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中醫(yī)基礎理論》第八單元 (張教授主講)
|
|
| 一、氣 ?。ㄒ唬┤梭w之氣的概念 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運行不息,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維系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停止,則生命活動即會終止。 (二)人體之氣的生成 人體之氣,由精所化生,并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氣的生成,是脾、腎、肺等臟腑綜合協(xié)調作用的結果。 人體未出生之前,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氣,即元氣,成為人體之氣的根本。先天之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故說“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源于飲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體吸收后化生為水谷之氣,布散于全身后成為人體之氣的主要組成部分。源于自然界的清氣依靠肺的呼吸和腎的納氣吸人體內,參與氣的生成,并不斷吐故納新,促進人體的代謝活動,成為生成人體之氣的重要來源。因此,人體之氣是通過腎、脾、肺等臟生理活動的綜合作用而生成。故稱腎為生氣之根、脾胃為生氣之源、肺為生氣之主。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和氣化 1.氣的運動和形式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氣運動的基本形式,可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氣機的升降出入,廣泛存在于機體內部。雖然從某些臟腑的局部生理特點來看,氣的運動有所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但從整體的生理活動來看,則升與降、出與入之間則必須協(xié)調平衡。 氣機的升降出入,對于人體生命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亦只有在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中,才能得以具體體現(xiàn)。臟腑之氣的運動規(guī)律,體現(xiàn)了臟腑生理活動的特性,亦表現(xiàn)為臟腑之氣運動的不同趨勢。在生理狀態(tài)下,臟腑的氣機升降運動,體現(xiàn)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點和對立統(tǒng)一、協(xié)調平衡的規(guī)律。 2.氣化作用和過程 由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諸如體內精微物質的化生及輸布,精微物質之間、精微物質與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廢物的排泄等都屬氣化。實際上,氣化即是體內物質新陳代謝的過程,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氣化過程的激發(fā)和推動,離不開臟腑功能。而氣化過程的有序進行,則是臟腑生理活動相互協(xié)調的結果。 3.氣機與氣化的關系 氣的運動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動是在氣的不斷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因此,氣的運動是產生氣化過程的根本。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及氣的陰陽雙方的相互作用,則又是氣化過程發(fā)生和賴以進行的前提與條件。而氣的各種運動形式,亦正是在氣化過程中方得以體現(xiàn)。所以氣的升降出入及其氣化過程的協(xié)調穩(wěn)定和有序發(fā)展,亦存在于生命活動的始終。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1.推動與調控作用 氣的活力很強,具有激發(fā)的生理效應。它對于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以及各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包括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與糟粕的排泄、血液的生成和運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均起著推動作用。而這些方面的生理活動,又是分別由有關臟腑之氣所推動。如果某些臟腑氣虛而推動不力,就會影響機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使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減弱,可出現(xiàn)消化吸收功能減退,或血液的生成不足或運行遲緩,或津液的生成不足或輸布排泄失常等病變。 人體內部各種功能活動之間要取得協(xié)調平衡,氣的調控功能起著重要作用。氣一方面發(fā)揮著推動、興奮和升發(fā)作用,另一方面亦應發(fā)揮其寧靜、抑制和肅降作用,氣分陰陽,前者屬陽氣的作用,后者屬陰氣的作用。陰陽二氣的功能協(xié)調維持著生命活動的穩(wěn)定而有序,既無太過,亦無不及。 2.溫煦與涼潤作用 氣具有溫煦和營養(yǎng)作用。人身的陽氣是產生熱量的物質基礎,而氣還具有營養(yǎng)作用。氣的溫養(yǎng)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溫煦有關組織器官以維持恒定體溫;營養(yǎng)周身各組織 器官以維持其生理活動;維持血和津液等液態(tài)物質有序的運行和正常代謝。如果氣的溫養(yǎng)作用失常,則會出現(xiàn)體溫偏低,或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功能低下,或血和津液運行遲緩等病變。 具有涼潤作用的氣是人身之陰氣。陰氣具有寒涼、柔潤和制熱的特性,上述體溫的恒定、臟腑機能的穩(wěn)定發(fā)揮,以及精血津液等有序地運行、輸布與代謝,亦離不開陰氣涼潤作用的制約與調控。 3.防御作用 正氣對邪氣具有防御作用。正氣的防御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能護衛(wèi)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二是邪氣入侵后發(fā)生了疾病,正氣與之進行斗爭,驅邪外出或戰(zhàn)而勝之,防止邪氣對機體的進一步損害,促進健康的恢復。若正氣虛弱,防御作用減弱,則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而發(fā)病,或在發(fā)病后正不敵邪,就有可能使病位由淺入深,病證由輕轉重,甚至導致惡化的結局。 4.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對血、津液等液態(tài)物質具有固護、統(tǒng)攝、控制作用,從而防止其無故流失。具體表現(xiàn)在:固攝血液,可使血液循脈而行,防止其逸出脈外;固攝汗液、尿液、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使其有節(jié)制地排出,防止其異常流失。另外,精液與大便的排泄也與氣的固攝作用有關。 5.中介作用 人體之氣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氣能感應傳導信息,以維系機體的整體聯(lián)系。氣充斥于人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內部或彼此之間,成為其相互之間聯(lián)系的中介。氣是感應傳遞信息的載體。人體內各種生命信息,都可以通過在體內升降出入運行的氣來感應或傳遞,從而構建了體內各部分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外在信息的感應可傳遞于內臟,內臟各種信息可反映予體表,以及內臟各種信息的相互傳遞,均以無形之氣作為信息載體來感應和傳導。 ?。ㄎ澹┤梭w之氣的分類 人體之氣由于其生成過程、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的不同,又有許多不同的名稱。 1.元氣 元氣,又名原氣,是人體的原始之氣。由于來源于先天,所以又稱其為先天之氣。 元氣來源于先天,即在胚胎形成之時,稟受于父母的腎中精氣,是元氣的先天基礎。出生以后,又賴后天水谷之氣的培育,以保持元氣的充足。 元氣藏于腎中,實即為腎氣,并以三焦為通道,流布于全身,凡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所不至。 元氣的生理功能有二,一是推動和調節(jié)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機能。二是推動和調控各臟腑、經絡、形體和官竅的生理活動。 2.宗氣 宗氣,又名大氣。宗氣是人體后天的根本之氣,積聚于胸中(心肺),故稱胸中為“氣海”,又名“膻中”。 宗氣積聚于胸中。胸中既是宗氣生成之處,又是宗氣分為營氣、衛(wèi)氣輸布至全身的出發(fā)點。所以宗氣是人體后天的根本之氣。后天之氣除宗氣外,還有營氣和衛(wèi)氣。這三種氣的實質是一致的,不過因其分布部位與循行徑路等不同,而區(qū)別為三種。 宗氣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由脾吸收轉輸而來的水谷精氣在胸中相結合而生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與脾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盛衰。 宗氣積聚于胸中,貫注于心肺,分布在心與脈、肺和呼吸道。 宗氣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溫養(yǎng)心脈,以維持其運行氣血的功能。稱為貫心脈以行氣血。二是溫養(yǎng)肺和呼吸道,以維持其呼吸和發(fā)聲的功能。稱為出喉嚨而司呼吸。 3.營氣 營氣,是循行于脈內具有營養(yǎng)作用的氣。營行脈中,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營與血關系密切,故常“營血”并稱。營氣屬陰,故又常稱“營陰”。 營氣源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由其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并進入脈中而運行,榮養(yǎng)于全身。 營氣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并營養(yǎng)周身。營氣與津液調和,共注于脈中,化成血液,并保持血液量的恒定。營氣循血脈流注于全身,到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之均得到營氣的滋養(yǎng),以維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動。 4.衛(wèi)氣 衛(wèi)氣是循行于脈外具有保衛(wèi)作用的氣。衛(wèi)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于陽,故又稱為“衛(wèi)陽”。 衛(wèi)氣亦源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氣,其中慓悍滑利的部分化生為衛(wèi)氣。衛(wèi)氣運行于脈外,不受脈道的約束,外達皮膚肌腠,內而胸腹臟腑,布散于全身。 衛(wèi)氣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溫養(yǎng)全身和調控腠理。衛(wèi)氣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衛(wèi)氣充盛則護衛(wèi)肌表,不易招致外邪侵襲。衛(wèi)氣充足,機體得衛(wèi)陽之溫養(yǎng),則可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衛(wèi)氣能夠調節(jié)控制腠理的開合,促使汗液有節(jié)制的排泄。衛(wèi)氣的調控作用,既有氣能固攝的一面,又有氣能推動的一面。通過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機體的體溫相對恒定,從而保證了機體內外環(huán)境之間的協(xié)調平衡。 衛(wèi)氣的上述三個功能是相互聯(lián)系和協(xié)調一致的。所說“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即是對衛(wèi)氣功能的概括。
二、血 ?。ㄒ唬┭幕靖拍?br> 血,即血液,是運行于脈中的富有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的紅色液體。它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液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所以具有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 ?。ǘ┭纳?br> 血液生成的物質基礎是精和氣。精,包括水谷精微和腎精,而腎精除了先天來源外,亦依賴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充養(yǎng),因而,此“精”主要指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中又包括生成營氣的水谷之精氣和津液兩部分?!皻狻?,即指自然界之清氣。從另一角度來說,水谷之精氣與自然界之清氣相結合而生成營氣,營氣再加上津液,便生成血液,所以說血液主要是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 血液的生成過程,與五臟的功能密切相關。飲食物經過脾的運化,吸收其中的精微,轉輸至心肺,經過心肺的氣化作用,如心之“化赤”,肺之吸入自然界清氣,從而便形成血液。 總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腎之精髓以及自然界之清氣為物質基礎,通過脾、胃、心、肺、腎等臟的一系列功能活動而生成的。如果某一臟的功能低下,影響了生成血液的物質來源或氣化過程,便可導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從而產生血虛等病理變化。 (三)血的功能 血液具有營養(yǎng)和滋潤全身各組織器官和化神的功能。血中含有營氣和津液,是人體所必須的養(yǎng)料。血液在經脈中運行,主要起著輸送養(yǎng)料的作用,內至臟腑,外達五體、五官九竅,不斷地對它們起著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血液是機體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只有在人體血氣充盛、血脈和調的前提下,才能產生充沛而舒暢的精神情志活動。 (四)血的運行 血液的運行必須有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tǒng),就是血脈系統(tǒng)。血脈,又簡稱“脈”,脈為“血府”,它亦是經絡系統(tǒng)的內容之一,所以有時亦稱血液在經脈中運行。血液流布于全身,是循環(huán)不息的。在這個血液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中,心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臟器,它是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樞紐。肺臟,由于其“朝百脈”,也是不可或缺的臟器。 血液運行的方向,分為離心和向心兩個方面。離心方面是指從心臟發(fā)出,經過經脈到絡脈,反復分支,脈管逐漸變小而至孫絡,最后流布到全身各部組織內;向心方面是指血液在各部組織內經過利用后,帶著廢物由孫絡到絡脈,由絡脈逐漸匯合到經脈,最后返回心臟。 血液的正常運行,必須依賴于氣和陽的推動、溫煦和固攝作用。正是由于氣的推動作用,血液才能運行不息;亦由于氣的固攝作用,血液才能在脈管中運行而不致逸到脈外。此兩種功能保持協(xié)調,以使血液在脈管中正常地循行。而溫煦作用,則保證了血行的流通暢達。 血液的運行,與某些內臟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心與肺除在結構上與血脈系統(tǒng)緊密聯(lián)結外,心主血與肺主氣的功能,直接關系到血液的運行。心臟的搏動,是推動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肺主氣,能輔心行血,并宣發(fā)布散至全身。脾主統(tǒng)血、肝主疏泄和藏血等功能,也是保證血液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脾氣脾陽統(tǒng)攝血液,使血循常道而行。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能促進血液營運不休。肝又主藏血,能隨著人體的動靜變化來貯藏血液和調節(jié)血流量??傊?span id="c9ozetgccsir" class="font14zd">血液的運行,與心、肺、脾、肝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 此外,脈道的是否通利,以及寒熱變化,均能影響到血液的運行。如痰、瘀阻滯脈道,或寒熱影響血脈,都能造成血液運行不暢或局部阻塞不通,或血熱妄行而出血。血液的特性是“喜溫而惡寒”,所以寒涼能使血行緩慢,過熱又可使血行加速。
三、津液 ?。ㄒ唬┙蛞旱幕靖拍?br> 津液是機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故亦稱為“水液”。津液在經脈內者,是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在經脈外者,則遍布于各組織器官之中。 津液,主要指體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另外,人體的某些分泌液,如涕、淚、唾等,以及排泄液,如汗、尿等,也稱為津液,說明它們都是津液所化生,但與體液有所不同。 津與液,在性狀、分布部位和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區(qū)別。一般地說,性狀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于皮膚、肌肉和孔竅之中,起著滋潤作用的,總稱為津;性狀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于骨節(jié)、臟腑、腦髓之中,起著濡養(yǎng)作用的,總稱為液。津與液雖有一定區(qū)別,但兩者同源于水谷,生成于脾胃,流布于經脈的內外,故通常在生理上不予嚴格區(qū)分,并稱為“津液”,只是在病理上,有“傷津”輕而“脫液”重的區(qū)別。 (二)津液的代謝 津液的生成、輸布,以及津液被人體利用后剩余水分和代謝廢物的排泄,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有時亦總稱為“津液代謝”。津液代謝涉及到多個臟腑的生理活動,才能完成這一復雜的生理過程。 津液是通過胃、脾以及大、小腸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津液來源于飲食物,尤以水飲流汁食物為主,經過胃的受納熟腐、脾的運化、小腸的受盛化物與分別清濁、大腸的傳導變化等生理活動,其中主要是消化吸收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完成津液的生成過程。 津液的輸布,需要脾的運化,將其上輸至心肺;通過心的推動血液循行、肺的通調水道,共同將其輸布至全身;腎主水,并使清者上升,復歸于心肺。由此可見,津液的輸布是在脾、心、肺、腎四臟的協(xié)同作用下而完成的。 津液被人體利用后,剩余水分和代謝廢物的排泄,需要肺、大腸、腎、膀胱等臟腑的共同作用而完成。肺氣宣發(fā),使其從皮膚和呼吸道排出;肺氣肅降,使其從大腸排出。腎主水,使?jié)嵴呦陆抵涟螂?,經膀胱氣化而排出。由此可見,剩余水分和代謝廢物排泄途徑有四:從皮膚排出為汗,從膀胱排出為尿,而在呼吸與大便中也排出了部分水分和廢物。 另外,肝與三焦在津液代謝過程中,也起著一定的作用。肝氣疏泄,能促進津液代謝;三焦通調,則津液能正常輸布和排泄。 津液代謝過程,是上述諸臟協(xié)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以脾、肺、腎三臟的功能為主。而腎對脾與肺在津液代謝方面的功能又起著促進作用,因此說腎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謝。 ?。ㄈ┙蛞旱墓δ?br>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滋潤和濡養(yǎng)作用 津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所以對人體各組織器官,具有滋潤和濡養(yǎng)作用。與血液的功能比較而言,津液尤以滋潤作用為主。在經脈外的津液,遍布于各組織器官之中,外而肌膚、孔竅,內而臟腑、腦髓等,起著重要的滋潤和濡養(yǎng)作用。相對而言,則輸布于肌膚、孔竅者,多為津,以滋潤作用為主;輸布于臟腑、腦髓者,多為液,以濡養(yǎng)作用為主。 2.化生血液,調節(jié)血液濃度 津液在營氣的作用下,共同滲注進入脈中,化生為血液,成為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液還有調節(jié)血液濃度的作用,以保持滑利血脈,循運周身。由于血液和津液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兩者之間又可相互滲透轉化,故有“津血同源”之說。 3.運輸廢物 津液在代謝過程中,能把機體各部的代謝廢物收集起來,通過脈內(血液)或脈外的途徑,運輸?shù)接嘘P排泄器官,不斷地排出于體外,以保證各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如經皮膚汗孔排出的汗和經腎與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分外,即包含有許多代謝廢物。 此外,津液代謝對調節(jié)機體的內外環(huán)境的陰陽相對平衡亦有重要的作用,排汗以泄熱,少汗以保溫,即可維持人體體溫的恒定。
四、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氣、血、津液的性狀及其生理功能,雖有其各自的特點,但是三者均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其生成過程中,又多相互為用、相互轉化。因此,氣、血、津液三者之間,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ㄒ唬馀c血的關系 氣與血的關系,通常概括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前者是指氣對血的作用,后者是指血對氣的作用而言,總之就是互根互用的關系。 1.氣能生血 氣生血有兩方面:一從血液的組成來看,營氣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即營氣能化生血液。二從血液的生成過程來看,其生成依賴于某些臟腑的氣化作用,如飲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和津液,水谷精微轉化為營氣和腎精,營氣、津液、腎精轉化為赤色的血液,其中每一步轉化過程都離不開氣化作用,而這些氣化作用,又都是通過脾、胃、腎、心等臟腑功能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 2.氣能行血 血液的運行,依賴于氣的推動作用,所以說氣能行血。聯(lián)系內臟之氣來說,心氣是推動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肺氣能輔心行血,并宣發(fā)布散至全身;肝氣疏泄,能調控血液的運行。由此可見,血液是在心、肺、肝三臟之氣協(xié)同作用下,運行不息,輸布至全身的。 3.氣能攝血 攝血,是氣固攝作用的具體體現(xiàn),血在脈中運行而不逸出脈外,主要依賴于氣的固攝作用。統(tǒng)領固攝血液之氣,主要是指脾氣,故稱“脾統(tǒng)血”。如果氣虛而固攝作用減弱,可以導致多種出血病證,則稱為“氣不攝血”。 4.血為氣母 包括血能養(yǎng)氣和血能載氣兩方面。血能養(yǎng)氣,指氣的充盛及其功能的發(fā)揮離不開血液的濡養(yǎng)。血能載氣,是指氣盛載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并依賴血液之運載而循行于全身,發(fā)揮其正常生理功能。 (二)氣與津液的關系 氣與津液之間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方面: 1.氣能生津 指氣是津液生成的動力,津液的生成主要依賴于氣的推動和氣化作用。脾胃等臟腑之氣充盛,則化生津液功能增強,人體津液充足而旺盛。 2.氣能行津 指氣是津液在體內正常輸布運行的動力,津液的輸布、排泄等代謝活動均離不開氣的推動作用和升降出入運動。 3.氣能攝津 指氣的固攝作用可以防止體內津液無故地大量流失。氣通過對津液的有效控制,從而能維持其體內津液量的相對恒定。 4.津能生氣 指津液在其輸布過程中,受到臟腑陽氣的蒸騰溫化,可以化生為氣,輸布于臟腑組織和形體官竅,促進正常的生理活動。 5.津能載氣 津液亦是氣運行的載體之一。在血脈之外,氣的運行須依附于津液而達于周身。故津液輸布代謝正常,則氣機調暢,稱之為津行則氣行?!督饏T要略心典》說:“吐下之余,定無完氣”,即是此意。 ?。ㄈ┚?、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精、血、津三者均為液態(tài)物質,在生理上精血津液之間存在著相互化生、相互補充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方面。所謂“同源”,即指精血或津血均由飲食水谷精微所化生和充養(yǎng),兩者之問均有相互資生和相互轉化的關系。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