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中醫(yī)經方的注意了:三部六病版《傷寒論今釋》之兼證桂枝加葛根湯證第14條
表部病辯證
一、太陽病
二、厥陰病
三、部證
四、合病、合證
五、兼證
1、桂枝加葛根湯證
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成氏云:幾幾者,伸頸之貌也。
淵雷案:
后世醫(yī)家,皆從成意,然說文之幾,所以狀短羽之飛,非所以狀項背之強。且項背強者,不得伸搖,成氏乃謂伸頸搖身,伸引其頭,非也。豳風赤舄幾幾。毛傳云:幾幾,絇貌。釋文不出音,則當讀如幾案之幾。絇者,履頭飾。鄭注士冠禮云:絇之言拘也,以為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履頭。然則豳風之幾幾,所以狀絇之強,傷寒論之幾幾,亦所以狀項背之強,其讀皆當如幾案矣。
仲景之法,有一證用一藥。太陽病汗出惡風,桂枝湯證也,而有項背強幾幾之證,故于桂枝湯中加葛根以治之。項背何故強?因肌肉神經拘急故也。肌肉神經何故拘急?因津液不達,失于濡養(yǎng)故也。肌肉神經遍于全身,津液不達而失養(yǎng),何故獨見于項背一部?因項背之神經本自稀少,平時津液達于項背者本自不多故也。反汗出惡風之反字,當無深意。
本條云: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葛根湯條云(中篇三十二條):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似項背強者多無汗,故于汗出上著一“反”字。蓋汗亦津液,津液不外達之病,不當汗出也。然本論及《金匱·痙濕暍篇之剛痙》條,皆云“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則知反字隨文便,非義例所存。
或云:“反”系“而”字之誤。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芍藥(二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云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云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黃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此方不當有麻黃,林說是也。太陽病汗出者,麻黃在所當禁,成無己本及《金匱玉函經》并無麻黃,為是。
方中既去麻黃,則煮服法中,七味當作“六味”,先煮下當去“麻黃”二字,二升下當去“去上沫”三字。仲景用麻黃、葛根,皆先煮,煮麻黃有沫,煮葛根則無沫。
又:芍藥二兩,可發(fā)汗篇作三兩。桂枝二兩,《玉函》及仲景全書亦作三兩。水一斗,《玉函》作九升,并是。
《方極》云:桂枝加葛根湯,治桂枝湯證而項背強急者。
淵雷案:
項背之肌肉神經強急,由于津液不達。津液即營養(yǎng)液也,其來源在消化器官,葛根能攝取消化器官之營養(yǎng)液,而外輸于肌肉,故能治項背強急?!侗静萁洝费愿鸶芷痍帤?,即輸送津液之謂。張潔古謂葛根升陽生津,李東垣謂葛根之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皆體驗有得之言。
葛根與桂枝,皆能發(fā)表解肌,惟桂性溫,葛性涼。病之性質,太陽屬寒,陽明屬熱,熱者宜涼,寒者宜溫,故太陽解肌用桂枝,陽明解肌用葛根。東垣以葛根為陽明經藥,說尚可通。潔古謂太陽初病,不可便服葛根,反引邪氣入陽明,為引賊破家,則拘迂之論矣。
桂枝加葛根湯及葛根湯,皆治項背強,仲景皆言太陽病,是知葛根為項強之特效藥。太陽病兼見項背強,則于太陽方中加葛根以治之,正如嘔者加半夏,惡寒者加附子,何引賊破家之有。
注家有以項背強為太陽陽明合病者,襲張、李之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