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消失了百來年的《富春山居圖》又一次在市場出現(xiàn)了,這一出現(xiàn)立即被被樊舜以重金買下。
這事被當代有名的大畫家沈周得知,他不經(jīng)一陣心酸,因為這幅畫正是從他手中流落出去的。
沈周與仇英、文徵明、唐寅三人一道,被稱為明四家。而這幅《富春山居圖》早年也確實是沈周的藏品。
沈周畫像
文人們都喜歡有事沒事設(shè)宴什么的,沈周也是如此。一次,沈周邀請平日的好友來家中做客。宴會上,素來對黃公望瀟灑氣質(zhì)推崇有佳的沈周將自己收藏的許多字畫古玩拿出來給大家賞玩。
不過,竟有人乘此機會盜走了《富春山居圖》。
沈周跋文
成化二十三年(1487)沈周懷著沉重的心情,僅憑著自己的記憶摹畫了一幅《仿富春山居圖》,且在題跋部分記錄了原作得而復(fù)失的經(jīng)歷。這張仿作后來也被樊舜收了去,能將自己的仿作能和《富春山居圖》收藏在一起,對于沈周來說也能算是一種安慰了吧。
富春山居圖局部
之后《富春山居圖》作傳到了無錫人,能詩詞、善丹青的名士安紹芳手中。
萬歷十五年時,宮中出現(xiàn)政變,一時間朝野政黨林立,十分混亂。
中年時期的安紹芳也受到了這次政治事件影響,他在朝為官的父親蒙冤,安紹芳兩次上書,到處打通關(guān)系支持自己,最然最終沉冤得雪,但是這一趟的折騰下來,安紹芳耗費了大半心血。
萬歷十九年(1591),安紹芳的母親和妻子相繼去世,自己也因為過于悲傷,年僅51歲便離世了。
安紹芳在《富春山居圖》上僅僅留下兩方印記,后人也不能知道收藏的詳細情況和具體時間。
富春山居圖局部
有關(guān)的確切資料反而表明在萬歷四年,董其昌經(jīng)朋友的介紹購得了《富春山居圖》。董其昌在晚明時仕途順利,曾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同時他也擅長于山水畫,是當時最杰出、極具影響力的書畫家。
他在畫論上提出了南北宗之說,認為文人畫意趣豐滿、筆墨更高,稱為“南宗畫”;而職業(yè)畫工的畫通過勤奮刻苦即可修得到,歸為“北宗畫”,但對北宗畫不十分看重。
董其昌跋文
《富春山居圖》筆墨平淡但很有格調(diào),正是董其昌所欣賞南宗畫,在他得到畫卷細細觀賞后更是對此贊嘆有佳,還將自己的愛贊之情跋于卷后。
董其昌晚年歸田,每天與客人談天說地,卻與反而與人起了爭執(zhí),被人縱火焚毀了他的住宅。
有一說法是董其昌父子十分好色,想要強搶民女要納為妾,結(jié)構(gòu)逼死了這個女子,百姓不平才燒了他家房子。但這只是坊間小曲的流傳,也有人認為是董其昌遭此災(zāi)禍是為官時在朝廷樹敵無數(shù),因詞被人暗算了。
富春山居圖局部
出事后董其昌將《富春山居圖》抵押給了好朋友吳之矩,吳之矩去世后將畫作留給了兒子吳洪裕。
吳洪裕對《富春山居圖》更是喜愛有加,他本人家境富裕,卻又無心于官場名利,加之當時明末社會動蕩,他索性躲到鄉(xiāng)下別墅中去了。
據(jù)說吳洪裕是吃飯睡覺都不讓《富春山居圖》離開自己的身邊的。后來還專門為這幅作品修建了一座樓閣,取名“富春軒”,在樓外種植芳香的各色花草,同時在樓內(nèi)放置奇珍異寶烘襯《富春山居圖》。
然而這個似乎是最喜愛《富春山居圖》的人,卻在臨終前作出了險些使畫卷萬劫不復(fù)的決定,這事我們明天再做細談。
《世界藝術(shù)鑒賞庫》一個滿足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全方位藝術(shù)鑒賞需求的產(chǎn)品,定位于為藝術(shù)教育提供資源、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學(xué)習(xí)數(shù)據(jù)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