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這一年,發(fā)生了好幾件影響到歷史走向的大事。
先是王允聯(lián)手呂布干掉了權傾一時的董卓,然后兩人在長安共掌朝政,眼看就要天下太平。
但僅兩個月后,董卓余部就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的率領下,反攻長安,并迅速擊敗呂布,奪取長安,殺掉王允。
短短幾個月時間里,長安朝局風云變幻不停,讓長安城外的漢朝各路州郡官員們看得目瞪口呆。
從史書記載看,董卓余部,即西涼軍事集團的叛亂始于王允的不作為。
他上位后,沒有很好的處理董卓死后,關于其余部如何管理這個最大的殘余問題,導致西涼軍只能絕地反擊。
當然,在西涼軍叛亂前,王允也是有依仗的,他依仗的就是驍勇善戰(zhàn)的“人中呂布”呂奉先將軍。
毫無疑問,當西涼軍圍攻長安時,呂布就是長安朝廷最后的希望,也是王允最后的希望。
但可惜的是,呂布沒能守住長安,甚至連十天都沒有堅持住,就被西涼軍給擊敗了。
不到十天就把長安給丟了,呂布的部隊為何如此不能打?
要知道,除呂布本人驍勇善戰(zhàn)外,呂布帳下的將軍們也非庸人。
當時,三國名將中,比較知名的,如高順、張遼等,都在呂布麾下。
高順所率“陷陣營”的人數(shù)雖然并不多,但根據史書記載,也是“每戰(zhàn)必克”。
張遼更不用說,是三國時期有數(shù)的名將之一 。
他投降曹操后,跟隨曹操在白狼山大戰(zhàn)烏桓軍,形勢不利時,曹操身邊的悍將們都慫了,獨張遼奮勇出擊,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大敗烏桓軍。
后來的“逍遙津之戰(zhàn)”中,張遼更是僅率八百敢戰(zhàn)之士,大敗東吳孫權親率的數(shù)萬大軍,當時“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戰(zhàn)后,“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
兩人稍微發(fā)揮出一些史書上記載的本事,難道就不能改變戰(zhàn)事結局?
不談呂布麾下的其余戰(zhàn)將,就憑呂布本人及高順、張遼直屬部隊,加上還有長安堅城可以依仗,為何就敗得那么快?
原因當然有,西涼軍戰(zhàn)斗力強,比較能打是一個方面,呂布所屬部隊自身也有很大問題,無法發(fā)揮出最大戰(zhàn)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呂布的部隊在董卓死后,沒有獲得本應該屬于他們的獎賞和利益,很多人心懷不滿,不愿意為王允和呂布死戰(zhàn)。
在《后漢書·王允傳》中,有這么一段記載:
允初議赦卓部曲,呂布亦數(shù)勸之。既而疑曰;“此輩無罪,從其主耳。今若名為惡逆而特赦之,適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眳尾加钟宰控斘锇噘n公卿、將校,允又不從。
這段記載中隱含了呂布沒能抗住西涼軍圍攻的主要原因。
首先,呂布的部下中,就有大量董卓舊部,如張遼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呂布所部中的占比還不低。
王允對董卓舊部的惡劣態(tài)度,主要是針對李傕、郭汜等當時在長安以外還沒有明確表示歸順朝廷的董卓舊部。
可西涼軍同氣連枝,姻親相關,王允的態(tài)度或讓呂布的部隊中的原西涼軍將士不滿。
他們會擔心在外的親朋故舊的下場,也未必想跟當初的同袍作戰(zhàn)。
其次,呂布配合王允殺掉董卓后,想用董卓遺留下來的財物來收買軍心,包括呂布本來控制的軍隊,以及董卓死后投靠過來的軍隊。
出了殺掉董卓這個掌權人這么一件大事后,用升官和發(fā)財?shù)姆绞桨矒彳娦?,本就是理所當然,否則,呂布這個新上任的軍隊管理者憑什么掌控軍隊?
可王允毫不猶豫拒絕了呂布的提議,不讓大家伙發(fā)財,這不但使得長安城內的軍隊更加對王允不滿,也直接導致呂布對軍隊的控制力下降。
不能給軍隊爭取到利益的將領,軍隊憑什么聽他的?
于是,當西涼軍在李傕、郭汜等人的率領下圍攻長安時,呂布本人或許還有戰(zhàn)心,畢竟,他也想保住自己在長安朝廷的地位。
史書中有記載,呂布當時就曾開城跟郭汜相約單挑解決問題,戰(zhàn)死無悔,他輕松擊敗了郭汜,可見,呂布本人是愿戰(zhàn)的。
但呂布麾下的將領和軍士,面對昔日的同袍,卻沒有太大的戰(zhàn)意,且以王允前面的表現(xiàn)和態(tài)度,打贏了也沒有獎賞,為何要去死戰(zhàn)?
所以,呂布所部的戰(zhàn)斗力下降得厲害。
而李傕、郭汜等率領的西涼軍是因為朝廷不肯放過他們,他們圍攻長安是死中求活,為爭取生路而戰(zhàn),戰(zhàn)斗力高漲。
兩相一比較,呂布無法打贏這場仗就很正常了。
李傕、郭汜也不是單純的強攻,他們也會聯(lián)系城中的舊日同袍,用各種條件打動他們反叛。
相比起王允的惡劣態(tài)度和呂布在爭取獎勵上的不作為,李傕、郭汜的承諾反而更可信。
《三國志》中記載,西涼軍進城后,將領們馬上就讓軍隊大肆劫掠,“布敗走。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
這種方法雖然可惡,但卻是讓部下軍士發(fā)財,收買軍心的好辦法。
因此,在呂布還想著盡力守城退敵時,部分城中的軍隊已經接受了城外西涼軍的招攬,在城中鬧出了亂子,里應外合,呂布大敗。
綜上所述,在那場長安保衛(wèi)戰(zhàn)中,不是呂布不肯出力,而是很多因素制約了他及其所屬部隊的戰(zhàn)意和戰(zhàn)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王允在董卓死后,沒能有效幫助呂布收服軍心。
呂布在城破后跑了,王允獨自吞下了惡果(呂布逃跑之前想接他一起走,他不愿意走),被復仇而來的西涼軍殺死,天下再次大亂。
參考文獻:《三國志》《后漢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