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一直篤信佛教,他能將當年的雍親王府變成喇嘛廟就足以證明。當上皇帝之后的雍正還迷信道教,因為道家相傳會長生不老之術。福海景區(qū)仿照傳說中東海仙山的圖像,也用石頭蓋了三個小島,這是傳說中的蓬萊、瀛洲和方丈,三個島中最大的叫“蓬萊洲”,后改為“蓬萊瑤臺”。
福海周長約4里,周圍有十余處景點,其中有一半使用的是西湖的景點名稱:三潭映月、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鐘、雙峰插云等。
福海邊上最美的景點是方壺勝境,這座建筑建成于乾隆三年。位于福海東北海灣岸邊。它是按照封建帝王幻想的仙山瓊閣建造的,整個建筑都是重檐結構、體態(tài)龐大。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漢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據傳,每當清晨薄霧初起,建筑群在煙霧中時隱時現,宛如瓊閣瑤臺一般??上КF在一點也想象不出當年的盛況了。
再說乾隆時期的西洋景區(qū)吧。
其實,乾隆對圓明園的改造也是挺大的,不僅僅是西洋景區(qū)。西洋景區(qū)的東邊及東南邊的獅子林景區(qū),這就是乾隆時期建設的,大部分游客去圓明園游玩的路線都是乾隆建設的長春園景區(qū)。
從圓明園東南門進來,很快就到達長春園景區(qū),景區(qū)分南北兩個部分,南區(qū)以淳化軒一組為主體建筑,周圍湖島布置了十個景點,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園、鑒園、獅子林、海岳開襟、玉玲瓏館等。這是乾隆設計的山水園林世界,有十數處景點,在這些景點中,最著名的就是獅子林,它是仿照蘇州的獅子林設計和建造的,在獅子林中,乾隆留下了很多題詩和題字。
游客到長春園,心思其實也不在這些古典園林的景色中,一者因為時間倉促,再者,因為毀壞嚴重,現在基本看不到以前的感覺了。夏天的時候,水中長滿了荷花,倒也是一番壯觀景象。
在長春園,游客想看的還是西洋樓景區(qū)。
西洋樓景區(qū)占地面積不到100畝,占整個圓明園的面積不到2%,由西向東依次包括了諧奇趣、黃花陣、養(yǎng)雀籠、五竹亭、方外觀、海晏堂、蓄水樓、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方河、線法畫等景觀。
諧奇趣,是西洋樓的第一座建筑,建成于乾隆12年秋天。主體建筑為三層,樓南有一大型海棠式噴水池,設有銅雁、銅羊和西洋翻尾石魚組成的噴泉。樓的背面即北邊,也有一組噴泉。樓左右兩側有弓廊連接著八角五色琉璃亭樣式的樓廳,是演奏中西音樂的地方。乾隆將其命名為“諧奇趣”。
西洋樓景區(qū)里現在還遺存的景點是萬花陣,其實也就是一座磚砌的迷宮花園。每當中秋之夜,皇帝坐在陣中心的圓亭里,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扎成的蓮花燈,尋徑飛跑,先到者便可領到皇帝的賞物。
西洋樓最大的宮殿叫海晏堂,這是放置十二生肖獸首的地方。海晏堂主體建筑正門向西,正殿為十一開間,主樓前環(huán)抱著疊落的階梯,階梯中環(huán)抱著一個巨大的石雕貝殼,在貝殼的兩側,有雕花的基座,一邊六塊呈八字形排列著,一共十二塊雕花基座,每個雕花基座上安放著人體獸頭的銅座像,每個獸首依次噴水一個時辰,正午時刻,十二只獸首同時噴水,俗稱“水利鐘”。
西洋樓核心遺址是大水法,這里原本是西洋樓最壯觀的噴泉。它由高臺上的遠瀛觀、臺前的大水法,以及對面的觀水法組成。這一景組,位于長春園南北主軸的最北端,與西洋樓的東西軸線相交,至十字軸線。這表明它在西洋樓乃至長春園的重要地位。
大水法當年非常氣派,據說所有的噴泉都打開,其噴水聲能傳出幾里遠。當年英國派來的使臣馬嘎爾尼還被邀請參觀過大水法的盛況呢。可惜現在大水法就是一堆斷垣殘壁,成了圓明園標志性符號。
游客對圓明園的心思非常復雜,不去吧,落下了一個著名景點,去吧,實在是有點浪費時間,因為走馬觀花的人,在圓明園除了看些荷花之外,基本什么都看不到。
圓明園從1860年的一場大火后,其實被摧殘了近乎一百年,先是搶劫古董,接著是搶劫樹木,接著是搶劫磚瓦,后來是搶劫里面的斷垣殘壁,據說還有人拿篩子去篩土,因為,強盜搶劫的寶貝還有掉到地面上的,那些篩土的人還要發(fā)財的。
近代,還有人倡議重修圓明園,以恢復圓明園的盛世原貌。這真的大可不必,圓明園現在的“價值”體現在遺址上,再修復了,能遮蓋住什么呢?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奔热灰呀洑Я?,就將它當成一個大地上的疤留著,真的將疤給擋著了,我們跟后人怎么解釋呢?
獅子林是乾隆御書的,以上均為獅子林景區(qū)的風光,可惜,我都難以一一清晰地標注出名稱。
這些獸首應該是當年海晏堂前的獸首模型。
這是圓明園南邊的正覺寺,現在寺內空空余也,這座八角的文殊亭當年應該非常華美,因為乾隆說自己是文殊轉世的。
文殊亭里應該有個精美的藻井,現在已經是空空余也。
重新收集的圓明園遺物。
朱曄(古磨盤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2008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計出版200萬字。
已出版作品
歷史散文(3部):《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理說宋朝(南宋篇)》
旅行隨筆(1部):《一車一世界》
長篇小說(2部):《最后一個磨盤州人》、《銀圈子》
期刊發(fā)表作品若干:散見于《文藝報》《廈門文學》《中外文摘》《金融時報》《安慶日報》等。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