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2. 心德在耎(軟)。故經云:以咸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3. 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4. 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咸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5. 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1.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2.味咸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樸為金,硝石為水。
3.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4.味酸皆屬金,五味子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蕷為水。
5.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白術為土,竹葉為金。
注:土為中宮,東木西金,南火北水,各小格亦然。
注:1.關于五味的配屬,《輔行決》中木火土金水對應的是辛咸甘酸苦,《內經》中對應的是酸苦甘辛咸,兩者除土共為甘外,其他四行則不同。這里只點明有這個差異,并不能確定哪個就是正確,往上溯源五行五味五臟配屬皆有爭議。
2.從五臟苦欲補瀉與湯液經法圖結合來看,以用為補,以體為瀉,以化味為急食。
二
1、木性藥(陽):味辛皆屬木,有宣發(fā)之功,可補肝益腎養(yǎng)心瀉脾抑肺。
①、木中木(陽中少陽)
A.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多于秋季剝取,陰干,除去雜質及粗皮。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功能與主治
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
用法與用量
1~5g。
B.桂心(桂心,即肉桂加工過程中檢下的邊條,除去栓皮者。),木中木。辛、甘,熱。味厚燥性,入腎、脾、膀胱經。助心陽、交心腎,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C.桂枝,木中木。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發(fā)汗解肌,溫經通脈。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fā)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jié)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用法與用量
3~10g
注:神農本草經中肉桂為菌桂,桂枝為牡桂。藥典中三者同屬樟科植物肉桂的不同部分,原產我國,現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等省區(qū)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廣為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印度、老撾、越南至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但大都為人工栽培。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D.羊肝,木中木。甘、苦,性涼。入肝經。補氣血、調水道,補肝益肺、明目止咳。
《中華本草》
炮制
宰羊時剖腹取肝,洗凈,鮮用?;蚯衅瑫窀?、烘干
性味與歸經
甘、苦,性涼。入肝經。
功能與主治
養(yǎng)血;補肝;明目。主血虛萎黃,贏瘦乏力;肝虛目暗;雀目;青盲;障翳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30-60g;或入丸、散
②、木中火(陽中正陽)
蜀椒,木中火。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腎經。溫中散寒,驅蟲止痛。
《中藥學》
炮制
云香科植物花椒的果殼,曬干用
性味與歸經
辛、大熱。有毒。入脾、胃、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止痛,殺蟲1.用于胃腹冷痛,寒濕泄瀉等癥2.用于蟲積腹痛或吐蛔等癥
用法與用量
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③、木中土(少陽中陰)
A.生姜,木中土。辛,溫。入肺、脾、胃經。散寒發(fā)表,溫中止嘔,止咳化痰,解毒。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姜的新鮮根莖。秋、冬二季釆挖,除去須根和泥沙,用時切厚片。
性味與歸經
辛,微溫。歸肺、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用于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魚蟹中毒。
用法與用量
3~10g。
B. 干姜,木中土。大辛,大熱。入肺、心、脾、胃經?;仃柧饶?,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溫經止血。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姜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者稱為“干姜片”。
性味與歸經
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于胱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用法與用量
3~10g。
C.炮干姜,木中土。平,溫。入肺、心、脾、胃經。溫中止瀉,溫經止血。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取干姜,照炒法(通則0213)用砂燙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性味與歸經
辛,熱。歸脾、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用于陽虛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虛寒,腹痛吐瀉。
用法與用量
3~9g。
D.粳米,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經。益氣生津,補益脾胃,顧護胃氣,培補汗源。
《中藥大辭典》
炮制
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種仁
性味與歸經
甘,平。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止瀉痢。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
E.阿膠,木中土。甘、平。歸肝、肺、腎經。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驢的干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搗成碎塊。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肺、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用法與用量
3~9g。烊化兌服。
F.伏龍肝,木中土。辛,溫。歸脾、胃經。溫中止血,和胃止嘔,澀腸止瀉。
《中藥大辭典》
炮制
別名灶心黃土,為久經柴草熏燒的灶底中心的土塊。在拆修柴火仕(或燒柴的窯)時,將燒結的土塊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雜質即得。
性味與歸經
辛,溫。 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燥濕,止嘔止血。治嘔吐反胃,腹痛泄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婦女妊娠惡阻,崩漏帶下,癰腫潰瘍。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布包),1~2兩;或入散劑;或煎湯代水煎藥。外用:研末調敷
④、木中金(陽中少陰)
A.細辛,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干燥根和根莖,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陰干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心、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用法與用量
1~3g。散劑每次服0.5~1g。外用適量。
B.山萸肉,木中金。酸、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益胃,澀精斂汗。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后,及時除去果核,干燥
性味與歸經
酸、澀,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補益肝腎,收澀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用法與用量
6~12g。
C.礬石,木中金。酸、澀,寒。歸脾、大腸、肝經。解毒殺蟲,止瀉止血,祛痰開竅。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族明礬石經加工提煉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鋁鉀〔KAl(SO4)2·12H2O〕,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
酸、澀,寒。歸肺、脾、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服止血止瀉,祛除風痰。外治用于濕疹,疥癬,脫肛,痔瘡,聤耳流膿;內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fā)狂??莸\收濕斂瘡,止血化腐。用于濕疹濕瘡,脫肛,痔瘡,聤耳流膿,陰癢帶下,鼻衄齒衄,鼻瘜肉。
用法與用量
0.6~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處
D.細辛根,木中金。辛,溫。入肺、腎經。祛風散寒,止痛化飲,開竅。
⑤、木中水(陽中正陰)
A.苦參,木中水???,寒。入心、肝、大腸、小腸、胃經。清熱燥濕,祛風殺蟲。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用法與用量
4.5~9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B.附子(玄武),木中水。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回陽救逆,補陽益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1)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xù)浸泡,每日取出曬晾,并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稱“黑順片”。
(3)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岀,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
2、火性藥(陽):味咸皆屬火,有溫煦之功,可補心益肝養(yǎng)脾瀉肺抑腎。
①、火中火(陽中至陽)
A.旋覆花,火中火??唷⑿?、咸,微溫。入肺、脾、大腸、胃經。消痰降逆,行氣下水。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干燥頭狀花序。夏、秋二季花開放時采收,除去雜質,陰干或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辛、咸,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于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悶,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
用法與用量
3~9g,包煎。
C. 雞心,火中火。咸。入心經。補心安神、鎮(zhèn)靜神經,治五邪。
②、火中土(至陽中陰)
A.澤瀉,火中土。甘、淡,寒。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澤瀉科植物東方澤瀉或澤瀉的干燥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挖,洗凈,干燥,除去須根和粗皮。切厚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
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用法與用量
6~10g。
注:《中華本草》記載:澤瀉含有刺激性物質內服可引起胃腸炎,貼于皮膚引起發(fā)泡,其葉可作為皮膚發(fā)紅劑。羊吃此植物無害,而??梢鹬卸?,表現血尿。——血尿一般是腎損傷標志。
B.黃飴,火中土。甘、酸,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中藥大辭典》
炮制
為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發(fā)酵糖化制成的糖類食品。
性味與歸經
甘,溫。入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
緩中,補虛,生津,潤燥。治勞倦傷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
用法與用量
內服:烊化沖入湯藥中,1~2兩;熬膏或入丸劑。
③、火中金(陽中太陰)
A.厚樸,火中金???、辛,溫。入肝、胃、肺、大腸經。行氣燥濕,降逆平喘。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剝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陰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陰濕處,“發(fā)汗”至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于濕滯傷中,胱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用法與用量
3~10g
B.葶藶子,火中金???、辛,大寒。入肺、膀胱經。瀉肺平喘,逐飲行水。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獨行菜的干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南葶藶子”,后者習稱“北葶藶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性味與歸經
辛、苦,大寒。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
3~10g,包煎。
④、火中水(陽中至陰)
A.戎鹽,火中水。甘、咸,寒。入心、肝、腎、膀胱經。平血熱,助水臟,清熱利水。
《新修本草》
炮制
一名胡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及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性味與歸經
味咸,寒,無毒
功能與主治
主明目、目痛,益氣,堅肌骨,去毒蟲,療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出。
用法與用量
B.栝蔞,火中水。甘,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開結,潤腸通便。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干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用于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大便秘結。
用法與用量
9~15g。
C.芒硝,火中水。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瀉熱導滯,潤燥軟堅。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經加工精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
性味與歸經
咸、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于實熱積滯,腹?jié)M脹痛,大便燥結,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
用法與用量
6~12g,一般不入煎劑,待湯劑煎得后,溶入湯液中服用。外用適量。
D.硝石,火中水???、咸,寒。入心、脾經。利尿瀉下,破堅散結。
《中藥大辭典》
炮制
為礦物硝石經加工煉制而成的結晶,主要成分為硝酸鉀。水制:消石加水與10%蘿卜同煮,過濾,濃縮后,放置,待其結晶,即成?;鹬疲簩⑾脲佒?,微火炒成潔白色。炒時不可離人,以防火患。
性味與歸經
苦咸,溫,有毒。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脾二經。"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陰經。"
功能與主治
破堅散積,利尿瀉下,解毒消腫。治痧脹,心腹疼痛,吐瀉。黃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癰腫。
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0.5~1錢。外用:研末點目、吹喉或水化罨敷。
E.海蛤,火中水???、咸,寒。歸肺、胃經。清肺化痰,軟堅散結。
《中藥學》
炮制
本品為文蛤科動物文蛤或青蛤等的貝殼
性味與歸經
苦、咸,平。入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清肺化痰,軟堅散結。1.用于痰火郁結,胸脅疼痛,痰多喘咳等癥。2.用于瘰歷、癭瘤等癥。
用法與用量
三錢至五錢,煎服。蛤粉需包煎。
⑤、火中木(陽中太陽)
A.大黃,火中木???,寒。入脾、胃、大腸、心包、肝經。攻積導滯,瀉火解毒,逐瘀通經。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和根莖。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fā)芽前釆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用于實熱積滯便秘,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腸癰腹痛,瘀血經閉,產后瘀阻,跌打損傷,濕熱痢疾,黃疸尿赤,淋證,水腫;外治燒燙傷。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癥。
用法與用量
3~15g;用于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 研末敷于患處。
B.代赭石,火中木???,寒。歸肝、胃、心經。平肝潛陽,降逆,止血。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采挖后,除去雜石。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肝、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用于眩暈耳鳴,嘔吐,噫氣,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用法與用量
9~30g,先煎。
注:煅赭石 取凈赭石,砸成碎塊,照煅淬法(通則0213)煅至紅透,醋淬,碾成粗粉。每100kg赭石,用醋30kg。
C.蔥葉,火中木。辛,熱。入胃、肺經。利五臟,清熱散寒,發(fā)汗通脈,消水祛腫。
《食療本草》
炮制
為百合科植物蔥的葉。葉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及多種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纖維素、α-纖維素和木質素
性味與歸經
溫,辛。
功能與主治
祛風發(fā)汗,解毒消腫。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中風,面目浮腫;瘡癰腫痛;跌打創(chuàng)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熱罨或煎水洗。
D.芥子,火中木。辛,溫。入肺、胃經。溫中散寒,豁痰利氣,通經止痛。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種子。前者習稱“白芥子”,后者習稱“黃芥子”。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釆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肺經。
功能與主治
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用法與用量
3~9g。外用適量。
注:炒芥子 取凈芥子,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淡黃色至深黃色(炒白芥子)或深黃色至棕褐色(炒黃芥子),有香辣氣。用時搗碎。
3、土性藥(亦陰亦陽):味甘皆屬土,有運化之功,可補脾益肺養(yǎng)心瀉腎抑肝。
①、土中土(亦陰亦陽)
A.人參,土中土。甘,微苦,微溫。入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固脫生津,安神。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和根莖。多于秋季采挖,洗凈經曬干或烘干。栽培的俗 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tài)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 安神益智。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
用法與用量
3~9g,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 2g,—日2次。
B.牛脾,土中土。甘、微酸,溫。入脾經。補脾健胃,消積除痞。
《中華本草》
炮制
為??苿游稂S?;蛩5钠⑴K,宰牛時,剖腹取脾臟,洗凈鮮用,或烘干
性味與歸經
味甘;微酸;性溫, 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健脾開胃;消積除痞。主脾胃虛弱;食積痞滿;痔瘺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研末,1-3g。
②、土中金(中之少陰)
A.麥門冬,土中金。甘、微苦,微寒。入心、脾、胃經。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夏季采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勞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6~12g。
B.白酨漿,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濕退黃,消腫斂瘡。
注:一言白醋
C.苦酒,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濕退黃,消腫斂瘡。
注:醋?
D.酢,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溫。入肝、脾、胃、大腸經。清熱利咽,瀉濕退黃,消腫斂瘡。
注:醋?
③、土中水(中之至陰)
A.茯苓,土中水。甘、淡,平。入心、肺、肝、膀胱經。淡滲利水,健脾補中。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fā)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性味與歸經
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
10~15g。
B.瓜蒂,土中水???,寒。有小毒。歸胃經。涌吐痰食,祛濕退黃。
《中藥大辭典》
炮制
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蒂。6~7月間,采摘尚未老熟的果實,切取果蒂,陰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有毒。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吐風痰宿食,瀉水濕停飲。治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梗,風痰癲癇,濕熱黃疸,四肢浮腫,鼻塞,喉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
④、土中木(中之少陽)
A.炙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通則0213)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用法與用量
2~10g。
B.升麻,土中木。辛、甘、微苦,涼。入肺、脾、胃經。發(fā)表透疹,解毒升陽。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至須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須根,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
用法與用量
3~10g。
C.半夏,土中木。辛,溫。有小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和須根,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胱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用法與用量
內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適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
注:1.法半夏,取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適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凈,陰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凈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2. 姜半夏: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時,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每100kg凈半夏,用生姜25kg、白礬12.5kg。
3.清半夏: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8%白礬溶液浸泡或煮至內無干心,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凈,切厚片,干燥。每100kg凈半夏,煮法用白礬12.5kg,浸泡法用白磯20kg。
D.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經。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潤肺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用法與用量
2~10g。
E.黃芪,土中木。甘,溫。入肺、脾經。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消腫。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根頭,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微溫。歸肺、脾經。
功能與主治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用法與用量
9~30g。
⑤、土中火(中之至陽)
A.大棗,土中火。甘,微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緩和藥性。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鼠李科植物棗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釆收,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溫。歸脾、胃、心經。
功能與主治
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用法與用量
6 ~15g。
B.雞子黃,土中火。甘、平。入心、腎經。滋陰養(yǎng)血,益胃除煩。
《中藥大辭典》
炮制
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
性味與歸經
甘,平。入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
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治心煩不得眠,熱病痙厥,虛勞吐血,嘔逆,下痢,胎漏下血,燙傷,熱瘡,濕疹,小兒消化不良。
用法與用量
內服:生服、煮食或以藥汁沖服。外用:調藥涂或煮熟熬油涂敷。
4、金性藥(陰):味酸皆屬金,有斂固之功,可補肺益腎養(yǎng)脾瀉肝抑心。
①、金中金(陰中少陰)
A.五味子,金中金。酸,溫。歸肺、心、腎經。斂汗止渴,斂肺止渴,澀精止瀉,安神明目。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和雜質。
性味與歸經
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
2~6g。
B.胡麻油,金中金。甘,微溫。入肝、腎、大腸、小腸經。療瘡滑胎,涼血止痛,生肌解毒,治瘖生發(fā)。
《中藥大辭典》
炮制
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子榨取之脂肪油
性味與歸經
甘,涼。入手陽明經
功能與主治
潤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腸燥便秘,蛔蟲、食積腹痛,瘡腫,潰瘍,疥癬,皮膚皸裂。
用法與用量
內服:生用或熬熟。外用:涂搽。
C.犬肺,金中金。酸,溫。入肺經。溫中補肺,止咳降逆,行氣下水。
②、金中水(陰中正陰)
A.薯蕷,金中水。甘,平。歸肺、脾、腎經。健脾補肺,益腎養(yǎng)陰。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后釆挖,切去根頭,洗凈,除去外皮和 須根,干燥,習稱“毛山藥”;或除去外皮,趁鮮切厚片,干燥,稱 為“山藥片”;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干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干,打光,習稱 “光山藥'
性味與歸經
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澹,白帶過多。
用法與用量
15~30g。
B.王瓜根,金中水???,寒。入胃、大腸、心、肺、膀胱經。瀉熱利水,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益氣生津。
《中藥大辭典》
炮制
葫蘆科植物王瓜的根,夏、秋間采挖
性味與歸經
苦,寒。有小毒。①《得配本草》:"入手、足陽明經。"②《會約醫(yī)鏡》:"入心、肺、膀胱三經。"
功能與主治
瀉熱,生津,破血,消瘀。治熱病炳渴,黃疸,熱結便秘,或小便不利,經閉,癥癖,癰腫。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鮮者2~3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磨汁涂。
C.地榆,金中水???、酸,寒。入肝、大腸經。涼血止血,收斂解毒。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后者習稱“綿地榆”。春季將發(fā)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9~15g。外用適量,研末涂敷患處。
③、金中木(陰中少陽)
A.枳實,金中木???,微寒。歸脾、胃經。破氣行積,化痰除痞。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實,除去雜質,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于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結胸,臟器下垂。
用法與用量
3~10g。
B.牡丹皮,金中木。辛、苦,微寒。入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細根和泥沙,剝取根皮,曬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曬干。前者習稱“連丹皮”,后者習稱“刮丹皮”
性味與歸經
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 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6~12g。
C.石膏,金中木。辛、甘,大寒。入肺、胃經。清熱瀉火,止渴除煩。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硫酸鹽類礦物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采挖后,除去雜石及泥沙
性味與歸經
甘、辛,大寒。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用法與用量
15~60g,先煎。
D.雄黃,金中木。辛,溫。有毒。歸肝、胃經。解毒殺蟲,祛痰。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硫化物類礦物雄黃族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雜質。
性味與歸經
辛,溫;有毒。歸肝、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用法與用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熏涂患處。
④、金中火(陰中正陽)
A.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fā)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大豆的干燥成熟種子(黑豆)的發(fā)酵加工品
性味與歸經
苦、辛,涼。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用于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
用法與用量
6~12g。
B.皂角,金中火。辛、咸,溫。入肺、大腸經。祛風痰,開竅閉,除濕毒,消腫,殺蟲。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咸,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祛痰開竅,散結消腫。用于中風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關竅不通,喉痹痰阻,頑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結;外治癰腫。
用法與用量
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調敷患處。
注:皂角刺: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釆收,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辛,溫。歸肝、胃經。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C.咸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涼。歸肺、胃經。發(fā)汗解表,調中下氣,清熱除煩,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少陰中陽)
A.芍藥,金中土???、酸,微寒。歸肝、脾經。生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釆挖,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
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用法與用量
6~15g。
B.杏仁,金中土???、微辛,微溫。有小毒。歸肺、膀胱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 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5~10g,生品入煎劑后下。
5、水性藥(陰):味苦皆屬水,有潤滋之功,可補腎益肺養(yǎng)肝瀉心抑脾。
①、水中水(陰中至陰)
A.地黃,水中水。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滋陰涼血,清熱生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干燥塊根。秋季釆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干。前者習稱“鮮地黃”,后者習稱“生地黃”
性味與歸經
鮮地黃 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生地黃 甘,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鮮地黃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fā)斑,吐血,岫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 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
用法與用量
鮮地黃 12~30g。生地黃 10~15g。
B.熟地黃,水中水。甘,微溫。入肝、腎、脾經。滋腎填髓,補脾益陰,利脈止瀉。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1)取生地黃,照酒燉法(通則0213)燉至酒吸盡,取出,晾曬至外皮黏液稍干時,切厚片或塊,干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黃,用黃酒30~50kg。
(2)取生地黃,照蒸法(通則0213)蒸至黑潤,取出,曬至約八成干時,切厚片或塊,干燥,即得。
性味與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用法與用量
9~15g。
C.豬腎,水中水。咸、苦,平。入腎經;滋陰補腎,益氣固精,斂汗聰耳,消積利水。
《中藥大辭典》
炮制
豬科動物豬的腎,即俗稱"豬腰子"
性味與歸經
咸,平。
功能與主治
治腎虛腰痛,身面水腫,遺精,盜汗,老人耳聾。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
②、水中木(陰中太陽)
A.黃芩,水中木???,寒。入肺、心、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后撞去粗皮,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用法與用量
3~10g。
B.梔子,水中木。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經。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9~11月果實成熟呈紅黃色時采收,除去果梗和雜質,蒸至上氣或置沸水中略燙,取出,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肺、三焦經。
功能與主治
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用于熱病心煩,濕熱黃疸,淋證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用法與用量
6~10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
注:炒梔子 取凈梔子,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黃褐色。
C.薤白,水中木。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通陽散結,下氣行滯。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用法與用量
5~10g。
D.韭葉,水中木。辛、微酸,溫。溫脾益胃,止瀉散冷,助腎補陽,固精暖腰,散瘀逐痰。
《中藥大辭典》
炮制
為百合科植物韭的葉,葉含硫化物、甙類和苦味質。
性味與歸經
辛,溫。入肝、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行氣,散血,解毒。治胸痹,噎膈、反胃,吐血、衄血、尿血,痢疾,消渴,痔漏、脫肛,跌撲損傷,蟲、蝎螫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搗汁飲,1~2兩;或炒熟作菜食。外用:搗敷、取汁滴注、炒熱熨或煎水熏洗。
E.柴胡,水中木??唷⑽⑿?,涼。入肝、膽、三焦、心包經。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和泥沙,干燥。
性味與歸經
辛、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與主治
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與用量
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注:1.大葉柴胡的干燥根莖,表面密生環(huán)節(jié),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2.銀柴胡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 的干燥根。春、夏間植株萌發(fā)或秋后莖葉枯萎時采挖;栽培品于種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沙,曬干。甘,微寒。歸肝、胃經。清虛熱,除疳熱。用于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F.麻黃,水中木。辛、微苦,溫。入肺、膀胱經。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 的干燥草質莖。秋季采割綠色的草質莖,曬干。
性味與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于表證已解,氣喘咳嗽。
用法與用量
2~10g。
注:麻黃根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中麻黃的干燥根和根莖。秋末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和泥沙,干燥。甘、澀,平。歸心、肺經。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盜汗。
G.知母,水中木???、寒。入腎、胃、肺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習稱“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與用量
6~12g。
H.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歸脾、心、小腸經。利水消腫,利濕退黃,解毒排膿。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拔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酸,平。歸心、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
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用法與用量
9~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I.蔥白,水中木。辛,溫。歸肺、胃經。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
《中藥大辭典》
炮制
為百合科植物蔥的鱗莖。采挖后切去須根及葉,剝除外膜。
性味與歸經
辛,溫。入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發(fā)表,通陽,解毒。治傷寒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煮酒。外用:搗敷、炒熨、煎水洗或塞耳、鼻竅中。
③、水中火(陰中至陽)
A.黃連,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膽、脾、胃、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云連的干燥根莖。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連”。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殘留須根。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心悸不寧,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用法與用量
2~5g。外用適量。
注: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苦,寒。歸肝、胃、大腸經。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用于骨蒸潮熱,小兒疳熱,濕熱瀉痢,黃疸尿赤,痔瘡腫痛。
B.栗子,水中火。咸、甘,溫。入脾、腎經。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為殼斗科植物栗的種仁
性味與歸經
甘,溫。 入脾、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
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瀉,腰腳軟弱,吐、衄、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疬。
用法與用量
內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外用:搗敷。
④、水中土(至陰中陽)
術,水中土。苦、甘,溫。入脾、胃經。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釆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曬干,再除去須根。
性味與歸經
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用法與用量
6~12g。
⑤、水中金(陰中太陰)
A.竹葉,水中金。甘、淡,寒。歸心、小腸經。清熱除煩,利尿。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熱病煩渴,小便短赤澀痛,口舌生瘡。
用法與用量
6~10g。
B.龍膽草,水中金???,寒。入肝、膽、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菊科植物苦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釆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解毒利濕,涼血止血。用于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痛,口瘡,濕熱黃疸,峋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與用量
6~9g。
C.木通,水中金。苦,寒。入心、小腸、肺、膀胱經。清熱利水,通經下乳(古稱“通草”,今稱“木通”;今之“通草”,古稱“通脫木”)。
《中國藥典》2020
炮制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莖。秋季采收,截取莖部,除去細枝,陰干。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
利尿通淋,清心除煩,通經下乳。用于淋證,水腫,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用法與用量
3~6g。
注:1.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干燥莖髓。秋季割取莖,截成段,趁鮮取出髓部,理直,曬干。甘、淡,微寒。歸肺、胃經。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用于濕熱淋證,水腫尿少,乳汁不下。
2.川木通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繡球藤的干燥藤莖。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曬干,或趁鮮切厚片,曬干???,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利尿通淋,清心除煩,通經下乳。用于淋證,水腫,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三.
五臟補瀉方
瀉
小
大
肝
枳實、芍藥、生姜
枳實、芍藥、生姜、黃芩、大黃、甘草
心
1. 龍膽草、梔子、戎鹽
2. 黃連、黃芩、大黃
1. 龍膽草、梔子、苦參、升麻、淡豆豉、戎鹽
2. 黃連、黃芩、芍藥、干姜、甘草、大黃
脾
附子、干姜、甘草
附子、干姜、黃芩、大黃、芍藥(枳實)、甘草
肺
葶藶子、大黃、芍藥
葶藶子、大黃、芍藥、黃芩、甘草、干姜
腎
茯苓、甘草、黃芩
茯苓、甘草、大黃、黃芩、芍藥、干姜
補
小
大
肝
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棗(一方作薯蕷)
桂心、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赭石、竹葉、大棗(一方作薯蕷)
心
1. 栝蔞、薤白、半夏
2. 代赭石、旋覆花、竹葉、 豉
1. 栝蔞、薤白、半夏、枳實、厚樸、桂枝
2. 代赭石、旋覆花、竹葉、豉、人參、甘草(炙)、 干姜
脾
人參、甘草、干姜、白術
人參、甘草、干姜、莪術、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一方作牡丹皮)
肺
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細辛
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 細辛、地黃、竹葉、甘草
腎
地黃、竹葉、甘草、澤瀉
地黃、竹葉、甘草、澤瀉、桂枝、干姜、五味子
注:1.陽進為補,7味藥,陰退為瀉,6味藥。大補心湯癥狀為實證,用瀉實之法。
2.五瀉方的組成與五除對應,每一除均位于兩個梯形體用格的交接線的末端,再加上該除陰退(逆時針,右方)化味,即是該除所對應之瀉方全部藥味。如除痞所在相鄰體用格為苦,辛,右邊化為為甘,瀉心湯即由苦/辛/甘組成。
1.辨肝臟病證治
①小瀉肝湯:枳實、芍藥、生姜。在《傷寒》:去生姜,稱之為枳實芍藥散。
②大瀉肝湯:枳實、芍藥、甘草、黃芩、大黃、生姜。在《傷寒》:去甘草,加半夏、柴胡、大棗,稱之為大柴胡湯。
③小補肝湯: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棗(一方作薯蕷)。在《傷寒》:去干姜、五味子,加茯苓、甘草,稱之為苓桂棗甘湯。
④大補肝湯:桂心、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赫石(一作牡丹皮)、竹葉、大棗(一作薯蕷)。在《傷寒》:去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赫石、竹葉,稱之為苓桂棗甘湯。
2.辨心臟病證方
①小瀉心湯:龍膽草、梔子、戎鹽。
②大瀉心湯:龍膽草、梔子、苦參、升麻、豆豉、戎鹽。
③小補心湯:栝樓、薤白、半夏、白酨漿。在《傷寒》:稱之為栝樓薤白半夏湯。
④大補心湯:栝樓、薤白、半夏、枳實、厚樸、桂枝。在《傷寒》:去半夏,稱之為枳實薤白桂枝湯。
又辨心包病證方
①小瀉心湯:黃連、黃芩、大黃。在《傷寒》:稱之為瀉心湯方。
②大瀉心湯:黃連、黃芩、大黃、芍藥、甘草、干姜。在《傷寒》:稱之為瀉心湯,去干姜稱之為芍藥甘草湯。
③小補心湯:代赭石(一作牡丹皮)、旋覆花、竹葉、豆豉(一作山萸肉)。
④大補心湯:代赫石(一方作牡丹皮)、旋覆花、人參、甘草、干姜、竹葉、豆豉(一作山萸肉)。在《傷寒》:去干姜、竹葉、豆豉,加生姜、半夏、大棗,稱之為旋覆花代赭湯。
3.辨脾臟病證方
①小瀉脾湯:附子、干姜、甘草。在《傷寒》:稱之為四逆湯。
②大瀉脾湯:附子、干姜、甘草、黃芩、大黃、枳實。在《傷寒》:去枳實、黃芩,稱之為四逆湯及大黃甘草湯。
③小補脾湯:人參、甘草、干姜,術。在《傷寒》稱之為理中湯或丸。
④大補脾湯:人參、甘草、干姜、術、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一作牡丹皮)。在《傷寒》:去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變稱理中湯。
4.辨肺臟病證方
①小瀉肺湯:葶藶子、大黃、芍藥。在《傷寒》:去大黃、芍藥,加大棗,稱之為稱葶藶大棗瀉肺湯。
②大瀉肺湯:葶藶子、大黃、芍藥、甘草、黃芩、干姜。在《傷寒》:去大黃,加大棗變稱葶藶大棗瀉肺湯、黃芩湯和甘草干姜湯。
③小補肺湯: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一方作細辛)。
④大補肺湯: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一作牡丹皮)、細辛、地黃、竹葉、甘草。
5.辨腎臟病證方
①小瀉腎湯:茯苓、黃芩、甘草。
②大瀉腎湯:茯苓、黃芩、甘草、芍藥、干姜。在《傷寒》:去茯苓加大棗,稱之為黃芩湯和甘草干姜湯。
③小補腎湯:地黃、竹葉、甘草、澤瀉。
④大補腎湯:地黃、竹葉、甘草、澤瀉、桂枝、干姜、五味子。
6.瀉方五首:以救諸病誤治、致生變亂者方
①瀉肝湯:救誤用吐法。枳實、芍藥、代赭石、旋覆花、竹葉。
②瀉心湯:救誤用清下。黃連、黃芩、人參、干姜、甘草。在《傷寒》:去甘草,稱之為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
③瀉脾湯:救誤用冷寒。附子、干姜、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在《傷寒》:去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稱之為干姜附子湯。
④瀉肺湯:救誤用火法。葶藶子、大黃、生地、竹葉、甘草。
⑤瀉腎湯:救誤用汗法。茯苓、甘草、五味子、桂枝、生姜。在《傷寒》:去五味子,稱茯苓甘草湯。
7.小補五臟方
①養(yǎng)生補肝湯:蜀椒、桂枝、韭葉、芍藥、芒硝、麻油。
②調神補心湯:旋覆花、栗子、蔥葉、豆豉、梔子、人參。
③建中補脾湯:甘草、大棗、生姜、飴糖、芍藥、桂心。在《傷寒》:稱之為小建中湯。
④寧氣補肺湯:麥門冬、五味子、芥子、旋覆花、竹葉、白酨漿。
⑤固元補腎湯:地黃、山藥、苦酒、甘草、薤白、干姜。
8.大補五臟方
大補肝湯:養(yǎng)生補肝湯加羊肝。
大調神補心湯:調神補心湯加雞心。
大建中補脾湯:建中補脾湯加牛肉。
大寧氣補肺湯:寧氣補肺湯加犬肺。
大固元補腎湯:固元補腎湯加豬腎。
四
大小二旦六神方
《輔行訣》記載:“陶弘景曰:外感天行,經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具體方證為:
1.正陽旦湯: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飴糖。在《傷寒》:稱小建中湯。
2.小陽旦湯:桂枝、甘草、生姜、大棗、芍藥。在《傷寒》:稱桂枝湯。
3.小陰旦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生姜。在《傷寒》:去生姜,變稱黃芩湯。
4.大陽旦湯:黃芪、桂枝、芍藥、生姜、甘草、大棗、飴糖、人參。在《傷寒》:去人參,變稱黃芪建中湯。
5.大陰旦湯:柴胡、人參、半夏、生姜、甘草、大棗、黃芩、芍藥。在《傷寒》:去芍藥,變稱小柴胡湯。
6.小青龍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在《傷寒》:稱麻黃湯。
7.大青龍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棗、石膏。在《傷寒》:稱小青龍湯。
8.小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在《傷寒》:稱為白虎湯。
9.大白虎湯:竹葉、石膏、半夏、麥門冬、甘草、粳米、生姜。在《傷寒》:去生姜,加人參,稱竹葉石膏湯。
10.小朱鳥湯:黃連、阿膠、芍藥、黃芩、雞子黃。在《傷寒》:稱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11.大朱鳥湯:黃連、阿膠、雞子黃、芍藥、黃芩、人參、干姜、苦酒。
12.小玄武湯:茯苓、芍藥、生姜、白術、附子。在《傷寒》:稱真武湯。
13.大玄武湯:茯苓、芍藥、生姜、白術、附子、人參、甘草。在《傷寒》:去甘草、生姜,稱附子湯。
14.小勾陳湯:甘草(三兩)干姜,人參(各二兩)大棗(六枚,去核)
15.大勾陳湯:甘草 人參(各三兩)半夏(—升,洗去滑)生姜(切,二兩) 黃芩(二兩)黃連(二兩)大棗(十二枚,劈去核)
16.小騰蛇湯:枳實(三兩)厚樸(二兩)甘草(二兩)芒硝(二兩)
17.大騰蛇湯:枳實(三兩)厚樸 甘草 大黃 葶藶(熬黑,打如泥)生姜 芒硝(后下)
弘景曰:陽旦者,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青龍者,宣發(fā)之方,以麻黃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為主;朱鳥者,清滋之方,以雞子黃為主;玄武者,溫滲之方,以附子為主。此六方者,為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木,即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藥名之,以推主為識耳。
五
開竅救卒死方證
《輔行訣》曰:“陶隱居云:中惡卒死者,皆臟氣被壅,致令內外隔絕所致也。仙人有開五竅以救卒死中惡之方五首”。其五方為:
1.點眼以通肝氣方:礬石。
2.吹鼻以通肺氣方:皂角、細辛。
3.著舌以通心氣方:硝石、雄黃。
4.啟喉以通脾氣方:赤小豆、瓜蒂、鹽、豆豉?!秱罚喝},稱瓜蒂散。
5.熨耳以通腎方:戎鹽、豆豉、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