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傳一句俗語:“埋父不如葬母”。這句話看起來不禁讓人疑惑,天下父母不都是一樣的嗎?難道父母去世時,安葬父親和母親有什么區(qū)別嗎?
在過去農村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還真有這樣的區(qū)別。這里請不要誤會,這里的“不如”,不是說葬禮的開支誰大誰小的問題,而是舊時農村一種迷信的說法,人們認為父親的墳和母親的墳相比,母親的墳要“顧”后人一些。
那么農村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說法呢?這里先介紹一下“埋父不如葬母”這句話在農村有哪些民俗方面的說法。
“埋父不如葬母”這句話,到底出自何朝何代,現(xiàn)在已無法探究了。農村老人通常把這句話列為“古話”,說明這句話在農村流傳比較久遠了,應該是出自古代無疑了。舊時農村,人們通常把這句俗語看作是一種風水方面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葬墳方面,父親的墳無論風水如何好,都不如母親的墳好。
這種說法源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非常尊重祖先,古代時,當家里的老人去世后,要給他們找一塊好地方安葬,并把安葬老人的墳墓稱為“陰宅”,人住的房屋稱為“陽宅”。陽宅講究對地理環(huán)境的選擇,使人住著舒適,生活方便,人們認為祖先居住的陰宅,也應選擇地理環(huán)境好的地方。不管是陰宅還是陽宅,人們都把地理環(huán)境稱為“風水”。
“風水”這一名詞最早見于晉代時期的郭璞,他寫了一本名著《葬書》,書中說:
“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p>
自此以后,“風水”一詞就開始在我國古代流行,成為一門學問。但是,后人認為,“風水”一詞只是郭璞提出來的,這門學問的起源要追溯到戰(zhàn)國時代?!奥窀覆蝗缭崮浮敝傅木褪歉赣H的墳墓和母親墳墓的“風水”,即使父母的墳墓的“風水”一樣,而葬入土里的父母兩人,母親比父親更能守住“風水”,更能蔭庇子孫后代。
事實上,這句俗語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普遍觀念:現(xiàn)實生活之中,母親與父親相比較而言,大多數的母親要比父親“顧家”一些。因此,人們迷信地認為,父母去世以后,母親的墳比父親的墳對后代要“顧”(護佑、蔭庇的意思)一些。
“埋父不如葬母”,又說成是“葬父不如葬母”,是過去流傳比較廣的一句農村的風水俗語。
在農村,尤其在山區(qū)和丘陵地帶的農村,也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人們迷信地認為,葬在一個墳山上父母的墳,母親的墳比父親的墳要“管事”多了,或者說“顧人”多了?!肮苁隆焙汀邦櫲恕笔沁^去農村人的習慣說法,對去世的父母來說,就是還照顧他的兒孫,換一句話說,就是蔭庇兒孫的意思。
也就因為如此,在舊時農村衍生出一些迷信的說法:
比如說,一個風水好的地方,如果是先葬男人,墳山會變得一般,如果是先葬女人,墳山就會變得更好。
又比如說,舊時農村人認為,母親的墳葬得好,既可以使后代人丁興旺,也可以使家里財運發(fā)達,且后代長盛不衰。而父親的墳葬得好,可能會出大官,但對后代人丁稀少,后代只能是一時光鮮。
當然,這些都是舊時農村迷信的說法,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自然不可信。
有了這些說法,舊時農村,人們對母親墳地的選址、下葬的日子格外用心和嚴格。比如,過去母親去世后,有的人為了給母親選一塊好地,寧可“安厝”(又稱擱厝),也就是在野外臨時找一塊地停放,等相中了好地,或遇到了好日子,才將靈柩正式下葬。而對父親墳地的選址,相對來說就要隨便一些,能夠過去就行了,像“安厝”這種待遇,相對來說,父親要比母親少多了。不過,有的地方普遍去世老人“安厝”習俗,就另當別論。
過去,農村清明祭掃時,一些地方(并非所有的地方)的祭祀儀式大多設在女先人墳前,比如母親、祖母、曾祖母等女先人。有些地方有這樣的說法:“進山敬祖婆,入堂敬祖公”。意思是說,到墳山上主要是祭祀祖婆,到祠堂主要是祭祀祖公。從這說法可以看出,祠堂供奉的祖先,是按照古代封建禮法中的“男權”思想,男性先祖,也就是姓氏家族占主導地位,到了墳山上,就不受封建禮法律約束了,可以把女性先祖放在祭祀的重要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祖婆”和“祖公”,并非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所解釋的祖母和祖父(有些地方有此稱呼),而是指所有的女先人和男先人。長江流域很多農村方言中,把墳稱為“祖”,把墳山稱為“祖山”。因此,在一些地方“祖婆”和“祖公”是女先人和男先人的專用名稱,對活著的祖父祖母不能用這種稱謂。
農村俗語來源于生活,又還原于生活?!奥窀覆蝗缭崮浮边@句俗語形成于我國古代農村,反映的也是我國古代農村存在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
上節(jié)說到,“埋父不如葬母”的農村說法,主要是人們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母親在世時比父親要“顧家”,因此,人們同樣認為母親去世后,她的墳墓也比父親的墳要“顧”后代。
這種說法,實際上是舊時代農村人普遍對父母對家庭責任心的看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認為母親對家庭比父親更能承擔責任,其中既包括當時人們對父親的誤解,也包括男權社會的少數父親確實不負責任。
一是“孩子誰帶跟誰親”
封建時代是農耕社會,農村家庭的模式,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養(yǎng)家糊口,整日在外奔波忙碌,女人則在家相夫教子。這樣,父親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就短一些,母親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就長一些。特別是一些商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男人要么外出經商,要么外出務工,長年在外,與家人聚少離多。農村有一句俗語說“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指的就是有男人在外經商或務工的夫妻。這種男人與妻子的團聚時間少,與子女的團聚時間也同樣如此。
過去農村,如果有人問不太懂事的孩子:“父親和母親哪個親?”大多數孩子的回答是與母親最親近。現(xiàn)在農村,人們也喜歡問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爸爸和媽媽哪個親?”除此,他們還會問:“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哪個親?”或者“外公外婆與爸爸媽媽哪個親?”就連孩子的爸爸媽媽也可能會這樣問,主要是現(xiàn)在農村孩子的爸爸媽媽長年在外務工,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短。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的,被稱為“隔代親”。孩子與父母的感情怎么樣,這些長年在外務工的父母心里沒有底,才忍不住這樣問。
現(xiàn)在農村有這樣一種說法:“孩子誰帶跟誰親”。實際上,這個說法不僅只有農村才有,在城里也同樣有這種說法。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孩子就跟爺爺奶奶親,由外公外婆帶大,孩子就跟外公外婆親,由爸爸媽媽帶大就跟爸爸媽媽親,有的甚至由姑媽姑父、姨媽姨父、叔叔嬸嬸、親戚鄰居等帶大,他們就跟這些帶大的人親。這個道理很簡單,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由誰帶大,跟誰的感情就好。同樣的道理,孩子們也覺得誰是把他們帶大的,誰對他們最牽掛。
有的事情,在親人骨肉之間比較神奇。比如,農村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些爺爺奶奶把孫子或孫女帶大后,他們臨終時,孫子或孫女在外面沒有回到身邊,就是遲遲咽不了氣,當老人牽掛的孫子或孫女回到身邊后,立馬就咽氣了。有的爺爺奶奶就是咽氣后,孫子或孫女外出不回來,眼睛和嘴巴閉不上,任誰用手去抹,也合不攏,當孫子回到家里,哭喊幾聲,只用手輕輕一抹,老人的眼和嘴就合上了。這就是農村人所說的,老人臨死或者死了還牽掛著與他們感情很深的孫子或孫女。
也就是因為如此,過去農村,普遍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說子女在父母之間,與母親要“親近”一些,與父親要“疏遠”一些?!坝H近”就是感情好一些,而“疏遠”就是感情要淡一些。
事實上,舊時農村子女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的時間要少一些,對父親在感情有隔閡,從而心里就產生了誤解。父親為了家庭,長年在外奔波勞累,付出得太多,得不到孩子的理解?,F(xiàn)在一些農村孩子對長年在外務工的父母一樣,為了家里能過上好生活,父母在外累死累活,節(jié)吃儉用,只有自己清楚,孩子們未必能理解。如果說過去在外奔波勞累的父親,或者現(xiàn)在在外務工的父母,對自己孩子感情不深,也真是冤枉了他們,但是孩子與他們的感情不太深,又是一種生活現(xiàn)實。
二是“寧跟討飯的娘,不跟當官的爹”
“寧跟討飯的娘,不跟當官的爹”是一句流傳在農村的俗語,意思是說,夫妻要離婚時,孩子在父親生活還是跟母親生活的選擇上,寧愿跟著母親吃苦受累,哪怕就是母親靠討飯過日子,也覺得生活過得愉快,,而不愿意跟著父親過安逸享樂的日子,哪怕父親是當官的也不會跟著他。一句話,就是寧愿跟著母親吃苦,也不愿意跟父親享受。
舊時代的農村夫妻解除婚姻,與現(xiàn)在有差異,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休妻,一種是和離。這句俗語指的是和離。“休妻”是封建社會解除婚姻的一種方式,女人犯了“七條”,就可休妻,因女人是過錯方,沒有帶走子女的權利?!昂碗x”,即男女雙方經協(xié)商解除婚姻,這就如同現(xiàn)在夫妻協(xié)議離婚類似,女人有權帶有自己的財產和帶走子女。俗語中所說的“討飯”,母親未必真的討飯,過去的人認為沒有比討飯的日子過得差了,只是一種假設或者打比方;俗語中的“當官”,父親未必真當官,過去的人都認為當官的人日子過得好,這也是一種假設或者打比方。
孩子愿意跟母親,是因為孩子能夠從母親那里,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無微不至的愛。母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細心,和藹可親,孩子的一舉一動,母親都能讀懂,再加上善于與孩子溝通,對孩子的愛比較專注,更多的是講究“里子”,而不是“面子”。孩子認為母親更值得依靠和依賴。因此,哪怕生活條件再艱苦,不是那么好,孩子還是愿意跟著母親生活。這也就是平時人們把母親稱為“慈母”的原因。
父親平時在孩子面前比較嚴肅,不太容易接近和溝通。在關心孩子方面往往精心大意,總是忽略孩子真正的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對孩子的要求又過于苛刻。因此,父母只能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但在感情上總是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也不是那么地關心孩子。這也就是平時人們把父親稱為“嚴父”的原因。
由于舊時的農村,婦女受到封建禮教的束縛,處于弱勢地位,講究“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大多數婦女在婚姻方面比較專一。在孩子的印象中,母親非常“顧家”。而父親就不同,享受封建賦予的“男權主義”特權,妻亡可再續(xù),條件允許可娶三妻四妾。有的父親甚至拋家棄子,到外面尋歡作樂。在孩子的印象中,有一些父親(不是所有的)不但不“顧家”,反而“敗家”。
也就是因為有以上幾方面的原因,舊時代農村人,從感情上來說,孩子更親近母親,從信任的角度來說,孩子更加相信母親。
人們因受到這些感情因素的影響,同時又受到父母墳能否蔭庇后人這種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人們于是產生一種聯(lián)想,認為母親在世的時候,非?!邦櫦摇保篮笤岬膲炓策€一樣“顧家”。而父親在世時沒有母親那么“顧家”,死后也沒母親那么“顧家”,說不定到別的地方去了,“照顧”別人家去了。
我們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由于舊時代農村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也就形成“埋父不如葬母”迷信觀念,這種說法也就不足為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