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同源中的書與畫,書指書法,即書寫漢字的藝術(shù);畫指繪畫,特指用毛筆蘸墨畫出的水墨畫。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先后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詞組,如書畫、書畫家、書畫舫、書畫一源,等等。在文人的眼中,書法的地位始終高于繪畫。自古以來,書畫這兩個字的先后順序,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中,從來沒有被顛倒。這使得書法始終占據(jù)著支配繪畫的地位。
書畫同源論,說的是書與畫的淵源相同,注重的是書與畫相同的一面。為強調(diào)兩者的不同之處,或?qū)ν刺岢鲑|(zhì)疑,從唐代以來,書畫界間或加以提醒和申述,用以強化各自的特征。唐代張彥遠一方面認為書畫的淵源相同,一方面又認為書畫發(fā)展的線索不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清代學(xué)者朱履貞認為書畫混一的證據(jù)只是象形文字,到了隸、楷、行、草等書體,書法就脫離了繪畫;而畫家筆下的著色的花鳥、草蟲、山水、人物,同書法完全是兩回事。于是,“畫”字就分為兩種讀音,來表示不同的含義。書法筆畫的畫,讀入聲;繪畫的畫,讀去聲,以免混淆。20世紀漢語普通話的四聲非常誤人,因為它取消了入聲。對此,今天的學(xué)者引用古代的文獻,就要十分小心。不要以為書和畫兩個字靠在一起,都是書法與繪畫的聯(lián)稱。書畫的聯(lián)稱,造成了一種狹隘的認識,認為畫畫離不開書法的筆墨。其實這個問題在唐宋之際就已經(jīng)解決,而當今的畫壇還在就此爭論,居然被視為2001年中國美術(shù)界的一件大事,就很離譜。
唐宋時期,即便在文人內(nèi)部,也有種種淡化筆墨的做法。比如張璪畫畫,用手抹絹;米芾畫畫,拋棄毛墨。米氏父子把墨點當作造型語言,這使他們成為水墨語言符號化的開山之祖。魯迅曾經(jīng)武斷地聲稱,米點山水毫無用處。他的判斷很成問題。米點山水,連復(fù)古派董其昌和四王等人也很推崇。魯迅如果因為反對四王而否定米芾,就是因人廢言;如果的確看不到米點的價值而加抨擊,就充當了水墨畫書法式用筆的衛(wèi)士。
書畫同源的觀念盛行于唐宋之際,正值中國文人畫興起之時。文人的目標大抵在于當官,當官通常要經(jīng)過科舉考試,書法正是考試的內(nèi)容之一,因而文人無不擅長書法。作為業(yè)余性質(zhì)的文人畫家,為了有別于工匠畫家,或者說為了避免同工匠畫家比繪畫技巧,于是在眾口一詞地貶低工匠畫的同時,將文人擅長的書法式筆墨放在畫事的首位。文人畫畫,重筆法而輕形象,重墨色而輕顏色,強調(diào)寫而不強調(diào)畫,號稱“墨戲”。畫史又始終是文人筆下的歷史,自我表彰,相互標榜,在一千多年間形成聲勢和傳統(tǒng),進而形成中國繪畫的重要特色。
是不是說傳統(tǒng)的筆墨就沒有作用呢?不是。書畫同源的立論對于中國畫家具有無形的約束力。一位畫家如果不知道書法與繪畫之間的裙帶關(guān)系,或者書法功夫拙劣,在畫壇很難有立足之地。這種情形一直持續(xù)到近現(xiàn)代。畫家黃賓虹小時候很喜歡繪畫和書法。有一次他請一位書法家講授書法的要點,書法家讓他先寫個字看看,黃賓虹寫了一個“大”字。書法家翻看紙背,指出他的筆畫都浮在紙上,只是起筆和落筆處的墨水透過了紙背,相當于只寫了五個點。書壇把這一現(xiàn)象叫做“系馬樁”,像一條繩子系兩根木樁,形成兩頭實而中間虛,是筆法的大忌。從此黃賓虹發(fā)憤苦練,注意握筆、使筆,起筆、收筆的方法,筆墨功夫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后來他作畫,筆在紙上運行有聲,成為畫壇以筆墨功夫見長并受到普遍贊譽的大家。
中國繪畫與中國書法有著四千年以上的親緣關(guān)系。書畫同源的立論,始于河圖、洛書的傳說。兩千多年前的文獻記載指出,黃河有龍馬背負圖象,洛水有神龜背負符號,被圣人發(fā)現(xiàn),成為八卦卦象的母本。這種神話傳說并非子虛烏有的杜撰,據(jù)今人考證,文獻中所說的圣人發(fā)現(xiàn)的河圖洛書,其實是兩種出土文物。最早發(fā)現(xiàn)這類文物而加以演繹的圣人,是生于天水、葬于淮陽的伏羲。據(jù)漢代文獻記載,伏羲活動在公元前2789年前后。伏羲的羲與美術(shù)的美、善良的善,仁義的義字的繁寫,都有一個共同的字根:羊。這對于研究美術(shù)的人,特別重要。伏羲是個牧羊人,也就是遠古見多識廣的先進群體中的代表。其族源可以斷言他不是漢人。各地的漢人,由于方言不同,把他的名字翻譯成宓戲、包犧、庖犧。就像今天中國大陸把荷蘭籍畫家翻譯成凡高,而臺灣的漢人卻翻譯成梵谷一樣。
唐代以前,有學(xué)者認為圖與符承載著三類相關(guān)聯(lián)的對象:圖理、圖識、圖形。圖理指易卦的卦象,圖識指漢字,圖形即繪畫。其中,卦象是抽象的象征性符號,早期漢字是線描的圖畫式符號,繪畫則是線描的圖形。
相傳漢字創(chuàng)始人倉頡是黃帝的大臣,活動在公元前26世紀。當時的書畫,混為一體:書寫的文字就是畫,畫出的圖形就是文字。倉頡鑒于卦象過于簡略,難以傳達圣人的意圖,于是創(chuàng)制文字以便表意;難以顯示特定卦象的具體形態(tài),于是讓圖畫與書法分離。不過,直到公元前11世紀前后的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圖畫式的文字仍然占有較大的比例,它們是書畫同源論的事實依據(jù)。在文字學(xué)中,象形被稱為文,會意被稱為字。甲骨文中的“文”,象一個胸部刻畫紋樣的人。它的本義,就是繪畫的同義語。
周朝的文字、文字學(xué)以及與之相應(yīng)的書寫方法,統(tǒng)稱書。書又指六書,即造字和用字的六種方法。六書中的造字法,如象形和會意的篆字都帶有圖畫的成份。比如,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日、月、山、水、火、木、井、田、牛、羊、鳥、冊、車、宮等接近繪畫。其中,日字為圓圈;月字象彎月;山字象起伏的山峰;水字象流水;火字象火焰;木字象有根有梢的樹;井字象有欄桿的井口;田字象分割成方塊的土地;牛字象牛頭的正面形狀;羊字象綿羊的頭部;鳥字象飛禽;冊字象編排成組的竹簡;車字象車的結(jié)構(gòu);宮字象宮室的立面圖。會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合成后表示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如甲骨文中的明、采、集、族等。其中,明字從日從月,表示光明;采字從爪從木,表示在樹梢摘果子;集字從鳥從木,表示會合;族字從旗從箭,表示以家族或氏族為單位的戰(zhàn)斗集體。
山東日照陵陽河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陶刻符號,其中有一組符號被解釋為日、月、山。山字刻畫為五峰相連,同甲骨文中的山字相近。據(jù)考證,遺址東面有一座五峰相連的山,每當春秋兩季,日月從中峰上方升起。由此可知這組符號具有書畫混一的特征。大汶口文化晚期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之間,大體相當于炎帝與黃帝兩大部族先后統(tǒng)治中原的時期。
書畫同源論含有三層意思:一是書畫都源于易學(xué);二是兩者都是造型藝術(shù),基本原理和法則相同;三是兩者的工具相同,都以毛筆為本,進而形成相同的用筆方法和風(fēng)格。從語源學(xué)的角度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書字與畫字,都有一個共同的字根:聿。聿是一個會意字,表示手執(zhí)毛筆。直到宋代,學(xué)者趙希鵠仍然認為書與畫是一回事,聲稱“善書必能善畫,善畫必能善書?!痹嫾亿w孟頫進而將書法與畫法相互比照,認為畫石的筆法如同書法中的飛白,畫樹的筆法如同籀書,畫竹的筆法與楷書中的永字八法相通。明代文人王世貞在描述畫竹時指出,竹竿象篆書,竹枝象草書,竹葉象楷書,竹節(jié)象隸書。他還指出,郭熙畫的樹,文同畫竹,溫日觀畫葡萄,用筆的方法都來自草書的筆法。清代畫家鄭板橋?qū)嬏m竹的筆法等同于草隸,認為宋代黃庭堅寫字如同畫竹,蘇東坡畫竹如同寫字。清代畫家周星蓮認為書與畫的相同之處在于寫,進而提出書中有畫,畫中有書。
作者:彭 德 來源:藝術(shù)國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