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rets,I've had a few; too few to mention.I did what I had to do”
關注音樂的朋友們可能發(fā)現了,近些年來,總會出現一些民謠爆款。
2013年的一首《董小姐》引起全民回憶起自己得不到的愛人。
前陣子B哥(李志)還推出了一個334計劃,打算在未來的十二年里,深入三四線城市做演出。民謠下鄉(xiāng),旨在“普及現場音樂。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現代音樂中來?!?/span>
▲開livehouse,辦合唱團,虧本辦跨年演唱會,B哥擔負起了太多責任。以及最近上了《歌手》的趙雷,一首《成都》,網易云評論飆到20萬,是真的火了。
▲評論區(qū)也是好文采。
但同時,趙雷在節(jié)目返場時唱的《三十歲的女人》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小十君覺得,哪天出一首叫《三十歲的男人》的歌,這問題就算結案了。
女性三十歲就被貼上"嫁不出""皺紋"這樣的標簽,男性也沒差啊。哪位歌手要是寫了,一定要聽呢。
▲一個標簽社會(苦笑)。
不可否認的是民謠開始走出小眾,這也勢必帶來許多爭議。
而民謠歌曲中高頻率出現的“遠方”、“姑娘”、“南方”,也讓不少人吐槽,可能這些歌手寫詞都是滾鍵盤碼出來的。
▲知乎又開始一本正經的討論起來了。
然而無論是褒是貶,現在站在輿論中心的趙雷好像顯得有點不在狀況中。
趙雷仍舊是那個會在北京胡同里,向叫出他名字的路人默默點頭的男孩。放下吉他就消失在匆匆往來的人群里。
▲相比“改頭換面”的迪瑪希,趙雷的造型一直沒變。
多數人都是通過《歌手》這個節(jié)目知道趙雷的,但每一個獨立音樂人能走到大眾面前必然是經歷了許多曲折的故事。
趙雷也同樣,街頭,地下通道都曾有過他唱歌的身影。那時候的趙雷,以及如今千萬個地下音樂人的生存狀態(tài)是怎樣的?
今天的這部電影 ——《醉鄉(xiāng)民謠》或許可以讓你了解“趙雷們過去的生活”。
配上一首電影中的民謠,可能會更入境。
首先海報就非常像民謠專輯的封面,以半身或全身像為主,伴以憂郁的眼神。
▲感覺有點像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的封面。
導演是鼎鼎大名的科恩兄弟,這是部被稱為最不科恩的一部作品,然而卻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RIC:這就是最好的科恩兄弟。
主題仍舊還是講述小人物的生活,只是這個人身上并未發(fā)生特別跌宕的故事。
《醉鄉(xiāng)民謠》里有的只是一個不得志的民謠歌手勒維恩,鏡頭對準在他那如同凍僵了的襪子般的凄慘生活。
窮困潦倒,輾轉在朋友家的沙發(fā),地毯上▼
出了唱片也賣不出錢,沒有足以熬過長冬的大衣▼
是不是十分值得同情?可是看到后面,你會發(fā)現勒維恩是渣男一個,全是咎由自取。
搞大了朋友的女朋友的肚子,還打算向朋友(對,就是那個戴綠帽的)借錢墮胎。
女朋友罵勒維恩的這段話十分精彩,某些行走的泰迪可以自動代入。
▲女朋友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
雖然私生活糟糕透頂,關系混亂,但勒維恩對音樂的態(tài)度卻是非常嚴肅。
面對好心收留他的教授,他不識趣地在餐桌上大發(fā)脾氣。只因為教授讓他助個興,唱首歌。
結果勒維恩把吉他一甩:“我為了生存而唱歌,而不是為了他媽的客廳游戲。”
正是如此,勒維恩過著如此困窘的生活,說來也感到中二,就是為了夢想。
吉他是他的職業(yè)和精神支柱,他不允許這被當做餐桌上的娛樂消遣。
影片開頭,勒維恩在“煤氣燈咖啡館”唱歌。
▲劃重點,是演員奧斯卡·伊薩克本人唱的,他曾是樂隊成員。而歌詞是這樣的:
絞死我 哦 絞死我 我將不久于人世
絞刑我倒不在乎,但是要長眠在墳墓,可憐見的在世間我曾游走四方
在那里我立下足,爬上高山,肩上扛著步槍,手上握著短劍
在世間我曾游走四方
雖然有點殘忍,但比市面上的男歡女愛真摯多了。在世間曾游走四方,而如今只能躺在閉塞冰冷的墳墓里。對自由和遠方的渴望還有比這更感人的詮釋嗎?
然而這首歌雖然有才華,畢竟不是什么天才之作。
▲天才在這里。
正如后來他前去藝術之都芝加哥尋求機會,找到了唱片經紀人,讓他聽聽自己的歌。
勒維恩演唱完一首歌后,唱片經紀人這樣說:“你還行?!?/strong>
好,但是不夠好。這句話可能比“你就是沒有才華,別做夢了”更為殘忍。
它會為你營造出一種可能成功的幻覺,用遠處崇山峻嶺那頭不存在的日出將你的夢境鍍成金色。
讓你攥著那么一點才華與現實死磕下去。
或許最后是平庸的成功,如同影片中的“賈老板”,出一些流行而荒唐的單曲,終會被時間篩掉。
▲歌手賈斯汀·汀布萊克友情參演。
抑或只能和勒維恩的前搭檔一樣,被日復一日的絕望吞噬,投河自盡。
當然也可能就是勒維恩本人,只是在原點打轉。
▲勒維恩抱著的貓叫“尤利西斯”,一個漂泊追夢的隱喻。
其實影片中勒維恩有多次機會改變這一切,都被恪守原則的他拒絕了。他不愿意做樂隊里的和聲,也不愿意寫一些違背自己音樂理念的流行歌曲。
這種執(zhí)拗的形象倒是很符合大眾印象里的"民謠歌手"。雖然窮,但是不向商業(yè)低頭,做忠于自己的音樂。
就像2012年,已經小有名氣的趙雷作為“十個輪子摩托車巡演”的創(chuàng)始人,從成都出發(fā),駕駛摩托車,途徑20個城市,30天演出11場。
當然趙雷是熬出頭了,可我們卻不知道勒維恩到底何去何從。
在影片結尾,科恩兄弟腹黑地將影片開頭重來了一遍。勒維恩又唱著那首《絞死我》。
似乎用這種無意義的回環(huán)告訴你,不論是芝加哥還是紐約,新澤西,不行就是不行。
我們奮力前行,逆水行舟,卻不停地被推回到過去。
諷刺的是,結尾還多出了一個畫面。勒維恩唱罷后,一位頂著泡面頭的年輕人抱著吉他上臺了。
“那一天鮑勃·迪倫從煤氣燈下走出來,成為時代的聲音?!?/span>
是的,勒維恩唱的很好,也確實有才華,但是當迪倫那標志性的公鴨嗓一出來,你就明白了。
迪倫是不同的,這個世界是屬于這個年輕人的。勒維恩有無數個,但迪倫只有一個。
而“勒維恩們”也只能像這樣,和時代擦肩而過▼
當迪倫唱出第一句歌詞,意味著"勒維恩們"的歷史徹底被翻過去了。
有意思的一點是,勒維恩這個角色其實有一個現實原型。從下面的專輯封面可以看出,cos的是歌手Dave van Ronk。
資料很少,唯一一點八卦就是他在音樂上給了迪倫很多幫助。畢竟人們談起民謠,談的必然是迪倫,Leonard Cohen,Tom Waits,這些響當當的人物。
而那些同樣努力過,真誠唱過歌的勒維恩,Dave van Ronk,其實沒有人在意。
這個安排的深意,我們了解一下故事背景可能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影片開場就寫出了時間與地點。
1961這一年,20歲的迪倫來到紐約,并開始演出。
這是民謠復興前的最后一刻,而復興的旗幟被鮑勃·迪倫這個年輕人扛起。
在這之前,商業(yè)民謠大行其道,許多民謠團體成立,發(fā)唱片。像《醉鄉(xiāng)民謠》中的民謠團體比比皆是,也有更多滿腔熱血的青年。
影片中對這些也有間接描寫。
勒維恩抱著無人問津的唱片去一位歌手家的沙發(fā)上湊合幾天,意外發(fā)現這位歌手也有一箱賣不出的唱片。
不難想象某個大型夢想回收場(廢品場)還會堆積著更多唱片▼
而迪倫的出現改變了一切。這個年輕人登上了抗議民謠的歷史舞臺,或者說,正是他再次開創(chuàng)了歷史。
民謠一開始就是非常激進,帶著政治思考的,而迪倫再次升華了這一形式。他寫的Blowing in the wind和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一同拉開了美國民權運動的序幕。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男人
一只白鴿要飛過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彈要多少次掠過天空,才能被永遠禁止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才能獲得自由
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風中飄揚
▲迪倫和瓊·貝茲,抗議民謠的代表。
也許你聽不進迪倫的公鴨嗓,可卻不能否認他的偉大,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一句話總結:
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tǒng)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
迪倫的出現就是顛覆性的。他將抗議民謠推至頂峰,在人們都沒意識時代改變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了民謠搖滾這一音樂形式,奠基了現代搖滾樂,并為之注入靈魂。
1965年的夏天,迪倫首次用了電吉他代替伴奏,他是被臺下的觀眾噓下臺去的,因為對于只欣賞純凈的民歌的觀眾來說,電吉他實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但這是民謠搖滾公認的誕生之日。@郭佳
你們愛聽的萬能青年旅店音樂風格就是“民謠搖滾”▼
迪倫創(chuàng)造了歷史,“勒維恩們”被歷史忽略。
而在一開始,偉大的迪倫與“勒維恩們”對夢想的憧憬并沒有什么不同,正如他的獲獎感言:
當我還是一個剛開始寫歌的年輕人時,我希望在酒吧和咖啡館能聽到我的歌,也許后來在劇院能聽到我的歌,那就不錯了。也許就是我還能發(fā)唱片,對我來說就是中了大獎。
但除了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不可抗力因素外,巨大的才華溝壑才是致命性的。
▲這種才華對比不禁讓人想起與披頭士同時代的樂隊,沙灘男孩和奇想都非常棒,可披頭士是神啊。
國內當然也有許多勒維恩。
我們的民謠不只有風花雪月,小鎮(zhèn)姑娘和遠方;也有用血淚寫出的生命思考。
只是剛巧傳唱的是這樣的歌謠,而更多的“勒維恩”卻在時代流行的浪潮中永遠的消聲滅跡了。
尹吾就是其中一位,一張專輯就是他的全部,也許不動聽,卻是帶著血的音樂。
當年麥田音樂推出一個“紅白藍系列”,現在網上的通稿,都只提到樸樹和葉蓓。而尹吾的“紅”卻因各種原因被人忽視了。
他在唱片的文案中這樣寫著:
聽音樂是幸福的,做音樂是痛苦的。但沒想到,會疼痛至此。
為了寫第一首歌,為此在北京已滯留了將近六年。其中的曲折、種種的遭遇、復雜的感受,難以言表。即使說出來,既不傳奇也不香艷。
當然這不是賣慘,“多不容易啊,快來聽聽吧!”。因為沒有一種貧窮和苦難是美妙的,真正的苦難無法淪為談資。
而像科恩兄弟這樣講述一個loser的生活一樣,在這里推薦一張“l(fā)oser”的專輯,或許是出于對音樂和歷史的尊重。
大人物的事跡太多了,我們需要的是那些渺小的人,他們被侮辱過,蹂躪過,傷痕累累,熬過了困窘的生活,創(chuàng)造了渺小的奇跡。
迪倫出現的1961年前的那段歷史,就是通過那些沒有任何人記住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的歌謠保存下來的。
所以什么是民謠呢?按照影片里所說的,是一首不像是新的,也永遠不會變老的歌。
而民謠歌手呢,就是唱著這些不合時宜的歌兒的人了。
這些loser們來過,留下了聲音,也許歷史上不會出現他們,但我們應該去聽聽,因為那是被灰塵掩埋了的我們啊。
所以活著需要勇氣
我說你別再喝了
明天還得趕路呢
你說走他媽再長的路
還不是通向墳墓
活著就是受罪
活著就是勞累
活著就是互相折磨
活著就是不對
我真想安慰你幾句
可沒有合適的詞句
福利互動
互動話題:你經常單曲循環(huán)的是哪首歌?
截止明天下午4點,本文下方留言區(qū)點ZAN數最多的北鼻,可獲得1個月愛奇藝視頻的會員激活碼哦。
恭喜上期獲獎用戶 @長情子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