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xué)
除了每天生活的家人外,和我們距離最近基本就是鄰居和親戚了。擁有什么樣的鄰居和親戚不是我們能決定,有的時候就像開盲盒一樣。有的人運氣好,親戚都比較通情達理,鄰居之間也相處得不錯。運氣不好的話,自己的生活都會受到這些人的影響。
所以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誡我們,鄰居三不交,親戚三不走,如果你還不知道這些,那以后就要吃大虧。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親人雖然血脈相連,卻不一定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有的時候家里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困難,這時候就要靠鄰居幫忙。但是你要注意,這三種鄰居千萬不能交。
1、第一種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人。
這種人一般都是看熱鬧不閑事大的人,別人家發(fā)生了什么事,他不會想到要關(guān)心別人,反而還到處八卦,搬弄是非,更有甚者,還喜歡挑撥離間。
心理學(xué)家認為,這樣的人其實內(nèi)心都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性格一般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就形成了,它的出現(xiàn)來源于原生家庭的影響。
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認為,人在成年之前都十分需要父母的關(guān)注。這些人在童年時可能經(jīng)常被父母忽略,所以他們就會想盡各種辦法贏得父母的關(guān)注,這樣的童年創(chuàng)傷在其成年后和他人相處時也會表現(xiàn)出來。
2、第二種是愛占別人便宜的人。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愛占別人便宜的人往往都比較自私,他們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這種人一般共情能力都比較差,也沒有什么同理心。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上了熱搜,一位女士的鄰居在樓道里擺滿了自家的雜物,這位女士多次上門勸說,可是鄰居卻絲毫不為所動,最后那位女士只好選擇報警。
其實,鄰里之間互相幫助本來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能只是單方面的付出,鄰里之間的感情也應(yīng)該是“雙向奔赴”的。如果碰到愛占便宜的鄰居,就一定要遠離他。
3、第三種是忘恩負義的鄰居。
古語有言,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會感激他人,還會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態(tài)。
這一點在心理學(xué)中也得到了證實,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人性本惡。弗洛伊德曾在結(jié)構(gòu)理論中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這三個概念。
他認為,本我就是指人內(nèi)心最原始的欲望,這種欲望往往是非常邪惡的。所以人在現(xiàn)實中生活時就要壓抑本我,讓自己變得更加適應(yīng)社會。忘恩負義的人就是對本我約束失敗的結(jié)果。
那么,除了這三種鄰居不能結(jié)交之外,還有哪三種親戚是不能結(jié)交的呢?
1、第一種是那種無底洞親戚。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每個家庭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時親戚們的援助就顯得尤為重要。不過,一旦碰到那種無底洞親戚,最好還是趕快遠離。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那種一直非常貧窮的人的問題其實正出在他們自己身上,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如此。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觀念不同,心理學(xué)家認為,這種觀念是存在于人的潛意識中的。此外,窮人對規(guī)則的看法也和富人不同。窮人一般都是遵守規(guī)則的群體,而富人一般擅長打破規(guī)則,所以富人更加堅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這種心理模式的差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異和貧富差距。
所以對于那些無底洞的親戚,要么就教會他賺錢的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他的思維,不然就一定要遠離他。
2、第二種是勢利眼的親戚。
俗話說,窮人鬧市無人問,富人身上有遠親。對于勢利眼的親戚來說,利益在他們?nèi)松惺桥旁诘谝晃坏摹?/p>
在這些人眼中,親人并不意味著親情,而是明碼標(biāo)價的物品,一旦不能從你身上獲取利益,他們就馬上把你踩在腳下,這種現(xiàn)象則是虛榮、趨利的心理在作祟。
3、最后一種是見不得別人好的人。
這種人經(jīng)常拿自己和他人比較,骨子里既自卑又自負。其實,自負心理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自卑心理。他們內(nèi)心深處隱藏著深深的自卑,所以才會處處和別人比較,對他人惡語相向。
在心理學(xué)中,這叫“酸葡萄效應(yīng)(Sour grape effect)”。
因為這些人嫉妒別人的生活,但是他們又具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中,他們就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和這種人相處是很累的,我們一定要不要和這種親戚交往。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