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祛濕12法

一、濕蘊(yùn)胃腑
(一)、癥狀:胃脘痞悶不適,食后脹滿,惡心欲吐,納呆食少,呃逆時(shí)作,舌淡紅,苔薄白膩,脈滑或濡。
(二)辨證分析:胃主受納腐熟,其氣以和降為順,若濕蘊(yùn)于胃,腐熟消磨無力,水谷停滯,則可出現(xiàn)納呆,惡心欲吐,呃逆,脘痞不舒。苔膩,脈濡緩,乃濕邪內(nèi)蘊(yùn)之象。
(三)、治則:芳香化濁,和胃降逆。
(四)、處方:姜半夏10g,杷葉10g,藿香12g,蘇梗6g,白蔻仁(后下)6g,陳皮10g,茯苓10g,杏仁6g,生姜3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濁;半夏、陳皮和胃燥濕;杏仁、蘇梗、杷葉、生姜辛宣濕郁,苦降止呃;茯苓健脾滲濕,促進(jìn)濕邪化解。
(六)、加減:苔白厚膩者,加草果6g;苔薄黃膩者,加竹茹12g,蘆根15g;苔黃厚膩,口黏苦者,去蘇梗,加黃芩6g,黃連3g;嘔苦、嘈雜者,加吳萸3g,黃連6g;呃逆、嘔吐甚者,加刀豆12g,旋覆花(包)10g。
二、濕困脾土
(一)、癥狀:脘痞腹脹,周身倦怠,肢體沉重,納谷不馨,厭油膩,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滯不爽或溏泄,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滑。
(二)辨證分析:脾胃是氣機(jī)升降的樞紐,濕濁中阻則升降乖戾,氣機(jī)壅滯,故見脘腹痞脹,納呆食少;脾虛濕阻則大便溏薄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濕困脾土,則肢體沉重,倦怠乏力;脾脈散舌本,濕濁上蒸則苔膩,口黏。
(三)、治則:芳香醒脾,燥濕行氣。
(四)、處方:佩蘭(后下)10g,藿香(后下)12g,蒼術(shù)9g,砂仁(后下)3g,厚樸9g,白芷6g,大腹皮子各9g,陳皮9g,云苓12g,澤瀉6g,六一散(包)12g,桔梗6g。
(五)、方藥分析:《內(nèi)經(jīng)》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本方以蒼術(shù)、厚樸、白芷、陳皮苦溫燥濕;以佩蘭、砂仁、藿香芳香醒脾化濕;用云苓、澤瀉淡滲利濕;以厚樸、大腹皮子、陳皮理氣除濕,行痞消脹。
(六)加減:頭昏蒙不清者,加蔓荊子6g;帶下清稀者,加炒芥穗9g,炒薏米20g;肢體沉重較甚者,加防風(fēng)、防己各6g,去肌表經(jīng)絡(luò)之濕。
三、濕熱蘊(yùn)結(jié)
(一)癥狀:胸膈不適,脘腹脹滿,肢體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滯不爽或便秘,小便黃濁或短赤,午后身熱,心中煩熱,舌淡紅或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二)、辨證分析:本證由感受濕熱或濕郁化熱而成。
脾濕胃熱交阻,則見脘悶腹脹,肢體沉重;濕熱蘊(yùn)結(jié)大腸,則大便黏滯不爽或便秘;濕得熱蒸,則彌漫三焦,影響于肺則胸膈痞悶,上擾于心則心煩不安,上蒸于口則干苦黏膩,“濕為陰邪,陰邪自旺于陰分”,故見午后身熱;小便黃濁,脈濡數(shù),為濕熱內(nèi)蘊(yùn)之征。
(三)、治則:清熱祛濕,調(diào)中行氣。
(四)、處方:黃連6g,梔子3g,豆豉6g,厚樸10g,藿梗10g,半夏9g,茵陳12g,白蔻仁(后下)6g,杏仁10g,滑石(包)15g,通草6g。
(五)、方藥分析:本方重在祛濕清熱,調(diào)理升降,醒脾開胃。
以黃連、茵陳、厚樸、半夏辛開苦降,燥濕清熱;以白蔻仁、藿梗醒脾開胃,芳香化濁;梔子善清三焦伏火,配杏仁、豆豉以宣肺、瀉火、除煩;滑石善利濕中之熱,得通草助,則利濕清熱之力更強(qiáng)。
(六)、加減:濕重于熱者,去梔子,減黃連為3g,加草蔻10g;熱重于濕者,加黃芩9g,連翹6g;大便黏滯不爽者,加敗醬草12g,炙酥皂角子10g,枳實(shí)10g;大便秘者,加檳榔片6g,生大黃(后下)1.5g。
四、寒濕中阻
(一)、癥狀:脘腹脹滿,隱隱作痛,遇寒則甚,得熱痛緩,瀉下清稀,納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體酸楚,舌淡,苔白滑膩,脈沉遲。
(二)、辨證分析:本證的病機(jī)是寒濕內(nèi)盛,脾陽式微,水谷與寒濕之邪郁于中焦,故見脘腹痞脹,隱隱作痛,納呆食少,瀉下清?。粺崮軇俸?,故上述見癥得熱則緩;寒濕困脾,則見身重體倦,肢酸,苔滑膩,脈沉遲。
(三)、治則:溫中散寒,燥濕行氣。
(四)、處方:厚樸9g,干姜6g,草蔻仁(后下)6g,蒼術(shù)12g,陳皮9g,茯苓12g,澤瀉6g,廣木香(后下)6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辛溫之厚樸、辛熱之干姜,溫中散寒,斡運(yùn)中氣,以辛苦溫燥之蒼術(shù)、草蔻仁、陳皮燥濕行氣,舒脾開郁;再配以辛香馥郁之砂仁,以醒脾暖胃,快氣調(diào)中止痛;以云苓、澤瀉之滲泄,利小便而實(shí)大便。共奏散寒燥濕、行氣止痛之效。
(六)加減:兼寒濕外侵,身冷惡寒,肢體酸痛者,加蘇葉(后入)9g,羌活9g;兼肝經(jīng)虛寒,出現(xiàn)胸脅不適,痛連少腹,婦人經(jīng)來腹痛者,去砂仁、澤瀉,加烏藥9g,醋元胡10g,當(dāng)歸12g。
五、脾虛濕困
(一)、癥狀:脘痞腹脹,食后為甚,頭重昏蒙,面色萎黃,神疲肢倦,懶于動(dòng)作,口淡納呆,大便滴薄,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膩,脈細(xì)弱。
(二)、辨證分析:脾氣虛弱,運(yùn)化失職,則濕濁內(nèi)生,脾虛運(yùn)遲,故腹部脹滿,食后為甚;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頭昏蒙諸證,皆由脾氣虛弱,生化乏源,清陽不升所致;脾主四肢,生化不及則肢體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苔膩,大便稀溏,均為脾虛濕困之明證。
(三)、治則:益氣健脾,化濁祛濕。
(四)、處方:太子參12g,茯苓12g,蒼術(shù)10g,半夏9g,陳皮9g,砂仁(后下)4g,扁豆10g,藿香(后下)6g,佩蘭(后下)10g,生姜3片。
(五)、方藥分析:本證是脾虛失運(yùn),水濕內(nèi)聚,或素體虛弱,重感濕邪所致的正虛邪戀證。
正氣不足則濕邪難祛,故以四君子湯,白術(shù)改為蒼術(shù),甘草改為扁豆,以健脾運(yùn)濕;藿香、佩蘭芳香化濁,醒脾開郁;砂仁、生姜開胃進(jìn)食;以蒼術(shù)、半夏、陳皮燥濕行氣,散痞消脹。共奏益氣補(bǔ)中,健脾開胃,行氣祛濕之效。
(六)、加減:氣虛下陷,脘腹重墜者,去扁豆、藿香、佩蘭,加黃芪15g,炒枳實(shí)9g,升麻6g;頭蒙較甚者,乃清陽不升,加荷葉6g,葛根10g;有食滯者,加焦三仙30g,香櫞皮9g。
六、濕邪彌漫,中上同病
(一)、癥狀:胸膈痞悶,脘腹脹滿,頭昏沉重,厭食納呆,口中黏膩,渴不欲飲,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或滑。
(二)、辨證分析:本證由濕蘊(yùn)中土,彌漫上焦,或上焦?jié)裥啊坝赡ぴ弊咧械馈倍?,是肺與脾胃同時(shí)受病。
(三)故在脘腹脹滿,厭食納呆,渴不欲飲的同時(shí),又有胸膈痞悶,頭昏沉重等濕邪侵犯上焦,氣機(jī)不宣的癥狀。
(四)、治則:宣肺理氣,健脾祛濕。
(五)、處方:藿荷梗(各)12g,杏仁(去皮尖,炒)9g,豆豉9g,佩蘭(后下)12g,白蔻仁(后下)6g,半夏9g,厚樸9g,茯苓12g,竹葉6g,杷葉10g。
(六)方藥分析:本方以藿荷梗、杏仁、豆豉、杷葉宣肺化濕,行氣解郁;以佩蘭、白蔻仁、半夏、厚樸醒脾開胃,祛濕消痞;以茯苓、竹葉健脾滲濕。
(七)諸藥合用,共奏宣肺、醒脾、開胃、除濕、散痞、消脹之功。
(八)、加減:胸膈痞悶較甚者,去豆豉、竹葉,加枳實(shí)9g,香櫞皮9g;肺氣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蘭、竹葉,加前胡10g,陳皮10g;胃氣上逆而嘔者,加旋覆花(包)10g,生姜6g;濕邪化熱者,加黃芩6~9g。
七、濕邪中阻,肝脾不和
(一)、癥狀:脅肋脹滿,脘腹痞悶,隱痛不適,痛甚則瀉,瀉后痛減,復(fù)如故,體倦乏力,納呆嘔逆,舌淡,苔白膩,脈虛弦,重取無力。
(二)、辨證分析:本證多由肝氣橫逆,犯胃克脾,或脾虛濕阻,影響肝氣疏泄而成。故既有脾失健運(yùn),濕邪中阻之脘腹痞脹,納呆呃逆,口淡口黏等癥,又有肝氣不舒的兩脅脹悶。肝氣克脾犯胃,則腹痛而泄,泄后氣機(jī)得暢,故疼痛減輕,因病變之根本未除,故過后腹痛如故。
(三)、治則:疏肝緩急,燥濕運(yùn)脾。
(四)、處方:柴胡12g,炒枳殼10g,青陳皮各9g,炒蒼白術(shù)各10g,生意米15g,防風(fēng)6g,白芍12g,甘草6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柴胡、枳殼、青陳皮疏肝理氣;以蒼白術(shù)、生意仁、厚樸、陳皮健脾祛濕,行氣消脹;以防風(fēng)祛風(fēng),勝脾胃、大腸之濕;佐以芍藥甘草湯,加強(qiáng)其緩急止痛之力。
(六)加減:脾氣虛者,加太子參12g,茯苓12g;中陽虛寒者,加干姜3g,草果6g;如出現(xiàn)嘈雜泛酸,嘔吐苦水,舌邊紅,口干黏苦者,則為濕熱內(nèi)蘊(yùn),膽胃不和,宜合黃連溫膽湯加減。
八、濕阻肝膽,蘊(yùn)熱發(fā)黃
(一)、癥狀:胸脅滿悶,兩肋痛脹,身目發(fā)黃,脘痞腹脹,口干黏苦,惡心嘔吐,納呆,四肢困重,小便黃濁,大便不調(diào),舌淡,苔薄黃膩,脈沉弦滑。
(二)辨證分析:肝膽居于脅下,其經(jīng)脈布胸脅,濕邪阻滯肝膽,故表現(xiàn)為胸脅滿悶,痛脹;濕邪內(nèi)阻,肝膽氣機(jī)不暢,疏泄不利,膽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膚則身目皆黃,上泛則口干黏苦;濕阻肝膽,木不疏土,則見腹脹脘痞,惡心嘔吐,納呆,大便不調(diào),或稀軟,或黏滯或秘結(jié)。
(三)、治則:疏肝利膽,清熱祛濕。
(四)、處方:柴胡12g,茵陳15g,炒枳殼15g,赤芍12g,川樸10g,川楝子6g,郁金9g,云苓12g,澤瀉6g,蒼術(shù)6g,甘草6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柴胡、枳殼、川楝子、郁金疏肝氣,利膽腑,解郁滯,暢通經(jīng)脈;以蒼術(shù)、厚樸燥脾祛濕;以茵陳、云苓、澤瀉清熱利濕;肝藏血,故用赤芍、甘草,活血散瘀,清熱和絡(luò)。
(六)、加減:如濕郁化熱,熱重于濕者,去川樸、蒼術(shù)、川楝子,加黃芩10g,龍膽草6g,車前子(包)12g;如脅痛較著者,去澤瀉,加醋元胡9g;如為寒濕下注,少腹拘急,睪丸墜脹者,上方去茵陳、澤瀉,加干姜6g,烏藥10g,鹽茴香12g,以暖肝散寒,行氣化濕。
九、濕邪蘊(yùn)阻,脾腎陽虛
(一)、癥狀:脘腹痞悶不適,時(shí)發(fā)凝痛,得熱則緩,納呆運(yùn)遲,面色晄白,神疲懶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澹瀉,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膩,脈沉遲尺弱。
(二)辨證分析:本證乃素體脾腎陽虛,復(fù)受濕邪,或脾濕日久,傷及腎陽,或濕熱中阻,過用苦寒,損傷脾腎,濕從寒化而成。
脾腎陽虛,則見面色晄白,神疲懶言,身重肢冷畏寒,納呆運(yùn)遲,舌淡胖有齒痕等癥;寒濕內(nèi)盛,則見脘腹痞悶,冷痛時(shí)作,大便溏瀉;腰為腎之外候,寒濕侵襲,則腰背酸痛,沉重。
(三)、治則:健脾益腎,溫陽化濕。
(四)、處方:附子(先煎)9g,炮姜6g,白術(shù)12g,茯苓12g,黨參10g,厚樸6g,廣木香(后下)6g,炙甘草4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附子、干姜壯陽補(bǔ)腎,溫脾散寒,陽盛則寒濕自化;以黨參、茯苓益氣健脾滲濕,脾旺則水濕可除;厚樸、廣木香行氣祛濕,理腸胃凝滯之氣,氣暢則痞脹、疼痛可消。
(六)、加減:如瀉利次數(shù)較多,清稀如水者,加豬苓12g,澤瀉10g,增加利水滲濕之力,利小便而實(shí)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癥狀明顯者,加桑寄生15g,山藥12g,以益腎強(qiáng)腰。
十、濕熱阻滯腸道
(一)、癥狀:下痢赤白膿血,肛門灼熱,腹痛腹脹,里急后重,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
(二)、辨證分析:本證為濕熱蘊(yùn)結(jié)腸道,致腑氣不通,氣機(jī)不暢,傳導(dǎo)失司,故見腹痛,腹脹,里急后重;濕熱熏蒸腸道,傷氣敗血而見下痢赤白,肛門灼熱;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濕熱蘊(yùn)蒸之象。
(三)、治則:清熱燥濕,調(diào)氣行血。
(四)、處方:黃連9g,黃芩10g,生大黃(后下)3g,赤白芍(各)12g,當(dāng)歸12g,廣木香(后下)9g,檳榔6g,葛根12g,甘草6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苦寒之黃連、黃芩、大黃清熱燥濕,逐穢解毒;以赤芍、當(dāng)歸行血活血,“血行則便膿自愈”;以廣木香、檳榔行氣導(dǎo)滯,“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甘草、白芍藥、葛根緩急止痛,同時(shí)葛根能升清以止痢,配大黃、檳榔之導(dǎo)滯通腑,促進(jìn)脾胃氣機(jī)升降的恢復(fù)。
(六)、加減:如濕邪偏重,下膿多于下血,身熱不甚,脘痞嘔惡,苔白膩者,上方去大黃,加藿香12g,蒼術(shù)6g;如熱毒較盛,下血多于下膿,血色鮮紅,壯熱煩渴,舌紅苔燥者,宜加白頭翁12g,敗醬草15g,銀花15g,赤芍改為丹皮;兼食滯者,噯腐吞酸,嘔吐呃逆,糟粕與膿血挾雜而下者,加炒枳實(shí)12g,炒萊菔子9g,谷麥芽各15g;如下痢赤白粘凍,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后重,脘痞納差,頭身困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者,為寒濕之邪內(nèi)蘊(yùn)腸道,治應(yīng)溫中散寒,行氣燥濕,方用胃苓湯加當(dāng)歸、炮姜、廣木香。
十一、濕阻胞宮,帶脈不利
(一)、癥狀:帶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帶下黃濁,腥臭,腰膝困重酸軟,少腹墜脹,肢體倦怠,苔膩,脈緩滑。
(二)辨證分析:本證乃濕濁下注胞宮,蘊(yùn)阻帶脈所致。
癥見帶下清稀如涕如涎,苔白膩,脈緩滑者,為濕濁下注;癥見帶下黃濁,腥臭,苔黃膩,為濕熱內(nèi)蘊(yùn);少腹墜脹,腰膝困重酸軟,肢體倦怠,為濕邪阻滯,帶脈不固之征。
(三)、治法:白帶,健脾燥濕止帶。黃帶,清熱燥濕止帶。
(四)處方:
1、白帶方:蒼白術(shù)各12g,陳皮12g,生意仁15g,車前子(包)12g,醋香附9g,炒山藥15g,炒芥穗9g,生龍牡(先煎)各20g,柴胡12g,云苓15g,澤瀉9g,甘草6g。
(1)、加減:有頭昏沉重,或頭蒙不清者,去澤瀉,加川芎6g,天麻6g;少腹脹痛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車前子,加炮姜6g,烏藥10g;如伴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者,乃脾氣虛弱,上方加太子參12g,甘草改為炙草。
2、黃帶方:黃柏10g,芡實(shí)15g,車前子(包)15g,椿根皮12g,土茯苓20g,生意仁15g,澤瀉9g,川楝子10g,山藥18g。
(1)、加減:帶下色赤者,加雞冠花15g,丹皮12g,以清熱涼血。
3、外陰瘙癢,或有外陰濕疹、潰瘍者,加用“帶下外洗方”:苦參30g,馬鞭草30g,車前草20g,黃柏15g,蛇床子15g,白礬10g。煮沸20分鐘,先熏后洗,1日2~3次,注意勿燙傷。
十二、濕蘊(yùn)膀胱
(一)癥狀:小腹脹滿,小便頻數(shù),淋瀝赤澀,尿道疼痛,或點(diǎn)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飲,苔黃膩,脈滑數(shù)。
(二)辨證分析:濕熱蘊(yùn)結(jié)膀胱,氣化不利,而見小便淋瀝,甚則點(diǎn)滴不通;濕熱薰灼,故見尿道赤澀疼痛;濕熱上蒸,則舌苔黃膩,口黏口苦,渴不欲飲。
(三)、治則:清熱祛濕,通利膀胱。
(四)處方:瞿麥12g,萹蓄12g,川木通10g,滑石(包)15g,車前子15g,竹葉9g,梔子9g,甘草梢6g。
(五)、方藥分析:本方以瞿麥、萹蓄、車前子、川木通、石韋、滑石清熱利濕,其中木通、滑石、車前子又有開竅通淋之功;用梔子、竹葉引熱下行;以甘草梢直達(dá)莖中而止痛。
(六)、加減:如尿中帶血者,為熱傷血絡(luò),迫血妄行,加小薊15g,蒲黃(包)12g,生地15g;如小便黃赤混濁,或如米泔水樣者,加萆薢12g,黃柏9g。
如排尿突然中斷,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為濕熱蘊(yùn)結(jié),煎熬尿液,結(jié)為砂石,阻閉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g,金錢草20g,雞內(nèi)金粉3g(分2次沖服),琥珀粉3g(分2次沖服)。
經(jīng)治癥減,余邪未凈者,不可專事清利,以免傷陰耗液,當(dāng)用清心蓮子飲加減,以扶正清除余邪。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腹瀉中醫(yī)的辨證論治(一)1、風(fēng)寒瀉【癥見...
路志正:治內(nèi)傷濕病12法(下)
小兒腹瀉太煩惱,中醫(yī)妙方來解憂!
路志正:治內(nèi)傷濕病12法(上)
2、中醫(yī)藥治療方案
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肥胖癥體會(hu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diǎn)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hào)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hào)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