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飛瀑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南宋畫
踏雪尋梅圖軸 故宮博物院,明人畫,張伯英誤題
谿山行旅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真跡,神品上上
臨流獨坐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南宋畫
雪景寒林圖軸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南宋畫,上
雪麓早行圖軸 上海博物館,南宋畫,可能為黃懷玉所做
雪山樓閣圖軸 波士頓美術(shù)館,北宋畫,神品
雪山蕭寺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明人畫,誤題
評北宋畫家 范寬
范寬:《臨流獨坐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宋初北方畫派大家之一的范寬,由于其畫蒼古雄強,遂與李成清曠秀潤的畫格形成兩家宗風(fēng),世人謂之“一武一文”。殊不知,范寬雖在畫風(fēng)方面是李成的“敵體”,早年他最先師法的卻是李成,還頗得李氏畫法之精妙呢!
范寬,本名中正,字仲立,陜西華原人,由于生性寬厚大度,行事又遲緩,故被人稱作范寬,本名倒被忽略了。他以模擬李成的畫法為始,后來又學(xué)荊浩,雖也能達到登堂入室的水平,但因在藝術(shù)上未能超越老師,風(fēng)格上只能蹈襲前人窠臼,使他深為抱憾。經(jīng)過長期殫精竭慮,他終于豁然自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碑?dāng)他意識到前人的畫法都是從觀察自然中體會得來之后,便舍棄一切舊習(xí),赴終南山和太華山作為隱居之地,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地觀察自然,描摹自然。他認真地研究山石的結(jié)構(gòu)與肌理,察看山巒在不同季節(jié)和時辰中所顯現(xiàn)的各種風(fēng)貌,終于羅丘壑于胸中,寫山川于筆端,在藝術(shù)上沖破前人的藩籬,形成了有自我風(fēng)格的一家。
他的畫有兩種特色——一是能寫山之風(fēng)骨。所畫的關(guān)陜山嶺,皆峭拔渾厚,具有荊浩、關(guān)仝北方派的那種巍峨雄杰氣勢。二是使筆拙緩、用墨濃重、皴法較繁,善寫逼人之近勢,有“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之稱,因此與李成“近視如千里之遠”的畫法各異其趣。
范寬的畫,以“雄杰”見長,但也以“雄杰”見短?!胺秾拕蓦m雄杰,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米芾在《畫史》中的這一評述,還是深中肯綮的。
雖然范寬的畫法難學(xué),直接習(xí)其畫風(fēng)者甚少,但受其畫法間接影響的卻代不乏人,可見其山水畫在中國畫史上已有鞏固的一席之地,不是隨便能抹殺的。
范寬(950—1032),北宋畫家。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陜西華原(今陜西銅川耀州區(qū))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初學(xué)李成,后感悟“與其師于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于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人物簡介
范寬,又名中正,字中立,華原(今陜西銅川耀州區(qū))人。宋代著名的北派山水畫大師。生卒年歷史上 沒有確切的記載。主要活動于北宋前期,據(jù)畫史記載,他約生于五代后漢乾祐年間,在宋仁宗天圣年間(1023-1031)年還健在。工山水。范寬好酒,不拘世故,能深入生活,窮究自然造化。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后感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而能自出機杼,遂移居終南太華山中,長期觀摩寫生,山川氣勢盡收胸臆,終成一代大師。為山水畫形成期北方畫派之主流畫家。與兩位師長并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1]
李成、范寬兩位大師在宋初山水畫上建立了迥然不同的風(fēng)貌,分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當(dāng)時最有影響的畫家。[1]
善畫山水,師荊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別成一家。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云煙慘淡、風(fēng)月陰霽的景色,雖風(fēng)寒月認錯,也不停止。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構(gòu)圖繼承荊浩“善寫云中山頂,四面峻厚”傳統(tǒng)。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但晚年用墨過多,土石不分,勢雖雄杰,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谷,也有稱為“芝麻皴”的。畫屋字先用界畫鐵線,然后以墨色籠染,后人叫他鐵層。傳世作品,據(jù)《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guān)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fù)嶺圖》、《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
繪畫風(fēng)格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后來他覺悟到應(yīng)當(dāng)重視對自然山川景物的觀察、體驗,因而長期生活于陜西華山、終南山等處,觀覽云煙慘淡風(fēng)月陰霽的微妙變化,對景造意,將崇山峻嶺的雄強氣勢老樹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動地現(xiàn)于筆下。他畫山石落筆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筆觸(被后人稱為雨點皴),畫出巖石的形貌質(zhì)感。畫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渾厚壯觀,具有壓頂逼人的氣勢。北宋后期畫家王詵將李成與范寬的山水畫相比較,喻為“一文一武”,說明范寬的山水形象與李成的煙林情曠、氣象蕭疏的情調(diào)體貌相反,而別具風(fēng)格。北宋劉道醇《圣朝名畫評》中,也認為“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座外”。并與兩位師長并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寬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鄉(xiāng)陜西關(guān)中一帶的山岳,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采用全景式高遠構(gòu)圖,著名書畫家米芾在其《畫史》中說“范寬山水,顯顯如恒岱”。
范寬善用雨點皴和積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畫譜》)般的沉郁效果,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元朝人湯垕星評價稱“范寬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土石不分”,是其缺點,但是這是范寬獨有的風(fēng)格。
范寬還善畫雪景,是其一大創(chuàng)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所畫的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畫出北方關(guān)陜地區(qū)"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雪景寒林圖圖中描繪了一群偉峰聳立,渾厚雄壯;寒林蕭蕭,幽深枯硬。畫面的最前方是寒水深湛,寒林以外可見巖渚汀州,錯落有致。 此幅作品畫面寬大,氣勢磅礴。畫面中樹木、山峰是景物中的主體,兩側(cè)村莊、山巒、小橋則是陪襯之物。但此畫整幅作品全用圓鈍無細尖的筆畫成,顯示出一種古拙敦厚的風(fēng)貌。[2]
代表作品
由于年代久遠,范寬的真跡現(xiàn)存并不多,但是僅存的數(shù)件均為精品。如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等等。 《雪山蕭寺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現(xiàn)大雪覆蓋下的深山幽谷,點綴以古寺、關(guān)隘、寒泉及行旅情節(jié)等。皴筆不多而健硬有力,章法嚴整而有變化,墨色染出陰霾的天空,益加襯托出雪嶺高寒的氣氛。
影響和評價
范寬發(fā)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并能獨辟蹊徑,因而宋人將其與關(guān)仝、李成并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biāo)程”。元代湯垕《畫鑒》則認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寬三人而已”,又謂“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都對范寬的藝術(shù)作出很高的評價。據(jù)文獻所載,宋代師法范寬的畫家有黃懷玉、紀真、商訓(xùn)、寧濤等人,南宋的李唐好學(xué)范寬,其后又有馬遠、夏圭等人學(xué)習(xí)李唐,使得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幾乎全部出自范寬一系。后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后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xiàn)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fēng)的影響。
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稱贊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明朝大畫家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見,比如蘇軾雖然非常推崇范寬,卻覺得其畫“微有俗氣”,與古代中國文人淡雅風(fēng)格略有不符。[2]
2004年,美國《生活》雜志將范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
《雪景寒林圖》(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也以沉穩(wěn)老辣的筆墨,畫出雪后北方山川奇觀。山勢嵯峨,巖壑幽深,近處樹木形象甚有姿態(tài),平遠處亦有峻嶺起伏,折落而有氣勢。范寬畫山峰善作冒雪出云之勢,由此二圖中可見其面貌。
《溪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絹本,水墨,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畫中巨峰巍然聳矗,山澗中瀑布直瀉而下,峻厚的山巒長著茂密的林木,巖石皴紋歷歷可辨,顯示出一種逼人的磅礴氣勢。山腳下霧氣迷蒙,近處大石兀立,老樹挺生,溪水潺潺。山路上有旅人趕著馱隊走過,人畜雖皆畫得其小如蟻,然卻真實生動,使人仿佛能聽到驢蹄得得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