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絲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辦
一、鐵 匠
兒時經(jīng)歷的歲月或所見所聞的都會產生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深深地在腦海扎根,在記憶里留存。
鐵匠,打鐵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于上世紀中葉以前的農村。打鐵雖為原始簡單實用,但很不容易學成,一般打鐵學藝非得經(jīng)過三年五載,甚至打到老學到老,技藝也非精湛,只得混口飯吃。其實打鐵,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鍛造這行當(近年考古學家就春秋墓葬中出土的劍,就發(fā)現(xiàn)劍是經(jīng)過了淬火,回火等熱処理,以及劍的斷面也有反復鍛打的痕跡),所以說鐵匠是一個古老的手藝活。那時,鄉(xiāng)村常見一個鐵匠師傅帶著二個徒弟,挑著一倆擔家伙(工具和煤)行走在各個村落(那時交通不便,手藝人只好游走四方)。
一到村子里,徒弟就會架好鐵占,爐子和風箱,擺好手錘,大錘,磨石等,師傅(有時候也會派大徒弟去招攬吆喝)這時候扯開嗓門叫喊著“打刀,淬火釭鋤頭”,如農家的犁、耙、鎬、鐮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剪刀等等。當然還有門環(huán)、泡釘、門插,如果遇到客戶要打壽釘(因為壽釘不會論個講價,所以說不說價格,看客戶隨意給),說不定鐵匠還有幾塊錢的紅包。
這時村民們就會把鋤頭呀,鐮刀之類的送到鐵匠攤。一個徒弟把爐火燒的正旺,爐膛內火苗直往上躥。這時鐵匠的徒弟就會把要鍛打的鐵燒紅,然后鐵匠師傅就會移到鐵占上,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如果打大件的時候,拉風箱的徒弟也要騰出手來打鐵(不像現(xiàn)在的鐵匠鋪有空氣錘哦,一個鐵匠師傅就可以打鐵了)。如果冬季看見打鐵的,圍看取暖的小孩最多,因為爐火是暖洋洋的。
那時隔三差五個月,就會看見一些手藝人在村口,不過鐵匠這手藝是自己起火弄飯,不像其它的手藝人是吃上門人家的。嗨,人間手藝有三種人的最苦“打鐵(不管春夏秋冬),撐船(沒日沒夜),磨豆腐(起早貪黑)”。打鐵名排手榜,可見打鐵之苦。舊社會流傳一句話,叫做有崽莫打鐵,好男不當兵。隨著社會的進步等方面的環(huán)境改變,鐵匠鋪也逐漸濃縮了,甚至可以說逐漸遠離了鄉(xiāng)村。
時光依舊,光陰不老。鐵匠這活兒流過幾個朝代,但象徴青銅器的精美到現(xiàn)代化的簡約,無不散發(fā)著一種舊遠的民間手藝魅力,那些雖為簡約隨性的鐵制品,無不詮釋著鐵匠們的汗水與智慧,演繹了一個個精美純樸的故事。
二、篾 匠
小時候,每至秋收以后,村口就有手藝人走動。或許是一幫鐵匠的爐火剛熄,就來幾個篾匠。當然,還有裁縫、彈棉花的手藝人,他們熟知農閑時的農家需要什麼,往往是做了東家,走西家,時間大致十天半月的。也許,農家的孩子對籮筐,簸箕,篩子,斗笠,篾枕,竹席,竹床等竹制品有著深厚的情愫,篾匠的影子,以及篾匠肩上搭著一捆噼好的篾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篾匠稱為罒蔑),在歲月的長河里淺淺地憶起。
那時的篾匠,都帶有一兩個徒弟。且年齡都在十四五歲左右,也有和我當時年紀一般大的,甚至是沒有進過學堂。因為家庭生活所迫,自幼拜師學藝(聽篾匠師傅講過,徒兒一般都是左鄰右舍的,甚至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時學藝是沒有工錢的,只管吃飽肚子(他們在哪家做事,就在哪家吃飯,甚至有些下陳下飯,可謂有些口福)。那時的秋涼以后,乃至初冬的天氣,十分寒冷,甚至是打霜勾凍時多。那年代可用貧寒來形容,缺衣少食。我那時候穿的就是一件棉襖,下穿單褲,襪子嘛就是一種到膝蓋處的紗制品,彈性極差,時常走一段路后就掉在腳鞋邊了。
那時看見的篾匠小徒弟,在冰窟窿里起竹,凍裂的手,以及卷縮的身軀,留給我是最深的印象,學藝真苦。或許,每個手藝人都是經(jīng)過這種磨煉,才能立世,才能擔當起家庭的重任。后來,我進城了。發(fā)現(xiàn)小鎮(zhèn)里集結了很多的篾匠,在一棟四進的大屋里,有很多十來歲的徒弟,來來回回地拉著竹篾,師傅手下刮下許多細細竹絲。大到曬墊,小到水竹管,竹制産品,琳瑯滿目。
城里篾匠,編出的産品不需要自己拿到集市上賣。甚至鄉(xiāng)村急需篾制品,手到擒來??蛇M入八十年代以后,隨著塑料制品,或不銹鋼制品的大量涌現(xiàn),篾制品幾乎被淘汰,篾匠和其他一些傳統(tǒng)手工業(yè)一樣,正在悄悄地離我們遠去。昔日火紅的篾業(yè)社,也漸行漸遠的消失在視線里。當然目前依然少存?zhèn)€別年老的篾匠,生活在貧民窟里以做些一些簡約的簸箕之類用品。
也許,生活緣定了篾制品,篾匠這老手藝,隱約于某個角落;
或許在孤寂里守著那份傳承,讓蕭條不在依舊。在老家的北門碼頭上下,有吳、周兩位老手藝人不甘落寞,在編織簸箕竹絲里,傳承著祖輩留下手藝。在門口懸掛著竹籃、竹筐、簸箕等,仿佛要喧囂一下落寞的憂郁,讓久違的記憶,多一絲溫暖,多一份安然。
或許你走過一些小巷,不曾留意這些傳承的手藝人。雖然他們做的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與其說傳統(tǒng)的手藝人是在摯著一份產業(yè)生活,可我覚得他們是在傳承一種理念與信念。
三、剃匠
兒時的鄉(xiāng)村,感覚一切都是新鮮味道。我的童年印象,就深深地扎根在鄉(xiāng)野的田埂。我與母親和姐姐在六二年從縣城來到一個十年九不收的窮鄉(xiāng)僻壤,直到七零年春上返城,但鄉(xiāng)村的所見所聞,以及那些耳聞目睹的鄉(xiāng)野之事記憶猶深(當然是六歲上村小以后的事情,往事歷歷在目,一九六六年春上,村小開學了,和我一般大的伙伴都上學讀書了,我因到外婆家過年逗留太久,沒趕上開學,一回村里看見他們在讀書,哭喊著叫母親送我上學)。
前面道了印象里的鐵匠,今天就說說兒時印象中的剃匠。那時的剃匠,我們地方方言叫剃腦殼的,一月半載的總能見到剃匠在村里的涼亭擺上剃頭架勢。不用吆喝,剃匠在于鄉(xiāng)民聊天的過程,就有婆婆牽著孫子或體邁年老在家的老人前來剃發(fā)。壯年人要等午嚮后從田里干活回來,才會來剃發(fā)。
在我印象里的剃匠,行頭最為簡約,一個小背木箱而已,里面有剃頭的推剪,剪刀,梳子,剃刀,肥皂和白色布圍裙,以及一塊長條剃刀布。甚至凳子,躺椅,臉盆,鏡子,洗臉巾等,是走到哪就在那里就地取材。一般的剃匠都會有一兩手絕活,一是會耍一把剃刀,那活兒在頭頂上舞的上下飛揚,不到一袋煙的功夫,一腦頭發(fā)滿地發(fā)落,那瓦青青的頭皮就呈現(xiàn)你眼前,光溜溜的一點都不含糊(記得那時剃頭就幾毛錢)。夏季時候,村落的小孩或老年人特喜歡剔個光頭,一來省事,二來涼快。說到頭頂上舞刀子,安全極為重要,因為剔功表現(xiàn)在于眼明手快,且不可分神,剔功手藝決定了剃匠在這方村落立足及聲譽。
二是剃匠還有一個拿手好活,刮胡子拉碴的,即剔手干凈利落,為顯其手藝功夫,一般剃匠都會把剔出的發(fā)須,抖落在你眼前的白色圍裙上。還有就是剃完發(fā)后,斜躺在睡椅(印象中的我爺爺在剃發(fā)后悠哉躺著,任剃匠飛弄著一把小小的細刀,那種舒適悠然體現(xiàn)在閉目神態(tài)里),任剃匠施展一手掏耳朵的絶活。
說起剃匠,他們敬奉關帝為祖師爺,究竟是何原因,我想可能是關大將軍的那把大刀吧。大概其意是關帝一刀過五関,斬六將,殺顏良,誅文丑,于萬軍之陣取上將軍頭顱如探囊取物。所以剃匠也以刀為榮。就是說不能與關帝一樣耍大刀,但起碼也是頭頂功夫。據(jù)說蘇軾就曾經(jīng)為剃匠寫過一幅對子,“雖說毫發(fā)技術,卻是頂上功夫”。一語雙關,卻道出剃匠的絶活手藝。
在后來,剃匠也離鄉(xiāng)村漸行漸遠了。隨著交通便利,剃匠都在鎮(zhèn)上或鬧市開理發(fā)鋪了。我回城后的理發(fā)鋪,哦,應該叫理發(fā)社,不再是那種簡陋的設施,什麼東西成排的擺放,即整齊明亮又干凈漂亮。當然關于剃匠的對聯(lián)也就更有新意了,“幾代佳技發(fā)型美,染技美,吹技美,燙技美,美中尤美;多年學藝手藝精,刀功精,剪功精,洗功精,精益求精?!?,后來到了文革,對聯(lián)又有新樣,“推頭剪發(fā)除舊貌,修面吹風換新顏”,而到了改革開放時的對聯(lián)就更與時俱進,可謂是思想解放。不信你看“不教白發(fā)催人老,但叫春風滿面生”,以及“巧手飛銀燕喜播千里情誼,明鏡映桃花笑送萬里春風”。甚至有些剃匠鋪,猶如雨后春風,取的店鋪更有意義,什麼“一剪梅”,“時尚頂尖”“美佳工作室藝”,“流行風暴”,“花樣年華”,“發(fā)現(xiàn)造型”,“唯藝”,“七彩美發(fā)”,以及”藝術人生美發(fā)所“等等的五花八門剃發(fā)的店名,總之店名越潮越能體現(xiàn)其理發(fā)師(現(xiàn)在沒人叫剃匠)的美發(fā)水平。
……
作者簡介
若谷
作者簡介:廖紹昆。筆名有煙雨、若谷等。江西玉峽人。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人協(xié)會會員、《鄱陽湖文學》編委。中國攝影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吉安市攝協(xié)會員。。
近年來,發(fā)表大量的文學和攝影作品,尤其攝影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出版長篇電視文學《浴血井岡山》,還與人合作出版了一些散文詩集。
絲路
新
散
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