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聽《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這首曲子了,不禁想起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東部的格拉納達城,想起城里穆斯林和天主教風格的建筑,想起城邊融合了兩種文明特質的、美輪美奐的阿爾罕布拉宮。
在格拉納達,主要由阿拉伯人組成的摩爾人曾與西班牙人長期戰(zhàn)爭,最終失敗。
然而,歐洲的文藝復興還要歸功于阿拉伯人,是他們在鼎盛時期大量翻譯了古希臘—羅馬典籍,給貧乏的中世紀帶來了寶貴財富,歐洲人又把這些典籍翻譯成拉丁文。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哲學家如伊本西那、阿威羅伊也深刻影響了歐洲的哲學啟蒙。
沒有阿拉伯人的貢獻,歐洲的文藝復興就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
人類就是這樣,在文明的交融中,不斷進步走到今天。
人類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既有文明的沖突,又有文明的共生,就像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看似勝者為王,其實每個物種唇齒相依。
每一種文明都是人類共同享有的,每一種災難都是人類共同承擔的。
反過來想想,如果人類只有一種文明形態(tài),這種文明就是脆弱的。唯有共生、相互交融的文明才是有生機的。
大學是承載人類文明的地方,是推動人類進步最活躍的地方。一所大學應該理解每一種文化,每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本質上都是人類共有的;一所大學的格局,應該看它國際化的程度?!笆澜绱髮W的趨勢就是國際化,當今這種趨勢日漸顯著”,這是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多年的觀察。
本刊此次報道成都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展開,是在人類文明共生體的觀念下展開,愿讀者有所收獲,看到一所大學是如何在國際化戰(zhàn)略的推動下快速發(fā)展的,又如何深刻地影響了本地文化的發(fā)展與開放。
在這新的一年,也許疫情和經濟仍然有許多不確定,但我們相信,也唯有更多的國際理解,教育才會推動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與和平。
2019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落戶成都,而成都又將大運會運動員村落戶成都大學,這是世界對成都大學多年開放辦學的祝福與期許,更是一座城市對一所大學的認可與重托。
一座城市在GDP和文化繁榮中尋求平衡。因為成都這座城市知道,所有城市的競爭最終都是文化的競爭,文化的繁榮與包容又吸引人才,進一步推進繁榮。
一座城市在對外開放和文化傳承中尋找融合。因為成都這座城市知道,所有城市的發(fā)展最終都是開放的發(fā)展,教育的開放與傳承又聚集資源,進一步賦能開放。
成都,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運動員村落戶成都大學意味著:無論怎樣,成都大學都將是成都在大運會上面向世界的“待客先生”,俗稱“知客士”。
成都大學能做好嗎?
能,一定能。了解成都大學的人是這么說的。
這就要談到我們這篇報道的重點:成都大學的國際化戰(zhàn)略。
成都大學一直堅持應用型城市大學創(chuàng)新建設之路。在十余年前時任黨委書記屠火明、校長周激流提出“頂天立地”、姓“成都”名“大學”辦學定位的基礎上,現(xiàn)任校長王清遠在八年前提出三大發(fā)展戰(zhàn)略:人才戰(zhàn)略、特色戰(zhàn)略和國際化戰(zhàn)略。國際化戰(zhàn)略與人才戰(zhàn)略、校城融合特色戰(zhàn)略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主要談國際化戰(zhàn)略。
“全球勝任力”,這是一個新的概念。成都大學特別強調這個概念,并以此作為城市大學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國際化核心素養(yǎng)。
什么是全球勝任力?成都大學以四對范疇來作答:中國情懷與世界胸懷,全球知識與跨文化交流,專業(yè)素養(yǎng)與國際規(guī)范,無邊界學習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有意識踐行文明互鑒,有行動做好國際傳播,讓世界認識一個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
提出國際化戰(zhàn)略的校長王清遠對記者說:“當今世界大學的趨勢和潮流就是國際化,包括那些老派的英國大學,都呈現(xiàn)多元包容、去歐洲中心的趨勢,這和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并存的趨勢有關。哪所大學拒絕國際化,哪所大學就將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方面落于下風。成都大學要堅持國際化戰(zhàn)略。”
2021年,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當年獲批當年招生運行
在國際化戰(zhàn)略堅定實施與穩(wěn)步升級的背景下,成都大學發(fā)展呈現(xiàn)加速度,人們把這種速度叫“成大速度”。近年來,成都大學從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院校,躍升為2021年軟科國內排名249位的綜合性大學,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全球千強高校、國內百強高校。
這是怎樣一種速度,這樣的速度是成都大學把自身的發(fā)展與城市的發(fā)展緊密地系在一起,借勢而進,聚勢而發(fā),熟悉國際表達,融入世界話語體系,為大學,也為這座城市。
成都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
2021年,軟科“國際競爭力”評價模塊位列國內高校第163位,兩項國際化指標首次雙進全國前100強;
學校首進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位列全球第1001-1200位,位列中國大陸上榜高校第73-92位;
中外合作辦學與境外辦學邁進省內第一方陣,中英合作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正式獲教育部批準,實現(xiàn)當年獲批當年招生運行;
國際中文教育與孔子學院(課堂)項目具有全國示范性,在教育部專題工作會上做國際中文教育經驗交流發(fā)言;
2021年,與1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1所高校開展45個本碩博多層次海外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
學校是唯一連續(xù)兩年獲教育部批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的省內高校。目前,學校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非獨立法人機構1個,在校項目學生接近1200人,三年內基本實現(xiàn)規(guī)模翻番(2018年在校項目學生656人),預計2024年在校項目學生將達到2500人,在全校學生規(guī)模中占比接近10%;
雅思機考考點獲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英國文化教育協(xié)會批準,成為省內繼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之后的第三個雅思機考考點落戶高校。
……
成都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成果碩碩,在此無法一一例舉。
“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的核心任務,高等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人才培養(yǎng),開設國際化課程也好,搭建國際化平臺也好,集聚國際化師資也好,都是為了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與水平,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優(yōu)秀人才也必將在服務城市發(fā)展、服務國家戰(zhàn)略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蓖跚暹h校長如是說。
成都大學與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合作舉辦藝術設計、廣播影視節(jié)目制作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促進了成都大學藝術學學科發(fā)展,是成都大學率先與國外高校進行深度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學科,截至目前共有57名教師赴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師資培訓,為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國際化辦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成都大學這所年輕的綜合性大學有了濃濃的文藝份兒,與成都這座城市的氣質相得益彰。
成都大學與韓國嶺南大學合作舉辦工程造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促進了成都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國際化進程與發(fā)展,促進了工科類管理學專業(yè)的發(fā)展。截至目前,共有62人次韓國嶺南大學的外籍專家來校授課,10余名教師赴美國、法國、泰國、韓國訪學。從此,成都這座城市在建筑領域又與世界產生了更廣的鏈接。
成都大學與韓國嘉泉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促進了成都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國際化發(fā)展,推動學校工學專業(yè)的發(fā)展。一個城市高端制造業(yè)發(fā)展將多出很多人才。
成都大學與以體育專業(yè)著稱全球的英國斯特靈大學合作設立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促進了體育學科、文學學科、工學學科發(fā)展。更重要的是,與斯特靈大學合作中成都大學全面采用學科交叉融合的育人模式,引入了英國斯特靈大學模塊化課程,建構了“一核、雙融、四力”的跨學科、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體系。這是開放性的吸納,也是一種全新的探索。
今年6月,成都將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體育研究、教育、培訓見長于全世界的斯特靈大學將合作項目落戶成都,組建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勢必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以自身的優(yōu)勢和對全球體育業(yè)態(tài)的熟悉發(fā)揮很特殊的作用。她將敞開雙臂:“歡迎你們,我的老朋友!”。讓全世界感到:是的,很好,成都大運會很好!成都大運村,很好!(詳見報道中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斯特靈學院”部分)
成都大學國合處項目運行管理科科長高婧老師,長期從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運行管理,為斯特靈學院落戶成都大學做了大量工作。她說:“中外合作辦學為學生提供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國際優(yōu)質教育的機會,為中外方教師提供共同授課、合作科研的機會。這種深度的融合加深了學生對專業(yè)的理解,開拓了教師的視野,緊跟了行業(yè)的前沿,更助推了學科的發(fā)展,也實現(xiàn)了國合團隊的成長與飛躍?!?/p>
2017年組建的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從創(chuàng)建起就將目標對準東盟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藝術教育,經過幾年發(fā)展,很可能成為國內綜合性大學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藝術類學院;2021年新建的中英合作斯特靈學院,將會在休閑體育、體育大數據、健康大數據、體育傳播、健康傳播等產業(yè)方向及其研究上發(fā)力,成為西南地區(qū)中外合作辦學優(yōu)勢項目;外國語學院和海外教育學院也將合力打造成都大學“全球語言課程中心”,為學生提供多語言專業(yè)和課程的支撐。
所有的探索和成果,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學生?學校?城市?區(qū)域?還是整個世界?
成都大學與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合作辦學10周年合影
他們說,國際化的本質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王清遠校長
記者曾問王清遠校長:“將行政管理性質的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以下簡稱“國合處”)與教學性質的海外教育學院(以下簡稱“海教院”)進行機構并置,處長兼任院長,部門學院領導班子合二為一,將兩個平臺打通,這種制度創(chuàng)新有沒有借鑒其他高校的經驗”,王清遠校長的回答是:“沒有,沒有現(xiàn)成可借鑒,然而制度設計有其內在的邏輯,就像科學研究一樣,你覺得在邏輯上是通的,就可以去試驗?!?/p>
2015年,學校成立海外教育學院,負責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運營和留學生培養(yǎng),與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合署辦公,時任國合處處長歐玉松同時也兼任海教院院長。
這種制度設計使行政部門和教學單位形成強大合力,海教院依托國合處的全校性對外合作資源與平臺拓展海外培養(yǎng)項目,國合處憑借海教院擁有其他職能部門望塵莫及的教學科研隊伍資源。
這種制度設計打破了行政與教學的藩籬——鼓勵教師團隊跨前一步,用行政思維參與項目的開拓和運營,同時鼓勵行政團隊邁前一步,用學術的思維參與教改和學術研究。
效果是:國合處充分發(fā)揮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的引擎功能,海教院主動擔當大學國際化重大項目的“孵化器”,二者相互支撐,相互成就。
這是機制的力量,邏輯的力量,科學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教育人都能理解這一點。
最終,成都大學制度創(chuàng)新的效果讓人刮目相看。
英國駐重慶總領事管商務領事馬睿杰給成都大學雅思認可機構授牌,彭曉琳副校長代表學校接受授牌
關鍵是國際化隊伍
“我們有一支思想過硬、視野開闊、銳意進取、傳承創(chuàng)新的國際化戰(zhàn)略核心隊伍,這是一支專業(yè)化的骨干力量。學校黨委一直高度重視國際化戰(zhàn)略的發(fā)展,重視國際化戰(zhàn)略專業(yè)團隊的建設,通過各類國際合作重大平臺,歷練我們的骨干力量,構建我們的核心梯隊,帶動我們的團隊成長?!?/p>
成都大學非常重視利用各類國際化項目平臺,為國際化戰(zhàn)略隊伍培養(yǎng)、聚集人才。
成都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彭曉琳告訴記者,成都大學自2010年開始與美國新罕布爾什大學共建孔子學院,學校以此為重要平臺,選派、培養(yǎng)、歷練了一批對外交流人才。很多派去美國的成大教師,在新罕布什爾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經歷中,與國外大學、社區(qū)的交流中,逐漸熟悉國際話語體系、運行規(guī)則,了解他們的文化,成為對外交流的專家,回國后在成都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的重要部門和重要崗位上發(fā)揮重要作用。
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黨總支書記劉亞玲(曾任孔子學院第三任中方院長),現(xiàn)任國合處副處長楊茜,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系主任周怡喬、英語系主任楊蓓,斯特靈學院教務辦主任朱玲等都曾在孔子學院任教,在孔子學院轉型后仍然與新罕布什爾大學保持良好關系,將資源、人脈整合到成都大學的國際化資源庫中,為成都大學其他項目助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學院外方創(chuàng)始院長王亦歌先生,自2010年孔院成立就成為成都大學的“老朋友”,推動成都大學和新罕布什爾大學多次舉辦國際研討會、大型展覽及文化交流活動,積極向海外介紹和展示天府文化。王亦歌先生目前已受聘海教院特聘研究員,成為成都大學外籍專家團隊的一員,致力于挖掘具有成都元素的古詩詞,將其翻譯為英文,通過中英雙語鑒賞,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服務“一帶一路”,進一步展示成都的國際文化形象。
成都市政府的國際合作重大項目也為骨干隊伍培養(yǎng)搭建了良好平臺?,F(xiàn)任海教院副院長鄧麗娜,曾于2006至2008年參加成都市與泰國外交部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項目,由泰國外交部提供全額獎學金,赴泰國皇家川登喜大學深造,獲MBA碩士學位。學校還通過參與歐盟“伊拉斯謨計劃”(Erasmus Program),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師赴歐洲攻讀博士學位,為成都大學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教學科研人才和國際化戰(zhàn)略核心隊伍成員,其中包括斯特靈學院院長于曦和國合處副處長牟磊等。
成都大學十幾年來通過各類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及其與國外大學的項目合作歷練和儲備人才,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成都大學的國際化戰(zhàn)略發(fā)展得如此迅速。
成都大學斯特靈學院揭牌儀式領導合影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成都大學的師生都習慣將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和海外教育學院合并稱為“國合海教”,這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習型團隊。
這個團隊將國合處與海教院兩個平臺運行得風生水起,國際化的戰(zhàn)略驅動性得到凸顯,國際化的創(chuàng)新引領性得到彰顯。
杜潔是成都大學現(xiàn)任國合處處長、海教院院長,曾任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孔子學院第二任中方院長,她告訴記者說:“我們一直在建設學習型組織,培育團隊成員的成長型思維,倡導團隊成員的共享型人格,激勵大家共同努力構建成都大學的開放型格局?!?/p>
杜潔多次提到國合海教的組織文化特質,即追求卓越、創(chuàng)造意義。她為全院師生精心推薦一本小書《海鷗喬納森》,這是講述海鷗喬納森為了實現(xiàn)飛越大海、卓越飛翔的夢想,不斷嘗試突破飛翔的高度和速度極限、尤其是突破自身思維和眼界局限的寓言故事。
這本書所傳達的突破自我、卓越飛翔的精神,成了國際化戰(zhàn)略團隊的精神。
《海鷗喬納森》所傳達的突破自我、卓越飛翔的精神,成了國際化戰(zhàn)略團隊的精神
國合海教鼓勵老師們拓展學習邊界,每學期都要為老師們提供“學院薦書”,推薦書目包括了經合組織《為全球勝任力而教》《未來世界青少年行動指南》、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2030路線圖》等面向全球教育、面向未來教育、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水平著述和綱領性文件;也包括《世界新興大學特征與經驗》等專著,以把握全球范圍內年輕大學國際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與趨勢。
國合處海教院倡導協(xié)同性研究,鼓勵教師團隊跨前一步參與項目的開拓和運營,鼓勵行政團隊邁前一步參與教改與學術研究;倡導系統(tǒng)性思維,要求工作思考縱向拔高一級、橫向關聯(lián)一周,系統(tǒng)研究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重點,找準國際化在大運村建設運行和學校學科建設中的突破點,強化國際化的戰(zhàn)略性。
顧磊老師在國合處工作已經有14年了,現(xiàn)任綜合科科長。顧磊說:“宏偉的國際化發(fā)展藍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各方英才。大家團結進取,有愛有夢,共同繪就嶄新的藍圖?!?/p>
海教院黨政辦主任鄔丹老師說:“幸運的是,在國合海教,大家有一個關于飛越大海的夢想,一個關于飛出自己最完美弧線的計劃。一次次自信篤定的完美飛行,一個微笑的回眸,一份關心和叮嚀,都會給這只隊伍注入愛、力量和勇氣。我想有了愛、力量和勇氣這份珍貴的禮物,國合海教這支隊伍會繼續(xù)創(chuàng)造奇跡?!?/p>
海教院青年教師牛曉丹說:“在國合海教,在工作中不斷突破自我,打破認知邊界和事務邊界,是我獨有的生命體驗。”
國合處杜薇老師全程參與了學校英文門戶網站的設計、籌建和運行。她說:“英文網站作為學校面向全球展現(xiàn)影響力的國際'名片’,是項集合全校之力、國合海教主動承擔的工作,對于整個部門都是項挑戰(zhàn)。我有幸參與網站的建設工作,這次工作經歷就是一次學習經歷,一次挑戰(zhàn)自我最終提升自我的經歷?!?/p>
海教院英語教師劉穎參與了雅思機考考點籌建申報工作,為制作視頻推文,專門開設了“皮特果”微信視頻號,學習短視頻剪輯和制作,將原本靜態(tài)的推文以生動鮮活的形式推送到考生面前。
一支開放的國際化隊伍: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與海外教育學院團隊
成都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的目的是為了迎接未來教育。
海教院黨總支書記許慶榮說:“我們的團隊有一個特點,眼界開闊,關注教育。不管在哪里都要先望一望遠方,那里有教育的本質。之后,再回到腳下,開始前行?!?/p>
采訪中,了解到本刊報道過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理論,老師們馬上和本刊記者討論教育的最新理論和趨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