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已轉(zhuǎn))
都說社會在進步,可我對文藝卻另有看法。
譬如我小時,看電影那么上癮,覺得什么都好,戰(zhàn)斗故事片好,兒童劇好,甚至連不怎么懂的戲劇也覺得好。別人說,那時候可看的東西少,所以什么都好。
我不這么認為。細分析,那時候的作品很精致很精細很經(jīng)典,值得一看再看?,F(xiàn)在怎樣?除了商業(yè)銅臭進步,嬉皮調(diào)侃進步,哪里還進步了?
今年夏天浙江衛(wèi)視熱播《中國好聲音》,已經(jīng)播出的6集,大約我看超10次了吧。為什么這么愛看?
第一,形式很新穎。導師背對選手,不看長相,不論身高,只比聲音,聲音好,老師轉(zhuǎn)身,就能過第一關;
第二,導師很人性。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四位導師,本事一流,但不裝相,完全沉浸在聲音中,完全與歌手與觀眾相融合;
第三,歌手很出彩。怎么會有那么多天才歌手我們不知道?謝謝浙江電視臺!
聽張瑋演唱,有三個環(huán)節(jié)令人難忘。張瑋出場自白,說別人叫他“音樂瘋子”,又說要為自己爭一個“更好的明天”,首先不俗,令人刮目;《hijh歌》開嗓,那么高調(diào),那么陰性,那么特別,與歌手雄性臺風比對,立馬抓住了聽眾,也抓住了導師;四位導師表情生動,那英明亮驚喜的眼,楊坤表情肌無意識的動,庾澄慶伴隨旋律快樂的舞,劉歡驚呆了的詫異的臉,太出彩了!
到妞妞唱《白天不懂夜的黑》,唱得好,卻沒有導師轉(zhuǎn)身。那英哭了,我也流淚了。那英哭,因為妞妞是她的“和音”,盡管她唱得逼真,唱得精彩,但那英沒辦法為她轉(zhuǎn)身。楊坤、庾澄慶說“和音”,把“和音”只能竭力與主唱作“謀和”、風頭不能蓋過主唱的無奈講透了。劉歡安慰妞妞,請她堅持,保證她的堅持會給她帶來美好的前程。
張瑋的鮮明,妞妞的無奈,讓我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相信很多愛好書畫的朋友和我一樣,不知道到底應該在哪種路數(shù)的作品上下功夫。是收藏傳統(tǒng),如曹寶麟陳忠康等?還是收藏個性,如石開于明詮等?我始終堅持“收藏個性”,以為“藝術(shù)的生命力來源于個性”。當然,“個性”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是以“傳統(tǒng)”為根基的。我表達的“重點”,是藝術(shù)家必須“個性鮮明”!就像唱歌,“和音”很無奈!
2012-8-21 23:45 于鏤月裁云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