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暖心
來源: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
《人民日報》曾經(jīng)發(fā)表過一份關(guān)于“熊家長”的自查表。
有一項是“不合格的父母”,其中就有這幾種類型的父母:
總說“我為你好”的媽媽; 愛攀比的父母; 脾氣暴躁的父母; 缺席教育的爸爸; 總是玩手機的父母。
這些父母其實都在用不一樣的方式愛孩子,但是都用錯了方式。
著名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在《養(yǎng)育女兒》一書中說:
孩子身上的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作為孩子的領(lǐng)路人,沒有認識到正確的家庭教育觀,一直在踩坑。
每一個父母,都想教好自己的孩子,但卻在無形中步入了“陷阱”,最后成了傷害孩子最深的人。
尤其家庭教育的這八大陷阱,很多父母都沒有逃過。
自己沒做到,
卻要求孩子必須做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有哪些父母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的事?
網(wǎng)友的回答很真實:
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手機卻從不離手。 讓孩子認真學習,自己卻經(jīng)常工作時開小差。 要求孩子每天都要看書,自己卻從來沒有看過。 …
這些場景,像極了我們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一邊不停地數(shù)落孩子的過錯,自己又不停地犯一樣的錯誤。
為什么一件事,最先“放棄”的卻是父母?
因為大多數(shù)的父母潛意識里認為“只要孩子努力就夠了”。
有心理學家認為:
一個孩子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最重要的是在他們小時候,會觀察成人的人生觀、處事觀。
并把這種模式下載到自己的人生模式里。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的要求太多,自己的榜樣太少,那無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列夫托爾斯泰說:99%的教育都要歸結(jié)到榜樣,歸結(jié)到父母頂端和完善上。
一個叫迪迪的8歲男孩,已經(jīng)堅持晨讀400天了。
他每天六點半起床,洗漱完后就開始晨讀。
剛開始他也需要人催,后來為了培養(yǎng)他的習慣,媽媽就陪著他一起讀。
久了之后男孩愛上了讀書,現(xiàn)在男孩基本上已經(jīng)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習慣了。
環(huán)境是給孩子成長最大的“教育資產(chǎn)”,父母的以身作則,才會養(yǎng)出上進的孩子。
“別人家孩子”
能激勵孩子進步
《青少年藍皮書》曾做過一項調(diào)查:孩子最不喜歡父母說的幾句話。
在27.5萬個調(diào)查對象中,幾乎一半的孩子都選擇了同一句“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比較”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被融入到家庭教育當中。
它對父母來說存在兩種意義:激勵孩子和要把“別人比下去”。
李玫瑾教授把父母的這種行為稱為“病態(tài)現(xiàn)象”,它給孩子的心里傳遞一種“我對你不滿意”“你還有很多不足”的信息。
被長期比較的孩子,會容易陷入三種負面情緒:無助、無望、無價值。
內(nèi)心始終藏著三種負面評價:我不如別人、我不行、我不配。
曾經(jīng)有一個13歲的男孩因為父親愛比較而離家出走了。
男孩的成績并不是很好,爸爸總是拿他和別人比較,因為受不了父親的教育方式,他選擇了離家出走。
男孩說:“他覺得不行,還經(jīng)常拿我和別的孩子比較,他不喜歡我。”
對父母來說“比較”是激勵,但對孩子來說它就是打擊。
《地球上的星星》有一句話:
你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得和別人一樣好,只要發(fā)現(xiàn)自己最閃光的那一面,你就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
父母要用被比較的對立面,鼓勵和肯定來推著孩子前進。
物質(zhì)激勵,
想讓孩子更主動
按時起床,就給你買奧特曼卡片; 考試90分以上獎勵5元; 作業(yè)寫完了,就讓你看電視。 …
這樣的方式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父母都喜歡用這樣的方式激勵孩子。
但是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獎勵一段時間以后,孩子的行動力會降低。
因為你的獎勵越豐富,孩子越被動。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德西效應”:它是通過“獎勵”來測試孩子對一件事的興趣。
結(jié)果令人意外:
當孩子對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物質(zhì)獎勵來激發(fā)他短期能有效。
但是一味的物質(zhì)獎勵,會讓孩子失去內(nèi)驅(qū)力,轉(zhuǎn)而用物質(zhì)獎勵來作為目標。
當父母以獎勵作為教育目標時,孩子也會以獎勵作為目標而去行動。
每個孩子心理動機都有三個需求: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
如果孩子能夠滿足這三種感覺,就愿意主動去做一件事,但是物質(zhì)獎勵恰恰破壞了這三感。
所以獎勵越多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越低。
給孩子提供精神滿足和愉悅感才是激勵孩子的真正源頭。
父母可以多用心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反饋給孩子,同時表達自己正向感受給孩子。
所謂“如其所是的觀察,賦予能量的評論”。
把鼓勵和贊美做到極致,能幫孩子找到一件事的成就感,才能促使他“想要做”。
好孩子
是“打”出來的
曾有一份關(guān)于“打孩子”的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顯示:
經(jīng)常打孩子的家庭高達74%。 而在這些打孩子的父母中,有66%的父母認為“毆打”有助于孩子的成長。
父母之所以熱衷于“棍棒教育”,因為它能快速有效地壓制孩子,總以為好孩子都是打出來的。
其實,打孩子除了會給孩子造成創(chuàng)傷之外,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有一項長達6年的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被打得越多的孩子,行為問題越多;
經(jīng)常被體罰的孩子沒有自信、安全感,同時還會產(chǎn)生焦慮感和失落感;
智力水平、學歷水平和注意力都比普通孩子要低5倍;
更嚴重的會誘發(fā)孩子的極度消沉。
作家王朔從小就生活在棒棍教育底下,每次犯錯父親會打他打不動為止。
童年給他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
他在《致女兒書》中寫下了對父母的怨恨:
我不記得我愛過自己的父母,小時候怕他們,大一點煩他們,再后來和他們爭吵;
再后來是瞧不上他們,躲他們。
“棒棍底下出孝子”的誤區(qū),讓多少孩子無辜受累,還要用一生來彌補。
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
用溫柔的方式溝通,懷著同理心去理解他,孩子才會有幸福感。
“乖”孩子
就是好孩子
父母最喜歡什么樣的孩子?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說“乖、懂事、聽話”,因為這是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
中國青少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對“父母希望懂事的孩子”調(diào)查顯示:
78.1%的父母表示喜歡“乖和懂事”的孩子。
因為省心,不需要太操心,尤其是別人夸孩子乖的時候,內(nèi)心充滿自豪。
然而“乖”孩子,真的是好事嗎?
日本心理學家加藤諦三說:
所謂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其實是帶著精神性死亡展開了人生。
小時候表現(xiàn)得越乖和懂事的孩子,長大后心理問題越多。
曾有人列舉過,乖孩子成年后的多種“罪狀”:
因為害怕被討厭而不敢拒絕別人;
因為刻以迎合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因為無法表達自我,而做到極致壓抑,最后被逼出抑郁癥或狂躁癥。
“乖”孩子,只是父母對他的贊譽,卻是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
德國作家赫爾曼·默塞認為: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孩子不是天生就該以“乖”的姿態(tài)世人,任性的孩子才會向父母索要愛。
教育只需要
媽媽就好了
很多家庭都會陷入一個誤區(qū):“教育孩子,媽媽就夠了?!?/p>
這尤其給很多父親找到逃避責任的借口。
曾經(jīng)有一項調(diào)查顯示:
50%的爸爸在一天之中,與孩子互動時間不到1小時;
30%以上的爸爸忙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
20%以上的爸爸認為陪伴孩子不重要。
因為父親的缺席,讓很多家庭陷入一種困境:缺席的爸爸和焦慮的媽媽,最后養(yǎng)出有問題的孩子。
一個家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缺一不可。
母親能給予的安全感父親給不了;同樣的,父親給的方向感母親也替代不了。
教育家孫云曉說:父愛缺失與青少年行為問題,如暴力、犯罪、性問題、網(wǎng)絡成癮等之間有關(guān)聯(lián)。
父愛在孩子的成長中的影響是呈遞增的模式。
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發(fā)表過一項研究報告:
幼兒階段母愛80%,父愛20%; 小學低年級,母愛70%,父愛30%; 小學中年級,母愛60%,父愛40%; 小學高年級,母愛和父愛各占50%; 初高中階段:母愛40%,父愛60%。
孩子越大,對父愛的渴望越強烈。
因此,教育孩子父親的角色比母親更重要。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要以為你們在教訓、命令的時候,才是在教育,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最好場所,生活是讓孩子成長的最好“課堂”。
父母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路上,不斷“修煉”自己,不要輕易步入“陷阱”,否則教育之路會越走越遠。
*作者:暖心。本文首發(fā)平臺:薩提亞育兒(ID:satiryuer),傳播薩提亞、NLP、催眠、家排、NLP教練技術(shù)、親密關(guān)系等實用心理學,與大師相遇,讓心理學快速改變你的人生,轉(zhuǎn)載僅限微信公眾平臺,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