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文化安順》鄉(xiāng)村檔案 布依古寨羅官屯 2019年第73期(總428期)

羅官屯遠景

布依古寨羅官屯

林德勝

西秀區(qū)舊州鎮(zhèn)南面約7公里處,有一個古村莊,是為羅官,亦稱羅官屯,村民全系布依族,主要姓氏有柏、王、陳等。柏為大姓,乃開村立寨之族。

羅官原坐落一個林木掩映的半山上,背靠青山,面朝碧峰。后山峰巒聳翠,氣勢巍峨,儼然一威風凜凜的老將軍;前面群山一字排列,似一隊整裝待發(fā)的士兵,——形家稱之為“老將點兵”(亦有人稱為“飛鳳穴”,蓋其后山峰巒如一飛鳳,振翅俯至村后)。村前一馬平疇,沃土千畝。發(fā)源于雙堡九龍山的羅官河從田壩中間穿過,注入烏江水系的邢江河。河堤竹柳成蔭,河面鷗鶴戲水,河里魚翔淺底,真可謂魚米之鄉(xiāng)。

這個美麗的古村落,不僅依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布依習俗文化和民族風情,還有著特色鮮明的人文歷史、古跡遺址和村寨文化,獨具魅力,熠熠生輝。

柏氏立屯建村的傳說

羅官是一個布依族村,村名“羅官屯”,可說是一個典型的屯堡村寨名稱,這是為何呢?還得從柏姓建村說起。

明洪武年間,因云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反叛,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和沐英率30萬大軍征南,經(jīng)過3個月的戰(zhàn)爭,平定了叛亂。為了防止元朝殘余和地方土司勢力再次反叛,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邊”政策,將這些軍士留駐貴州,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安家立戶。軍隊的駐防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注],于是,這數(shù)十萬大軍及其后裔,建起了一個個屯和堡,形成了后來的屯堡村寨。羅官柏氏始祖柏敬山,祖籍江西,隨大軍南征。戰(zhàn)事平息后,被派往羅官屯軍,建村立寨。其時其地一片荒蕪,荊棘叢生,先到者或跑馬圈地,或插標為記,占領(lǐng)地盤。據(jù)說柏氏所占區(qū)域甚廣:西至雙堡騸馬牛,東達金官屯,南界左官屯,北臨小河村、猛貢村一帶。

寨主柏敬山,稟性剛毅,膂力過人,多謀善戰(zhàn),在附近一帶享有威名。雙堡周邊有一伙土匪,多次想打劫羅官,但因懾于柏敬山聲威,不敢輕舉妄動。于是轉(zhuǎn)而采用驕兵之計:屢屢向柏敬山示弱,趨奉甚恭。某日,邀請柏敬山赴宴,族人勸其勿往,恐遭暗算。柏敬山一來藝高膽大,二來仗著羅官宗族團結(jié),勢力強盛,哪把對方放在眼里,只帶一個隨從,毅然前往,大有關(guān)云長單刀赴會之慨。對方見柏敬山只帶一個隨從,不禁暗喜,連忙熱情款待,席上頻頻敬酒,殷情備至。柏敬山暢懷豪飲,喝得盡興,至晚方歸。主仆二人行至一林深地帶,一伙歹徒忽地竄出,一聲呼噪,圍聚上來。柏敬山霎時酒醒大半,當下奮起神威,揮劍迎敵,不一時,立殺數(shù)十人。然歹徒終是不散,越聚越多,眼見得是早有預謀,欲置柏敬山于死地了。危急倉皇之際,隨從對柏敬山坐騎使勁一鞭,大呼:“主人快走,我來斷后!”柏敬山厲聲大吼,躍馬揮劍,殺出重圍,而隨從不幸戰(zhàn)死?;氐郊液?,已知為人所算,遂聚宗族布署防御,準備迎敵。對方得知柏敬山安然回到羅官,村民正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決戰(zhàn)后,不由得怕懼起來,哪敢再有進犯之膽。自是羅官鞏固,柏氏宗族安居樂業(yè),族人不斷繁衍,迄今已歷17代。

那么,為何“羅官屯”這個村名姓羅不姓柏呢(羅官自來無一家姓羅)?對此,羅官的老人說,當初先是一位姓羅的軍官領(lǐng)兵在此戍屯,才取名為“羅官屯”,不久姓羅的軍官奉命調(diào)走,轉(zhuǎn)由柏姓將官帶兵在此繼續(xù)屯田,開荒建村,然仍沿用以前的寨名。這一看法是否真實,只有等待專家考證了。

羅官屯一角

防匪避難的水屯

舊時許多村寨為防御土匪,村民用石頭建筑石雕樓、石雕堡、石圍墻,形成嚴密的防御體系。但在舊州的一些村寨,因當?shù)厣偕饺笔?,居民只能因地制宜,除寨門、炮臺用石塊建筑外,其圍墻采用栽竹種剌構(gòu)筑。羅官屯亦如此。據(jù)說,羅官的寨門建在今羅官小學旁,寨門原用大石壘砌,高大雄偉,門頂上書“善與人同”四個大字。沿寨門兩邊,種植密密層層的竹林,又在竹林外圍栽培荊棘虎刺,形成厚實的竹籬圍墻,將整個村寨圍得嚴實。又在寨中修建一座雕樓,常有人在上面站崗,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即向村民報警。

但寨中的竹棘圍墻僅為一時避難屏障,不能長時防守御敵,為此,羅官人又修建了一個攻守兼?zhèn)涞姆烙な?,這就是羅官水屯。

水屯在寨子西南面,是利用灣曲的河段而修建的,其遺址至今尚隱約可見。

原來,羅官河自西而來,在距羅官村幾百米處折北向東繞半圓后,又折南向東而流。羅官人在河之轉(zhuǎn)折處向東直挖一人工河,與從北而來的原自然河道相連,形成一個四面環(huán)水的陸地。又在這塊陸地四周的河岸上栽培如寨中一樣的竹棘圍墻;將河道加深加寬,造出幾米寬的沼澤帶,人一踏進,沼泥沒過半腰,寸步難行;在沼泥中暗插一些尖利的竹木樁,甚至在危急之時,還將鏵口、耙齒倒插河底。

村子至水屯有一捷徑。當有土匪侵犯羅官時,村民迅即關(guān)閉寨門,老人婦女兒童先撤入水屯,青壯年斷后,待土匪攻進村時,已是一個空寨。

據(jù)說,羅官水屯建成后,曾發(fā)生過好幾次保衛(wèi)戰(zhàn)。常常是,土匪包圍水屯,但因畏懼河道暗器,一時不敢過河;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后雖過了河,然前面又有嚴實厚密的竹棘圍墻擋住去路;正欲強攻,早已埋伏在竹林內(nèi)的弓弩手,拈弓搭矢,紛紛射來。匪徒躲避不及,慌恐渡回,已是大半中箭,倒斃河中。村民乘勢出擊,土匪潰不成軍,倉皇逃命。水屯保衛(wèi)戰(zhàn)終以羅官取得勝利而結(jié)束。

羅官屯民居

遠近聞名的地戲

舊州許多古村寨有跳地戲的傳統(tǒng),如詹家屯、蘇呂堡、甘塘堡,猛貢等,特別是詹家屯地戲隊,因電影《千里走單騎》侵權(quán)而與著名導演張藝謀對簿公堂后名聲鵲起。其實,在舊州,還有另一堂地戲與詹家屯等地戲隊相媲美,這就是羅官地戲隊。

羅官地戲隊跳的是《三下河東》,以其精致華美的臉子,鮮艷繁華的戲服,嫻熟激烈的打斗,高亢悠長的唱腔享譽四方。以前舊州、雙堡一帶的許多村寨常請羅官地戲隊演出和傳授演藝,最遠到達平壩,長順。羅官老人說,那時的羅官地戲隊,常年在外演出傳藝,應接不暇,一些村寨因為競請羅官地戲隊演出不得而相互生隙。

某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誕日),羅官地戲隊到雙堡海子山演出。附近村寨群眾聽到后,紛至沓來。這一天,羅官地戲隊還未入場,人們早已將場地圍得水泄不通,無法進場。組辦者多次勸說觀眾讓道,退出演出場地,終無效果。看看演出時間將至,組辦者向地戲隊訴說,意欲取消演出,然又擔心眾怒難犯。地戲隊班主聽后,寬慰組辦方:“不妨,我們自有辦法。”即令擂鼓進場。但聽得一陣“咚咚鏹鏹”鑼鼓聲,觀眾尚未反應過來,地戲隊扮演孟良、焦贊的“兩員大將”大聲吆喝,手舞大刀,左劈右砍,呼呼殺至眼前。觀者一片駭然,紛紛退避讓道。“兩員大將”打開路道后,后續(xù)大隊跟進;進場后,又繞場地舞刀弄槍,場內(nèi)觀眾慌急退出場外,不一時,秩序井然,演出按時進行,觀眾既驚恐又嘆服。主辦方喜不自勝。羅官地戲隊更是聲名遠揚。

據(jù)一些老人回憶,羅官地戲隊的“騰空腳踢”“翻空心跟斗”等演技那才叫絕。地戲隊“班主”曾當眾表演:雙腳站在一塊磚上,高亢一聲,忽地向后翻一空心跟斗,雙腳仍穩(wěn)穩(wěn)站在磚上;隨后一躍而起,騰空踢腳,雙腳下落,仍穩(wěn)穩(wěn)站在磚上。這技藝,已近乎雜技演員的專業(yè)水平了。

屯堡地戲 吳傳雙 攝

崇文重教的村風

羅官開基之族柏氏祖先來自文化教育盛行的江南一帶,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家風瓜瓞不絕,其族多出風水先生和教書先生。許多柏姓知識分子,以執(zhí)教為業(yè),除在本村招童授課外,還到外地傳播文化,教書育人。

在朵嘎村對面山上,有一穴地,靠嶺朝山,聚風藏氣,為一風水好地。然而葬在此處的卻不是本地人,乃是羅官柏氏祖先,據(jù)說還是兄弟二人,出生于清乾隆時期。原來這兄弟二人為教書先生,曾在西地、朵嘎等村授課傳業(yè)。因課業(yè)勤謹,教導有方,深得當?shù)厝司粗亍?/span>兄弟二人相中朵嘎對門山上一塊陰地,才一提出,當?shù)厝水敿磻Z,慷慨相贈。二人萬分感激,在此終身授童,逝后即葬于這塊陰地。——彼時羅官尊師重教,興學育人之風可見一斑。

清末時期,因柏氏人口大增,村子漸盛,子孫受教育已然成為族中大事。族長乃集眾商議,籌資創(chuàng)辦義學。學校建成,除本村孩子上學外,附近村寨亦紛紛送子女到此求學。民國時期,有鑒于羅官濃厚的尊師重教之風,政府將原羅官小學擴建,改制為公立學校,校名為“第八堡碧波鄉(xiāng)羅官國民小學”。在這當時的碧波鄉(xiāng),除舊州城區(qū)外,也就只有羅官村辦有公立學校。

正所謂“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在羅官,家族五倫有序,謙恭有禮;村民語言文明,修睦講信。最讓人稱道的是,羅官至今無一人因違法犯罪而進過監(jiān)獄,這種現(xiàn)象,就是在全國,也是極為少見的。羅官因此多次獲得市、區(qū)“文明村”的稱號,2018年,又獲得“貴州省文明村寨”的崇高榮譽。(根據(jù)柏常永、柏常信、柏常華先生口述整理)

羅官屯古宅

1

【注】清李昶元《鎮(zhèn)寧州志》卷一:“堡者,小于城而大于寨,所以駐兵屯田。衛(wèi)之下守御所,所之下堡,堡之下總旗,總旗之下小旗。小旗之兵分守堡兵、操軍、墾田軍等。


· 作者簡介

林德勝:男,上世紀60年代生人,任職于西秀區(qū)舊州初級中學,高級教師。西秀區(qū)作協(xié)會員。發(fā)表散文、小小說、雜文、論文多篇,作品散見《教學與管理》《安順日報》《安順晚報》《黔風》雜志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屯堡百村」之云山屯
探訪貴州千年布依古寨,看看天下第一村是不是名副其實?
朵嘎那些血風腥雨的往事
安順東關(guān)-22年3月羅仙村(下)
游世界[國內(nèi)448]---貴州安龍打凼村,天然氧吧醉游人
陳嘉珉:世紀之交的黔西南州旅游概況(4)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