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非常多朋友問了這個問題,今天周末,我們好好分析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其中有一個朋友三兄弟姐妹,父親肝癌破裂出血、休克,被送入ICU,醫(yī)生說病情危重,隨時可能不行了,哥哥說那就算了、順其自然吧,弟弟哭著說一定要搶救、多少錢都要花、沒錢就去賣樓?!拔摇保ɑ颊吲畠海┖茈y選擇,不知如何是好,根本沒有主意。首先我們要知道,ICU接收的患者都是危重癥的,但危重癥也分很多種類,常見的有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重癥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重型顱腦外傷、急性腎衰竭、心跳呼吸驟停搶救后、藥物食物中毒昏迷等等。有些疾病是很難挽救的、甚至說沒辦法挽救的,比如惡性腫瘤晚期并發(fā)嚴重的感染、感染性休克,一般情況下ICU是不接受惡性腫瘤晚期病人,因為這類病人存活可能性很低,搶救意義不是太大,但有時候家屬非常積極、無論你如何旁敲側擊他都不會放手,必須要放手搏一搏,鐵了心要進ICU,那醫(yī)生也是沒辦法拒絕的,就當臨終病房給病人一個棲身之所,拖幾天時間多數(shù)就不行了。這類病情極其嚴重的患者(尤其是惡性腫瘤晚期、已經全身轉移了),我個人的意思是建議家屬帶他回家就好了,在ICU接受治療是效益比很低的,花了很多錢,肯定不會有逆轉性的效果,你看你們家還有這么多小孩子要養(yǎng),人終有一死,醫(yī)生不是萬能的。如果家屬不怕效益比低,我會再說一句,ICU的治療是比較痛苦的,你看要打針,這里打那里打,有時候還要被束縛住,綁手綁腳,比較辛苦,沒必要折騰了,都這樣了,回家安安靜靜走掉不是更好嗎,起碼家屬可以陪同左右,要知道,ICU是不給家屬進來的啊。一般話說到這個份上,多數(shù)家屬會被說服了,帶病人回家。但還是有少數(shù)家屬不愿意面對,堅決要住ICU,我分析原因有幾個:第一,他們一時半會還是下不了決心讓病人回家,怕背上不孝的罪名;第二,他們是真的想著能活一天是一天,茍延殘喘也好過化成糞土,一回家就注定沒爸爸媽媽了,留在ICU還有個念想,錢不是問題;第三,他們在等待奇跡,每個人都希望奇跡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正因為有以上原因,醫(yī)患溝通并非每次都那么順利,但醫(yī)生也明白,建議能給,但不能替人家拿主意,既然決定了住ICU,那就住吧,退一步講,這種絕無逆轉可能的病人住ICU也算是臨終病房吧,回家也折騰,普通病房不可能要,只能住ICU,一般他們也扛不了很長時間,如果扛了很長時間,家屬的想法又會發(fā)生變化的,那時候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他們會改變想法和做法的。所以,如果醫(yī)生跟你說,這個病太重了,意義不大(假如醫(yī)生真的這么直接),尤其是惡性腫瘤晚期,那我還是建議幾個兄弟姐妹商量,接回家算了,接回家起碼能在臨終前握握手,大家圍一起哭泣,等待,也算有個告別儀式。 文中一開頭那個病例,肝癌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這屬于非常嚴重的疾病了,根據(jù)他們給我的報告,肝癌已經有多發(fā)轉移的了,患者營養(yǎng)情況很差,這種病例即便做了介入栓塞止血,效果也不一定好,很可能就定格在ICU了,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回家。但也不一定,出血也分嚴重程度,有些肝癌破裂出血沒那么嚴重,全身情況還行、病變局限,甚至都可以做急診肝切除治療。總的來說,選擇很困難。醫(yī)生不可能直接告訴你,他死定了,花錢沒用,回家吧。誰也不敢說這種話。但醫(yī)生也不可能告訴你,試試吧,能治療的,給點時間。醫(yī)生只會客觀地分析,大概意思是這樣,可能能好,可能不能好,有些人能好,有些人不能好,多數(shù)人能好,多數(shù)人不能好,這類話。這類話聽起來很扯淡,以為醫(yī)生不敢說實話,事實上真是冤枉,醫(yī)生不是神,他沒辦法預計病人預后,只能大概給個說法。即便是最有經驗的醫(yī)生,他也拿捏不了病人的生死,除非非常極端的情況。
但我給的建議是,如果家里經濟還行,大家意見暫時不統(tǒng)一,那就先治療幾天,看看情況,緩和一下情緒,如果幾天過后病情有所好轉,希望在轉角了,那就加把勁說不定就扛過來了。如果幾天后病情持續(xù)轉差,希望渺茫,那就回家吧,畢竟也努力過了。不留遺憾。這種緩一緩、放一放的做法能得到很多家屬的支持和理解。但你同時要告訴他們,即便這次扛過來了,畢竟還是肝癌呢,后續(xù)還有一系列問題,說不定過段時間又不行了。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但報答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是在年邁而病重的時候緊緊扯住不放,生老病死我們都沒有辦法避免。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躺在病床上的人是我,我會怎么做。我終于想明白了,如果的確是病情很重,那我希望不要搶救了,把精力和經濟省下來,好好培養(yǎng)我的孫子孫女就好了,畢竟這才是真正的生命傳承吧。現(xiàn)在難點就在,我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嚴重,是不是真的不能再搶救一下了?家屬很害怕本可以治療的疾病卻放棄了,也害怕不能治療的疾病卻一意孤行,都怕,醫(yī)生也害怕。大多數(shù)時候,醫(yī)生說很重、不能救了、希望渺茫的時候,真的是希望渺茫。有人會質疑,醫(yī)生把病情說的那么重,無非是為了恐嚇家屬、把最壞的話說在前頭而已、怕出了事情擔責任。哎,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但作為一個ICU醫(yī)生來說,這不是常態(tài)。只要醫(yī)生沒有拍著胸口跟你說一定能治好他,等病人死亡之后,他又何罪之有?對不對,所以說怕?lián)熑喂室饪浯蟛∏榈恼f法站不住腳,最起碼在ICU這里站不住腳。ICU醫(yī)生見過的生老病死太多了,見到的人間冷暖也太多了,很多人甚至都麻木了,他會用非常簡單的語氣告訴你,你爸爸沒救了,回家吧。這不是冷漠,而是閱讀世間滄桑之后發(fā)出的最客觀而真實的建議。你可能不滿意這句話的語氣,但你不能不好好思考這句話背后的事實。有些人我們都以為沒救了,搞著搞著,又回來了。這并不是奇跡,而是我們對之前的病情把握不準確而已。事后分析能救回來也是有原因的,不是上天眷顧,而是藥物發(fā)揮作用了,機體能量恢復了。承認自己的治療方案不完美,應該是一個醫(yī)生能始終進步的原因之一。
不是所有的重癥肺炎、重癥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等都沒得救,相反,很多人經過努力是可以獲得生還的,甚至重新出來跟你一起搓麻將的。一些年輕的、疾病可能可逆的(比如重癥心肌炎、胰腺炎),家屬一般也不會輕易放棄。但最關鍵的還是醫(yī)生的溝通,醫(yī)生如果說能救的機會大,多數(shù)家屬都會放手一搏。醫(yī)生如果說希望渺茫,家屬就蒙圈了,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這時候可能需要管床醫(yī)生跟家屬進行更深入的溝通。這種溝通,是掏心掏肺的溝通,是沒有大話客套話的溝通,是直面生死的坦誠溝通,必須建立在大家對等、信任的前提,家屬信任我,我毫無保留,即便說錯。家屬不信任我,那我能少說一句是一句。是這樣么?是這樣吧?人之常情。溝通好了,不好的事情也不至于變成悲劇。溝通不好,喜事也可能變的血肉模糊。要做到充分醫(yī)患互相信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愿意用我的知識、經歷為促進醫(yī)患溝通做出一點努力。醫(yī)患是戰(zhàn)友,不是敵人,若不信任,只能是兩敗俱傷。若相互信任,則三全其美,患者好,家屬好,醫(yī)生也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