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閃爍的微光,風中搖曳的燭火,風中燃起的烈焰啊——不曾燎原,卻從未熄滅?!}記
前些日子,總算是提起興趣看完了《瑯琊榜》,我素來懶于追劇,國產(chǎn)劇尤甚,這部劇雖然說是山影的,我卻一直懷疑劇本不行,畢竟原作只是網(wǎng)絡文學——怕是比不上《北平無戰(zhàn)事》袁和平的本子。
可是還是看了。誠然我可以以挑剔的眼光挑出一些或許無傷大雅的問題——諸如有些權(quán)謀太過兒戲,邏輯尚有欠缺,沒有實力相當?shù)膶κ?,亦或是過分夸大主角的影響力,以及一些演員的演技等等……可是就算有再挑剔的目光,我仍然保持著相當寬容的喜愛。因為我看到一種之于理想主義的回歸,這可理解為全劇一以貫之的對“赤子之心”的贊頌,也可體現(xiàn)于梅長蘇對海晏河清的向往與靖王等對風骨氣節(jié)的重視。
總而言之,這是很少見的。當今社會上所推崇的一些價值觀,大都傾向于功利主義,現(xiàn)實主義——適應社會,謀取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被囫圇地煲進一鍋鍋廉價的雞湯,貼上“奮斗”,“進取”的標簽大肆售賣。而理想主義者,以及他們“大而無當”的良知與愿景,被斥為堂吉訶德的妄舉,烏托邦的幻想。
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狂風席卷攜帶沙塵而來,在混沌的天地間掀起陣陣狂瀾。可是,這是正確的方向嗎?我不禁懷疑。吹鼓手們所言的“趨利避害”,“適者生存”,真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嗎?嘗到甜頭的既得利益者,暈頭轉(zhuǎn)向的迷茫者都輕而易舉地給予了認可。但這能證明它的正確嗎?理想主義者何時就成了冥頑不化的代言詞呢?
我們離理想主義太遠了,失去它也太久了。而《瑯琊榜》則難能可貴的體現(xiàn)了它,以一種非常中國的方式,我們能看到非常古典的,君賢臣忠,國富民強,政治清明百姓和樂的愿景;也能看到,金戈鐵馬,關(guān)山橫槊,策馬揚鞭,馬革裹尸的豪情……它們摻雜在表象的權(quán)謀與心計中,卻支撐了整部劇的格調(diào)與框架。
那是非常中國,非常傳統(tǒng)的,借用詩歌鑒賞的理論,那是一種“語碼”,故事是架空的背景,可青山遠黛指向魏晉風骨,青衫袖底是吳帶當風的韻致;軍人鐵血引出保家衛(wèi)國的忠勇,唐詩邊塞詩的景象仿佛歷歷在目;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更是能夠引起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無限遐想……而這些,似乎已經(jīng)被我們遺忘了許久。它們不僅有傳統(tǒng)的風韻與清雅,更是蘊含了力量——關(guān)于理想主義的力量。風中,燭火微弱,卻是薪火相傳。
然而有趣的是,這樣的追尋伴隨著極大的痛苦。我們可以看到主角梅長蘇的自我剖白與自我厭棄,而在這種自我厭棄中,造就了極大的戲劇張力與表現(xiàn)力。羅曼·羅蘭有言“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而《瑯琊榜》的英文譯名“nirvana in fire”,取涅火重生之意,我認為就有一種對于世界,生活真相的認知過程,主角在沉痛中逐漸意識到世事的滄桑無奈,而“昭雪”的使命又驅(qū)使他玩弄權(quán)謀,操控人心。
但是他仍然選擇生活,選擇了理想,選擇了所期盼的一切。而這恰恰是希望所在,是烈火熊熊燃燒之勢的洶涌澎湃。他始終秉持了赤子之心,保有了理想和良知。
而在理想化的電視劇中,主角求仁得仁,將內(nèi)外的矛盾尋得統(tǒng)一,獲得了圓滿的終結(jié)。理想主義得以回歸。他最終選擇國難當頭時出征,結(jié)束了為復仇昭雪存在的梅長蘇的使命,讓林殊“復活”,也讓理想,希望復活,讓火焰堅持燃燒而不為狂風所動。
歷史上的許多人許多事都仿佛能在此找到映射,他們的理想與良知,他們的求索與彷徨,都遙遙照映,仿佛,有微光。
微光引起了每個人心中隱隱的燭火。在現(xiàn)世的紛擾下,我不指望這燭火能成燎原之勢,但至少不要就此熄了。
有火種,我想,就有理想,也有了希望。
【推薦語】瑯琊榜、理想主義、赤子之心、歷史文化,從內(nèi)容到主題到思考感慨,都覺驚喜,若合一契。(陳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