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寫文章,除了講究文采、風骨之外,對聲律、音調(diào)的把握要求也很高。古人寫駢文、唐詩、宋詞、元曲,都需要創(chuàng)作者掌握漢字的發(fā)音規(guī)律、才能寫出抑揚頓挫的詩文。
但是,中國古代并沒有拼音。那么,古人是怎么掌握并記錄下漢字發(fā)音的呢?其實中國古代專門有一類書,叫做“韻書”。
比如《切韻》、《玉韻》、《廣韻》,還有一類雅書《爾雅》、《廣雅》、《釋名》,這些書都有涉及漢字的發(fā)音。
我們聰明的古人,還開發(fā)了多種多樣的文字注音的方法,例如“譬況”、“讀若”、“讀為”,以及“直音”、“反切”。
其中“反切”這種注音的方法,在歷史上運用的時間最長,影響也最大?!爸币簟边@種注音的方法在《辭?!防锩妫两褚廊辉谑褂?。
最近幾年,網(wǎng)上流行用“中古音”、“上古音”,來朗誦古代詩詞,甚至還給《封神演義》這樣的電視劇配音。
網(wǎng)上這些視頻博主的發(fā)音,聽著非常古怪。有些像越南話,有些像泰語、俄語,還有一些則像閩南語的發(fā)音。
很多網(wǎng)友對此覺得非常奇怪,就問這些博主:你們又沒有穿越到過去,怎么可能知道古人是怎么發(fā)音的呢?制作人回答:因為我們古代有韻書呀。
這里的韻書,就是指我們古代“拼音”書籍,只不過它不是采用我們今天的字母來拼音。中國古代給漢字注音的主要方式,大概有“譬況”、“讀若”、“直音”和“反切”等幾大類。
1、譬況。就是用一個字,標注另一個字的讀音,并對聲調(diào)發(fā)音,作出簡單說明。例如:蘇軾的《張飛傳》中“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的“碪”,當念“真”,音平緩短促。
2、讀若。是用近音字來標注一個字的發(fā)音。例如:《禮記·中庸》,“其治國如示諸掌乎?”鄭玄注:“示”讀若“真之河干”之爭。意思就是說,這個“示”字在這句話中要發(fā)“真”的音。
3、直音。直接用一個字標注另一個字的音。例:西楚霸王項羽的“項”,讀“向”音。虞美人的“虞”讀“魚”的音。
4、反切。這就是中國古代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注音方式,用兩個漢字來對一個字注音。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加后一個字的韻母,就得到了這個字的發(fā)音了。
以上幾種古代拼音法,“譬況”法和“讀若”法都很相似,但是操作起來有點麻煩。因為漢語單字信息量極大,光用文字注釋去介紹一個字的讀音,很難做到統(tǒng)一理解。
“直音法”,曾經(jīng)也用過很久。它的優(yōu)點就是使用起來方便,但是它要求必須要找到一個字的同音字。
有些漢字根本就沒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是非常罕見的字,也就沒有辦法去進行標注了。比如“命”、“佛”這些字就屬于這種情況。
我們中國古代除了有“拼音”外,還有“樂譜”。不過我們的樂譜,不是阿拉伯數(shù)字的簡譜,也不是五線譜,而是“工尺譜”。
有一部很出名的電影叫《南海十三郎》,主角是一位粵劇編劇,他就在戲里面就用“工尺譜”唱過古曲《寒江釣雪》。
古人記樂譜的方式,同樣是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漢字。近代昆曲、京劇等戲曲里,老師傅還是在使用這種工尺譜來記譜演唱。
中國古代“拼音”反切法,比起其他的方法有很多的優(yōu)勢,不過它也有很致命的缺點。因為“反切”要用兩個漢字,取前者的聲母和后者的韻母來注音。但是這兩個字,事實上不固定。
比如“花”這個字,可以用“何爪”來反切,也可以用“胡拉”來反切。不同的人會采用同聲母,或者同韻母的不同字來標注它的發(fā)音,于是就會造成注音上的混亂。
另外,“反切”還有一個弊?。喝藗冇脻h字給漢字注音的時候,多半是采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在注音。然而,中國的方言卻非常多。
所以,同一個漢字,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方言里面,發(fā)音也不一樣,因此根據(jù)現(xiàn)在的韻書,我們就很難搞清楚某個字、詞在古代的正確讀音。
最后一個大的問題,就是:要學好“反切法”,需要記住大量的漢字。它不像現(xiàn)在的拼音那么簡單,我們現(xiàn)在的漢語拼音的聲母是23個,韻母是24個,學起來就容易多了。
用字母給漢字進行注音,最早的是明代的西方傳教士。他們?yōu)榱藢W習漢語,用羅馬字給漢字注音。不過,這種注音方式只在外國傳教士間流行,并沒有影響到中國人。
近代漢語拼音,是清朝末年才開始出現(xiàn)的。因為國力衰微,中國迫切想要跟世界接軌。國內(nèi)的主流學者,大膽地提出了漢字拉丁化的方向,但是遇到了阻力。
于是,他們開始嘗試用字母來對漢字進行注音。從五四運動開始,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不斷有學者以非官方的名義公布了好幾套“漢字羅馬拼音方式”,但是一直只在知識圈中流行。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拼音,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研究出來的拼音方案。正式的《漢語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秋天,才開始被納入小學基礎教育的。
港臺地區(qū)使用的拼音方案跟我們不一樣,臺灣在1984年的時候,還在用《國語羅馬字修訂草案》,后來才改為了《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我們的古人很聰明,怎么可能沒有自己的“拼音”方案呢。古代中國除了有譬況、讀若、直音和反切等“拼音”法門,還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曲譜“工尺譜”,以及別的文字“工具”。
像前面我們提到的《爾雅》,里面除了有古代的“拼音”,還是一本古代字典。
“直音法”直到現(xiàn)在,都還在字典里面沿用著。“反切法”注音對老百姓來說,已不實用了,不過它卻成為了,我們研究上古發(fā)音的重要工具。
有了這個工具,我們才能聽到擬古音的《關(guān)睢》、《將進酒》,聆聽到來自千年前的聲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