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氣候非常反常,五月初,先是華東反常突破30℃,幾場大雨后,華南的氣溫噌噌噌直接見35℃。話說,這才是今年溫度的熱身,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fā)布的一份通報指出,今年晚些時候出現(xiàn)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可能加劇全球升溫并增加打破溫度記錄的可能性。漫長炎熱的夏天來了,何以解暑,唯有植物。
說到夏天,讓我想起植物圈那么多以“夏”命名的植物,比如夏天無、夏枯草、夏蠟梅、夏至草、夏堇……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顧名思義,此季正是它綻放之時,耳熟能詳?shù)乃?,大家對它有多少了解呢?/span>
因仲夏可采其塊莖,故名“半夏”,它的別稱很多,比如生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等等。半夏的學名是Pinellia ternata (Thunb.) Makino,其屬名Pinellia 以意大利植物學家Giovani Vincenzo Pinelli(1535-1601)命名,總加詞ternata意為“三出的、三數(shù)的” ,說它的葉片形態(tài)。半夏屬淺根性植物,野生多見于山坡、溪邊陰濕的草叢或林下,它是廣布物種,中國除內(nèi)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未見野生外,其余各省區(qū)均有分布;人工栽培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國山東和江蘇等地,現(xiàn)日本、朝鮮等國也有分布。
在改革開放初期,在廣東的長輩眼里,廣東以北的都叫北方。我畢竟讀過書,看過地圖,我國正確的南方應該是指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qū),統(tǒng)一都叫“南方”,包括浙江、安徽、四川、湖北、貴州、云南等省份。據(jù)說,很多人之所以把廣東以北都稱之為北方,是因為廣東以南地區(qū)幾乎是不下雪,而且天氣溫度相對較高,而廣東以北地區(qū)在氣溫較低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下雪的天氣……喜歡植物之后,知道植物區(qū)域性的分布差別很大,對南北也有了一定了解。我之前一直敢說南方的植物怎么樣怎么樣,可后來發(fā)現(xiàn),南方植物我認識的很片面,我就改口華南地區(qū)的植物,可這次華東初認識的很多植物,其實在廣東的粵北就有分布,每每提到竊衣、紫云英、阿拉伯婆婆納、蒲兒根等植物的時候,丹霞的朋友準不放過我:我們這里很多呀,干嘛沒拍過,干嘛說廣東沒有?好吧好吧,半夏也是,我這會只好說,珠三角地區(qū)真沒有……看到這里的朋友,別告訴我,珠三角也有半夏呀,不然我得找個縫去鉆了。
那天去了諸暨的斯宅,住在民宿愛吾廬,這里地處美麗的東白湖山腳下。這里,從房間到廳堂、從露臺到花園、從茶吧到景觀廊,處處花團葉茂,每一處擺設,陳設精致。那天,我一大早在愛吾廬的庭院里信步,就在某一角落,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株天南星科植物,那是我不認識的,能知道它是天南星科我都佩服自己了。并不用很久,小丸子也來到庭院里,我趕緊拉她到它身邊,求教她是啥,她頓時一臉的不屑,半夏呀,聽到這名字,我開始是愕然,然后是一臉的驚喜,原來耳熟能詳?shù)陌胂木褪撬剑瓉砦乙恢睕]關注它的科屬,沒想到它是天南星科。對,知道半夏并不是我看了多少書,而且圈里用半夏作為自然名的朋友太多太多了,跟我相對比較熟的就有南京的半夏,廈門的半夏還有深圳的半夏,不熟的就更多了,那么多人叫半夏,除了它的顏值,更多是因為它的文化和歷史吧。
半夏的花朵叫做佛焰苞,佛焰苞比較小,顏色也不鮮艷,綠色或綠白色,僅是邊緣略帶紫色,它的肉穗花序被綠色佛焰苞管嚴實包裹著,佛焰苞管喉部牢牢閉鎖,姿態(tài)可謂獨樹一幟。它有長長的匍匐花莖,立起的佛焰苞,在加上一根觸須狀物體從中伸出來,隨風飄曳,形態(tài)挺好看的。后來我們在香榧森林公園南園又多次遇到它,而且超媽特別打開它的佛焰苞給我看,撥開佛焰苞,就可以看到半夏的花序了,花序肉穗狀,白白的雌花序在上,而雄花序在下,雌雄花序中有一段間隙。半夏在古代叫做守田,水玉,半月蓮,指它的地下塊莖渾白如玉和葉片似半片蓮花??上覜]見過它的地下莖,不過聽說,它的名字正來自它地下莖成熟的季節(jié)。它的葉片辨識度非常高,正如它的總加詞ternata表達的意思,三出復葉是半夏的典型特征,所以半夏也俗稱三葉半夏” 。它的葉片基生,一年生葉為單葉,心狀箭形或橢圓狀箭形;二年以上生葉片為3小葉復葉,中間小葉較大,兩側的較?。蝗~柄長度很夸張,可達25厘米,基部呈鞘狀。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半夏名字由來的時候是這樣解釋的:“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簡單說就是:半夏生在五月之半,正好是夏季的中間。《圖經(jīng)本草》亦有記載:“半夏生槐裹川谷......二月生苗,一莖,莖端出三葉,淺綠色,頗似竹葉而光。”
天南星科植物大多有毒,半夏全株也有毒,切莫誤食。據(jù)說,原生半夏全株對人有毒,尤其塊莖毒性較大,輕度中毒口舌麻木,重度中毒可能致死。不過,半夏的塊莖經(jīng)過炮制后,搖身一變成為良藥,有開胃、祛痰、鎮(zhèn)靜的功效。半夏入藥歷史悠久,《五十二病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均載之,其名不易,徑稱半夏。半夏其植物,生長旺盛期在仲夏(夏天的四、五、六月之中,即五月),而當此夏天之半,是天氣由陽轉陰、由熱轉涼的分界?;诖?,古人認為,稟受其氣的半夏具有“交通陰陽”的作用,這也是《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用半夏治療失眠的原因。▼ 經(jīng)過炮制的半夏(圖片由中醫(yī)藥專家@李薇老師提供)。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時,挖到了一種植物的地下塊莖,由于饑餓難耐,她就試著將塊莖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飽肚子。誰知吃完就吐了起來,她趕快嚼塊生姜止嘔,嘔吐止住了,誰知連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于是,白霞就用這種藥和生姜一起煮湯給鄉(xiāng)親們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這種植物塊莖含漿液豐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在河邊清洗這種藥的時候,不慎滑入河中喪命。當?shù)厝藗優(yōu)榱思o念她,就把這種藥命名為“白霞”。后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白霞在夏秋季節(jié)采收,加上時間的推移,就逐漸把“白霞”改成“半夏”了。傳說當然只是傳說,只是故事說了它的特征與藥用價值,那是民間認可的。
半夏的葉片形狀也呈多樣性:葉片基生,一年生葉為單葉,心狀箭形或橢圓狀箭形;二年以上生葉片為3小葉復葉,中間小葉較大,兩側的較??;葉柄長度很夸張,可達25厘米,基部呈鞘狀。
半夏花是單性花,無花被片,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頂生,由雄花序與雌花序組成,下部是綠色雌花序,與佛焰苞合生,上部是白色雄花序,雄蕊密集成圓筒形。
▼超媽拍的這張圖就很容易看到它們的結構了,左邊是雌蕊,看到了許多的柱頭。右邊白色的是雄蕊。
▼把雌蕊的柱頭放大看(圖片來自@超媽)。
花序中軸先端附屬物細長,延伸至佛焰苞外,呈鼠尾狀,綠色至青紫色,時而彎曲、時而直立;半夏的花序柄長25-35厘米,比葉柄還長。塊莖圓球形,直徑1-2厘米,具須根。
葉2-5枚,有時1枚。葉柄長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內(nèi)、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葉柄頂頭)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fā)或落地后萌發(fā);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為全緣單葉,長2-3厘米,寬2-2.5厘米;老株葉片3全裂,裂片綠色,背淡,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兩頭銳尖,中裂片長3-10厘米,寬1-3厘米;側裂片稍短;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淺波狀圓齒,側脈8-10對,細弱,細脈網(wǎng)狀,密集,集合脈2圈。
花序柄長25-30(-35)厘米,長于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狹圓柱形,長1.5-2厘米;檐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長4-5厘米,寬1.5厘米,鈍或銳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厘米,雄花序長5-7毫米,其中間隔3毫米;附屬器綠色變青紫色,長6-10厘米,直立,有時“S”形彎曲。
漿果卵圓形,黃綠色,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ㄆ?-7月,果8月成熟。
中文正名 半夏
拉丁學名 Pinellia ternata (Thunb.) Makino
別名 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木蘭綱
目 澤瀉目
科 天南星科
屬 半夏屬
種 半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