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的教育生態(tài)并不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結構,為了所謂的“公平”,我們不得不著眼于過去和當下,用學生已經(jīng)取得的并且能夠馬上見效的、可量化的成績作為升學標準,而對學生發(fā)展?jié)撃艿脑u價流于形式,與之相適應的是對老師的考核評價就以學生的學科成績和教案、證書疊加成分,排名論資,我們還沒有一套以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為評價的標準體系,因此,教師的成長缺少激勵體制和平臺支撐,很多有想法和做法的年輕的老師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當初激情和理想,開始以隨遇而安的姿態(tài)隨波逐流,他們原本的物理變化最終也沒轉化成化學變化,最終也就泯然眾人矣!
在行政化的教育體系里,本來個性開放的教育容易走上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結果,所以只靠教師的創(chuàng)新突破某些模式和規(guī)范是一件很渺茫的事,總有老師會問我,大家都知道我們做的有些事是沒意義的甚至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那么為什么大家還要樂此不疲的做呢,我苦笑著沉默了,其實我知道每個人都知道答案的。
教育要轉型,教師是轉型的關鍵,課程是轉型的核心,而體制是轉型的最終決定力量。在全社會都關注分數(shù)的背景下,教師為什么很容易止步于學科教師的角色,并不自覺的成為應該教育的幫兇,因為我們很難做到“做好自己”。我曾經(jīng)也是那么注重一次考試的排名,我曾經(jīng)也是那么計較一個優(yōu)秀的得失,我曾經(jīng)也是為了這些給孩子們定下了好多現(xiàn)在看來很愚蠢的任務,只因為我在這種評價里迷失了自己。
很慶幸的是,能看到朋友圈有這么幾位老師,他們一直很努力。堅持讓自己變的成熟,變得有魅力??粗麄兠刻旄碌募恼Z和記錄,我相信當他們成為一名自尊自愛、學識淵博、能把控自己的情緒、幽默風趣的老師時,他們自然就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喜歡、愛戴。我也希望他們的星星之火,終將成為推動教育轉型的力量。
公眾號創(chuàng)作人:子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