平衡和感受到的匱乏的減輕。當認知行為是由成長激發(fā)時,它不傾向需要緩解而更趨向自我實現(xiàn)、豐滿人性、更趨向表現(xiàn)、更無我、更以真實為中心。這似乎在說:“一旦我們個人的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就能真正為世界而對世界感興趣?!?/span>

成長被看作是一系列日復一日的無盡抉擇,每次抉擇不是退向安全便是趨向成長。在這過程中,必須一次一次地選擇成長,必須一次一次地克服畏懼。

事實上,有許多方法對付這樣的恐懼,其中有些是認知方而的。對這樣的人,那些生疏的、模糊不清的、神秘的、隱匿的、意外的事物往往是有威脅的。有一種方法可以便這些事物變成熟悉的、可預見的、可以駕馭的、可以控制的,即不可怕的、無害的,那就是認識并理解這些事物。因此,知識可能不僅有促進成長的作用,而且有減輕焦慮的功能,有保護、維持體內平衡的功能。外在表現(xiàn)的行為可能是非常相似的,但動機可能極其不同。因而主體的后果也不同。一方面我們有慰藉的嘆息,高度緊張的下降屈,這和一個青年學生第一次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的精密結構,或忽然理解一首難解古詩或政治理論的韻律或意義時的啟蒙、興奮甚至狂喜完全不同。在后一類事例中,你會覺得自己變得更高大、更聰明、更強有力、更豐滿、更勝任和更敏銳了。

馬斯洛指出,安全需要有時能完全克服認知需要以達到緩解恐懼的日的,擺脫了恐懼的人往往能更大膽、更勇敢,能為求知本身進行探索和推理。

他說,尋求知識有助于恐懼的緩解。他以哥爾德斯坦所取得的那些腦傷土兵為例,認為他們在能力上的真正損傷和真正喪失,不僅使他們覺得自己缺少能力,而且在他們看來,外部世界更是不可抗拒的。在而對那些他們無法應付的問題時,他們的很多行為可以理解為一種保持自尊和避免恐懼的嘗試,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首先盡力縮小自己的活動范圍,以回避那些他們無力處理的問題,并使自己處理那些僅僅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問題。因此,大膽的嘗試縮減了,企望和目標變得“適度”,他們使每一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他們極力使自己的狹小世界變得能夠預測、控制,最后,他們傾向于凍結它們,使它們成為靜止的、不會改變的形式,并避免再變動。就這樣,他們使個人的世界變得更可預測、更可控制,并且不那么易于引起恐懼了。

對于那些能力有限而又不信賴自己的人,對于那些覺得外部世界遠遠超過自己能力而不能接受這種事態(tài)的人,這些行為是合理的、合乎邏輯的、可以理解的,它們是起作用的。依靠這些辦法,這些士兵的焦慮和痛苦的確減輕了。對于偶而來參觀的人,這些病人看起來與正常人毫無差別。

從實用的觀點看,這些能給人以安全感的機理是健全的,若以新盲人為例,這一點就能很容易地看清楚。這些盲人由于能力更為欠缺,也必然要把外部世界看得更危險、更不可抗拒,并立即精心構筑各種安全機制保護自己免受實際傷害。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會縮小自己的活動范圍。甚至是閉門不出.除非他們能使外部世界“受到控制”。對他們來說.每一件家具都必須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件東西都必須保留在原來的地方;不能讓任何無法預料或意外的事情發(fā)生,那是十分危險的。世界必須依然如故,變動意味著危險。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地方的路線必須默記無誤,一切必要的東西都必須停留在原處。

在強迫性神經(jīng)癥患者身上也能見到類似的情形。這里有一個基本的問題似乎是有一種對人自身內部的沖動和情緒的畏懼,他有一種無意識的擔憂.但這些沖動和情緒會失去控制,因此,他一方面嚴密控制自己,另一方面他又把這種內心的戲劇性情緒和沖動投射到外部世界并力求控制它。他在自身內抵制的東西——情緒、沖動、自發(fā)性、表現(xiàn)性,他在外部也做出拒絕,因為他拒絕他的內在呼聲和信號,從而喪失對他的自發(fā)的愿望和類似本能的沖動的信賴,所以他只好仰仗外部信號告訴他如何行動以及何時行動.如仰仗日歷、鐘表、日程表、時刻表、資格、幾何圖形化、定律以及各式各樣的規(guī)則。由于他愛變化、流動和意外襲擊而使他不能自動自發(fā),因此,他必須攤開未來,計劃未來,使未來嚴格就范,使未來變得可以預測。最終.他的行為也會逐漸“組織”到可重復的程式中。

從上可以看出,強迫癥患者的生活圈很狹窄,他們也會逐漸變成一個拘束的人。為了便于控制自己的世界他壓縮外部世界;為了避免他的恐懼,他安排、規(guī)范甚至凍結他的世界.使它變得可以預測并因而可以加以控制。這種人傾向于“靠數(shù)字”生活,靠規(guī)范手冊生活,依賴于外部暗示.依賴于邏輯和事實而不是沖動、直覺和情緒生活。

在某些多疑的和妄想狂的人那里,我們還能了解到下面一些事實:這些人不由自主地需要知道一切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他們害怕不知情;他們必須了解閉鋇的門的背后進行的一切;那邊的奇怪聲響必須得到解釋;聽不清的話語必須聽清楚。危險在于不知情,只要真相不明就存在著危險。這種求知的行為主要是防御性的,它是強迫性的、呆板的,它是引起焦慮并產生焦慮的。從表面上看,它僅僅求知的.因為一旦現(xiàn)實被認為是無危險的就不再引起興趣。那就是說,現(xiàn)實本身沒有什么要緊。

4.智力的羈絆——陳規(guī)化思考

由于熟悉的東西不會讓人焦慮不安.所以當人們必須去感知問題時,往往首先努力將這一問題納入某一熟悉的范疇中去。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發(fā)現(xiàn)這一特殊問題能夠置人以前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哪一類問題中去?或者這一問題適合于哪一個問題范疇呢?它能夠被塞進去嗎?這樣一種“置入”反應當然只有在人們感切到相似性時才有可能。馬斯洛指出:這種對相似性的感知并不一定就是對被感知的現(xiàn)實的內在本質所進行的謙遜的和被動的記錄。不同的人是根據(jù)不同的、適合他們個性的標簽來進行分類的,但他們卻都能成功地把經(jīng)驗標簽化o這樣的人不愿意陷入束手無策的境地中去,他們要把所有不能忽視的經(jīng)驗統(tǒng)統(tǒng)加以分類,即使他們感到可能需要把這種經(jīng)驗加以裁剪、擠壓,甚至歪曲。

馬斯洛認為,克魯克的文章就是討論上述結論的事實證據(jù)最好的文章之一。在這篇文章中.他討論他醫(yī)學診斷中所涉及到的那些問題。心理學家們當然更加熟悉許多精神病學家對待他們病人的那種嚴格的分類學的態(tài)度。

馬斯洛指出,標簽化的一個主要的益處在于,某一問題能被成功地置入某個范疇之后,就會自動隨之出現(xiàn)一套相應的處理技巧。這還不是標簽化的惟一理由。一位醫(yī)生在處理種已切的、雖然不能治好的疾病時,比在處理疑難病癥時常常感到更為輕松一些。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那種把問題置入某一范疇中的傾向的背后潛藏著很深的動機。

一個曾多次處理同一問題的人,就如同一臺加滿了油的機器,可以隨時運轉使用。當然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強烈地傾向于按以前的方式來處理同樣的事情。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對問題的習慣解決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在這里我們可以再列舉它的一個好處,就是一個人做事情時可以輕松的口一些,可以節(jié)省精力,可以有一種自動性,使自己的興趣得到適當滿足,不會感到焦慮不安,等等。而主要的壞處則在于,一個人由此而失去了靈活性、適應性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以為這個動態(tài)的世界能夠被當成靜止的世界來加以對待。

馬斯洛指出,習慣既是必要的,又是十分危險的,它既有益處又有害處,毫無疑問,習慣能節(jié)省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思想,但我們卻要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們總習慣于像對待那些天生命的東西一樣對待有生命的東西,并且把一切不管怎樣變幻不定的現(xiàn)實都放在那種牢固不破的形式之下加以思考,我們似乎只有在不連續(xù)的、不動的和僵死的東西里面才感到舒適自在。

例如,當我們面臨某一問題時,往往有一種傾向于套用早期成功辦法的習慣。這意味著:必須把眼下的問題置入某一問題范疇中去;必須選擇那些對于這一特殊范疇的問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這里就必然要牽涉到歸類亦即前面所說的標簽化。

同樣適用于標簽化注意、感知、思維、表達等等現(xiàn)象的最恰當?shù)拿枋鼍褪橇晳T現(xiàn)象,即:一切標簽化結果都是“要把世界凍結起來”。因此,理智在一個特定的情景里總是本能地選擇那些己知的和相似的東西,它把這些東西找尋出來,以便能夠應用它那“同類相生”的原則。常識之所以能夠預見未來,原因正在于此。

實際上,世界在不停地變化,宇宙萬物都處在一個發(fā)展過程之中。從理論上講,世界上沒有靜止不動的(雖然為了某些具體的目的,許多東西可定為是靜止不動的)。如果我們必須十分嚴肅地看待理論的話,那么,每一經(jīng)驗、每一事件、每一行為部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不管是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有別于以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或者將來還要發(fā)生的所有其他的經(jīng)驗、行為,等等。沒有任何兩樣東西是相同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保持不變的。如果你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那么當你做事情時把一些東西看成好像是相同的,好像是保持不變的——即根據(jù)習慣來做事,那么也是完全可以的。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一個差別之成其為差別,就在于它具有某種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但有些差別有時卻是無所謂的。只要你認識到差別畢竟總是存在的,而且你必須判斷它們是否具有某種重要性,那么你就可以盡可能地去利用習慣了.因為你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把什么撇在一邊。沒有任何習慣是簡單的,對于那些不是一味依賴習慣行事的人來說,習慣是有用的,但對那些不太有見識的人來說,習慣則會導致無能愚蠢和危險。

馬斯洛指出,我們之所以說習慣是保守的機制,一方面是因為任何習慣的反應僅僅由于其存在,便足以阻止對同一問題其他習得的反應形式;但是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習不僅僅是肌肉反應,而且也使人們產生一種感情和喜好。例如,我們不僅僅學說英語,我們還會逐漸喜愛上英語。這樣一來,學習就不完全是一個中立的過程了。我們不能說,如果這一反應是錯誤的話,我們就把它拋棄掉,或者用一個正確的反應宋代替它。因為通過學習,我們自己已經(jīng)被束縛住了,獻上了自己的滿腔真情。因此,如果我們愿意把法語學好的話,那么當我們的教師口音不好時,我們最好干脆暫停學習,等我們找到一個好老師時學習起來會更為有效。

馬斯洛指出,經(jīng)驗并不像硬幣,它是有機體一個一個習得的;如果這些經(jīng)驗有某些深刻影響的話,它們就會改變整個人。這樣,某一悲劇性的經(jīng)驗就會使他由一個不成熟的人變?yōu)橐粋€成熟的人,能夠使他變得更加明智、更加寬容、更加謙卑,使他能夠更好地解決成年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與此相反的理論則會認為,這樣一個人只是通過某種特殊的機遇獲得了處理或解決某種特殊問題的技巧。他除了在這方而有所變化以外,并元其他的變化。

如果把世界看作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那么所有的時刻都可認為是新的和獨一無二的。從理論上說,所有問題都必然是新的。如果一個問題十分類似于過去的問題,那么根據(jù)過去的經(jīng)驗尋找一個特定的解決辦法就不完全是有益的,而且還有可能是危險的。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抱有多大的理論偏見,都會同意這樣一個事實:至少有些生活問題是新的,因而必須用新的解決辦法。

習慣從生物學角度對人的適應具有雙重作用,既有必要性,又有危險性。它們必然意味著存在某種不真實的東西,即一個固定不變、靜止不動的世界,但它們通常又被當作人員有效的適應工具之一,而這又意味著有一個變化的、動態(tài)的世界。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會發(fā)展成一種惰性、抗拒變化。但是當某一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我們就該隨之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或者迅速作好變化的準備。因此,習慣的存在有可能比毫無反應更加糟糕,因為習慣阻止我們并使我們不能及時對某一新的情況作出必要的新的反應。

馬斯洛指出.我們建立起習慣是為了在處理反復出現(xiàn)的情況時節(jié)省時間、精力和思想,如果一個問題以同樣的形式反復出現(xiàn)時,我們的內心就會彈出某種習慣性的答案.進而不去重視這一反復出現(xiàn)的、不變的和熟悉的問題的反應。

馬斯洛認為.標簽化有以下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含義:人們僅有陳規(guī)化的問題,或者不能感到新的問題,或者重新塑造這些問題。這樣,它們就可以歸為熟悉的問題而不是新的問題了;人們僅僅使用那些陳規(guī)化的和機械的習慣和技巧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在遇到生活的所有問題之前已經(jīng)有了一系列現(xiàn)成的、簡捷的和單調乏味的解決辦法與答案。這三種傾向加在一起,就幾乎完全可以窒息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

即使像柏格森這樣深刻的心理學家也因為受到達種傾向的強烈控制而給理智下了錯誤的定義,他認為理智僅僅是對事物進行標簽化。他說,“理智是一種把彼此相同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是一種感知同時也創(chuàng)造重復性的能力”?!敖忉屇遣豢深A見的和新的東西總是意味著把它溶入到那安排在一個不同秩序里的舊的和已知的因震中去。理智既不能接受真正生成的東西,也不能接受全新的東西”。這就是說,在這里它又一次漏掉了生活的一個基本方面。

馬斯洛指出,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其實都是重復的、熟悉的、相對靜止不變的。因此,它應該成為什么樣子,往往就會以那個樣子出現(xiàn)。一個從事所謂比較高級的活動、思想、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人會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首先需要無數(shù)精細的習慣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以便創(chuàng)造者能夠自由地把他的精力投入到所謂更高的問題中去。但這里卻又涉及到一個矛盾,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悖論。實際上,世界并不是靜止的、熟悉的和重復不變的,相反,它常常處在一個流動變化的過程中,是常新的,總是要發(fā)展成某一別的東西。我們必須承認,習慣對于世界的那些恒常不變的方面不管是多么有用;當有機體必須處理世界那些變幻莫測、起伏不定的方面時,當有機體必須解決那些獨一無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問題時,習慣肯定會起某種阻礙的作用。

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取得進步:但卻不是通向進步的唯一途徑,它只在這樣一個范圍內能幫助我們取得進步,即它能夠節(jié)省時間,保存精力,但是如果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和保存下來的精力不是用于改造其他行為的思想活動的話,就根本沒有進步可言。刮胡子對你來說越是變成習慣性的,那么,在刮胡子的時候,你就越是能夠自由地去考慮那些對你有某種重要性的問題。

至此,我們得出這樣一個停論:習慣既是必要的.同時又是危險的,既有益處同時又有害處。毫無疑問.習慣能節(jié)省我們的時間、努力和思想,但卻使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它們是適應的一個最重要的武器,但卻又對適應起著阻礙的作用。它們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歸根到底卻又與新的、非標簽化思維相違背,也就是說,它們對新問題是毫無作用的。在我們使自己適應世界的時候習慣盡管有用,但它們卻常常阻礙著我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性,也就是說,它們常常阻礙著我們去使世界適應我們自己。最后,它們常常以一種蹈倍的方式代替了真實的和新鮮的注意、感知、學習和思想。

5.有序的生命需求——自信

馬斯洛指出,滿足自尊需要能增強人的自信,使人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有能力和有力量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有用處,位置重要而必不可少。然而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會產生自卑、弱小以及無能的感覺。這些感覺又會使人喪失基本的信心,使人要求補償或者產生神經(jīng)病傾向。從對嚴重的創(chuàng)傷性神經(jīng)病的研究我們已經(jīng)明白基本自信的必要性,并且認識到,沒有這種自信人們會感到的無依無靠。

馬斯洛認為社會上所有的人(少數(shù)病態(tài)者除外)都需要—種對他們而言穩(wěn)定牢固的高度評價,有一種對于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這種需要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對于實力、成就、適當、優(yōu)勢、勝任、面對世界時的自信、獨立和自由等欲望。

第二。對于名譽或威信(來自他人對自己的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對于地位、聲望、榮譽、支配、公認、注意、重要性、高貴或贊賞等的欲望。

上述需要被阿德勒及其擁護者們大力提倡,卻通常被弗洛伊德所忽略。然而,精神分析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對于它們的突出的重要性給予了越來越廣泛的注意。

從神學研究者關于驕傲和傲慢的討論,從弗洛姆關于一個人對自己性質的虛假的自我知覺的理論,從羅杰斯關于自我的研究,從像蘭德這樣的隨筆作者及其他來源那里,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基于來自他人的看法,而不是基于真實的能力、以及對于任務的所謂真正的勝任和適應情況的自尊,并不牢固c最穩(wěn)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敬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聲、聲望以及違心的奉承之上。即使在這里,將基于單純的意志力量、決心和責任感所取得的實際的勝任情況和成就,與憑借人的真正的內心天性、素質、遺傳基因或者天賦.或者如程尼所說,依靠人助真實自我非常自然、輕松地取得的成就區(qū)分開是很有必要的。

5.有序的生命需求——自由選擇

馬斯洛指出真正自由的選擇是指由選擇者內部固有的本性所決定的選擇,是沖破社會阻力而得到增進的,是由獨立人格(不是依附人格:那種年齡上的成熟及力量、勇氣、真理、知識和清醒的意識)得到增進的,而不是由于軟弱和畏懼。滿足這一條件的每一種選擇,都能夠增高它的自由的百分比。

大量的事實證明,自由與存在價值多數(shù)情況下是在“健康人”(完善的、自我實現(xiàn)的性格)或最偉大的、最受人尊敬的、最得民心的人那里得到承認和體現(xiàn),這是全部人類史的記載。

一些動物實驗證明,加強的習慣或已熟悉的學習會使動物助效能靈活性降低。一個人的熟悉作用的實驗證明,假如以前有十天以上被迫選取某些東西的話,他會繼續(xù)選擇和偏愛低效能的、煩人的、起初不喜歡的東西。一般的經(jīng)驗也支持這些發(fā)現(xiàn)。例如,良好習慣的形成就體現(xiàn)了這種特性,事實證明如果偏愛習慣或熟悉的東西的人會變得更膽怯、更焦慮、更強烈、更僵化、更帶強制性、更神經(jīng)質。臨床證據(jù)和某些實驗證據(jù)表明,自我力量、勇氣、健康和創(chuàng)造性更有可能使成人和兒童寧愿選擇新的、不熟悉的、不習慣的東西。

從適應性上看,熟悉能夠切斷存在的價值的傾向,只要適應了,壞昧也就沒壞味了,驚人的事也變得習以為常了。惡劣的條件適應了便不再引人注目,即不再被意識到,即使它們的惡劣影響可能在沒有意識覺察的情況下繼續(xù)存在,例如,持續(xù)噪音、持續(xù)丑惡或長年缺乏食物的影響。

選擇是雙向的,即在同等條件、同一時候有不同的事物可供選擇。很明顯,供選擇的二種或二種以上的事物在一起而不是在兩地時,分辨起來更容易些。我們可以預期,在兩幅畫中選取較美的,在兩瓶酒中選取較純正的,在兩個人中選取較活躍的,這種選擇當可供選擇的對象在空間和時間上更靠近時也更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將一些價值相差不大的東西讓那些偏愛高質量東西的人來選擇的話,他們極有可能選擇高一級的。

在上述的各種意義上,揭示洞察療法能被看作引向“真正選擇”的過程。在成功的治療以后,做出真正選擇的能力要比治療前大得多,因為決定的因素體現(xiàn)在體質上而非文化上,是由本身而不是由別人或集體內部的人所決定。選擇是有意識的而不是無意識的,畏懼已極度縮小。成功的治療增強了喜歡存在價值的傾向,也就是以存在價值為榜樣:

對于精神受到創(chuàng)傷、受到消極限制的人,對于害羞、膽怯的人;對于狹隘的、貧乏的、受強制的人;對于慢化的、定型的、因襲習俗的人來說,較好體驗會有更大的困難。因為他們可能懼怕嘗試這種體驗,或懼怕體驗這種愛好,或可能拒絕這種體驗,抑制它,壓抑它,等等。這種性格上的制約大體上也適用于體質的和獲得的兩種決定因素。

實際上,選擇和認知的自由受社會暗示、不合理的廣告、宣傳等因素影響,選擇的對象可能被誤解,然后被誤選。這種有害的影響在遵奉的人中比在獨立、堅強的人中更大。在年輕人中比在年長人中更大c但由于淺酶、無知以及隱瞞真相甚至說謊相對情境缺乏認知意識,造成了受宣傳、虛假廣告、權威暗示以及隱蔽的陽性強化的影響,這一類影響的大多數(shù)都能消除,只要使無知的選擇者自覺地意識到他是怎樣被操縱的。

馬斯洛指出,在價值的層次系統(tǒng)中,存在價值屬于最高層次,但它也由基本需要的層次系統(tǒng)所決定,也受匱乏需要與成長需要優(yōu)勢等所影響。一般地說,如果有兩種匱乏需要滿足,更占優(yōu)勢的是“較低的”一種,它會被優(yōu)先選擇。因此,可以期待的對存在價值的高度可能的選擇機會在原則上依賴于較低的、更占優(yōu)勢的價值的先行滿足。由此我們可以對許多事請進行前期推斷,比如說安全需要,有保障的人的被選性要高于安全需要受到挫折的人。

另外,體質等身體因素對選擇和價值也有所影響,比如說雞、試驗中的白鼠、林中的動物,在出生時就出現(xiàn)了選擇上的差異,特別是對有益食物的選擇;就生物學的意義說,有些動物是善擇者,有些是非善擇者。假如任后者自己選擇食物,他們會得病或死亡。兒童心理學家曾以非正式的方式報告過人類嬰兒的同樣情況,兒科專家等也有過這一類的報告。一切生命體在滿足自身和抗拒外來侵害的能力上也存在著差異.另外,在對選擇的滿足上,不同類型的身體也不一樣。神經(jīng)癥是對選擇能力、存在價值、真正需要滿足等等的強有力的破壞者。我們甚至有可能依據(jù)對生命體健康不利的選擇說明心理上的不健康,如毒品、酒精、不好的食物、壞朋友、不合適的工作等等。

除了上述所說的決定因素外,還有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文化條件,關于事業(yè)、食物的選擇等就屬于這類。要強調的是,經(jīng)濟工業(yè)條件也很重要;如大規(guī)模的、追求利潤的、成批銷售的工業(yè)在向我們提供廉價的和優(yōu)質的服裝方面是非常好的,但在供應優(yōu)良的、無毒的食物、無化學物質的面包、無細菌的牛肉、無激素的禽類等等方面則是非常不好的。

因此,我們期待存在價值更受以下幾種人的喜愛:更健康、成熟的人;年長的人;更堅強、更獨立的人;更有勇氣的人;更有教養(yǎng)的人等等。能促進存在價值為更多人所選擇的條件之一是巨大社會壓力的消除。

馬斯洛指出,人命定是自由的。我們通過自己所作的自由選擇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我們有能力選擇不同的行動路線。但是.我們常常會深深沉溺于成規(guī)之中,陷入到現(xiàn)實的例行要求和從眾的壓力之中,以至于我們都看不見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其他的選擇,更談不到這樣去做了。我們的抱怨常常遠遠超過我們的行動,我們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阻撓我們意圖的人身上。

“只要那個人沒有毀掉我的前程

“要是我有機會遇見那個好人…

“要是我能碰到好運氣……”

“要是其他人像我一樣的可靠和體貼‘

“要是我具有多種經(jīng)歷的優(yōu)勢……”

“要是世界不變得如此激烈的競爭….

“要是給我提供了展示我才能的機會&#8226;

這些抱怨以及其他無以數(shù)計的類似抱怨,與“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靈魂的主宰”的觀點格格不入。人們普遍地認為命運主宰著他們,他們從未有足夠的機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當人們想“自由”時,他們常常憑幻想作出浪漫的結論,認為自由就是“擺脫”擔憂和責任,然而,盡管這個幻想可能是吸引人的,但是,這卻是對自由的錯誤和不現(xiàn)實的理解。真正的自由意味著:從可供選擇的多種可能性中作出深思熟慮的選擇,這個選擇反映了你真正的愿望和最深刻的價值觀,堅決抵制迫使你的意志自由向外部的或內心的力量妥協(xié)的壓力。

馬斯洛指出,個人自由最重要的因素必然要涉及到個人的責任,個人的責任是人們?yōu)槭裁床辉敢鈸碛凶杂?,而積極地去“逃避”自由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承認你的選擇是自由的,那么,你必須承認你對你選擇的結果要負責任:當你獲得成功時,對你的成功承擔全部責任很容易,但是,當失敗發(fā)生時,人們就傾向于躲避掩蓋,或責備他人,或譴責他們無法控制的力量。許多人都表現(xiàn)了這樣的想法:如果不是外界原因的干擾,我們就能達成我們?yōu)樽约涸O定的目標。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解釋不過是借口而已。設法逃避自由的努力是不合邏輯的,它們代表了否定自由和責任的軟弱和不真實的企圖。

顯而易見,你能夠進行自由的選擇。但是,你怎么能確定這一點呢?你的遺傳基因不僅僅決定你的性別、種族、身體特征,而且也影響你的人格。例如,使同性別的雙胞胎(因此具有同樣的基因“指紋”)在出生后就分開,并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成長,對其所作的研究得出了有爭議的(雖然復雜的)結論。數(shù)年后,盡管他們在出生后的經(jīng)歷方面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有的雙胞胎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相似:同樣的舉止和幽默惑,相同的子女人數(shù),相似的職業(yè)和愛好——所有這一切都顯示了基因因素的影響。

馬斯洛指出,環(huán)境在塑造人們的性格和人格方而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兒童的確就像海綿一樣,他們吸收周圍所有的信息和影響,并把這些因素融人到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之中。我們的態(tài)度、價值觀、信仰、興趣以及與他人聯(lián)系的方式——所有這些及其他的特質都要受家庭、朋友和文化的影響。

當然,盡管我們早期的發(fā)展過程要受環(huán)境和遺傳的影響,但我們的大腦和我們的思考也在不斷地成熟。我們的經(jīng)歷不僅在逐漸豐富,而且還臺對這些經(jīng)歷進行思考并從中學習。我們不再是簡單地接受他人的看法,而是逐漸具備了審視他人的意見并確定其是否有意義、是否應該接受的能力。

對你的人格來說也是如此,雖然你的遺傳基因和早期的經(jīng)歷可能會決定你人格的框架,但是,你未來的自我究竟怎樣則完全取決于你自身的努力。

換句話說,在你早期的發(fā)展過程中,你能夠形成一種人格傾向,并在后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根據(jù)你個人的目標對自己的人格進行再塑造。同樣,如果在你早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你不滿意的品質,如膽怯、害羞、悲觀、遲鈍、消極等,那么,你會意識到這些品質并不代表你的一生都是如此,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塑造你自己,使自己成為自己所滿意的人。這就是自由的本質,自由的選擇意味著要正視現(xiàn)存的環(huán)境,從有限的條件中作出選擇、努力按未來的目標重塑現(xiàn)在。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著無限的和沒有限制的選擇自由——這種自由觀是一種幻想,是不切實際的一種觀點。自由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它總是包括具體的選擇自由和有限的可能性。在分析你的人格時,你可能會感到你也常常缺乏自信心,并被毫無安全感所困擾。在回顧你個人的歷史時,你可能發(fā)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情感是由于你的父母批評多而表揚少、不能給予形成穩(wěn)定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所需要的個人支持而造成的。你可能發(fā)現(xiàn)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其他的因素也對你這種情感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離婚或求職遭到拒絕等痛苦和令人失望的事情。所有這些經(jīng)歷都會對你人格的形成產生影響,而且,這些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不能被改變了。因此,對你來說,重要的是:你現(xiàn)在打算做什么?你該如何對待這些事情對你現(xiàn)在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這是自由選擇的切入點。雖然體不能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但你可以控制你如何對待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你可以選擇讓這些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繼續(xù)影響你的人格,你也可以選擇一條不同的生活道路來超越這些影響,塑造你的未來。

馬斯洛認為,入并不完全是被決定或被限定的,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換言之,人員終是自我決定的,人不是簡單地存在著,人總是決定他的存在是什么以及未來他會成為什么。無論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如何,我們總是保留人的自由的最后僅存的東西——在既定的環(huán)境中選擇個人態(tài)度的能力。

當然,變化并不會立即發(fā)生,正如人格形成的漫長過程一樣.對人格進行認識的重塑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有意義的改變也是一個過程,但是,對自己人格進行轉舵以確定新的航程,并堅定地走下去你就一定會有所改變。

假使自由的力量能創(chuàng)造和改變入們的生活,由此你可能會合乎邏輯地認為,人們將會熱情地擁抱這個力量進行自由的選擇。不幸的是,人們常常并不是按照這個邏輯去行動。實際上,人們常常花費大量的時間,處心積慮地去設法否定和逃避他們的自由。這是為什么呢?答案正如前面所說:責任。

在我們的社會中存在著一種日益明顯的傾向,即通過成為一位受害者而逃避責任。而所有這些都源于人們日益增長的權利意識:人們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應該有所作為,他們確信他們不僅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钡臋嗬?,而且有得到幸福的權利,實際亡,他們認為他們有權逐漸增加“權利”的范圍——而不承擔與這些權利相伴隨的責任。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人們往往過于關注自己的權利,而責任感卻日益萎縮,因此,如果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認為一定是某人的過錯。

馬斯洛指出,從自身之外解釋自己不幸的原因當然有一定的誘惑性,但是這種態(tài)度不僅不會取得任何效果,而且還會導致個人尊嚴、自尊和自由的喪失。相反,如果你能完全地承擔個人的責任,那么,你就能通過你所作的選擇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命運。

馬斯洛認為,雖然外部的因素可能會限制你的自由——如受到監(jiān)禁或從事一項沒出路的工作,但是,由你自己內在的強制力所帶來的限制,則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人們之所以一般會有拖延和吸煙的毛病、忍受焦慮的煎熬、感到抑郁和消沉或人際關系緊張,不是因為有人強迫他們這樣做。相反,他們常常是以他們意識不到的方式而使自己成為受害者。

為了消除強制力,首先必須意識到強制力的存在。例如.如果某人強迫你以某種方式進行思考或感覺,你只有在意識到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能去解決這個問題。同樣,如果你沒有意識到無安全感或感情幼稚等屬于個人的問題,那么,你就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形成內在的力量驅動你的行為。一旦你達到了這種深刻的認識水平,你就會選擇一條不同的道路,使用恰當?shù)臎Q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許多人對自由選擇的性質并不了解,也有的人存在著許多疑惑,因此,下面我們對有關自由的幾個主要的誤解進行考察。

許多時候,我們進行的選擇并不自由,因為選擇是在他人的強迫下作出的。例如.當你的身體面臨著受到傷害的危險時,你所作的選擇就是對這些威脅作出的反應明顯地感到不自由。同樣,如果你在工作中,不得已而向有權解雇你的人向你施加的不合理壓力屈服,那么,你所作的選擇很明顯就會受到這種環(huán)境的限制。這些對你自由的限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外部的強制力,因為它們是促使你在不得已的條件下進行選每的外部影響力。但是,強制力也有許多早期的形式。政治領導人訴諸恐嚇、對熬人微妙的操縱、乞丐暗示的威脅、有權人進行的性騷擾等,這些都是限制你自由的外部強制力的普遍表現(xiàn)形式。

馬斯洛認為,把自己從外部強制力中解放出來的方法是消除它們或使其無效,只有如此,你才能作出反映你真實愿望的選擇。例如,如果你的選擇受到了野蠻的配偶或不講理的上司的限制,那么,你或者必須改變他們的強制性行為,或者是擺脫這種環(huán)境以獲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認為你的選擇受到你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的限制,那么,你或許必須通過搬家才能增加你自由選擇的可能性。

關于自由的第二個誤解干擾著人們進行自由選擇的能力、是它鼓勵人們被動地接受他們所面臨的可供選擇的條件。然而,充分地行使自由意味著你要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現(xiàn)實沒有提供的選擇的可能性。這種能力既涉及到通過采取積極主動的精神進行批判的思考,也涉及到通過創(chuàng)造獨特的可能性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例如,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完成一個項目,你不應該只考慮原有的條件來實現(xiàn)你的目標,而是應該積極尋求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與某人面臨著一個困難的處境,你不應該把自己局限在這個范圍內來進行選擇,而是應該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人們往往滿足于坐在那里,聽任環(huán)境決定他們的選擇,而不是采取積極主動的精神,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塑造環(huán)境。批判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者把世界看成是一個他們有責任去塑造和改變的可鍛造的環(huán)境,這樣就能使他們放手去最大程度地行使他們選擇的自由。

“沒有人是自由的,他是自己的奴隸”。這句格言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雖然你可能認為你能進行自由的選擇,因為你不是能見到的外部強制力約受害者,但是,你的選擇可能的確是不自由的,因為你的選擇可能是內在的強制力的產物,一些非理性的沖動限制奴役著你。即使你是按照自己的“愿望”進行選擇,“愿望”本身也不代表你最真實的自我——你內心最深刻的愿望和價值觀。

盡管在社會生活中,沒有外部的威脅能強迫人們進行選擇,但事實的確存在。不過,在許多情況下,對人的限制不是來外部,而是來自人的自身,這種內在的限制使人們無法進行源于他們真實的自我的選擇。你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源于你真實的自我,或它是內在的強制力的產物呢?對此沒有簡單的答案。你必須批判地思考你所處的境遇,以便對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但是,下面的一些問題能指導你進行進一步的思考:

你感到你能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制的選擇,如果愿意的話,你能很容易地“作出相反的選擇”嗎?或者在某種意義上,你感到你的選擇超越了你意識的控制,你受到一種不反映你真實自我的力量的“控制”,在某個方面,某種沖動“支配”著你?

你的選擇豐富了你的經(jīng)歷,為你的生活增加了成功、幸福等積極的品質了嗎:或者你的選擇為你帶來了消極的后果,損害了你努力要實現(xiàn)的許多積極的目標了嗎?

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么要進行選擇,你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合理的解釋嗎?或者你對解釋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感到不知所措,而只是說:“我無法拉制自己。”

當人們吸煙成病時,他們常常感到,他們不是在進行一個自由的和沒有限制的吸煙選擇,因為對他們來說,要戒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相反,他們常常感到他們被習慣所困擾,盡管他們也曾作過無數(shù)次的成煙嘗試。

吸煙給一個人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消極的因素,包括對他自己及他周圍的人健康的損害、牙齒有銹斑、呼吸困難等。從積極的方面來看,人們認為吸煙能減少憂慮、抑制食欲、緩減社會的壓力等。但是.吸煙只能是治標之舉,而不是治本之策。總的說來,吸煙最終的后果是消極的。

想戒煙的大多數(shù)人對解釋他們?yōu)槭裁次鼰煹脑蚋械讲恢?,而只是說:“我無法拉制我自己。”

現(xiàn)在我們使用這些標準對吸煙進行分析。習慣性吸煙似乎明顯是一個內在的強制力的例子。當然,雖然吸煙可能不是你的問題,但是,你可能要考慮你生活中其他的事情。雖然你可能發(fā)現(xiàn),作出別吸煙的勸告是很容易的,但是,當你面對缺乏安全的恐懼感或嚴重的消沉抑郁時,你可能就不會很容易地接受這類簡單的勸告了。

有的內在強制力來源于他人的期望,面我們漸漸地在無意之中把這些期望“內化”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例如.在你的生活中,某人可能要求你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依從,你可能逐漸地把這種期望內化,認為這種自我克制是你自由的選擇。不過.雖然你在表面層次上可能還能使自己確信,但在一個較深的層次上你很明顯地放棄了自己的心理自由,而服從了他人的要求。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春茈y掙脫虐待的和破壞性的夫妻關系的原因:他們不把這種關系看作是虐待的或破壞性的,相反,他們可能認為這樣做是他們的自由選擇。

在你全部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同樣的心理模式不斷地出現(xiàn)。希望被愛、被人接受、被人尊敬,適應社會整體,得到他人的獎賞,這一切都是人的天性。不過,雖然你可能努力地使自己確信,但是,你在對這些壓力和需要作出的反應選擇常常真的是不自由的,因為促使你行動的驅動力不是來源于你自身,而是來源于自身之外的力量。這里的關鍵是你自我意識的程度。自由選擇要求你能意識到社會的壓力和期望.你能有意識地選擇如何對它們作出反應。但不幸的是,我們這個關鍵的自我意識常常是缺乏的,因此,我們的行為是外部操縱的結果,而不是源于自我的選擇。

大多數(shù)人確信,只要他們不過分地被外部力量所驅使去做某事,他們的決定就是他們自己的,但是,這是我們對我們自己存有的一個大的幻覺。我們的許多決定實際上并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由外部給我們的建議,我們成功地說服自己,這是我們所作的決定,其實我們仍是在服從他人的期望,被害怕孤獨隔絕和對我們的生活、自由和舒適的較為直接的威脅所驅使。

即使你可能認為自己是在進行真正的自由選擇,但實際情況可能是你對內在或外部強制力的反應所作的一種“虛假的選擇”。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的某些因素.所以,你生活在玩偶的幻覺中,你的每一項活動都受看不見的提線的操縱。

雖然每個人都參與了某些虛假的思考和虛假的選擇,但是,這里的關鍵問題是,在什么程度上,我們大家都這樣做了。如果你是一個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人,那么,你基本上是一個“內在導向”的人,即你是一個獨立地進行思考和選擇的人。相反,如果你是一個很少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批判思考的人,那么,你基本上是一個“他人導向”的人,也即你是一個受他人的期望或你幾乎不能控制的內在力量決定的人。真正的自由要求我們具有對“自我”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意志和能力.缺乏這些能力,我們就會處于“虛假自我”的危險境地中。

我們會很自然地認為,既然你的自由常常受內在和外在強制力所限制,因而你的責任就會被減少,因為這些內外的強制力似乎是你無法控制的因素。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你仍然是有責任的。因為你感覺到你自己所承受的限制主要是你以前進行選擇的結果。例如.雖然你現(xiàn)在可能感到迷戀某些藥物或處于身心上受到虐待的夫妻關系之中,但事實上,你的這種被奴役和束縛的狀況是多年來一直發(fā)生的?,F(xiàn)在,你可能感到你深陷其中,甚至想象不到會有改變的可能性。然而你的處境不是一夜之間發(fā)生的,它是你進行的一系列選擇的結果,因此,你應該對所發(fā)生的事情負責。

但是,周期性的抑郁消沉、恐懼、情緒不安以及其他的一些心理問題又是怎么回事呢?人們也應該對這些情況負責嗎?雖然我們已“進步”到對幾乎每一種病癥,特別是心理領域,都有藥可治的地步,但是,我們需要回首去審視,在上述情緒失調中思考應起什么樣的作用,因為我們常常在無意之中,通過我們的思考和選擇使情緒失調得以存在,甚至使它們得以強化。當然,在嚴重的、慢性的和長期的情緒失調的情況下,專業(yè)的治療幫助是必要的,但是,對于較為常見的并影響我們發(fā)揮潛能的失調癥,如果我們能做到清晰的思考和自由的選擇,我們就常常能想方設法并努力沖破這些障礙和困難。

5.有序的生命需求——樂觀的解釋風格

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以上抽象的觀點如何能發(fā)揮作用呢?讓我們考察一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很熟悉的例子:抑郁。請想想你上一次抑郁的情況。你對前途感到倦怠、目標不明確、悲觀了嗎?你感到達種低落的情緒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是無力改變的嗎?

馬斯洛指出,對慢性的抑郁癥有兩種傳統(tǒng)的解釋:

第一種,它始于由來已久的心理疾病,反映了童年期精神上的沖突和無意識的憤怒,它需要數(shù)年的臨床治療來進行分析和改善。這種方法自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即使如此,也沒有把握徹底治好這種癥狀c

第二種.它始于大腦的化學失楊,需要服用抗抑郁的藥。實際上,這些化學治療不僅在嚴重的抑郁癥患者中變得日益普通,而且對一般的病人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正寄望于科學能為他們提供簡便的治療方法,幫助他們治愈復雜的心理疾病。如果我們通過簡單的服用藥片就能“治愈”抑郁癥,或許我們用同樣的藥物手段也能治療其他任何情緒疾病。

如果對抑郁癥只有兩種可能的解釋,那么,它是在什么地方遺棄了自由呢?從表面上來看,抑郁似乎是一種如此普遍和衰弱的內在強制力,以至于用任何認真的方法談論選擇的自由都是毫無意義的。人們如何能為他們似乎明顯無法控制的處境所負責呢?另一方面,如果能說明抑郁癥常常是人們進行選擇的結果,他們能在其生活中通過不同的選擇來祛除這種病癥,那么,很明顯,自由和清晰的思考就是在生活的所有方面定向幸福和成功的關鍵。

生活力量的感覺如何?使用哪些方法能成功的最終消除抑郁癥呢?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即使當你處于抑郁癥非常強有力限制的痛苦之中時,你仍能進行選擇。

同樣,當你感到特別抑郁時,你可以選擇向抑郁屈服.讓它剝奪你進行有意義和有作為的生活的愿望,或者你也可以選擇戰(zhàn)勝抑郁。你用什么武器來打敗這個始于你自身的敵人呢?你具有思想的力量,能夠進行批判的思考,清楚的推理及自由的選擇。這也正是對人的行為進行解釋的非常直接且容易使人誤解的方法。順應不良的行為和神經(jīng)過敏的情感,都是基于不合邏輯和自我毀滅的基礎之上的,通過改變你思考的方式,可以把行為和情感轉變到積極的方面來。馬斯洛認為,不明晰、不合邏輯和方向錯誤的思考會產生心理疾病.通過清除不恰當?shù)乃伎寄J?,這些心理疾病可以得到緩解和減輕。

假如你正耐心地排隊等候公共汽車,這時,突然有個人猛地從后面推了你一把,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如果你認為這個人是有意地推你,那么,你很可能會感到很氣惱,甚至是憤怒。但是,當你轉過身來看看是怎么回事時,你看見那個推你的人戴著一副墨鏡,手里拄著一個拐杖向前探著路。你現(xiàn)在的感覺又怎么樣呢?如果你認為那個人是個盲人,你可能對你最初的憤怒感到很尷尬,現(xiàn)在,假定每個人都上了汽車,你把這個人領到了座位上,他摘下墨鏡,開始讀報,現(xiàn)在你的感覺又如何?是的,你肯定明白了一切。我們對世界上所發(fā)生的事情的情緒反應,直接建立在我們對事物如何思考的基礎上。當你的思考變化時,你的情感也會發(fā)生變化。

“合理的情緒心理療法”是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一種方法,它是建立在以下原則基礎之上的:

神經(jīng)過敏的傾向常常是天生的或是在童年期就有的,但是,這些傾向由于個人不斷重復早期就有的神經(jīng)過敏的信念而延續(xù)下來。

既然情緒是密切關聯(lián)的,是人的思考的產物,那么,神經(jīng)病就是由錯誤的、不合邏輯的信念組成的,這些信念導致某人會用自我毀滅的方式去感覺和行動。

人們可以通過改變他們不正常的思考模式,并代之以明晰的、理智的思考模式,來清除他們身上這些自我毀滅的傾向。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找出那些不斷反復,使人們的情緒失調和行為失當?shù)牟缓线壿嫷男拍?,向這些信念提出挑戰(zhàn),并代之以正確的信念,最終達到對影響生活每個方面的個人生活哲學作基本的調整。

這種“合理的情緒心理療法”的方法在幫助人們解決個人間題方面被證實是特別有效的。因此,我們就把這個方法應用到我們一直在探討的抑郁問題上,看看它究競是怎么回事。在對這個方法如何運作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之后,你就能把它運用到你生活的任何領域,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自由和幸福。

慢性的抑郁癥是一種被意識到的思想失調,是對世界悲觀認識的自然結果。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不幸降落在一個悲觀者身上時,悲觀者對此的反應是抑郁:“這完全是我的錯,它將永遠地持續(xù)下去,它將損害我所做的一切?!边@種反應是習慣性的、自動的,它反映了一種在塑造個人的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思考模式。當同樣的不幸降落在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身上時,他的反應是盡量減少挫折和不幸感:“這個錯誤主要是由環(huán)境造成的,無論如何它都會很快地消失。此外,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边@種反應在幫助樂觀者深處逆境而不抑郁是很有作用的。

悲觀者對不幸的這種習慣性的消極反應方式反映了錯誤的、不合邏輯的信念,這種信念會帶來許多情緒問題,其中包括抑郁。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用正確的信念代替錯誤的信念,以確立新的思考和反應模式。例如,悲觀者可以通過改變他們的“解釋風格”,學會像樂觀者那樣去思考和感覺,“解釋風格”是悲觀者習慣性地向自己解釋事情為什么發(fā)生的方式。馬斯洛指出,你的解釋風格反映了你對自己和世界的基本信念——它體現(xiàn)了你的生活哲學。你是一個可尊敬的、有價值的人,還是一個一錢不值的人?你能完善自己并提高生活質量,還是對有意義的改變無能為力?你的解釋風格反映了“你心目中的世界”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隨著你對自己不斷地重復——這也反映了你的解釋風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就會建立起塑造你人格的思考和感覺的模式。

例如,假定你剛知道兩周后你將失去你的工作,你對就業(yè)的前景感到很渺茫,每個人面對此種情況都會有這種心理體驗。雖然同樣的事情可能會降臨到悲觀者的頭上,也可能會降臨到樂觀者的頭上,但他們對此所作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從中反映了他們不同的解釋風格:

(1)個人化:正如上述所反映的,悲觀者傾向于指責降臨在他們身上的不幸,從而導致自尊心的削弱,他們的結論是感覺自己毫無價值,才能干庸,不值得人們去愛。相反.樂觀者能清楚看到外部環(huán)境在其不幸中的作用,他們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力量和失敗,并樂觀地面向未來、更好地完善自己,這樣使他們的自尊心比那些不斷責備自己的人更強一些。當好事來臨時,情況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悲觀者習慣地把榮譽和贊揚送給外部的環(huán)境和人們,而樂觀者則認為這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自己應受到贊揚。

(2)永久:亦如上述所表現(xiàn)的,悲觀者傾向于把不幸看成是永久的、一系列消極的事情,它們總要發(fā)生,并毀滅他們的幸福。相反,樂觀者則傾向于把不幸看成是暫時的,把消極的事情看成是他們能克服和戰(zhàn)勝的暫時的挫折。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情況也拾恰是相反的:悲觀者傾向于把成功和幸??闯墒菚簳r的,面樂觀者則堅信這樣的成功和幸福是一種正常的狀態(tài)。

(3)滲透:最后,亦如上述所反映的,悲觀者認為,不幸的事情會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所有方面,表明他們的生活是一場失敗。相反,樂觀者認為,消極的事情是特定的和孤立肋,與生活的其他方面沒什么聯(lián)系。在積極的事情方面,兩者恰恰也是相反的:悲觀者認為他們的成功僅限于那一件事上,而樂觀者則把成功看成是他們生活獲得全面成功的標志。

在生活的每個方面——學習、工作、運動、健康,甚至是長壽——樂觀者都比悲觀者有更大的成功可能,就像才能和動機在取得成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樣,樂觀可以被看成是繼才能和動機之后第三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當你面對逆境時,不能給自己說泄氣的話,這是很重要的樂觀技能,它能使你學會一系列新的認識的技能和態(tài)度,從而以更有效的方式重塑你對世界的看法。這種新的看法會使你獲得解放,給你進行真正的自由選擇的力量,這種選擇能反映你最真實的、真正的自我。當你學會了這些積極的思考技能時,你也能把它們傳授給你的孩子和你生活中的其他人。

讓我們再回答生活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我們努力要實現(xiàn)的幸福生活是什么?

馬斯洛說,幸福生活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態(tài);不是像得到調整、實行和實現(xiàn)這類的目標狀態(tài);也不像是驅動力或減少緊張那樣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幸福生活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固定的狀態(tài);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終點。幸福生活的核心是通過真正的自由選擇來創(chuàng)造自己,把自己從外部的和內在的強制力中解放出來。當你過著這樣的生活時.你就可以在你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發(fā)揮出你的潛能,就能夠完全地向你自己敞開心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體驗自己內心的力量。你就不僅能較清楚地意識到像恐懼、失望和痛苦等這樣酌情感,并坦然地接受它們,而且也能體驗到勇氣、體貼和尊敬這樣酌情感。你就能完全基于自己的體驗生活,而不是通過防御和否認把它們都排除在外。

隨著你達到了心理的自由,你的直覺就變得越來越可信,因為它們反映了你內心深處的價值現(xiàn),你真正的愿望和你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受到內外強制力對我們自己的阻礙時,我們的直覺就會受到曲解,其結果常常是自我毀滅。如前所述,你需要對自己作明晰的思考,有一個樂觀的解釋風格,因為它能使你盡可能地用最有成效的方式來對待生活。當你達到了這種思想明晰和精神和諧的境界時,“感覺不錯”就是對你應該進行的選擇的一個有力的可信賴的指導。在這種良好的狀態(tài)中所進行的選擇將有助于你創(chuàng)造一&#8226;種豐富的、令人振奮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有激勵作用的、有意義的和有所作為的生活。它將使你不斷地發(fā)展自己,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5.有序的生命需求——做應該做的事

馬斯洛曾引述韋特海默的一段話作為研究事實的向量性質問題的開始:

什么是結構?七加七等于多少,這種情境是一個帶有空隙、缺口(空位)的系統(tǒng)??赡芤匀魏畏绞教顫M缺口。一種填法——十四,就它在整體中的作用看,是和情境相符的,適合缺口的,在此處是這一系統(tǒng)中在結構上所需要的。它適當?shù)靥幚砹诉@一情境。另外的填法,如十五,就不適合。它不是正確的填法,它是任意確定的,是盲目的,或破壞了這一缺。在這一結構中所具有的作用。

這里,我們有“系統(tǒng)”概念,“缺口”概念,不同“填空”、清境需要的概念;有“需求性”。

如果一條數(shù)學曲線有一個缺口(某一部分缺少什么),情況也類似。要填滿缺口,從曲線的結構看,往往有一些限定條件,某一填補對于結構是適合的、明智的,正確的;其他的則不符合需求。這和內在必要性的老概念是有聯(lián)系的。不僅邏輯運算、結論等等,而且發(fā)生的事情、主體的作為、存在的狀況等也能在這樣的意義上成為合理的或愚蠢的、合邏輯的或不合邏輯的。

我們可以制定一個公式:給定一情境,或一個帶有一個空位的系統(tǒng),或一填空是否正確,往往取決于這個系統(tǒng)或情境的結構。這里存在著一些需求,在結構上決定的需求,存在著純理論的明確判別可能性,能分辨哪一種填空適合情境,哪一種不適當,哪一種違背了情境的需求……這里坐著一個饑餓的兒童,那邊有一個男人在蓋一間房子,缺少一塊磚。我一只手拿著一塊面包,一只手拿著一塊磚。我把磚遞給饑餓的兒童,把香氣四溢的面包送給了那個男人。這里我們有兩種情境,兩個系統(tǒng)。對于填空作用來說.分配是盲目的。

在這里,我不能討論這樣的問題——如闡明“需求”概念等等。我只能說,通常對“是”和“應該”的簡單分割必須改正。這樣一種秩序的“決定”和“需求”是客觀的性質。

馬斯洛指出,格式塔心理學的全部文獻都證明,事實是動態(tài)的,而不只是靜態(tài)的;它們不是無向量的(僅有數(shù)量),而是有向量的(既有數(shù)量,又有方向)。事實在做著各式各樣的事情,它并不只是僅僅躺在那里。它們自行分類;它們完成自身,一個未完成的系列“要求”一個美好的完成。墻上卷曲的畫需要弄得平展;未完成的課題總是不斷打擾我們直到我們完成為止。糟糕的格式塔會使自己成為較完美的格式塔,不必要的復雜印象或記憶會使自己簡單化。音樂的和諧要求正確的和弦才能達到完美;不完善的趨向完善。一個來解決的問題堅持不懈地招向它的恰當解決。我們總是這樣說“情境的邏輯要求……”。事實是有權威的、有要求的品格,它們需要我們;它們可以說“否”或“是”,它們引導我們,向我們提出建議,表明下一步該做什么并引導我們沿著某一方向前面。建筑家談論地基的需要;畫家會說那片油畫布“要求”多用些黃顏色;一位服裝設計師會說,她設計的服裝需要一種特別的帽子配成套;啤酒和漢堡配套比和羅克福配套更好;或像某些入說的,啤酒“喜歡”一種乳酪勝過另一種。

哥爾德斯坦的著作特別證明生物機體的“應該”。一個受損傷的機體不滿足于它的現(xiàn)狀,不安于受損,它努力著、敦促著、推進著;它為了重新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而不斷和自身作戰(zhàn)、斗爭。喪失了某一能力的統(tǒng)一體力爭變成一個新型的統(tǒng)一體,使已喪失的能力不再危害它的統(tǒng)一。它管理自己,制造自己,再造自己,它旨定是主動的。換句話說,格式塔和機體論心理學家不僅有“是”的洞察,而且有“向量”的洞察(應該的洞察).而不是像行為主義那樣認為生物機體僅僅是被“做成”那樣,而不是自己也在“做著”,也在“要求著”。

馬斯洛始終這樣認為,事實的許多這一類動力特征、這一類向量的性質.恰恰落入了“價值”一詞的語義范圍。至少,它們在事實和價值之間的二歧鴻溝上架起了橋梁,這種二歧之分已被大多數(shù)科學家和哲學家循慣例而不加思索地認為是科學自身的一個規(guī)定性特征。許多人認為科學在道德上和倫理上是中性的,關于目的或應該沒有任何需要注意的。就這樣,他們給一個不可避免的后果敞開了大門,那就是說,假如目的必須來自某處,又假如目的不能來自知識,那么,它們便只能來自知識以外的什么地方。

“事實性”創(chuàng)造了“應該性”。這一點通過一些易懂的階段引導到一個范圍更廣的概括。事實的“事實程度”、它們的“事實的”性質的增強同時也引導到這些事實的“應該的”性質的增強。事實程度產生應該程度,我們可以這樣說。

應該由事實創(chuàng)造。某物被了解或認識得超清楚,某物也變得越真實越不會被誤解,它也會獲得越多的應該性質。某物變得越“是”,它也變得越“應該”——它獲得更高的需求度,它更自發(fā)地“要求”特殊的行動。某物被理解的越清楚,也變得越“應該”,它也變成行動的更佳向導。

從實質角度來看,當任何事物十分明確、十分肯定、十分真實、毫無疑義時,它就會在自身內部提出它自己的需求、它自己的需要,自己的適應性。它“要求”某些行動的向導.那么,引向最堅決的行動的最容易理解和最好的向導就是非常確實的事實;事實越真確,它們也就越是行動的好向導。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利用一個不能確定的診斷例子。大多數(shù)青年精神病醫(yī)師在診斷中總是猶豫不決和搖擺不定,對患者寬容、敏感和下不了決心,他們完全不能肯定那是怎么回事。當他參照許多其他診療意見和一連串相互印證的測試,又假如這完全符合他自己的觀察并做過反復核實時,他會變得十分肯定,例如,確診患者是精神變態(tài);于是,他的行為以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向肯定改變,向堅決和有把握改變,變得確切知道該做些什么.以及什么時候和如何去做。這種確定感武裝了他,使他敢于反對患者親屬的不同意見和對立看法,反對任何其他有不同想法的人。僅僅由于他沒有懷疑,所以他能排除對立徑直行事。以另一種方式說,他理解了問題的真相。在這一認知的作用下,他能夠不顧他可能加之于患者的痛苦,不顧患者的眼淚、抗議或敵意,毫不猶慮地破浪前進。只要你相信自己,你便不再惜力。診斷的確定意味著治療的確定,肯定的知識意味著肯定的倫理決斷。

馬斯洛說在他自己的經(jīng)驗中,也有一個例子能說明道德的堅定是怎樣來自事實的確定。在讀大學期問,他曾研究過催眠術。大學有一項規(guī)定禁止催眠,理由很簡單,也許認為它不能成立。但他確信它能成立(因為那時他正在做這件事),并相信它是通向知識的一條康莊大道、一種必需的研究途徑。他的無所顧忌使他自己也感到吃驚,他甚至不惜說謊或偷偷摸摸地進行。馬斯洛那時認為,他不過是做必須做的事,并且絕對肯定它是一件應該做的正當事。請注意“應該做的正當事”這一短語,它同時既是一個認知詞,又是一個倫理詞。

另一個例子:當父母猶豫不決時,孩子是軟弱的:當孩子自信時會變得堅強、肯定而明確起來。假如你確切知道你的所做所為是什么,你就不會瞎模,即使你的孩子哭喊、有痛苦或抗議也一樣進行。假如你知道,你必須拔出一根刺或一個箭頭,或者假如你勾通你必須動刀才能救孩子的命,你就能毫不手軟地去做。

知識給我們帶來明確決斷、行動和抉擇的能力,使我們知道該做什么。這非常像一位外科醫(yī)生成牙科醫(yī)師所處的情境。外科醫(yī)生剖開了肚子找到發(fā)炎的闌尾,他知道最好把它割掉,因為如果讓它爛在肚子里就會死人。這是一個例子,說明真理命令必須的行動,“是”命令“應該”。

馬斯洛指出,所有這一切都和蘇格拉底的觀念有聯(lián)系,蘇格拉底曾認為,沒有人會自愿地選擇虛假確認為可能。不僅如此,杰弗遜的全部民主論都以這樣的信念為依據(jù),即:充分的知識引導正確的行動,沒有充分的知識也不可能有正確的行動。

5.有序的生命需求——生活原則與目標

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之外,還必須受到正確原則的激發(fā),必須不偏離正道、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誠。一個人若沒有原則,就會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了航舵或方向的大船,隨風飄蕩,任意東西,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法律、沒有規(guī)則、沒有秩序、沒有政府的人。

力量加果不與正直和善良的靈魂結合在一起,它可能只是邪惡的原則的化身。格瓦利斯在他的《論道德》一書中指出,道德最危險的敵人是一個假想的最大的野蠻人,他擁有最大的力量和最充沛的精力,如果再賦予他以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他就成了一個十足的魔鬼。

人群中具有這些特點的人可以說是世界的最大的災難和最大的躁動者——這些校高深英團的上帝造就出來的無賴來到世間的使命似乎就是要毀滅這個世界。

由高尚的情操激發(fā)出充沛精力的人是大不相同的,他的行動受著正直的品格和生活的責任等原則的制約。不管是在商務活動、集體活動還是家庭生活中,他都是公平和正直的。在任何事情中他都城實守信——包括他的言論和工作。對待反對者,也像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一樣,他總是寬厚仁慈的。

人的品格就是良心。他把自己的良心置于他的工作之今、言語之中和每一行動之中。

人的品格也是出于尊重。這種品格是一個最高貴和最高尚的男人和女人的標志:他()尊重代代相傳的東西——包括崇高的目標、純潔的思想和高尚的動機——包括以往時代的一切傳人,也包括同代人中具有純潔心靈的工人。尊重是個人、家庭和民族的幸福所必不可少的。沒有它,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神之間,就不會有信用,不會有真誠,不會有信任,也就不會有社會的太平和社會的進步。

馬斯洛指出,具有崇高精神的人能夠把以往發(fā)生的所有害情都轉化為經(jīng)驗,然后把這種經(jīng)驗與他的理想結合,產生的結果就是他的行動。他明白不能游手好閑的事理,他是掌握自己命運的舵手。真理就是他的女神,他會盡一切努力追求她,而不只是簡單地看著她。他是智者的朋友,平凡人的榜樣,邪惡者的祛毒劑。

馬斯洛指出,合理的目標就是創(chuàng)造的力量,是潛能充分發(fā)揮的基礎。如果你不想虛度此生,那么就應當從現(xiàn)在做起,如果你還沒有確定一個恰當?shù)哪繕耍敲?,先不折不扣地完成現(xiàn)有的工作.不管這一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生活中沒有固定目標的人,他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會讓他煩惱、恐懼、憂慮。他的承受力就像一根葦草一樣脆弱,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足以使他摧折。干任何事情,他總是要左顧右盼,前怕狼后怕虎,他不可能有堅強朗毅力和頑強的斗志,最終,他也不有逃脫失敗和不幸。因此,馬斯格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把擁有良好的人格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之一。良好的方法是一個人獲得不竭動力的保證。而剛毅頑強的精神,作為一種向上的因素,使他的動機保持穩(wěn)定并受到刺激。人生最好是有一個較高的目標,但是這一目標的重要性,并不是我們每個人都能認識到的。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生活就是在生命的海洋“隨風漂流”,他們沒有考慮這種生活方式究競意味著什么。要知道,漫無目的的生活是十分危險的,每一個不想遭遇災難和毀滅的人,都應該立即警醒,終止這種漫天目的的漂流。

馬斯洛指出,軟弱無能往往是和生活沒有目標聯(lián)系在一起的。實踐出真知,斗爭長才干。只有樹立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力量,才能使自己逐漸成熟起來。

堅持一貫的目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即使遲鈍愚蠢,只要他鍥而不舍,持之以恒,也會取得一定的成績。莎士比亞指出:“一棵質地堅硬的橡樹,即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雖小,但如砍個不停,終必把樹砍倒?!?/span>

迪士累利先生說過:“不向上看的人往往向下看.精神不能在空中翱翔就注定要匍匐在地?!眴讨?/span>&#8226;哈伯特極有見地地寫道:“職業(yè)低下的人,如果把目標定得較高,他也可以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不要讓柑神消沉,一個壯志凌云的人肯定會比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有出息?!?/span>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標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制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蹦切┲敬娓哌h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離開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xiàn),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我們應該再重復并記住這句話:合理的目標也就是創(chuàng)造的力量。如果你不想虛度此生,那么就應當從現(xiàn)在做起。如果你還沒有確定一個恰當?shù)哪繕耍敲?,先不折不扣地完成手頭的工作,不管這一工作是多么微不足道。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訓練,你才能逐漸地注意力集中,才能養(yǎng)成果敢的性格,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為你將來完成更高的目標打下基礎。

6.無窮的潛力

剛進入二十世紀時,美國一位最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8226;詹姆期就斷定:普通人只用了他們全部潛力的極小部分。詹姆斯把這當作自己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之一?!芭c我們應該成為的人相比,我們只蘇醒了一半。我們的熱情受到打擊,我們的藍圖沒能展開,我們只運用了我們頭腦和身體資源中的極小一部分。”由于某種原因——也許是因為各學科都對精神病、“普通人”及動物的研究趨之若鶩,精神病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竟沒有注意到這一重要的論斷。不管出于什么緣故,在后來的五、六十年里,幾乎沒人致力于研究人的潛力及如何發(fā)展這種潛力。近至一九六七年,曾在這一領域成為先驅的社會心理學家赫伯特&#8226;奧托博士說:“近五十年來人類潛力這一課題完全校社會科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所忽視,根本沒有被他們當作一個中心課題來研究?!?/span>

直至后來,馬斯洛發(fā)展出一套動機理論,他關于人類動機的普遍理論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相信人類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潛力。他相信,所有的或幾乎大部分的嬰兒,生而具有心理發(fā)展的潛力和需要。

通過對全人類中不足百分之一的精英進行研究,我們知道了人的潛力究競為何物。馬斯洛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和傾向。然而,盡管事實上好侮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潛力,卻只有極少的人達到自我實現(xiàn)。部分的原因是:人們對他們的潛力全然無知,他們既不知道什么是有可能做到的,也不理解自我實現(xiàn)會給人帶來什么好處。

馬斯洛引用的例子之一就是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一位冠軍證明了在他所擅長的領域里潛力到底是什么,而且把他所達到的目標立為其他運動員的標準。馬斯洛年輕時想進田徑隊參加比賽。那時在四分鐘之內跑完一英里被認為是絕對做不到的事。結果,人所“不能”的事成了可能的事,因為人們證明了那是做得到的。每—次刷新記錄都表明人的潛力在這些項目上有所增加。

馬斯洛關于人的概念并沒有排除人從出生起就有遺傳上的差異這一可能性,然而他卻認為人的潛力還是存在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些偉大的潛力,但卻又很難加以測量?!拔覀儫o法測出一個人將來可能有多高,只知道他現(xiàn)在有多高;我們無法知道在最好的條件下他會變得多聰明,只知道在目前的實際情況下他確有多聰明?!币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看看那些擴大了我們視野曲杰出的人,那些“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看看他們能做到些什么。

馬斯洛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創(chuàng)造、自發(fā)、關心別人、好奇、不斷成長、愛別人和被人愛的能力,以及自我實現(xiàn)者身上所具有的其他一切特點。一個人行為不善,是因為他的基本需要被剝奪才做出的反應。假如他的行為有所改善,那就是說他開始發(fā)展他的真正潛力,并向更健康、更正常的人看齊。弗洛伊德告訴我們:每個人過去的經(jīng)歷都存在于他的現(xiàn)實之中。了解了發(fā)展理論及自我實現(xiàn)理論之后.我們必須值得:未來也以理想、希望、責任、任務、計劃、目標、尚未實現(xiàn)曲潛力、使命、命運、歸宿等形式存在于一個人的現(xiàn)實之中。

馬斯洛鼓勵他的研究生們把奮斗目標定得很高。他會問他們準備寫出什么樣的偉大著作,或完成什么樣的偉大任務。這類問題往往會使學生們發(fā)窘,他們想回避這樣的問題,但馬斯洛問道:“假如你打算做個心理學家,那么是做一個積極進取的心理學家呢,還是做一個消極被動的心理學家?是做一個好的心理學家呢,還是做一個差的心理學家?假如你不渴望寫出偉大的新的第一流作品來,那么誰來寫呢?假如你故意想偷懶,少花點力氣,那么,我警告你,你今后的一生都會不幸。你將總是避開力所能及的事,避開自己有可能做到的事?!?/span>

一個人是要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輝煌的夢想,才敢說他將來要超過柏拉圖.而把目標定得這么高的人必定也會有軟弱的時刻,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有不足之處的。但他應該意識到柏拉圖自己也肯定有過類似的懷疑、不確定、軟弱的時刻,然而不管怎樣,他還是奮斗下去了。

馬斯洛告誡我們,決不能對人的潛力懷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人的本質中是有一種發(fā)展的趨勢,但是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人的本質中還有一種相反的趨勢,還有例退、害怕發(fā)展、不能自我實現(xiàn)的趨勢。

在研究自我實現(xiàn)的人時,馬斯洛的發(fā)現(xiàn)之一是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些人都報告說他們有過他所說的“高峰體驗”——即處于最佳狀態(tài)的時刻,感到敬畏、強烈的幸福、狂喜、完美或欣慰的時刻。顯然,并非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會有高峰體驗,絕大多數(shù)的人也會有、而且也常常有高峰體驗。馬斯洛發(fā)現(xiàn),向別人提出最好的一個問題就是要他描述“他一生中惟一最欣喜、最幸福、最完美的時刻”。

因此,高峰體驗是人的一生中最能發(fā)揮作用,感到堅強、目信、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時刻??梢园迅叻弩w驗比作一臺發(fā)動機,突然問所有的汽缸都工作起來了,它運轉極好,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力量;而以往它也有過失誤,老是啪啪作響,運轉不靈。發(fā)明家、優(yōu)秀運動員、領導者、總經(jīng)理等,衣他們處于發(fā)揮作用的頂峰狀態(tài)時,就會出現(xiàn)這類行為。處于高峰狀態(tài)的人會比平時更有決斷力,更堅強,更專心致志,更能經(jīng)受得住別人的反對,對自己更有把握。對觀察者來說,這個人看上去比平時更可靠,更可倚仗,更可信賴。

在治療中有時也可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時刻???/span>&#8226;羅杰斯把高峰體驗描寫成“充分作用”。在這一段完整統(tǒng)一的時間里,人會比平時更有自發(fā)性,更善于表達,并有一種超脫了過去及未來的感覺。在這些感到強烈幸福的時刻,懷疑、懼怕、禁忌、誘惑和軟弱都不存在了——局促不安的感覺也一同消失了。

馬斯洛指出,高峰體驗可由多種原因造成,例如,傾聽美妙的音樂,體育上的卓越成績,一次盡興的性交,甚至是一曲完美的舞蹈?!翱磥砻恳淮握嬲吭健⑼昝赖捏w驗,或者朝完全的公正或完美的價值前進一步;往往都會產生高峰體驗”。以下就是馬斯洛記錄下來的一些例子。

一個年輕的母親在廚房里忙碌著,為她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太陽光照進屋里,孩子們穿戴得整齊又干凈,邊吃著飯邊喋喋不休地說著話。她丈夫正和孩子們隨便說笑著??墒钱?shù)乜粗麄儠r,她突然陶醉于他們的美、自己對他們的巨大的愛以及自己的幸福感,以致進入了一種高峰體驗。

一個靠為爵土樂隊擊鼓來掙錨讀完醫(yī)學院的年輕人幾年后報告說,在他全部的擊鼓生涯中,有三次進入高峰狀態(tài),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偉大的擊鼓手,而他的擊鼓表演在那三次中也顯得非常完美。

再如,一個女主人開了一個晚會,她每一件事都進行得非常成功。那天晚上大家玩得十分開心,晚會結束了,她向最后一位客人道了晚安后,在一張椅子上坐下,當她看著四周的一片狼藉時,她感覺到自己進入了極度幸福歡欣的高峰狀態(tài)。

進入高峰狀態(tài)的人不但覺得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更統(tǒng)一了,而且整個世界看上去也更美好、更統(tǒng)一、更真實了。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一次高峰體驗可以說是對自我實現(xiàn)究競是怎么國事的一瞥。馬斯洛從大約一百個人的各式各樣的描述中,列出了一些對高峰體驗來說通常用到的詞,不管它們派于何處。這一系列詞與自我實現(xiàn)者的存在價值相同。它們是:“真、善、完整、對兩極對立的超越、活躍、獨特性、完美、必要性、完成、公正、秩序、單純、豐富、自如、諧謔、自足?!?/span>

高峰體驗可能具有有益的治療效果——即能消除神經(jīng)癥癥狀。馬斯洛已從一些心理學家和其他人那里收到了好幾份報告,說高峰體驗具有如此深刻的影響以致使某種病癥永遠消失了。在合適的條件下,這樣的體驗能使一個人發(fā)生永恒的變化。

馬斯洛博土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主動說起他們感到特別快樂的時刻。因為這可不是人們常常在大庭廣眾之下講的那類體驗。許多人感到窘迫或害羞,因為這些體驗不“科學”。很多人在快樂的時刻或之后,都感到很幸運,心懷感激之情。結果他們會對別人、對整個世界產生愛,甚至會有一種要在這個世界上做點好事作為回報的放望。馬斯洛發(fā)現(xiàn)高峰體驗帶有幾乎每個教派和每種信仰習慣上認為屬于宗教體驗的極大多數(shù)特點。每種宗教、每個時代、每種文化的人都用幾乎相同的詞語來描述這種神秘的體驗,這實在是很有意味的事。

馬斯洛斷言,在頂峰經(jīng)驗期間,人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實本身,在這種時刻他們能象許多哲學家和神學家那樣洞察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的面目。

7.發(fā)展的天賦

馬斯洛的一個與潛力有關的概念是發(fā)展(growth)。經(jīng)過多年研究,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向自我實現(xiàn)的發(fā)展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他這里所說的發(fā)展指的是天賦、能力、創(chuàng)造力、智慧以及性格的不斷發(fā)展。發(fā)展就是越來越高的心理要求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用馬斯洛自己的話來說,“從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類總是不斷地尋求一個更加充實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實現(xiàn)。從自然科學意義上說,這與一粒橡樹種子迫切地希望長成橡樹是相同的?!?/span>

有一個現(xiàn)象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有了心理發(fā)展才會有心理健康;那些在心理上沒能跟上生理成長的人,往往會呈現(xiàn)出心理和生理上的病態(tài)來。

正統(tǒng)的行為主義學說認為,人類總是在為解除緊張狀態(tài)而尋求一種乎靜,因此,人類絕大部分行為都可以用“緩和緊張”的動機來解釋。弗洛伊德也相信這種“緩和緊張”以及“快樂一痛苦”原則。他認為人類總是不斷地在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然而馬斯洛卻指出,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都不得不承認,人類天性中有一種尋求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傾向,因為僅僅用“緩和緊張”來解釋人類行為是無法自圓其說的。馬斯洛曾這么說:“如果人類行為的動機只是被動地克服令人煩惱的緊張,如果緩和緊張的最終日的只是被動地等待更多的緊張的到來,再去克服它們的話,那么還談得上什么變化、發(fā)展、運動、前進呢?人類還有什么必要去進步,讓自己變得更富智慧呢?又怎么談得上對生命的熱望呢?

馬斯洛還說:“所有的證據(jù)都表明,實際上每一個人(包括每一個新生兒)都具有一種對健康的積極向往,一種希望發(fā)展,或希望人的各種潛力都得到實現(xiàn)的沖動。”

人類有發(fā)展的能力,但是根據(jù)馬斯洛的研究,在那些比較自由的社會里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接近于各方面潛力的完全實現(xiàn)。對于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沒能發(fā)展,馬斯洛提出了以下幾條理由:

(1)     正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人類向往發(fā)展的本能是比較弱的。因此,壞習慣、貧乏的文化環(huán)境、缺乏能力,甚至錯誤的教育都能使這種發(fā)展的趨向受阻。

(2)西方文化向來有懼怕本能的傳統(tǒng),即把本能看成是動物性的、邪惡的。弗洛伊德和許多基督教神學家們都強調人類本能邪惡的一面,因此,我們的文化總是強調克制、抵抗本能,而不是鼓勵本能。

(3)還有一種來自尋求安全的較低級需要的消極影響。發(fā)展的過程需要人時刻準備冒險、犯錯誤、改變習慣。馬斯洛說:“人可以作出選擇,回頭是安全,前進則會發(fā)展;人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發(fā)展;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恐懼?!薄八幸鹂謶趾徒箲]的因京都會打破例退與發(fā)展之間的平衡,使之變成倒退和停滯不前?!碧幱诤推?、安全和友愛的環(huán)境中的孩子很容易發(fā)展,并容易懂得發(fā)展的過程。但處于不安全環(huán)境的孩子卻總是渴求穩(wěn)定和安全。甚至一個健康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會變得小心翼冀,不敢輕舉妄動。

(4)馬斯洛進一步探討了他所謂的“約章情結”:成年人總是懷疑甚至害怕自己的能力。“我們害怕自己的潛力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當然也害怕最低水平)。在我們最得意的時刻,處在最得意的條件下,在我們最雄心勃勃的瞬間,我們能夠想象到自我實現(xiàn)的光輝情景。但我們通常總是害怕那個時刻的到來。在這種高峰時刻,我們?yōu)樽陨泶嬖谥撤N上帝般完美的可能性而心神蕩漾,但同時我們又會為這種可能性而感到害怕、軟弱和震驚。”

一個發(fā)展中的人總是不斷地向自己提出挑戰(zhàn)。這就需要勇氣。當人進人一個新的、更好的環(huán)境中時,不免會產生一種無能的、不自在的感覺,而有些人永遠也克服不了這種感覺。發(fā)展所帶來的快樂需要以努力、自律和一定程度的痛苦為前提。持弗洛伊德觀點的人,即只想得到快樂而不愿付出痛苦的人,大概不那么容易發(fā)展。弗洛伊德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顯然在許多人身上都存在,尤其在他研究的那些精神不健全的人身上存在。

(5)一個人所處的文化背景常常會影響人的自我實現(xiàn)。比如人們常在說怎樣才算有男子漢氣概,怎樣便是沒有男子漢氣概。同情、善良、溫柔等人類天性往往因受到約束而得不到發(fā)展,因為整個文化都認為這些品質不是男子漢的標志。

(6)我們前面已提到過這么一個事實: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達到了自我實現(xiàn)的人比一般人更靈活,對新事物更敏感,更易接受。由此可以推斷,習慣是發(fā)展的大敵。大部分人都容易墨守成規(guī)。這本身例并不是壞事,因為有些習慣可以幫助我們的頭腦全神貫注于某項活動。但肯定還有一些很久以前養(yǎng)成的習慣,一旦形成之后人們就會盲目地遵循它們。這往往便限制了個人的發(fā)展。“對于世上某些一成不變的事物來說,習慣是十分有用的,但是當我們要去應付世上一些不斷變化和波動著的事物的時候,習慣顯然就成了障礙和阻力,它影響我們去適應新的、獨特的、從未碰到過的情況……對神經(jīng)不正常的人來說,是否能抓住熟悉的過去是一件生死他關的事。一般的招神病患者都缺乏健康人對新奇的、尚不為人所切的事物的興趣,即使有的話,也是處于最低水平上的?!?/span>

我們在談到發(fā)展為何會失敗時,已經(jīng)暗示了發(fā)展的方法。對于處在健康環(huán)境下的健康的孩子,只要鼓勵他們去探求,給他們以吃一塹長一智的機會,他們就能發(fā)展。對于成人也是這樣。過分的溺愛和嬌生慣養(yǎng)很容易成為發(fā)展的障礙。人應該學會自己來作出選擇,如果老是由別人來替他決定,他自然就難以發(fā)展。馬斯洛認為,發(fā)展需要付出一定的痛苦和悲哀。我們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或大人去經(jīng)歷這種痛苦但有益的體驗。

后來,馬斯洛又提出了另一個理由說明人何以不能發(fā)揮其潛力。他通過對齊普夫博士的研究的總結和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人本身有一種惰性,也就是齊普夫博士所說的“最少努力原則”。

自知之明和自我理解在馬斯洛看來是通向自我實現(xiàn)的最重要的途徑——這個過程或者受到父母、教師、文化環(huán)境的促進,或者受到他們的阻礙。懂得發(fā)展過程的專業(yè)醫(yī)師在這方面能提供極大的幫助。當一個人理解了自己,他就會懂得自己最根本的需要和動機是什么,并學會以一種能使它們得到滿足的方式去行動。自我理解也可以幫助一個人去理解別人,同別人相處。如果說,全人類最本質的需要都是相同的,那么通過自我理解就可以達到對全人類的理解。

勇氣、自信和自尊的發(fā)展對于人的持續(xù)發(fā)展是極端重要的。馬斯洛通過對布蘭代斯學院研究生的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自由、不受約束對于有些人的發(fā)展是有益的,但對另—些人則起到相反的作用。這就是他所謂的“分野原則”——這個原則要么造就了他們,要么就毀了他們。對于已經(jīng)健康發(fā)展的個人來說,壓力和挑戰(zhàn)有助于發(fā)展;但對那些惶惶不可終日的、軟弱的人來說則恰恰相反。因為,只有在挑戰(zhàn)沒有超過人們能力的限度時,挑戰(zhàn)才是有益的。馬斯洛這樣總結道,“這就是說,我們還必須對紀律的好處、溺愛的壞處、失望的好處、艱苦的好處、挑戰(zhàn)的好處等等作進一步的研究?!?/span>

自我實現(xiàn)的人免不了要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和一定的自我控制。不過這一切都應由他自己給自己規(guī)定,這要比由外界強加到他身上好得多s然而,隨著人自身的發(fā)展,對控制的需要也越來越少,人的行為變得更加自然。正如藝術家刻苦練筆,直到掌握了所有的技巧,他的藝術就成熟到了無拘無束、順乎自然的境地一樣。馬斯洛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宗教和道德哲學都過分強調控制力與意志力,過于忽視自我理解與自發(fā)性。例如亞里士多德在建議把人的各種能力按梯級形式排列時,就把理性放在頂層。而馬斯洛卻認為,對健康的人的主觀感覺,我們必須給予更多的承認和尊敬。

顯而易見,受到別人關愛的人,尤其在孩提時代受到關愛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地發(fā)展,而被剝奪了愛的人則往往不能?,F(xiàn)在幾乎所有的思想學派都贊同這個觀點。

衣、食、住這些低等需要得到滿足并不能保證一個人的發(fā)展?!拔野偎疾坏闷浣?,為什么富裕使一些人發(fā)展,而使另一些人停留在‘物質主義’的水平上……也許我們有必要在自我實現(xiàn)者的定義上再加一條,即他不僅是身體健康,基本需要得到滿足,能積極地發(fā)揮能力,而且也忠實于一些他正在為之奮斗或摸索著的價值。”

弗洛伊德通常蔑視價值觀念。對他來說正確的行為就是不受限制的行為——即不受限制地實現(xiàn)動物的生存本能。而行為主義者和絕大多數(shù)行為科學家則認為價值觀念不屬于對人類本性的科學研究范圍。對大多數(shù)科學家來說,科學與道德相對論是同義的。

在健康的環(huán)境里,發(fā)展是值得的,健全的個人就是為此而發(fā)展的。人們越是發(fā)展,就越希望更進一步發(fā)展?!啊豢滩煌5陌l(fā)展本身就完全是有益的、令人愉快的?!绷铖R斯格痛心的是,我們現(xiàn)代入的典范已成為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人……除了我們的時代之外,每個時代都有它的英雄典范。我們的文化把圣人、英雄、紳士、騎士、神秘之入都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毫無問題、四平八穩(wěn)的人,一個值得懷疑的、蒼白的替代者。也許很快我們就會把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的人作為我們的典范:他的潛力能充分發(fā)揮,他的內在本性能自然表露,而不是被扭曲、壓抑或得不到承認。

8.高級之人

馬斯洛由于他提出的令人信服的人類動機理論而聞名世界,這一理論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形成的。他認為,人類動機包括先天的需求層次。需求滿足的發(fā)展方向是走向自我實現(xiàn)。在馬斯洛去世的前幾年,他更加相信人類具有高級需求,而以往的哲學和心理學的主流都忽視了這一點。

他的這一新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和弗格伊德主義心理學截然不同,通常被稱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三思潮”。

馬斯洛指出,關于人性的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如何看待人性方面發(fā)生的極其罕見的而又如此巨大的變化——可能要過一個世紀甚至兩三個世紀才發(fā)生一次。他說:“當任何新東西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意思里的時候,我首先做的就是同它斗爭。從精神分析的方而看,我經(jīng)歷了一種明顯的心理對抗,它通常只是一種普遍的恐懼心理。我開始失眠,打冷頤,甚至開始消化不良。但我也感到了一絲驕傲,好像是我在同強大的對手作斗爭一樣。我慢慢地明白了,在我的意識里,有一些理性的東西正在形成。所以到現(xiàn)在我將近六十歲的時候,我知道如果我開始失眠,消化不良、變得陰郁和嚴厲,那么這就是一個好現(xiàn)象。我在提出這個新理論的時候還沒有足夠的勇氣來全部接受它包含的東西。它幾乎嚇壞了我,我對它推翻心理學主流思想意味著什么感到害怕,它激起了驕傲和謙卑、自大和恐懼的兩種心理的劇烈沖突。”

馬斯洛在資料掌握不多的情況下就開始了自己的調查,他試圖了解自我實現(xiàn)者的動機。他說,所謂自我實現(xiàn)者,就是在現(xiàn)實中不再被“基本需求”驅動的人,他們的“基本需求”已經(jīng)得到了滿足。他認為,這種人要比設想的數(shù)目多很多。由于自己的基本需求已經(jīng)得到滿足,他們在世界上具有一種安全感,而不是經(jīng)常感到焦慮。他們也有一種歸屬感,感到自己是屬于人類大家庭的一員而不是在這個家庭之外。他們擁有良好的愛情生活和感情關系,他們覺得自己值得擁有這份愛情和感情。他們有許多朋友,有自己非常熱愛的人。他們的自尊問題處理得很好,他們很自重,沒有自卑感,有強烈的自我價值認同感。

馬斯洛發(fā)現(xiàn),在這些自我實現(xiàn)者中,有相當多的人都具有存在性的價值觀,他們忠實于這些價值并努力做到與這些價值保持一致。這些人幾乎都非常清楚自己生活的責任感,他們有一種近乎于天職的使命感。事實上,他們都從事著自己喜歡助工作,他們所從事的都不是那種冷酷的、唯利是圖的職業(yè)。

例如,一位接受馬斯洛研究的對象是一位實習精神病醫(yī)生,他報喜歡精神病學。另外一位女士則喜歡做一個大家庭的“大母親”,就是全心全意地撫養(yǎng)許多孩子,呵護她的侄子、侄女,把照顧這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天職。還有一位是完全獻身于法律事業(yè)的律師。因此,馬斯洛指出,一個人具體于什么職業(yè)并不是自我實現(xiàn)的關鍵。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人可以是光明磊落的律師,也可以是一個極其盡責的醫(yī)師。

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xiàn)的人與一船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他們的行為是表達永恒的、終極的價值的一個渠道或媒介,這些價值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正義。例如,有一個人對不公平的事感到憤慨,他會卷起袖子,放下他正在做的事,同不公平的事作斗爭。為了戰(zhàn)勝它,他會在晚上很晚才睡覺,拼命地工作。正義的實現(xiàn)能夠使他獲得一種深深的滿足感。在同這個人交談的時候,馬斯洛了解到他酷愛法律。他談起法律來就像是贊美情人,即使為它犧牲也在所不借。同樣,另外一個人對音樂也有著同樣的感受。還有一個人是搞科學研究的,他覺得探索和發(fā)現(xiàn)真理也能夠產生類似的感覺。

馬斯洛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身體力行,始終遵循著自己所認定的終極價值,實際上他們每天都生活在這些價值中,他說,這些人可能是律師、教育者、科學家或只是水果店的老板,但他們實際—k更是智者或圣人。當然,他們的頭頂上并沒有光環(huán),他們像其他人一樣穿著平常的襯衫、褲子和鞋子,戴著平常的帽子。

馬斯洛承認,以前他一直以為那些神圣的、高尚的,即那些喜歡美和正義的人看起來都應該是超凡脫俗或與眾不同的,后來他開始意識到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類似高尚的品質,關鍵是“他有多少神圣性?”或者“他的神圣性達到了什么程度?”以及“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害怕這種神圣性?”“他在多大程度上壓抑了這種神圣性?”因此,他最后想到了這樣一點:在這個屋子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神圣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具有那些富有智慧,喜歡正義,愿意為正義而斗爭,以及有時被輕蔑地稱為“童子軍”或“好事先生”的人的品質。

馬斯洛說:“從猶太人的傳統(tǒng)來說,我所知道的最好的描述詞是用來自希伯萊語的‘正直而有道德的人’(Tzaddik)。在我們的文化中,它并不具有任何有害的或令人討厭的含義”。他指出.一個正直而有道德的人結合了圣人和政治家的最好的特點,是智慧和務實精神的化身。

當今社會中,有許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當成這樣的人。他們寧愿讓別人把他們看成是堅強的、冷酷的、強壯的人,對任何事情都不心軟的人。但是馬斯洛早已經(jīng)學會了打破人們對于神圣品質的態(tài)度障礙。他可能會對一個看起來意志堅強的商人說:“現(xiàn)在,瞧,只要有人做了好事,我就會稱贊他們。那么,你憑什么獲取稱贊呢?你想給這個世界帶來什么美好的東西呢?

人們在聽到如此直言不諱的話的時候通常會臉紅。他們真的會臉紅,這是馬斯格鋼道的惟一能使大多數(shù)人臉紅的辦法,而這些人即使是問他們性的問題也不會使他們臉紅的。但是當他們被問及他們的高級動機和沖動的時候,他們就很可能臉紅。如果一直問下去,堅持說他們樂于與人為善,他們常常就會承認,他們很愿意做這樣或那樣高尚的事情。

馬斯洛指出,對于那些在生活中身體力行的人來說,存在性價值實際上已成為他們的標志,用弗格伊德的話說,諸如美、正義、真理等價值已經(jīng)深植于他們的內心,并被他們完全吸收,變成了他們的血肉,已經(jīng)完全內在化了。存在性價值已經(jīng)成了他們自身的一部分,若試圖把這些價值從這些個體中去除的話就如同把某個器官從人的身體中摘除一般,這無疑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馬斯格的進一步看法是:如果存在性價值既在個人之內又在個人之外,那么它們確切的實質和形態(tài)又是什么呢?自我實現(xiàn)的健康的人把存在性價值內在化,這個假設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如果是這樣,我們怎么才能幫助更多的人更完全地認同這些價值?如果我們把。“優(yōu)秀的人”定義為具有積極的存在性價值的人,然后用具體的辦法幫助人們去認同這些價值,這樣做大概是行得通的。馬斯洛把這種方法稱為超越性咨詢。它是綜合了一般咨詢醫(yī)師、心理醫(yī)生和教育家多種角色的作用的咨詢。

馬斯洛說,假設以實驗為基礎來看,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這些存在性價值是人類的最高動機,即大多數(shù)心理成熟,健康發(fā)展健全的人都具有這些動機。作為一名超越性顧問,我可以對一個人說;“如果你很幸運,生活對你很好,你所生存的環(huán)境優(yōu)越,能夠使你得到你需要的所有的愛和尊重,那么你就會逐漸產生這些高級動機。一旦你覺得自尊、自我價值已經(jīng)得到了足夠的滿足,你就會進入又一個動機領域。”

馬斯洛把這一領域稱為“超越性動機”領域。超越性動機不同于基本需求的層次。因為“存在性需求”肯定不是通常所說的“匱乏性需求”。例如,嬰兒需要愛,于是你親吻他,抱緊他,讓他依偎著你,再親吻他,直到他滿足為止。精神病學家大衛(wèi)&#8226;利維所稱的“代替療法”,實際上就是對那些沒有受到過關懷的人施以溫柔的、充滿愛意的關懷。

很明顯,對于存在性價值的需求不同于匱乏性需求。對存在性價值的需求也就是“超越性需求”,它們有特殊的性質。馬斯洛所描述的是成長性動機,成長性需求同匱乏性需求有很大差異。首先你決不會厭煩成長,這與基本需求的滿足完全不同,基本需求是肯定可以得到滿足的。

假如你喜歡吃牛排,你可以不斷地品嘗,一塊、兩塊甚至到第三塊時還覺得好吃,但是最終你會明白,過多的牛排會使你感到厭煩。受也是這樣,包括肉體愛,甚至用語言表達的愛都是這樣。到了某一個限度,你就不再需要更多的肉體上的愛和綿綿情話了,因為你已經(jīng)感到足夠了。但是若將存在性需求作為動機時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你絕對不會說:“我不想再知道任何其理了。”或者“我不想再看到任何正義了。”

接著,馬斯洛又提出一種假設,他說,如果存在世需求被剝奪很有可能會導致感情方面的疾病,或者如他所說的“超越性病態(tài)”。他說,如果有十六種不同的存在性需求,就會有十六種感情上的疾病或超越性病態(tài)的存在。

馬斯洛舉例說.如果追求真理的權利長期受到阻礙,就可能引起某種感情上的問題;長久地剝奪接近美和正義等的權利,也會導致某種植神障礙。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種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存在性價值的內在需求,如果這種存在性需求被剝奪或遭受挫傷,就會引起感情上的問題。

那么,有沒有一些具體的例子來支持這種理論呢?馬斯洛認為,在人類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整個社會的人民被剝奪自由和政治權利的歷史就是先例。例如,在納粹德國就是這樣。馬斯洛認為,在這些社會里各種病狀都出現(xiàn)了,尤其是當前世界還有許多地方?jīng)]有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市民因為害怕坐牢或槍斃不敢公開發(fā)表某些言論。在這些社會里,一些感情疾病是會出現(xiàn)的。

馬斯洛指出,在美國社會中,商業(yè)電視的沖擊雖然還不至于嚴重到要摧毀存在性價值的地步,然而也是非常有害的。它將使人類道德淪喪,進而破壞人類的精神世界,尤其對那些沒有抵抗能力的兒童毒害作用更大。在他們收看的電視節(jié)目中,男主角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商業(yè)電視的間歇廣告時間,就是這個男主角告訴年輕的觀眾:“好了,孩子們,現(xiàn)在我想讓你們買這種早餐麥片!”或者說:“這就是我想要你們告訴父母要買的玩具!”美國電視就是這樣暗中破壞孩子們體驗真理的能力的。馬斯洛肯定地認為,這種情況會在兒童中導致各種超越性疾病的。

馬斯洛更以美的存在價值為例,他說,如果美的東西不再存在,每天生活在完全丑惡的社會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丑惡將對人們的精神產生壞的影響。當然,這些環(huán)境所導致的許多心理疾病并不是侵犯了原本末受任何損傷的機體的疾病,也不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的、容易治愈的疾病,而是超越性疾?。@是全身性疾病,因此,它會影響每個人的身心。

例如,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一個無法接觸到真理的社會環(huán)境里,他就會從感情和身體上都產生一系列時那種生活方式的敵對的反應?;蛘哒f,如果有一個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完全失去了美的城市的街區(qū)里,這里每一樣東西部充滿了丑惡,這種狀況就會在他的感情和身體上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可能只需要微量的精神需求,例如我們的身體需要硒和鋅等微量元素一樣。但是這種精神需求卻是實實在在的,不可缺少的。正如為了健康的需要,我們的食物中要攝入一定量的硒和鋅一樣。因此,馬斯洛建議為了精神健康,我們都要吸收或體驗純正的真理、正義和美。缺少硒、鋅或者維生素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某種疾病,他認為缺乏存在性價值也會導致疾病。

馬斯洛指出,人類需要生活在公正的社會里,人類在生活中應該體驗美,正如我們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一樣,我們生來也有體驗存在性價值的高級需求。過去,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于相信人類本質上是有無限適應性的,環(huán)境需要人們怎么樣,人們就會怎么樣,但事實證明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此,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自己。幾個世紀以來,人類都低估了自己的天性。從某種意義上看每一個新出生的嬰兒都有可能成為一位柏拉圖。每個孩子都有對美、真理、正義等高級價值的本能需求。

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個觀點,那么主要的問題就不是“創(chuàng)造力是由什么造成的7“貝多芬是怎樣出現(xiàn)的?”而是“為什么在上帝的名下并非每個人都能成為貝多芬?”這就是現(xiàn)在要解釋的問題。人類的潛能喪失到什么地步了?它是怎樣被扭曲的?面對普遍的創(chuàng)造性,我們不應該大驚小怪,似乎任何入創(chuàng)造任何東西都是一個奇跡。

能接受這個觀點的人就可以成為馬斯洛所說的“道家式的幫助者”,他們對個人不是進行定型塑造和指導。當然,馬斯格并不是說嬰兒成長時不需要我們的幫助,他們也需要幫助,否則就無法生活。這將意味著作為父母、教育家、職業(yè)顧問等,有意識地為孩子們提供存在性需求,讓他們體驗美、真理和正義,如同我們細致而周到地給他們維生素幫助,使他們滿足生理上對鎂、鋅和鈣的需求一樣。

這種方法就是馬斯格所說的超越性建議,它是指導而不是強迫個人去體驗存在性價值。馬斯洛說:“我記得我在大學里發(fā)現(xiàn)心理學的感受,我過去一直在學習法律、地質學和數(shù)學,而心理學是多么獨特叼??!這種感覺,就像是愛上了某人一樣。一個人理想的職業(yè)就是能夠展現(xiàn)他的自我的職業(yè),這是找到自己個性和真正自我的方法,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是因為愛而有所得的人,他們被某事吸引而且發(fā)現(xiàn)可以做這件事來度過一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效的超越性鼓舞會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獨特的潛能,而且是通過我所說的道家式的、不干預式的方法做的?!?/span>

馬斯洛在對具有高級動機的人進行研究之后歸納出以下一些結論:

(1)人類每個個體都具有高級性質,其存在的情況要比我們曾經(jīng)設想的好得多。例如,實驗資料表明,猴子會完成各種指令,而僅僅為了從籠子中觀察外面鄰近的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們會不顧一切地抓住幾秒鐘的時間向窗外看。你可以從它們的眼睛中看出匆忙的神色。同樣,在實驗室里,人們發(fā)現(xiàn)猴子喜歡看運動著的東西而不是靜止的東西。隨著實驗室研究的設計變得越來越復雜,人們就有可能了解猴子或嬰兒喜歡哪些活動、感官體驗等等。所以我們可以說人類有好奇的本能需求,我們體驗新奇事物的動機是天生的。

(2)人類心理可以得到改進,而且確實在得到改進。但這并不是說,人類在心理上可以變得完美。除非是在某一很短的時間內才有可能。馬斯洛的意思是,人類的心理可以得到改進,重要的是人們應該促進這種改進。

有許多關于低等動物(如小白鼠)的實驗表明,一個激發(fā)性的環(huán)境對健康的機體的發(fā)育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生活在有適當刺激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中的小白鼠就會息腦萎縮。這種經(jīng)驗主義的原則對人可能更適用。

(3)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是可以改善的。而且也確實得到了改善。

(4)人類機能的充分激發(fā)會產生對生活的熱情。馬斯洛指出,現(xiàn)在許多年輕人都錯誤地認為正常人在某種程度上是非??菰?、單調和乏味的。許多精神病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時也堅持說因為害怕變得單調乏味而不想治愈他們的精神病。但是,這并不是看待個性發(fā)展的正確方法,它只是另一種低估人性的方法。追求存在價值、美德和心理健康,才是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事情。

(5)所有的人都有實現(xiàn)其潛力的權利。從原則上說,世界上任何一個新出生的嬰兒都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人們也應該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這種觀念肯定會將我們的討論引人理想人類社會和它對每個成員的責任上。

(6)人類共同構成一個單一的種屑。這個陳述看起來相當清楚。因此,從原則上說,我們應該建立一種世界性的政治,這應該是講得通的。

(7)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心理學家都清楚地認識到,所有人都有一些潛在的需求和價值觀,如它們被否認、貶低或者不能實現(xiàn)的話,就會導致某種疾病或超越性病態(tài)的出現(xiàn)。

(8)最后,在經(jīng)驗體系中,極樂是存在的。它存在于每個人心中。極樂偶爾才能出現(xiàn),尤其是在高峰體驗或者神秘體驗中,它們通常是短暫的、轉瞬即逝的。從這個證據(jù)我們得出結論,必須改變幸福是一種永遠可以得到的意識狀態(tài)的想法。我們的研究顯示:人們總是在尋求層次越來越高的幸福體驗,在最令人愉快的高峰體驗或神秘體驗中,盡管確有真正的幸福感和狂喜,但它們最終會消失,其中的新奇感和感情也會消失。不管我們可以活五百年還是一千年,尋求新的體驗總是人的本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放棄一個古老的錯誤觀念,所謂極樂世界就是一種幸福的休閑狀態(tài)。有大量的事實表明,如果你喜歡釣魚或者聽貝多芬音樂,于是決定隱退,整日沉浸在娛樂中,那么你最終還是會感到痛苦。當然,你在做這些事時也能夠體驗到真實的幸福,但是你不可避免地會感到厭煩。所以從某種意義說,在經(jīng)歷了狂喜與幸福后,我們必須準備好接受無法逃避的失望。我們應該理解,水無休止地尋求越來越大的快樂是人的天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和健康人格觀
心理學:你想要什么?你就活在哪個層次
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人性“善惡”論
《動機與人格》讀后感
【人本主義理論】
潛能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