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順著水邊道路向東走,又回到了原來的路上。過一座漢白玉石橋向北,我便來到了長春園中西洋樓景區(qū)的“諧奇趣”。長春園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前后。此地原為康熙大學士明珠自怡園故址,有較好的園林基礎,兩年后該園中西路諸景基本成型,乾隆十六年正式設置管園總領。稍后又在西部增建茜園,北部建成西洋樓景區(qū),并于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間,集中增建了東路諸景??傉嫉?0余公頃,有園中園和建筑景群約20處,包括仿蘇州的獅子林、南京瞻園的如園和杭州的西湖的小有天園等園林勝景。西洋樓是我國首次仿建的一座歐式園林,由諧奇趣、黃花陣、養(yǎng)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組成,建筑材料多用漢白玉石,石面精雕細刻,屋頂覆琉璃瓦,占地約7公頃。建筑形式是歐洲文藝復興后期“巴洛克”風格,造園形式為“勒諾特”風格,在造園和建筑裝飾方面也采用了不少我國的傳統(tǒng)手法。在西洋樓全盛時期,清宮制有一套銅版圖,為建筑立面透視圖20幅,由宮廷滿族畫師伊蘭泰起稿,造辦處工匠雕刻完成。每版用紅銅25公斤,開幅長93厘米,高57厘米,畫面內(nèi)容就是西洋樓景區(qū)的十余處歐式建筑及噴泉景觀。銅版畫全部采用西法繪制,畫工精細,忠實記錄了建筑的形象、細部、尺寸等信息,真實反映了西洋樓的原貌特征,是反映西洋樓勝景的最有權威的圖片資料,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一進門口,向南一看,一片斷石殘垣,遍地皆是。有堆在一起的,有疊放著的,有散著的;有立著的,有橫著的,有斜著的;有圓柱,有方石,有的上面還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或是花紋。那些挺立著的石柱表現(xiàn)出一種頑強的精神,似乎在訴說著那段揪心的歷史。從這幅復原圖上,可以看到當初是何等的漂亮壯觀啊,現(xiàn)在卻成了這個樣子。我急于想找到在歷史課本中出現(xiàn)的那幅照片的情景,但圍著轉(zhuǎn)了一圈,沒有找到。在哪里呢?
諧奇趣是乾隆十六年(1751)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歐式水法(噴泉)大殿。主樓三層,頂層三間,一二層皆七間,樓前左右九間弧形游廊連著兩層八角樓廳,是為皇帝演奏中西樂器之處。樓南為大型海棠式噴水池,池內(nèi)設有銅羊、銅鴨和西洋翻尾石魚等組成的噴泉。樓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噴泉池。噴泉的供水樓在諧奇趣西北,稱作蓄水樓。用騾子拉水車,提水至樓上蓄水池,起水塔作用,再以銅管下注至各噴泉機關。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在此觀賞水法奇觀。
圓明園罹難后,諧奇趣樓北小型噴泉之水池流散于北京城里,現(xiàn)已在原址復位。噴水池里面的西洋翻尾石魚流散到北京大學,現(xiàn)存北京大學未名湖西側近岸水中。此魚用黃褐色細石精雕而成,魚身長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魚肚寬90厘米,上部魚嘴寬42厘米。盛時,此魚位于諧奇趣樓南大型海棠式噴水池之正中,口內(nèi)噴出水柱,高達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內(nèi)還有銅羊、鹿、鵝、鴨以及石刻花瓶等噴水機關,皆一齊噴水,非常壯觀。
往北邊去,先是“養(yǎng)雀籠”,現(xiàn)在加上了玻璃罩保護起來了。它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用于籠養(yǎng)展陳孔雀等鳥類。養(yǎng)雀籠的西邊是形似中國傳統(tǒng)的五樓牌坊,進深第一層置有石刻帶座海蜇形山子,二次間由銅絲遮擋,飼養(yǎng)孔雀。東邊是半環(huán)形西洋式牌坊,有雕刻精致的黃銅花門。二次間石券假窗中嵌三層噴水塔。據(jù)記載,養(yǎng)雀籠飾有五色琉璃構建,與石質(zhì)建筑相映成輝。
這里原有一座花園門,也就是北邊“黃花陣”的南門?;▓@門形似西洋座鐘,黃銅雕刻花紋大門兩扇,門的兩側為西洋式花墻?;▓@門上的裝飾紋飾精美絕倫,在西式券門上飾有大量西洋番花。
接著是一個噴水池,這便是1987年在原址上復建的菊花式噴水池。池臺周圍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池中設由四只銅貓、八個小噴水塔等組成的三層噴水機關。
噴泉的正北就是歐式迷宮黃花陣,也稱萬花陣。方陣為南北長約89米,東西寬約59米,墻高1.2米,陣墻總長1600多米,鑲“卍”字雕花青磚墻面,四面設門。陣中心為高臺圓基八方西式亭,寓意“天圓地方”。盛時每當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帝都在此舉行燈火晚會。清帝坐在陣中心的涼亭里,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扎成的蓮花燈尋徑飛跑,先到者便可領到皇帝的賞物?;实劭粗徎粼诶锩鏂|奔西跑,引為樂事。
我從南邊入口進去,順著往里走,很順利,七拐八轉(zhuǎn)就到了中心涼亭。順著環(huán)形臺階,進到了涼亭里面。這座涼亭完全是用漢白玉石制作的,為穹隆頂,石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待了一會兒,我便往外走??墒亲咧咧凡煌?,便又倒回來重新尋找路徑。還好,終于出來了。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黃花陣是1987和1989年重建的。但從隨后人們發(fā)現(xiàn)的一張黃花陣圓頂涼亭老照片進行分析比對,這座涼亭實為中式并非歐式,比如涼亭柱子應是木柱,方位也不準確。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見識了一下當初的大致情景。
我從北側路順著向東走,去尋找那幅照片的情景。前面右邊出現(xiàn)一處殘跡,大量的石塊堆疊著,上面還立著石塊,倒塌了的石塊散在地上。這個地方是“方外觀”,原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的愛妃容妃也稱香妃做禮拜的地方。三開間,用刻有回紋圖案的大理石貼面建成的歐式小宮殿,屋頂是模仿中國式的重檐四坡藍色琉璃瓦頂,上下各三間,兩側有半環(huán)形石階通往二樓。大門和樓梯的臺階是用青銅構制的。容妃是維吾爾族人,由于她的家庭起兵配合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判亂有功,進京領受封爵,她也入宮被封為“容妃”,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離世。傳說容妃因為體內(nèi)汗腺能分泌出香味,長得又十分漂亮,故備受乾隆皇帝寵愛。為了取得她的歡心,也為了尊重維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宗教習慣,弘歷后來特意把方外觀改建成容妃在園內(nèi)做禮拜的場所。主要是在室內(nèi)墻上加刻了兩塊圓形阿拉伯碑文。這兩塊碑文的譯意分別是“奧斯曼愛真主,真主愛奧斯曼”和“阿里愛真主,真主愛阿里”。奧斯曼、阿里皆為伊期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除此之外,乾隆還傳諭,不遠千里為容妃進獻沙棗花;在西洋樓東部為她建造了線法畫,繪制了其家鄉(xiāng)新疆阿克蘇的風景畫,隨季節(jié)不同更替畫面,以解她的思鄉(xiāng)之情。
此處也沒有,繼續(xù)前行尋找。左邊綠草坪里生長著一溜白皮松,在冬日里仍顯示出生機。前面又出現(xiàn)一處,看看有沒有。轉(zhuǎn)著看了一圈,還是沒看到。這里原是“海宴堂”,圓明園中著名的“西洋十景”之ー?!昂j獭币辉~取自唐朝鄭錫《日中有王字賦》中“河清海晏,時和歲豐”句,河即黃河,晏是平靜,“河清海晏”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用以比喻國泰民安。
海晏堂由正樓和后工字蓄水樓“錫海”組成,是最大的一處歐式園林景觀。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是一個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它們是由意大利牧師郎世寧、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設計指導,中國工匠建造的。這十二個生肖動物每隔兩小時按干支時辰依次輪流噴水。到了正午時分,所有的噴泉都同時打開,十二只動物噴水的聲音像洪水一般響高,可傳到幾公里之外。設計之精巧令人稱贊。
走著走著,抬頭看,到了圓明園展覽館。在弧形墻前,十二個生肖呈八字狀像人樣蹲坐在石基上,每個手里都持有一件各不相同的東西,有的拿著扇子,有的持有長槍等。八字的上部中間和開口處都有精美的石雕作裝飾。這是仿照原來的樣子修建的,但不能噴水。
我走進展覽館去參觀。展覽分四個展區(qū),“遠逝輝煌”“巨變滄?!薄笆⑹乐毓狻保€有一個考古展區(qū),通過圖片、珍貴歷史照片、歷史文獻、文物石刻以及近幾年圓明園遺址考古出土的文物等,展示了圓明園整個的歷史過程,向人們解讀了圓明園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了圓明園,喚醒了內(nèi)心深處那刻骨銘心的記憶,增強了愛國之情。
從展館出來,我繼續(xù)向東行。先是看到在一個三合土高臺上兀立著幾根石柱,待轉(zhuǎn)到南面去,我終于看到歷史課本上那幅照片的真景了。破碎的石基上仍傲然屹立著殘破的用雕花漢白玉石搭建的造型獨特的石龕樣的門,左邊門柱已倒,右邊只立著柱石,上檐石雕落于兩側,只有中間還是完整的;稍遠處幾根方形圓形大型石柱挺立著。這些遺址記錄著英法聯(lián)軍摧殘中華文化的滔天罪行,不由讓人產(chǎn)生對侵略者的無比痛恨之情。
這里是“大水法”遺址。大水法是長春園中西洋樓景區(qū)的一部分,西洋樓景區(qū)的主景就是人工噴泉,時稱“水法”,特點是數(shù)量多、氣勢大、構思奇巧,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精髓,包括前面看到的諧奇趣和海晏堂,大水法是園內(nèi)最為壯觀的歐式噴泉景觀。大水法面朝南,建筑造形為石龕式,酷似門洞。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前下方為橢圓菊花式噴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銅梅花鹿,從鹿角噴水八道;兩邊有十只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稱作“獵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噴水塔,塔為方形,十三層,頂端噴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銅管,也都一齊噴水,蔚為壯觀。
大水法南邊朝北建有專供皇帝觀賞噴泉用的寶座和石雕屏風,名曰“觀水法”。大水法與觀水法都在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建成?,F(xiàn)在還可以看到,在觀水法正中有一石臺,這里是安放皇帝的寶座的;后面有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風,分別雕刻著西洋軍旗、甲胄、刀劍、槍炮圖案;石屏風東西兩側各立有漢白玉石方塔一座。圓明園遭劫后,五塊石屏和兩座石塔曾流落于北京大學,1977年運回并置放于此。這里應該說基本還是原樣。
大水法北側的高臺西洋鐘樓式大殿為遠瀛觀,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添蓋的。門窗都鑲嵌玻璃,共大小1206塊。遠瀛觀的數(shù)十根高大石柱都是優(yōu)質(zhì)漢白玉,尤其中券兩側的漢白玉巨柱,柱頭柱身滿刻下垂式葡萄花紋,刻工精良,枝葉活潑如真,實屬藝術珍品。
我正看著,來了一群小學生,戴著藍色的毛線帽子,后面還有一群正往這走著。老師們安排學生在大水法前排隊照相,老師說的話我一句也沒聽明白,不知這是哪里的學生,就問旁邊站著的一位男老師,他說是“Hong Kong”,接著又說“香港”,噢,這是香港的小學生,也到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來了,很好!
我再往東走,在通往“線法山”的棧橋旁,有一座半身石雕人像,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詩人維克多·雨果。雨果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作家,沒有民族偏見,在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之后,雨果就寫了《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石像旁邊便有一石質(zhì)書頁,上面用中法文刻著信中的部分內(nèi)容: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nóng)神廟。從前他們對巴特農(nóng)神廟怎么干,現(xiàn)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制品。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法蘭西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贓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zhàn)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p>
在信中他強烈地譴責了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他從人類的角度,公開斥責政府如強盜一般,顛倒黑白,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他指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他盛贊中華民族,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我對這位偉大的作家充滿敬佩之情。
線法山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土山,高約8米。山的四面均有五尺寬的盤山道蜿蜒而上直到山頂,道旁砌以黃綠二色琉璃矮墻。因為當年乾隆皇帝喜騎馬順山道盤旋上山,此路又迂回曲折總給人一種半天也走不到頭的感覺,所以當時俗稱“轉(zhuǎn)馬臺”。在山頂建有一座重檐八角四券西式?jīng)鐾?,站在涼亭?nèi)可俯視大水法、遠瀛觀,東則可遠眺方河及線法畫。
在大水法與線法山之間,原有一座四柱三間西洋式牌樓,中間大門為圓券式,兩旁小門則為方券式,十分精美。在線法山的東面相對應也修建有一座西洋式牌樓,時稱“螺獅牌樓”,與西門一樣正門石券上檐雕刻有哈俐云加番草,還雕有軍鼓、軍旗六面,南北兩券上檐刻有花瓶,并配以軍鼓、刀箭裝飾。
最東邊有一條東西長144米,南北寬50米的河,因呈矩形,俗稱方河,沿岸用整齊的條石筑成,泉水通過暗管從獅子林流入。在方河南北兩岸有線法墻,也稱線法畫,是在方河東岸修筑的七道左右對稱的八字狀斷墻,前六道十二面斷墻的南北長度分別為5.4米至8.5米不等,最長一段是25.6米。各斷墻之間前后距離漸次增大。墻面懸掛著反映意大利威尼斯水鄉(xiāng)街景的油畫。這些油畫可以隨時更換,在線法畫最東面南北兩角建有兩間庫房,每次換下來的油畫就存放在這兩間庫房內(nèi)。據(jù)說當時乾隆為討好容妃,此處還曾掛過反映新疆阿克蘇地區(qū)街市景色的畫,容妃經(jīng)常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線法畫掛上了自己家鄉(xiāng)風景的油畫,一旦思念故鄉(xiāng),就可以站在線法山向東望,就像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一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