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思源
中國古代有一個東西是帝王必備之物,它不是龍椅也不是王冠而是一方玉石,自秦朝起“傳國玉璽”的名號就響遍天下。世人普遍認為得玉璽者得天下、而失去玉璽則標志著王朝氣數已盡,所以自古帝王對傳國玉璽的爭搶一直不斷。
東漢末年漢室衰弱、傳國玉璽的爭搶也就此而生,在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的末期,長沙太守孫堅成了先鋒、率先進入洛陽城。就在這個檔口,孫堅無意中得到了傳國玉璽,得到這個寶貝后他即刻準備回江東,而令人詫異的是,當時的盟主袁紹為何不同他爭搶這傳國玉璽?
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按照當時的實力和威望來說袁紹無疑是最有資格擁有玉璽的人,不過就事實而言,袁紹真的有那么強大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袁紹當時的實力并不比孫堅強多少。論聲望,袁家四世三公、孫堅比不了。但是亂世之中還是要拿實力說話,而論起實力孫堅的江東子弟兵其實和袁紹不相上下。
單看主要大將,袁紹軍中雖有顏良、文丑,且兩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孫堅軍中也不乏能人。別的不說,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哪個不是以一當百的猛將?更重要的是顏良文丑雖猛但有勇無謀,而程普和黃蓋就不一樣了,他們可都是沙場老將、極善用兵。所以雙方真正打起了袁紹也只能五五開,這樣貿然開火反倒傷了元氣。
不過話說回來,連老百姓都知道這傳國玉璽的重要意義、袁紹難道就不明白?顯然他心里比誰都想得到玉璽,這樣憑著他的威望就更能調動天下了。不過袁紹雖然沒有明著和孫堅爭搶但不代表他沒有動作,果然,孫堅剛離開聯(lián)盟,袁紹就給荊州劉表去了封信、讓劉表阻擊孫堅。
不得不說袁本初這步棋走得確實有水平,一來劉表不是聯(lián)盟里的人、也就不會影響他袁紹的實力。所以即便劉表和孫堅斗得兩敗俱傷他也不會損失分毫,沒準還有機會坐收漁翁之利。二來即便劉表成功得到玉璽也定不敢號令天下。
后來沒想到劉表真的把孫堅給干掉了,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那玉璽后來竟又被送到了袁術手里,得到玉璽后袁術喜不自勝,隨后又順應天命而稱帝。這么一來袁紹的算盤算是落空了,不過這也怪不得別人、只能怪他自己的性格太過優(yōu)柔寡斷。
世人都知道,袁紹雖出身名門貴族、頗有謀略,但他毀就毀在不夠果斷。如若當時袁紹和孫堅部下拔劍對壘時他能果斷出擊,勝算至少還有五成、也不至于落到了自己奸詐的弟弟手里。謀士荀彧就曾評價過他說,此人不過是布衣英雄、能聚攏人卻不會用。
在搶玉璽這件事上袁紹的決斷和謀略著實要背負大半責任,不過客觀因素也不可忽視。當時的聯(lián)盟早已名存實亡,在孫堅孤軍進攻洛陽的時候后方諸位將軍竟只顧得爭地盤、壯大勢力,可見大家也絕不會對玉璽視而不見。
事實上,孫堅得到玉璽后便小心藏了起來,隨即便找了借口要退兵回去。不想在離別時袁紹部下與孫堅部下就玉璽的事拔刀相向,孫堅當著大家的面發(fā)誓絕沒私藏玉璽。于是剩下的十幾路諸侯紛紛上來勸阻,場面這才有了好轉。
所以說袁紹之所以得不到傳國玉璽,這件事與很多因素都有關系,他本人的性格是一方面、現實中兩軍實力又是一方面,而十八路諸侯不能火拼又是一方面。就是這方方面面的因素導致了最后的結果,又或者說可能這就是天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