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福龍
【本文由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寫這篇文章緣于參加一個要好的朋友家的喜宴。那是他為兒子操辦的婚禮。因為路途遠,我宿在朋友。朋友與我談了很久。從他口里我知道癌癥纏上他已有一年,幫兒子把媳婦娶進家門,是他未了的最大愿望。如今,朋友已經(jīng)走了,他兒子來歸還我借給他的錢,我把那夜他父親的話說給他聽。他兒子說:父親總是這樣,為家里的每個人牽腸掛肚,可他走了,我除了傷感,生活一點也不差。
前段時間,在日本旅游的朋友與我聊天。他陪女友在日本北海道。我問他玩得開不開心。他告訴我,他和女友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他細細跟我講道:女友家境不算富裕,剛上大學也沒有能力自己賺錢,卻有著揮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來講吧,日本物價很貴,一片哈密瓜要30人民幣左右。
他問我:能否認同一個不肯買水解渴,卻一口氣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嗎?我說不能,我知道他這個女友家里并不富裕,經(jīng)常和朋友來,她經(jīng)常掛用“女孩富養(yǎng),男孩要窮養(yǎng)”來解釋她的花錢大不節(jié)制。這女娃讓我想到一句話:父母尚在茍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身邊這樣的人,挺多的。我與這一對有三十多年代溝。
我的一個年輕同事,家里不富裕,卻把日子過得很高級。我們幾個老同志都是訂十五元一份的盒飯。她嫌難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館子,下午還必定一杯十幾塊錢的奶茶外送。我都不敢勸她花錢別太大手大腳。每次勸她節(jié)約都勸我:一輩子才三萬多天,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我本以為她必定家境殷實,直到一次她母親生病,我去她家探視,才知她父母住在鄉(xiāng)下的農(nóng)房里,老舊潮濕,又窄又小。
家里最貴重的財產(chǎn)是一部從舊貨市場淘來的“大肚子彩電”。她高中時的校服外套,還穿在她母親身上。家里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他父親種的五畝菜地。老人把自己靠賣菜一塊一塊攢來的積蓄,盡數(shù)交給女兒,由她揮霍。與她爸媽一起吃飯,她爸表態(tài),不指望她賺錢養(yǎng)家,她賺的那點工資,給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聽到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該回應(yīng)些什么。我們身邊,不少人如此啃老。
寫到這里,我想問問那些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無度的子女:你爸媽欠你多少錢???
兒子的一個男友,他從上大學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銷,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條的。偶爾出行旅游花的錢,也是靠自己兼職打工賺來的。工作后,他就從每個月的工資里抽錢一筆筆地償還父母。就業(yè)安置在我們這個城市,兒子經(jīng)常與我提起他,來我家玩,我毫不吝嗇的大贊。他說:我成年后,父母已經(jīng)沒有了撫養(yǎng)義務(wù),父母掙來的每一分錢,都很不容易。
現(xiàn)實情況是,不少人結(jié)了婚,還讓爸媽背房貸。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后,默默供養(yǎng)著你的父母,為了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在向這個世界低聲下氣。
父母愛我們,愛得不容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