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段古典音樂旋律耳熟率最高
原文作者 / Sofia Rizzi
編譯 / 樂迪
原載9月26日 the Classic FM
古典音樂愛好者都會哼唱一些經(jīng)典曲調(diào),可經(jīng)常的情形是,旋律在腦中很流利地閃過,卻不知道它的名稱和來自何處。經(jīng)過我們對聽眾的累計調(diào)查,以下15個作品是大家最熟悉的,換個角度說就是知曉度最高和最著名的,你一定聽過并能牢記其中一些旋律。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其中還有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那就真需要補補課了。
1,莫扎特 - 弦樂小夜曲
Eine kleine Nachtmusik
這首作品的正式名稱是莫扎特《G大調(diào)第13號弦樂小夜曲》,作品第525號,( Serenade No. 13 for strings in G major, K.525),由莫扎特在1787 年8月24日創(chuàng)作于維也納,當時莫扎特以最時髦的德文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為它命名。
這部作品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范,最早為弦樂合奏,后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
本作品原有五個樂章,第五樂章已失傳,現(xiàn)存只有四個樂章。
莫扎特曾經(jīng)居住過的城堡
2,貝多芬 - 致愛麗絲
Fur Elise
這首作品即《a小調(diào)巴加泰勒》,從未在貝多芬在世時出版過,直到他去世四十年后才被發(fā)現(xiàn),被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補遺部分的第59號。
沒有人確定標題Fur Elise(致愛麗絲)的真?zhèn)?,有一些音樂學家認為標題可能被錯誤地傳抄了,它最初可能被稱為“FürTherese”(致特爾莉斯)。但無論這首作品寫給哪位幸運的“莉絲”,我們都同意它是有史以來最迷人的鋼琴作品之一。
以下的創(chuàng)作故事似乎被公認,貝多芬的靈感來自于一位女孩,她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實現(xiàn)看見森林和大海的愿望,四處求助別人。貝多芬為此非常感動,特地在圣誕夜為老人演奏了這一段美妙的音樂,并將這個曲子獻給這位善良的姑娘。
貝多芬是長得不帥身邊女生卻很多的典范
3,普契尼 - 啊,我親愛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
世界上幾乎沒有愛樂人不知道普契尼這個著名的詠嘆調(diào)。
它來自普契尼的獨幕歌劇《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是一部關(guān)于一個家庭復雜的繼承權(quán)問題的長劇。這個詠嘆調(diào)的旋律和劇情不太搭,但多少年來,它已成為有史以來最浪漫最著名的歌曲旋律,人們早已忘記了這部歌劇,卻牢牢記住了這首歌曲。
這首詠嘆調(diào)出現(xiàn)在劇中的女兒懇求父親允許她嫁給她所愛男人的時候。歌中唱到:啊,我親愛的爸爸,我愛那英俊的帥哥,我愿隨他到露薩港去,買一個結(jié)婚的戒指。我無論如何都要去,假如您不答應,我會從威克橋上,縱身躍入河水里。我有多痛苦,我有多悲傷。啊! 天哪, 我寧愿為他死去。 爸爸,我懇求您! 爸爸,我懇求您!
作曲家普契尼
4,塞巴斯蒂安·巴赫 - d小調(diào)托卡塔和賦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巴赫的這件青年時期的代表作,作品編號為565,可能沒有好的愛稱,但可以保證的是,你會知道這個曲子著名的開場部分。
它常在電影的恐怖情節(jié)中出現(xiàn),其實是當時一種比較自由,接近即興創(chuàng)作的音樂體裁, 演奏的技巧要求比較高。
巴赫的作曲室
5,貝多芬 - c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貝多芬的這首交響曲編號67,又名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貝多芬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這部作品聲望非常高,其開始部分的“短-短-短-長”(da da da duuum)節(jié)奏動機似乎婦孺皆知,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和弦,甚至有流行歌曲的特色。
在很多音樂普及文章中,有不少評論家這樣介紹,這個開場代表了“命運在敲門”,但貝多芬本人從來沒有這樣解釋過,也沒有在任何地方給過這種暗示,純屬后人瞎猜。誰能知道貝多芬的想法呢?興許是貝多芬覺得自己心臟在亂跳呢?或者起大風了呢?
貝多芬的命運
6,維瓦爾第 - 四季
The Four Seasons
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四季》大約作于1725年,當時維瓦爾第五十歲上下,是獻給波希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chuàng)意的嘗試》,共十二部協(xié)奏曲中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也即《四季》實際上是四個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合稱,每個季節(jié)一部協(xié)奏曲,舉世聞名。
現(xiàn)在你甚至可以在門鈴中聽到《四季》。
古典歐洲的四季
7,比才 - 卡門序曲
Carmen Overture
這是法國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創(chuàng)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又稱《斗牛士進行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后被編入《卡門第一組曲》,列為第一首。
這首序曲結(jié)構(gòu)簡單,卻激動人心,描寫了在歡樂場面中斗牛士與粉絲見面時的豪邁形象。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歌劇《卡門》在19世紀是一部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作品,無論是情節(jié)還是音樂都被視為離經(jīng)叛道,比才也因此被視為是傳統(tǒng)歌劇音樂的反叛者。歷史的發(fā)展證明,歌劇《卡門》是有史以來最成功、影響最大并久演不衰的古典歌劇之一。
火紅的卡門
8,小約翰·施特勞斯 - 藍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第314號,由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所作,創(chuàng)作于1866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zhàn)爭中慘敗,首都維也納民眾陷于沉悶之中。為了擺脫這種情緒,小約翰接受維也納男聲合唱協(xié)會指揮赫貝克委托,為他的合唱隊創(chuàng)作一部“象征維也納生命活力”的合唱曲。這首作品原為合唱曲,歌詞是詩人哥涅爾特寫的,后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單獨演奏。
藍色多瑙河
9,拉威爾 - 鮑萊羅
Boléro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兩名滑冰金牌運動員使用這首曲子作為伴奏,讓全世界認識了這首神奇的曲子,隨后聲名大振。
這首曲子的神奇在于自始至終以一個兩個樂句的鮑萊羅旋律為基礎(chǔ),用看似簡單的旋律不斷被不同的樂器反復,在反復中漸強,音樂由朦朧漸清晰,色彩由淡漸濃,最終達到全樂隊最強齊出的白熱化高潮。
這種結(jié)構(gòu)安排極其獨特,頗有簡約之風,后來的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都有被啟發(fā)而仿效。
拉威爾的這首曲子,最初是為一部俄羅斯芭蕾舞劇寫的音樂,后經(jīng)常被單獨演奏,也是音樂會返場曲的常用曲目。
輪回的生命樂章
10,德里勃 - 花神二重唱
flower duet
《花神二重唱》來自法國作曲家德里勃(Clément Philibert Léo Delibes)1883年寫的歌劇《拉克美》(Lakmé),是有史以來最有名的二重唱作品之一。傳統(tǒng)上它由女高音和女中音演唱,但它成名后則引發(fā)了許多不同聲部重唱的演繹嘗試,并被單獨改編為管弦樂曲和器樂曲。
這首二重唱曲被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引用為廣告經(jīng)典配樂后,被傳遍全世界。
德里勃的另一部著名芭蕾舞音樂是《葛蓓莉婭》。
花神與樹神
11,格里格 - 培爾·金特組曲
Peer Gynt Suite
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Edvard Grieg)的《培爾·金特組曲》(Peer Gynt Suite) 出自為易卜生劇本《培爾·金特》寫的音樂,譜于1875年。
作者后來把這些戲劇音樂編成了組曲,共有23樂章。1888年至1891年間,格里格將其中的8個樂章單獨抽出來組成兩個組曲,而成為今天我們聽到的《培爾·金特第一組曲》和《培爾·金特第二組曲》,兩個組曲各4個樂章,成為格里格流傳世間最重要的作品。
晨曲
12,莫扎特 - 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Overture from The Marriage of Figaro
這首歌劇音樂旋律在電影、電視、廣告甚至流行音樂中,一次又一次地被使用。
《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劇之一,是喜歌劇,完成于1786年。歌劇講述了為伯爵一家打工的費加羅和女生蘇珊娜的結(jié)婚故事,他們的結(jié)婚計劃遇到了障礙......這是有史以來演出頻度最高的歌劇之一。
費加羅結(jié)婚
13,普契尼 - 今夜無人入眠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歌劇詠嘆調(diào)《今夜無人入眠》來自于他的最后一部歌劇《圖蘭朵》(Turandot),當他去世前并未完成。普契尼去世后,另一位作曲家弗蘭科·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根據(jù)他的草稿將全劇寫完了。
歌劇講述了蒙古公主圖蘭朵和她殺戮世界里的故事,其中的詠嘆調(diào)《今夜無人入眠》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位男高音歌唱家的必備曲目之一。
蒙古格格圖蘭朵
14,普羅科菲耶夫 - 騎士之舞
Dance of the Knights
《騎士之舞》來自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他在自傳中寫道:“1934年底,和列寧格勒基洛夫劇院談起舞劇創(chuàng)作,我表示對抒情內(nèi)容感興趣,并議定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span>
1935年夏天,普羅科菲耶夫開始了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的緊張創(chuàng)作,全劇完成于1935年9月8日,首演是在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爾塔。1940年1月11日,于列寧格勒基洛夫國家歌劇舞劇院進行蘇聯(lián)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從此成為世界芭蕾舞臺上的著名劇目。
15,羅西尼 - 威廉·退爾序曲
Overture from 'William Tell'
這個序曲的結(jié)尾因其奔騰的節(jié)奏和嘹亮的小號獨奏而很容易辨認。
歌劇《威廉·退爾》源自德國詩人席勒的長詩,寫的是瑞士軍隊故事,由意大利歌劇作曲家羅西尼(G.Rossini)為這部歌劇譜曲。歌劇《威廉·退爾》實際上再無任何其他著名旋律,這段名為《瑞士士兵的三月》 的序曲,甚至經(jīng)常不出現(xiàn)在長達五小時的歌劇演出中。但實際上這部歌劇的序曲比歌劇本身更為有名,是音樂會上的常演節(jié)目之一。
《威廉·退爾序曲》描繪阿爾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景色,和瑞士士兵慷慨激昂的進軍。全曲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宛如一首交響詩 。這首序曲共分四個樂章,連續(xù)演奏,是很罕見的分樂章歌劇序曲。
阿爾卑斯山下的瑞士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