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囡楠
中秋剛過,本應是闔家團圓的好時光,卻看到了一則令人難過的新聞。
「一位老人將老伴殺死以后自殺?!?/p>
誰也不知道,在選擇用這樣的方式死亡前,這兩位老人心里想的是什么。
但能走到這一步,一定是他們覺得死亡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新聞一出,很多人指責老人的兒女。逝者已去,他們的家人一定也悲痛萬分,所以我們暫且把目光從這個家庭收回。但是值得討論的是,為什么本應安享晚年的年紀,卻有這么多的老人要選擇自殺?
0 1
這并不是“新”聞。
2017年12月23日,洛陽一82歲的老人跳河自殺。
因為什么呢?
沒有什么天大的原因,無非是老了,病了。
自殺前她留下遺書,其中反復著這句話:難受,難受,生不如死……活著真沒意思。
人快要死亡的時候,本能的求生欲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的驚慌失措,被救起后,她沉默不語拒絕交流。只是眼神空洞,不像剛經歷過生死,更像只是坐在河邊發(fā)了會呆。
人到暮年,悲苦入骨,也不過是一聲無處安放的嘆息。
就像這位從水中被打撈出的老人,人雖被救起,生活卻依然深陷無望的深潭。
因為生病自殺的老人不在少數。
有人會說,不就是病了,治就好了啊,何必去死。
可你知道“中國式父母”嗎?
歌手李健的父親曾經身患癌癥,那時他的歌唱事業(yè)發(fā)展的并不順利,經濟上捉襟見肘。為了給父親治病,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這一舉動讓從未流過淚的父親熱淚盈框,連連感恩:孩子懂事了,給你添麻煩了。
手術后,父親的身體狀況還是每況愈下。上廁所都無法步行,都是李健背著去。
時隔多年,李健仍然記得當他背起父親時,父親說了句,原諒爸爸。
“那一瞬間,我強忍住了淚水。他太客氣了,竟然對自己從小背到大的兒子客氣,而我只是背了他幾次而已?!?/p>
給孩子添麻煩了,原諒爸爸。這是多少父母在自己生病時會對孩子說的話。
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都在為子女的未來擔心,一輩子都在為孩子而活,就連死也都是“為了孩子”。這是“中國式”父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一位70歲的患病老人因擔心家里沒錢,不愿轉院繼續(xù)治療,在救護車上想“咬舌自盡”,滿口鮮血。
她躺在病床上不停地流淚,嘴里插了管不能說話,她就用手不停地作出數鈔票的姿勢,她怕治療自己的病所需要的醫(yī)療費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負擔。
寧愿死,也不愿成為兒女的負擔。
即使兒子大聲哭喊著求媽媽,說“我們有錢治病”、“媽媽我不舍得你走”,即使醫(yī)生給老人打了一針鎮(zhèn)定劑,還墊上牙墊,一心求死的老人還是把牙墊咬得坑坑洼洼。
她不是真的不怕疼,也不是對這個世界充滿絕望不再留戀。
而是如果活下去的代價是要自己的孩子陷入更大的生活困境,她寧可去死。
這并不是個例。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數據,中國70歲以上老年人自殺率達到了51.5例/10萬人,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70歲人口總數已經將近8000萬,這意味著,每年有超過4萬70歲的老人選擇自己結束生命。
如果你在百度里輸入關鍵詞「老人 自殺」,會出現33,200,000個搜索結果。
這3320萬條的信息里,都帶著沉甸甸的苦和無法承受的痛。
在自殺老人留下的遺書中,最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了。
年紀大了,本來在很多事情上就無能為力,不能幫上子女,又因為生病“拖累”他們,自殺竟成了他們能為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
“不添麻煩”也就成了他們給子女最后的愛。為了完成這種愛,他們寧可被病痛折磨也不要兒女回來照顧;寧可孤單無依希望孩子能多陪陪自己也絕口不提;寧可在荒郊野嶺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死在家中,以免孩子被別人說閑話……
0 2
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愛能比的上父母給予愛的一半,或許會少些悲劇發(fā)生。
南京一位82歲的老人獨居了7年后,在中秋團圓的夜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于昨晚走了,走時心如止水。”
當你接到通知回來辦喪事,首先將床頭柜中鑰匙放在身上,再讓小根放水拖干凈地面浮灰,不能掃,而后用濕抹布擦玄桌椅凳上的灰塵,開窗通風不會染病。
最后再打開櫥柜和抽屜整理東西……
遺體速火化,一切從儉。
老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擔心子女的身體,囑咐他們要開窗通風以免染病,仍怕子女為了自己的后事破費,囑咐他們“一切從儉”。
他安排妥當這一切然后平靜孤獨的離開,以為自己第二天就會被孩子發(fā)現,沒想到走了兩個多月,第一個發(fā)現自己去世的人竟然是鄰居。
如果沒有鄰居,老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被發(fā)現。
但凡這兩個月里兒女打過一個電話,都不會用“被告知”的方式知道父親已經離世,老人都不會落得如此悲涼的結局。
令人唏噓。
在電影《喜喪》里,老人86歲。年輕時靠著乞討要飯把6個孩子拉扯長大,到老了生病了卻沒有一個孩子愿意照顧,都執(zhí)意要把她送進養(yǎng)老院。
因為沒有床位,她只能在孩子們家里輪流住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她被處處嫌棄,在自己孩子家里生活的如履薄冰。
“臨老臨老得這樣的病,你說你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她聽到女兒跟別人的閑聊,“等我老了,不能動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喝藥,我死,給孩子省點錢”。
我想對一個老人來說,比疾病和死亡更恐怖的,是年輕時用盡全部心血拉扯大的孩子,視自己為累贅,恨不得一腳踢開。不知有多心寒。
“娘,你想死嗎” ? “唉,不想死也得死啊”。
于是這個老人在去養(yǎng)老院的前一晚,自殺了。
在自殺前,她還在對著菩薩像跪拜,“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
一生都為了他們,一生也結束于他們。
0 3
可生命終究是個輪回。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想過,總有這么一天,父母會變成黃土,我們會變成父母。
有一個街頭采訪的問題是,「如果能給天堂里的人打一通電話,你會打給誰?」
大多數人選擇的是自己過世的親人。
“在的時候沒有好好對你,如果還有下輩子,我想好好對你?!?/p>
“如果可以重來,我想好好做一回女兒該做的事。”
失去了才想好好珍惜,或許是我們的通病。我們總會在抱有遺憾又無法彌補的時候說一句,“如果還能有下輩子”......
可人就只有一個一生。
這一生幸福與否,不是看年輕風光時如何呼風喚雨,而是看年近古稀時如何度過余生。
倘若人到暮年,也能活得不孤單、有尊嚴,能被“愛”相伴,那么這一生,也算得上善終。
多陪伴和善待他們吧,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