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號丁東小群連續(xù)發(fā)文,介紹談論“自壽詩詞”,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其中不乏重量級的人物和動人心魄的作品,讀后回味無窮。
“欲飲先邀深夜月,暫歌還譜少年心。”“悠悠誰解書生意?小塊文章大碗茶。”“細算余年還剩幾?光陰一寸確如金。”“已慣南窗臨逝水,唯將青眼對浮鷗。人生奄忽真如夢,老境隨緣何所求。”“有朋若欲閑相訪,不在山中在水濱。”這些詩句不僅抒寫了作者回顧往昔,珍重流年的情思,而且蘊含了濃厚的家國情懷。作者中高齡者已近百歲,也不乏任過相當級別的干部,但他們的文字中卻絲毫沒有當下流行的“老干體”意味。
“老干體”詩詞,不僅地方小報有,一些專業(yè)詩詞刊物有,網絡詩詞也不少,儼然成為當今詩詞創(chuàng)作的一大流派。所謂“老干體”,就是尊奉“二革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寫出的詩詞作品,套話連篇,對詩詞格律不太講究,語言也多直白,甚至直接以口號、流行語入詩,藝術性普遍不高。因為寫作這類詩詞的人以老干部居多,故被稱為"老干體"。
我這里略舉幾句,大致可見一斑:
除了口號,并無詩韻可言。與前述自壽詩所比,不啻天地之差。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詩歌之國,漢語言文字美不勝收,魅力無窮。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留下多少膾炙人口的佳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古代的詩與歌分不開,是有調子可唱的,宮商角徵羽,五音俱全。讀詩詞叫做吟誦。葉嘉瑩先生一直給她的學生教唱詩詞吟誦,要使這一古老的文化傳承下去。正是詩詞的音樂性,增加了文字的韻律美,得以朗朗上口,得以口口相傳。意境的創(chuàng)造、氣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詞造句,無不體現了“雅”的特色。
現在人寫古詩詞可以不再講究音調了,但遵從格律卻是衡量律詩、填詞的必要標準,人稱“戴著鐐銬的舞蹈”。過于直白則傷了詩詞含蓄、抒情、韻味無窮的性質。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對個人修養(yǎng)心性的錘煉,一件必須要做而又難于求成的事情,尤其在當下這浮躁的社會,更其為難。
“自壽詩”中最為可喜而又最受感動的是幾位青年才俊,運用古詩詞格律寫出來的佳句:
清平樂
四十即事
劉火雄
環(huán)球紛擾,
一嘆三長嘯。
人到中年歡意少,
與子相從就好。
知君念我沉潛,
頻邀林下相談。
想起許多往事,
臨風抖擻青衫。
作者只有四十歲,這個年齡,我不敢確定是否有深厚的古漢語浸潤,但從他的詩句中,卻肯定地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味和意象。
我所在的“鹿鳴詩社”,已經成立十余年,集聚了幾十個熱衷古詩詞的人,大都是中青年,各行各業(yè)都有,還有海外的碩士、博士,都是理工男,他們的詩詞句常常引起共鳴,甚至感動未名。“功夫在詩外”,是他們對國粹的熱愛與鉆研,奉獻了心血,才取得了成績。
真心希望年輕人在繼承和發(fā)展古詩詞的路上越走越遠,也希望有更多的“自壽詩詞”問世。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