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硬實力?,錦衣衛(wèi)當之無愧?,從皇家門面到變態(tài)冷血的特務,組織?強大?的?情報網(wǎng)?。但是論殘暴,西廠絕對是一哥。而論權勢,東廠是絕對的霸主地位。
錦衣衛(wèi),東西廠都是隸屬于皇帝,每個情報組織的誕生都代表著皇權的更替。如果要說東廠、西廠與錦衣衛(wèi)哪個部門最厲害,這一切還要從胡惟庸與朱元璋的權力之爭說起。
朱元璋雷霆手段,打造情報機構錦衣衛(wèi)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彼時還是吳王的朱元璋經(jīng)過多年的南征北戰(zhàn),建立起了強盛的大明王朝。但是,朱元璋是個草寇皇帝,對于管理朝政還沒有完全掌握,于是只能沿用元朝的制度。
在元朝的制度中,有一個重要的部門名叫中書省,當時有個制度叫“政出中書”,意思是朝廷萬事都不能越過中書省。這讓想要以政事執(zhí)掌天下的朱元璋被處處掣肘,皇權逐漸被削弱。
朱元璋問鼎皇帝寶座,不是想要當個傀儡皇帝,他想把權利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作為中書丞相的胡惟庸對朱元璋還是忠心耿耿,這讓朱元璋內(nèi)心稍許平衡。
但是,隨著中書省的職權不斷擴大,胡惟庸開始欺上瞞下,結黨營私,貪財好利,居然開始不滿足于自己的丞相之位,這讓朱元璋坐不住了。但是,鏟除胡惟庸不是一日之功,要靜靜等待時機。
一日,宰相胡惟庸向朱元璋上奏,家里的舊井突然涌出了醴泉,此乃祥瑞,想請朱元璋駕臨寒舍觀賞。朱元璋覺得此事十分稀奇,于是欣然同意。
當天,朱元璋從西華門出宮,前往胡府,誰知出行沒有多久,突然從路邊沖出了一個人,攔住了朱元璋的御駕,侍衛(wèi)們深怕是行刺,一擁而上,將人圍住,拳腳相加,差點將此人打死。
攔架的人被打得奄奄一息,滿身是血,已然說不出話來,但是依然攔住了朱元璋的去路,一手指著胡府的方向,朱元璋覺得此事有蹊蹺,于是轉(zhuǎn)身返回了西華門。
站在西華門的城樓上,朱元璋向不遠處的胡府望去,只見胡府的走廊兩旁和墻內(nèi)埋伏了許多士兵,這架勢分明是胡惟庸要造反。
朱元璋立馬派出了軍隊前往圍剿,很快胡惟庸就被捕,立即押赴刑場,這件事在史上被稱為“云奇告變”,而告密的宦官云奇也在不久之后,因身受重傷而亡。
胡惟庸一案牽連甚廣,被抓的人多達三萬之多,在寒光閃閃的屠刀背后,錦衣衛(wèi)也因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他們身穿飛魚服,手持繡春刀,冷酷無情,上到群臣,下到百姓皆在他們的監(jiān)視中。
1、冷血特工錦衣衛(wèi)成立。
當時,身為帝王的朱元璋在看清了胡惟庸的狼子野心后,為了鏟除奸臣,也為了鞏固皇權,他需要選擇一批最為信任的人來完成這項任務,而最合適的莫過于儀鸞司。
儀鸞司顧名思義就是皇家儀仗隊,每當皇帝拋頭露面時,他們就負責打傘開道、充當門面。而為了偵查胡惟庸一案,儀鸞司搖身一變,成為了朱元璋專屬的情報組織。
此后,儀鸞司的侍衛(wèi)開始變幻出各種身份,潛藏在各處,探查情報。在胡惟庸還在野心勃勃地謀劃謀反一事時,儀鸞司已經(jīng)將與胡惟庸來往密切的大臣,列成了一份名單,呈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看到這份名單后,大驚失色。滿朝文武百官,與胡惟庸過從甚密者占了大半,胡惟庸不能再留了!
隨著儀鸞司的偵查與匯總,胡惟庸欺上瞞下的罪行被一一揭露,而“云奇告變”的爆發(fā),最后促使了朱元璋對胡惟庸痛下殺手,以絕后患。
胡惟庸被抓當天,就被凌遲處死了,他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將他置于死地的人,是那個曾經(jīng)毫不起眼的儀鸞司。胡惟庸死后,被牽連下獄者多達三萬人,而這些人都在儀鸞司呈報的名單中。
隨著胡惟庸的倒臺,朝中的胡黨勢力被肅清,朱元璋終于感受到了大權在握的快感。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儀鸞司的偵辦。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親自為儀鸞司賜名“錦衣衛(wèi)指揮使”,儀鸞司至此正式成為了大明最出色的情報機構,直屬于帝王,名正言順地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據(jù)《明史·輿服志》記載:
“其視牲、朝日夕月、耕藉、祭歷代帝王,獨錦衣衛(wèi)堂上官,大紅蟒衣,飛魚,烏紗帽,鸞帶,佩繡春刀。”
從此,錦衣衛(wèi)的密探無孔不入,到處收集情報,為朱元璋組建了強大的情報帝國,這使得大明朝的官員終日生活在監(jiān)視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然而,錦衣衛(wèi)的輝煌不可能是永久的。十年之后,年過六旬的朱元璋在經(jīng)歷了馬皇后的病逝,太子朱標的英年早逝,為了保全朱允炆的皇位,清算錦衣衛(wèi)的時候到了!
2、為鞏固皇位,偵辦藍玉案,錦衣衛(wèi)遭遇清算。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將皇長子朱標立為太子,對他寄予厚望。但是,朱標卻因病早逝,皇太子的位子就傳給了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生性懦弱,優(yōu)柔寡斷,為了保證皇權不旁落,朱元璋開始為他掃清障礙。
首當其沖,便是藍玉!
藍玉被稱為武將之首,為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因此被受封為梁國公。藍玉自恃功高蓋主,漸漸膨脹起來,對朝臣和太子都嗤之以鼻。
在外領兵打仗時,他經(jīng)常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不尊朱元璋的號令,更甚者,他培植黨羽,隨意任命將領,還在回京途中,自私毀關,橫行霸道,胡作非為,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忍受的。
而隨著御史們的彈劾,藍玉囂張跋扈,隱隱有取而代之之意,讓朱元璋更加忌憚藍玉。很快,在朱元璋的授意下,錦衣衛(wèi)羅列了藍玉的一系列罪證,將藍玉下獄,嚴刑拷打下,藍玉招認了謀反的罪名。
隨后,朱元璋以謀逆罪,對藍玉抄家滅族,牽連者多達一萬人,這是繼胡惟庸一案后,又一個牽連甚廣的慘案,大明王朝瞬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解決了外廷的威脅后,朱元璋深知錦衣衛(wèi)的勢力已經(jīng)根深蒂固,超出了朱允炆所能控制的范圍。于是,剝奪了錦衣衛(wèi)審理案件的權利,將錦衣衛(wèi)的職權移交給了三司。
而為了平息藍玉案的眾怒,朱元璋更是將當時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處決了。洪武三十一年,時年71歲的朱元璋在皇宮平靜去世,走完了他身為帝王的一生,錦衣衛(wèi)也隨著朱元璋的去世,進入了低谷。
3、錦衣衛(wèi)不被信任,朱棣建立東廠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繼承皇位,接手了爺爺嘔心瀝血打下的江山。當時,在朱元璋的鐵血管理下,朝臣空置,錦衣衛(wèi)無權,而朱允炆在削藩的問題又猶豫不決,于是給了燕王朱棣可乘之機。
朱允炆在位四年后,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隨著皇宮大火失蹤,朱棣登上皇位,然而,建文舊臣始終不愿歸附。沉寂四年的錦衣衛(wèi)再次被重啟,詔獄大牢被收拾一新,刑具也紛紛回到原本的位置上。
隨即而來的,是一場清理舊臣的殺戮,繡春刀一出,必定是血跡斑斑。然而,誰也無法阻止朱棣想要重塑皇權的決心。
當時,錦衣衛(wèi)所到之處,不僅百姓避讓,連各級官員也不敢多加干涉,朝廷內(nèi)外皆是談虎色變。然而,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時期,隨著紀綱的到來,錦衣衛(wèi)真正成為惡魔的代名詞。
紀綱作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度將用刑上升到了“行為藝術”,他熱衷于研究各種刑罰,只要有新的犯人入獄,他就會迫不及待地在他們身上試驗,大部分犯人都非死即傷。
不僅如此,紀綱還利用職務之便,對官民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甚至靠走私貪墨,積累了巨額的財富,這也支撐起了他無限膨脹的野心。
紀綱開始培植死士,打造兵器。有了武裝力量,有了財富,他漸漸不滿足于做一個小小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了,他將目光看向了高高在上的皇位。
然而,還沒等他開始行動,他就被朱棣的親信太監(jiān)舉報了。紀綱被抓后,被朱棣以謀反罪凌遲處死,錦衣衛(wèi)從此又恢復了沉寂。
四年后,朱棣建立了東廠,由親信太監(jiān)統(tǒng)管。東廠的權利在錦衣衛(wèi)之上,并且負責監(jiān)管東廠,從此錦衣衛(wèi)只能匍匐在東廠腳下。
東廠崛起,開大明宦官干政之端。
東廠建立后,錦衣衛(wèi)的職權被大大削弱,所有要案都必須交由東廠協(xié)管。朱棣死后,東廠的權利不再受到壓制,不僅監(jiān)視百官,連普通百姓也在他們的監(jiān)視范圍內(nèi)。
1、東廠權勢滔天,錦衣衛(wèi)淪為附屬,廠衛(wèi)合作。
到了明英宗時期,大太監(jiān)王振統(tǒng)領下的東廠,不僅殘虐朝臣,還將無辜百姓投入大牢。在屈打成招后,索盡財務,天下臣民無不遭受東廠荼毒。
而當時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馬順,為了坐穩(wěn)位置極盡能事地巴結王振,盡心竭力地為東廠打擊群臣,廠衛(wèi)合作,挾制百官,大明王朝陷入混亂。
正統(tǒng)十四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親征瓦剌,隨著兵敗被俘的消息傳回宮中,朝臣們?nèi)呵榧^,紛紛請求監(jiān)國郕王朱祁鈺將王振滿門抄斬。
見此情況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馬順立即呵斥群臣,這讓朝臣們不禁怒火中燒,將手中笏板砸向馬順。馬順瞬間成為了泄憤的靶子,朝臣們一擁而上,紛紛加入了群毆,馬順當場斃命。
隨著郕王朱祁鈺下令誅殺王振一黨,東廠勢力遭遇重創(chuàng)。
到了明武宗時代,錦衣衛(wèi)直接呈報皇帝的權利也被收走了,指揮使必須將情報呈報給東廠,再由東廠呈報給皇帝,由此,錦衣衛(wèi)幾乎是變成了東廠的下屬部門,只干一些審問、抓捕的臟活累活。
雖然錦衣衛(wèi)起起落落,但是東廠一直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了大明王朝最高的情報機構,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明朝晚期。
2、魏忠賢權傾朝野,東廠權勢滔天。
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繼位后,面對的是一堆爛攤子。在外,遼東戰(zhàn)事糜爛,敗報頻傳,在內(nèi),東林黨人把持朝政,大臣們整日沉迷于權利斗爭,不顧國事,孤立無援的天啟帝只能調(diào)用身邊的廠衛(wèi)。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jīng)徘徊在滅亡的邊緣,外有強敵不斷滋擾,而內(nèi)有黨爭,且災害頻頻,民不聊生。無奈之下,天啟帝啟用了親信太監(jiān)魏忠賢統(tǒng)領東廠。
魏忠賢出生于北直隸肅寧(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他從小不學無術,陰險狡詐,游手好閑,不顧家室,因欠了巨額賭債被迫自閹入宮。入宮后,魏忠賢與天啟帝的乳母客氏交好,得到上寵。
天啟三年,魏忠賢被任命為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兼東廠提督。一開始,魏忠賢為了緩和局勢,不斷向東林黨人示好,送錢送物,但是都不為所動,反而還上書皇帝,參奏魏忠賢種種不法行徑。
東林黨人的意氣用事,惹怒了魏忠賢!
在天啟帝的默許下,東林黨人的政敵被召入內(nèi)閣,而黨爭失敗的大臣們則紛紛齊聚魏忠賢的麾下,此時的錦衣衛(wèi)也成為了東廠手里的一把刀,一時間閹黨的權勢不斷壯大。
魏忠賢一黨開始逐漸把控朝政,而他自己也搖身一變,成為了權傾朝野的“九千歲”。
天啟五年六月,東林重臣楊漣、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人被捕入詔獄。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司都指揮僉事許顯純對他們施加了慘絕人寰的酷刑,史稱“東林六君子”事件。
據(jù)明史記載:
楊漣受傷最重,不到一個月,他已頰齒盡脫,肋骨寸斷,最后被泥袋壓身,鋼釘貫頭而死,其他五人也相繼遭受虐殺而死。
到了天啟六年,魏忠賢再次大興牢獄,以貪污罪污蔑一眾東林黨人,東林黨重臣紛紛被下入大獄,一時間哀鴻遍野,血流滿地,一次又一次地權利斗爭中,東廠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當時,各地百姓只要見“鮮衣怒馬作京語者”,唯恐避之不及。
3、魏忠賢身亡,東廠走向沒落。
天啟七年8月,天啟帝暴病身亡,年僅23歲,由弟弟朱由校繼位,史稱崇禎皇帝。魏忠賢失去了最堅實的倚仗,而新君崇禎皇帝對閹黨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一開始崇禎皇帝百般安撫魏忠賢,而魏忠賢為了試探皇帝自請辭去東廠提督之位,崇禎皇帝將計就計答應了魏忠賢的請求。
崇禎皇帝見魏忠賢辭職一事沒有激起閹黨們的反對,于是將魏忠賢解職發(fā)往鳳陽,隨即又派遣錦衣衛(wèi)抓捕,魏忠賢聞訊后立即自盡。
而后,崇禎帝下令,將魏忠賢削首碎尸,族人盡斬。一代巨宦魏忠賢,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隨后,崇禎皇帝以雷霆手段肅清了閹黨余孽,錦衣衛(wèi)也一通遭到了清算,從此,崇禎皇帝棄用廠衛(wèi),東廠曾經(jīng)的輝煌也不復存在。
短命西廠,用最狠毒的手段,殘害臣民
西廠的權利與職責都是高于東廠的,如果不是西廠那么短命,大概也就沒東廠什么事了。但是,西廠的創(chuàng)立是十分偶然的。
成化12年,京城內(nèi)一個名叫李子龍的道士橫空出世,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而這個道士在朝中有許多親信。
在這些親信的幫助下,李子龍得以入宮,前往萬歲山考察。但是,入宮后的李子龍居然想要弒君,幸而被錦衣衛(wèi)發(fā)現(xiàn),隨后李子龍便被下獄斬首。
但是,受到驚嚇的成化帝朱見深卻開始疑神疑鬼,整日神經(jīng)緊張,為了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fā)生,于是命令親信太監(jiān)汪直挑選錦衣衛(wèi)喬裝成平民,散到民間了解百姓動向。
汪直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利,便抓住了這次機會,開始捕風捉影,搜羅了許多“秘密消息”呈報給朱見深。朱見深認為汪直獲得的情報十分有價值,于是將此事交由他掌管。
然而,汪直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他認為,錦衣衛(wèi)喬裝平民百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況且,他既沒有權利頻繁調(diào)用錦衣衛(wèi),也沒有職責干涉錦衣衛(wèi)辦案,于是他向朱見深建議,成立了西廠。
西廠的設立原本只是為皇帝刺探民間的情報,但是,汪直為了籠絡財務,手握重權,不斷地構置大案、要案。經(jīng)由汪直辦理的案件數(shù)量之多,速度之快,牽扯人員之多遠遠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wèi)。
西廠的密探遍布全國各地,一旦懷疑某人,立即逮捕歸案,且事先不必經(jīng)由皇帝同意。當時,大明王朝的百姓與朝臣皆對西廠避之不及,唯恐說錯一句話,就被西廠以妖言惑眾罪從重論處。
據(jù)《明通鑒》記載:
“ 氣焰熏灼,凡西廠逮捕朝臣,初不俟奏請。”
但是,汪直的處事方式讓朝臣們極為不滿,于是大臣們紛紛上書,以汪直行事殘暴不仁,危害國家社稷為由,紛紛請求革除西廠。
于是,為了順應民意,收回人心,朱見深只能撤銷西廠。然而,西廠的撤銷讓朱見深的內(nèi)心沒有了安全感,奸臣戴縉在得知了朱見深的心思后,不斷上書鼓吹汪直,朱見深大喜,立即恢復了西廠。
然而,重新成為西廠提督的汪直,此后的辦案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權勢一時達到了頂點。他將反對自己的朝臣一一剪除,而汪直不斷膨脹的權利最終觸動了皇帝的警覺。
《明史·汪直傳》記載:
上自王府下至邊鎮(zhèn),大江南北,到處都有西廠的偵緝校尉,民間斗詈雞狗瑣事,輒置重法,人情大擾。直每出,隨從甚眾,公卿皆避道。兵部尚書項忠不避,迫辱之,權焰出東廠上。
最后,在皇帝的授意下,汪直的權利被一步步削弱,最后調(diào)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
2、大太監(jiān)劉謹重開西廠,流害天下。
當時的大太監(jiān)劉謹深得明武宗朱厚照的寵信,得勢后,他重新開啟了西廠,用來監(jiān)察東廠和錦衣衛(wèi)。西廠的手段,比之東廠和錦衣衛(wèi),有過之而無不及,手段極其殘忍。
當時的大明王朝,朝臣百姓們,已經(jīng)常年生活在東廠和錦衣衛(wèi)密探的監(jiān)視之下,現(xiàn)在又來一個西廠,更加苦不堪言。
為了將情報權利握在自己手中,劉謹又設置了內(nèi)行廠,自己擔任提督,一舉節(jié)制了所有情報機構的權利。
劉謹對文武百官的嚴密監(jiān)視和殘酷迫害,終于引發(fā)了大臣們的嚴重不滿。群臣們聯(lián)合了東廠與錦衣衛(wèi),趁劉謹出宮的時候,上書皇帝,痛呈劉謹?shù)淖镄?/strong>
所謂墻倒眾人推,群臣上書后,明武宗也不敢怠慢,立即下令逮捕了劉謹,隨后處死。隨著劉謹?shù)牡古_,西廠和內(nèi)行廠相繼被廢,東廠回歸了最高特務機構的位置,而錦衣衛(wèi)一直依附于東廠。
錦衣衛(wèi)、東廠、西廠誰最厲害?
其實,不論是錦衣衛(wèi)還是東西兩廠,他們的建立都是中央集權的產(chǎn)物。東廠、西廠與錦衣衛(wèi)共同點是 監(jiān)視、偵查、鎮(zhèn)壓官吏的不法行為,即“巡查緝捕”。
出于皇帝對專制皇權的需要,他需要一個獨立于官僚體系外的勢力供自己使用。這些偵查機關由皇帝直接領導,均可不經(jīng)司法機關,直接奉詔受理詞狀,逮捕吏民,用刑極為殘酷。
然而不同的是,錦衣衛(wèi)與東西兩廠不同時期的出現(xiàn),則預示著皇權的更替。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明確規(guī)定,宦官不得干政,所以成立錦衣衛(wèi)只是為了監(jiān)視朝臣,以達到皇權集中的目的。
但是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錦衣衛(wèi)指揮使利用職務之便,大量斂財,培植武裝力量,威脅皇權,所以設立了東廠來監(jiān)管制約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是外臣,成員大多是官宦子弟,而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職也大多由皇帝的心腹武將擔任,向皇帝匯報需要上奏。而東廠為內(nèi)臣,統(tǒng)領多為太監(jiān),是皇帝近臣,向皇帝匯報只需口述。
西廠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但是發(fā)展速度之快,辦案數(shù)量之多遠超錦衣衛(wèi)和東廠。在三個部門并存的狀態(tài)下,西廠不僅以辦案數(shù)量與成員數(shù)量取勝,還監(jiān)管著東廠和錦衣衛(wèi)。
尤其是西廠在大太監(jiān)劉謹?shù)倪\作下,還設立了內(nèi)行廠,一舉節(jié)制了所有的情報來源。對臣民的監(jiān)視與迫害,手段殘忍,令人發(fā)指。
所以,論權力、論狠毒?,西廠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論站得高,活得久,百年老字號東廠當之無愧!而論硬實力,還是錦衣衛(wèi)不遑多讓。
雖然錦衣衛(wèi)經(jīng)常以反面角色出現(xiàn),但是也不乏忠正之士。例如陪伴明英宗度過被俘瓦剌歲月的錦衣衛(wèi)袁彬,最終憑借自己的智謀帶著明英宗重返大明。
例如,為人剛直,嫉惡如仇的沈煉,冒著得罪嚴嵩父子,也要向皇帝死諫,即便被陷害流放,也也不退縮,仍然不斷抨擊嚴嵩父子,最后被殘忍殺害。
到了萬歷年間,日本侵略朝鮮,為了援救友邦,也為了阻止日本圖謀中國,萬歷皇帝決定出兵援助。雖然兵力已經(jīng)集結,但是對日本的兵力毫無頭緒。
于是,萬歷帝派遣了錦衣衛(wèi)奔赴日本、朝鮮搜集軍事情報。在大明軍隊的鐵蹄踏進朝鮮的時候,錦衣衛(wèi)早已編織起了巨大的情報網(wǎng),在錦衣衛(wèi)的幫助下,大明軍隊長驅(qū)直入,打得日本四散潰逃。
在短短時間內(nèi),錦衣衛(wèi)能組建起強大的情報網(wǎng),將敵軍的實力與戰(zhàn)略摸得一清二楚,幫助軍隊打勝仗,實力不容小覷。
然而,不管是實力強還是活得久,最終都只能依附于皇權,命運把握在皇帝手中,即便權勢滔天入魏忠賢,也依然躲不過崇禎皇帝的殺機。
然而,崇禎皇帝接受的大明江山早已是千瘡百孔。在國破家亡之際,不管是錦衣衛(wèi)還是東廠,都沒有站出來抵抗外敵,而是眼睜睜地看著李自成攻入北京。
最后
公元1644年4月25日,歷時276年的大明王朝走向滅亡。崇禎皇帝逼死了自己的周皇后與袁貴妃后,用寶劍砍下了長平公主的手臂,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女兒,崇禎皇帝痛苦吶喊:“你何故生在帝王家!”
在處置完親人后,崇禎皇帝在太監(jiān)王承恩的陪伴下,在煤山自縊而亡,結束了他作為帝王的一生。
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帝王們妄圖通過錦衣衛(wèi),東西兩廠,監(jiān)視朝臣百姓,讓整個社會處在高壓之下,以達到集中皇權的目的。
然而,這并沒有讓大明王朝延續(xù)千年,反而加速了明朝的衰敗。后世對大明王朝的評價卻是,明非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廠衛(wèi),這也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