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永恒的華子,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則是每個父母重視的一件事,為了讓孩子長大能有出息,父母們不管多么的辛苦勞累,心里都是甘甜的。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父母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現(xiàn)階段許多家庭都是以隔代教育為主,何為“隔代教育”?就是自己忙于工作,無暇照顧孩子,交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婆或外公。尤其是在農(nóng)村,每天忙完工作,回來還的去地里干農(nóng)活,根本沒一點空閑時間來陪孩子玩耍。
筆者所在的農(nóng)村,基本上都是祖輩們來照顧孩子。村里小王每天早上8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后又得去地里給蔬菜澆水,打藥。因此孩子每天的衣食起居,教育等都落在了祖輩的身上,他們也成了孩子的“現(xiàn)代父母”。而小王的這一狀態(tài)其實也是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庭的縮影。
祖輩們幫著照顧孩子能幫著分擔一些生活,這本是一件好事,不過卻讓小王頭疼不已,因為每次送孩子去姥姥家時,孩子都吵著鬧著想回家。
起初認為孩子只是在姥姥家呆的時間短而已,可是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現(xiàn),孩子在姥姥家依然玩的并不開心,不是在院子里玩手機,就是獨自在外面玩沙子,去接孩子時立馬撲過來鬧著要回家,而等到了家里卻纏著奶奶讓帶著出去玩耍。對于這一情況,小王也無奈的說“在農(nóng)村,八成孩子都不愿去外婆家”。那么這到底是咋回事?對此孩子媽媽說了以下幾個原因,聽完后扎心了。
第一,姥姥帶孩子的精力不夠
“傳宗接代,多子多?!边@種傳統(tǒng)的觀念在農(nóng)村根深蒂固,因此農(nóng)村家庭里都是好幾個孩子,相差一兩歲還好,孩子在姥姥家,幾個孩子在一起能玩到一起,姥姥照顧著也省點事,可有時一家孩子好幾個,相差都是好幾歲,有的到了正瘋玩的年齡,有的正蹣跚學步,有的還抱在懷里,而姥姥一邊的照顧自己親孫,一邊有又的照顧外孫,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第二,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原因
“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意思是說,外甥到姥姥家只是暫時的,姥姥姥爺再疼,吃完喝完終歸是要走的。雖說孩子對這些不懂,但是大人們受到這方面觀念的影響,也是整天掛在嘴上。孩子時間長了自然受到了影響。比如有的家長就常說,誰最親,爺爺還是奶奶。你是爺爺奶奶的親孫子等等。
第三,教育方式
孩子都是天真可愛,同時又是特敏感的,無論奶奶還是姥姥,或者是隔壁鄰居!只要是對他好,他就會十分的開心。而平常無論帶著孩子玩耍還是教育,奶奶和姥姥則是完全不一樣的對待方式。奶奶喜歡寵的孩子,孩子要玩具就買,吃零食就買,不寫作業(yè)也遷就著。而姥姥對孩子則是嚴厲一點,對于童真的孩子來說,自然喜歡回家和奶奶待在一起。
第四,現(xiàn)實原因;
老話常說“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而只有一點不同,奶奶大部分覺得孫子是自己家的,是無條件的對孫子好,而姥姥都覺得外孫是女婿家的,她只是幫別人帶孩子,雖有感情,但是保姆心態(tài)!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長時間讓孩子呆在姥姥家,舅媽心里面也不滋味。而作為父母考慮到孩子的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對親孫要親一些。
其實在筆者看來,不管姥姥還是奶奶,其實對自己的孫子都一樣的親。嘴上說親,不是真的親,關系親近更多的取決于在一起的時間長久。那么你對此怎么看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