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8年改革開放,改革的第一要務是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經(jīng)濟的重中之重是發(fā)展工業(yè)。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小平同志訪問了日本的東京、京都、奈良、大阪四座城市,坐了日本新干線的高鐵,參觀了日產(chǎn)、新日鐵、松下、日本造幣局等企業(yè)。
可以說,我們的改革開放之路是從學習日本開始的。
不過有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就是誰代表中國的民族工業(yè)?是官營?還是民營?因為發(fā)展民族工業(yè)是自晚清以來中國人的一個夢想。
晚清的洋務基本是官辦,之后的張謇、盛宣懷也都有官辦民營的背景。到了民國,江南以榮氏家庭為代表的私營企業(yè)出現(xiàn),一般講,民族工業(yè)指的就是民營資本辦的工業(yè),而非政府官營。矛盾的《子夜》里主要就是講了民營資本家與官商買辦與洋人企業(yè)之間的博弈。
所以,改革開放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發(fā)展私企,中國的民企在管理理念上基本都學習了日本。你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你比如說績效考核、5S管理、愿景描繪、感恩教育,這些日本企業(yè)的管理方法在當下中國企業(yè)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當年,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各種技藝日本人都學了,好多還保持到了現(xiàn)在,成了中國文化的舊黃歷,動不動我們就去日本翻一翻。
但有兩樣東西日本沒學。一個是宮廷的宦官制度,日本沒太監(jiān);另一個是中國最重要的制度科舉,日本也沒學。
中國企業(yè)學習日本也一樣,管理方法都學了,可日本企業(yè)員工終身雇傭制的思想中國老板沒學。
也就是說,日本企業(yè)那種苛刻的KPI、5S管理,以及愿景和感恩的洗腦是建立在員工終身雇傭制基本上,現(xiàn)在中國人也知道了,即使是在中國的日企也可以養(yǎng)老。
而中國企業(yè),特別是私營企業(yè)學習的那些管理思想,基本出自日本企業(yè)家、哲學家、也可以叫雞湯大師稻盛和夫。
2
稻盛和夫與松下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創(chuàng)始人本田宗一郎一并被譽為日本四大“經(jīng)營之圣”。
稻盛和夫是日本經(jīng)營界的傳奇人物。他27歲開始創(chuàng)業(yè),白手起家創(chuàng)建了京瓷公司,52歲創(chuàng)辦的 KDDI電信,在日本是第二大通訊公司,而這兩家公司都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yè)。
任何一個人,在有生之年能創(chuàng)辦一家世界500強,也不枉此生了,何況是把兩家不同領域的企業(yè)都做成了世界500強。
而他更傳奇的經(jīng)歷是,1997年65歲的稻盛和夫宣布退休,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
在2010年,日本政府請他出山,出任破產(chǎn)重建的日本航空集團會長。當時日本輿論圈流傳著“日航必將二次破產(chǎn)”的言論,但是已經(jīng)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僅花了一年時間,就讓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創(chuàng)造了日航60年歷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潤。
今年89歲,依然很健康。
中國人對稻盛和夫的這兩家企業(yè)不太熟,不像松下、豐田離中國人的生活那么近。
京瓷(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給我們的感覺是做瓷器,確實是這樣。但不是我們想的盤子、碗、大花瓶,而是用于電子產(chǎn)品的精密陶瓷以及相關配套產(chǎn)品,是一家以電子產(chǎn)品為主的跨國科技公司。
不過這幾年,京瓷的陶瓷刀在中國也挺有名,因為京瓷的陶瓷刀一直位列陶瓷刀品牌的第一名。確實很快,切肉片真好使,我買過了一把,問題是用鈍了不好磨,這是陶瓷刀的問題。
KDDI是日本第二大通訊運營商,當然也就與中國人無關了,中國人也無法想象,會有私營的電信公司,涉及國家安全,都得國家辦。
3
季羨林先生曾說:“根據(jù)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yè)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strong>
這兩年,稻盛和夫的書在中國很流行,寫事業(yè)和企業(yè)經(jīng)營的有《成功的真諦》、《干法》、《阿米巴經(jīng)營》,寫個人成功、生活態(tài)度的,也是自傳叫《活法》。
稻盛和夫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一個貧窮而又虔誠的佛教家庭。父親是印刷工人,一天賺的錢不夠養(yǎng)家,不得不做些副業(yè),每天都忙到深夜12點。
1945年,稻盛和夫報考鹿兒島一中沒考上,又感染了肺結核。當時肺結核還無藥可治,死亡率極高,稻盛的叔叔和嬸嬸皆因肺結核去世。當時正在發(fā)燒中的稻盛情緒低落到了極點,13歲的他就開始在死亡的威脅和恐懼里顫抖。鄰居大嬸為激勵他活下去的勇氣,給了他一本書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生命的真諦》。
因為家里窮,稻盛一直沒有看過課外書,這是第一本他看到的課外書。從書中他看到了影響他一生的辭匯──“災難心相”。
他在自傳《活法》一書中說到:“災難是自己招來的,因為自己的心底有塊吸引災難的磁石。要避免災難就要先除去這塊磁石,而不是對別人說抱怨的話。”“把痛苦說成不幸是錯誤的,人們應該知道對于靈魂成長來說,痛苦有多么重要?!?/p>
意思是想啥來啥,稻盛和夫把這種觀點認識得很深刻,其實就是堅定不移的追求,當然,非要作死,也一定會死。
稻盛和夫給了人生一個不同于其他哲學家的一個定義,他說:人生就是磨練靈魂、心靈的道場。這是人生唯一的意義。
他認為,因為心懷善念,行善助人,命運就朝向好的方向轉變。經(jīng)過磨練的美麗心靈,描繪的愿望也可以帶來精彩的人生。
稻盛和夫對于他的成功謙虛地用印度梵文中的一句格言總結:“偉人的行動之所以能成功,與其說是靠他行動的手段,不如說是憑借純粹的心靈?!?/p>
也就是必須自問“是否出于私心”,隨時檢視自己是否以任性的心態(tài)、自我為中心的想法來發(fā)展事業(yè)。他堅定地相信,只要動機和執(zhí)行過程是良善的,那么,結果根本無庸置疑,一定是成功的。
4
我好像在這表揚日本人,現(xiàn)在這種事都要慎重。
稻盛和夫有一個最簡單的對錯標準。
他認為,正確的準則其實很簡單,就像家長、幼兒園老師給小孩子言傳身教的那些簡單而樸素的教導,那些人類自古培養(yǎng)起來的倫理、道德,比如正直、感恩、勤奮、堅強、努力、利他等人世間那些美好的品質。連小孩都知道應該做的事,你更應該堅持去做,按這樣正確的準則過人生,這就是稻盛和夫認為的活法,特別簡單。
用他的原話說,就是遵循“作為人,何謂正確”的原則做事?;貧w到做人最基本的原則,所有的事情都拿這一個原則來做判斷。
也就是很多中國人講的,學做事,先做人。
甚至,稻盛和夫認為,其實這樣的活法不僅僅是個人的,也是企業(yè)、國家,甚至整個人類的。因為企業(yè)、國家和人類也都是個人的集合體,在追求如何活著的方法上,沒有任何差別。
比如,稻盛和夫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對于如何經(jīng)營企業(yè)一竅不通,所以他就把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作為決策判斷的理由,結果企業(yè)一步步發(fā)展壯大。
也就是很多中國商人說的,學經(jīng)商,先做人。
在他看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良知,而這個良知引導你判斷事情對與錯。
有一次稻盛和夫被邀請去參加一個座談會,會上討論到日本要不要向中國謝罪這件事情。稻盛和夫旗幟鮮明地說,當然要謝罪,日本一定要謝罪。為什么?日本侵略別國,這是歷史事實,就好比你傷害了別人就應該賠禮道歉,這是作為人應有的基本正義感。
可在場的很多嘉賓卻對稻盛和夫的觀點很不認同,他們說不能道歉,你一旦道歉,就會讓國家損失權威,在國際上也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會對我們國家有很大的影響的。
可是稻盛和夫說,難道因為在國際上的地位會受影響就能違背良知嗎?因為對自己有損失就能不做正確的事嗎?
所以,稻盛和夫是日本反戰(zhàn)、主張主動檢討侵略的一派。
本來今天是想和大家聊聊稻盛和夫的《活法》。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雖然你總是忙忙碌碌,可是不知道在忙什么;有很多人感覺也很成功了,可就不知道為什么不快樂。問題都出在了什么地方,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都有答案。
當然,那是他的答案。有二點要說明的是稻盛和夫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是以佛教的思想想人生;第二是他的思想有很強的曾國藩印記,受曾國藩影響很深。
關于《活法》我們明天細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