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的一位剛從北京學習回來的朋友,一到家就找到我,大訴在北京的種種不適。首當其沖地就是北京的飯?zhí)y吃:“那叫啥東西呀,根本就沒法吃!一碗餛飩半碗醬油,油潑辣子他們居然連聽都沒聽說過;炸醬面黑糊糊的看著就惡心;餐館里也不行,辣子炒肉那辣子居然是甜的!......總之,北京的飯真是不行,那些廚師都是啥水平嘛。”說著他一拍我的肩嘆息一聲:“唉——!你能在那兒長這么大真不容易?!?/span>
一席話說得我哭笑不得,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是最不好指摘的。照他的意思,從我們街上的任何一家小館子隨便派一位廚師到北京去,都能進釣魚臺國賓館弄個廚師長干干。
說歸說,笑歸笑,老實說離家多年,家鄉(xiāng)的許多飯食,現(xiàn)在連我也有點吃不慣了。但是,也有一些飯食我以為還是相當不錯的,就比如老家的一些面食,確切說就是面條就很令人難忘。今天不妨就說上三種:
一是炸醬面 。這是我的最愛,這東西看著黑糊糊的不太饞人,其實吃起來特香。在北京,我常見一些外國人——黑人白人的都一碗兩碗地吃個不停 。
顧名思義,炸醬面的主角當然就是這“炸醬”,也就是說這碗面是“以醬立面”。醬炸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面的聲譽,所以,北京炸醬面的炸醬用的都是百年老號正宗六必居的黃醬。挖一疙瘩放到碗里,多用些水把醬瀉開、調(diào)??;接下來就是切肉(“大肉”羊肉均可),要肥瘦搭配,以瘦為主,肥不可缺;切好姜末、蔥末。炸醬時鍋里要多放油,在油不太熱時先放姜末,待炸黃出了香味,就把切好的蔥末放進一部分,然后放肉丁。肉不能炒老了,否則吃起來咬不動,只要肉丁炒得變了色,就把用水調(diào)好的醬倒進鍋里。醬剛下鍋時不能緊攪,要將火放小,謂之“小火干炸”,一般要等半個小時炸到稍稠時,再把剩下的蔥末放進醬中,這時才能多攪,不能讓醬糊鍋。此時,醬里的油也炸出來了,醬香味也出來了,出鍋時再放上點兒雞精,這樣炸出來的醬,黑紅發(fā)亮,上面汪著一層油,醬香、蔥香、姜香全齊了。大夏天的,炸上一些醬放到罐頭瓶里,天熱不想做飯就下上一把面,拌而食之,不失為一頓佳肴。
二是麻醬面。應(yīng)當說明此“麻醬”并非彼“麻將”,這是芝麻醬的簡稱,說白了就是磨制香油的“下腳料”。不過若是麻將打得順手,腹中饑餓又不忍罷手,就完全可以以此充饑。說不定“食、娛”同題會帶來好運。
麻醬面非常好吃也非常好做。只需把芝麻醬用筷子挑出一坨子擱在碗里,加上點鹽,再加上點涼開水,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動把醬瀉開,再攪一攪待醬變稠了,再加一些涼開水接著攪,反復(fù)多次,直到能拌面的程度,最好能把滲到醬中的香油攪出來就行了。這個醬可以拌面,也可以拌涼菜味道之好,不可言表。
炎熱的夏天,將下好的面條放到剛打上來的井水里過一下,在澆上一大勺攪好的芝麻醬,手中攥一根頂花帶刺的黃瓜,吃一口面,咬一口瓜,嘿——!那叫一個美。
在以前,北京市民夏天離不了這東西。有一年夏天京城芝麻醬斷貨,時任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寫提案向上反映。為一罐芝麻醬小題大做,聽著有點邪乎。可仔細想來,群眾利益有哪一件是小事呢?
芝麻醬到處都有的賣。不過,一些人因為吃著不得要領(lǐng)對這東西并不感冒。去年夏天我在外地出差時,我老婆就買過一罐沾饃饃吃,結(jié)果吃到嘴里舌頭拉不開。一賭氣她給扔了,我回來一聽哭笑不得:“唉——!這敗家婆娘......”
三是打鹵面。先得聲明這與牛肉面館做的“大陸面”是兩碼事。這種面制作簡單,可形式多樣。有;雞蛋鹵、西紅柿鹵、茄子鹵、黃花木耳鹵等等。正宗的打鹵面是以前北京大宅門里的做法,相當復(fù)雜咱學不來。但小戶人家的做法也很夠味。一般配料有;煮好的肉片兒,水發(fā)木耳、黃花、海米,雞蛋,淀粉等。先將油燒熱放入蔥花兒,然后把煮肉的湯倒入鍋中;再把肉片兒和發(fā)好的香菇、木耳、黃花、海米放進去,開幾開之后,加水淀粉徐徐倒入鍋中勾芡;煮幾開待湯汁漸濃,再甩上一兩個雞蛋,之后放入鹽、雞精、料酒就可以起鍋了。注意!打鹵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是加水淀粉勾芡,加多了湯汁濃稠似糨糊;加少了清湯寡水沒情調(diào);要不稀不稠,粘稠適度,鹵湯水滑晶瑩方為上品。
如果嫌這復(fù)雜,那還有更簡單的就是,先熗鍋后加水再放入切好的西紅柿片兒,然后勾芡,甩一個雞蛋,再加入各種調(diào)味品就行了,這叫西紅柿雞蛋鹵,簡便好吃。老家有“雞蛋打鹵過水面”之說,也是夏季飲食之佳品。
以上就是三種面的主料,接下來咱在說說這個“面”的問題。
正宗炸醬面、麻醬面、打鹵面中的“面”一律是手工面。即:自己和面、搟面、切面(或拉面),這樣下出來的面才勁道好吃?,F(xiàn)在市場里的切面鋪有各式各樣的面條,但都不行。還有一種模仿手工的面條看著象那么回事兒,可吃到嘴里滿不是味兒。面條發(fā)硬,不筋道,少韌勁兒。吃面也有學問,要“人等面”,不能“面等人”,現(xiàn)吃現(xiàn)下,北京人謂之“鍋挑兒”。
一般吃面,都是先和好面放到一旁“醒著”,然后在張羅著做各種醬或鹵,等做好了醬鹵,面也“醒”好了,這時或拉或切定然柔韌有度,美味可口。
應(yīng)當說明的是,三種面中炸醬面要熱吃,因為炸醬肥肉多葷腥大涼吃容易鬧肚子;其他兩種面都要過水涼吃,講究的是井水過面冰涼爽滑。
現(xiàn)在醬也好了,面也好了,但還是不能吃。正如吃拌面要有炒菜,吃這三種面也要有各色菜蔬拌面。不過,這些菜都不用油炒,完全是素吃——北京人稱之為“面碼兒”。這里邊講究頗多,一般要有:青豆、黃豆、白菜絲、菠菜葉、韭菜段、蘿卜絲(北京的“心里美”蘿卜最好)、黃瓜絲、芹菜末、香椿葉等不下十幾樣。這里邊有些菜吃前需要在滾水中煮一下,別小看這些東西,因為出產(chǎn)時令不同想湊齊了也不那么容易。實在不行減幾樣也可以;再不行,洗根黃瓜攥在手里干啃也別有一番豪爽之風??傊?,絕不能白嘴吃面。老家人把沒有“面碼兒”的面叫“光屁股面”,多惡心。
炸醬面、麻醬面、打鹵面三種面介紹完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一下試試,成功了算您的功勞,做砸了罵我的不是。
楊建英,男、北京人。現(xiàn)為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作品散見于《文藝報》、《散文百家》、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等報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隨筆集《山城密碼》、報告文學集《新疆脊梁》。自治區(qū)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新疆三史》解說詞總撰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含北京展)解說詞總撰稿。自治區(qū)“訪惠聚”系列叢書《鏗鏘的腳步》(第一、第二部)總編輯。湖南毛澤東文學院第三期新疆作家班學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