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華這幾年的作品不多,但他每年還是能夠拿到非常豐厚的稿費,這是為什么?就因為《活著》這部小說。這是一部自從1993年正式出版以來一直暢銷的小說,每年都可以為余華提供幾百萬的收入,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這部小說一直都有那么多中國人喜歡看,愿意為它掏錢來閱讀。
中國作家那么多,能夠?qū)懗鲞@樣一部長盛不衰暢銷作品的并不多,而《活著》確實也值得被更多中國讀者看到,而且值得被多看一遍,或者更多遍。張藝謀根據(jù)這部小說拍攝的電影《活著》,也幾乎成為張藝謀最好的電影,這也使得更多國人關(guān)注這部小說本身。
讀一遍《活著》,流好幾次眼淚
《活著》最早發(fā)表,是在1992年的文學(xué)期刊《收獲》上面,一面世就引發(fā)了很強的社會關(guān)注。在那之前,余華從1984年就開始發(fā)表小說,但直到1992年《活著》面世,他才引發(fā)了更多注意。
我是在1998年左右在大學(xué)圖書館看到《活著》這部小說的,早在那之前的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已經(jīng)拍出,但由于國內(nèi)沒有公映我也沒有機會看到,只知道有這么一部片子。不過當(dāng)我閱讀《活著》的時候,很多情節(jié)把我深深震撼,在有些細節(jié)上不得不落下淚來。
小說的名字叫《活著》,其實它寫的是死亡,各種人的各種死法,每一個都讓人心傷。一邊讀一邊想,這寫書的也太狠了,最后居然連小外孫子也沒有給老頭子福貴留下,最后只剩下福貴和他的老黃牛相伴。不過同時由于被情節(jié)吸引,也不感覺這是作者有意為之,就像這就是真實存在的一家人,并不存在誰來安排他們的生死這件事。
最讓我感動的,是福貴要把女兒鳳霞送給別人家那段描寫。家里怕養(yǎng)不活鳳霞,就想把她送給一個好人家,把女兒背在背上,福貴就感覺到脖子里有水,那是鳳霞落下的淚。在福貴被抓壯丁四處打仗那段時間,鳳霞的嗓子壞了變成啞巴,遇到被父母送出去這件事,她明明不愿意又說不出話來,只能默默流淚。
福貴把鳳霞放下,鳳霞哭著看著他,福貴也哭了出來,馬上抱起她就往家走,就算窮死,他也不送閨女出去了。
張藝謀拍《活著》不炫技只講故事
這部小說之所以受到關(guān)注,除了本身寫得好之外,與張藝謀把它拍成了電影也直接相關(guān)。不過張藝謀并沒有完全按照余華小說來拍,起碼在家人去世的情況看,有三個人并沒有像小說中那樣去世,包括鞏俐扮演的家珍,姜武扮演的二喜,還有鳳霞和二喜的兒子。
其實最早張藝謀看上的是余華另一部小說,看完之后他問余華還有沒有別的作品,余華給了張藝謀這一部,張藝謀看完立即決定改拍《活著》。與此前的作品相比,比如《秋菊打官司》,張藝謀這一次就想好好講故事,而不講什么形式上和電影語言上的突破。事實證明,他這樣做就對了。
《活著》成了張藝謀最好的電影,多年來在豆瓣的評分都非常非常高,在國產(chǎn)電影中僅僅落后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也成就了葛優(yōu)。
在那之前葛優(yōu)是演喜劇居多的,張藝謀看到葛優(yōu)身上有福貴那種老百姓的一面。的確,葛優(yōu)出色完成了任務(wù),并因此獲得戛納影帝。
相對于那之前的張藝謀電影,鞏俐的戲是少了很多的,因為這是以福貴為主的戲。盡管張藝謀為家珍加了戲,在電影中延長了她的壽命,但影片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與家珍沒有太大的關(guān)聯(lián)。好在,好演員就是好演員,鞏俐還是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讓觀眾看到了她的價值。
電影中其他的配角演員比如姜武、劉天池、郭濤,也都表現(xiàn)出色。
《活著》的意義
最后再說回小說《活著》。余華是怎么想到寫這么一部生死小說的呢?有一次他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jīng)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這首歌打動了余華,他決定寫一篇這樣的苦難又樂觀的小說,于是就有了《活著》。
《活著》小說中最點題的一句話是那句——“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stro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