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創(chuàng)總編手冊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創(chuàng)大型采風征文活動唯一官方發(fā)布基地
2019“我愛祖國,人間至情”大型征文展示(197)
“我在仰望 ,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由鳳凰傳奇組合傾情高歌的《月亮之上》,自二十一世紀初唱紅以來,已響遍大江南北,聲貫億萬神州。其作為一首優(yōu)美浪漫的抒情歌曲,所賦予人們的綿綿雅韻還意猶未盡,而今再賞此歌,卻驀然令我陡生了別樣的情懷。
此情此懷,緣于新年伊始的一則驚天新聞: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xiàn)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當嫦娥四號在茫茫太空翱翔了26天38萬公里,進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準備軌道的那一刻;當那個上嵌鮮艷五星紅旗的月球探測器穩(wěn)穩(wěn)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那一刻;當“玉兔二號”巡視器緩緩跳下著陸器,悠然徜徉于月面的那一刻;當著陸器與巡視器互拍的影像,透過莽莽宇宙?zhèn)骰氐厍虻哪且豢?;當國家航天局對外宣告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那一刻,全世界所有的目光全都交匯在了實時轉播的電視熒屏上,每一顆中華赤子之心都飛向了那遙遠的月亮之上,多少個夢想瞬間皆長出了無往不達的翅膀。
人類生生世世都在編織著夢想與希翼。人類的存在大約已有300萬年的歷史,而月球存在的歷史,普遍的說法為46億年,更有甚者說是200億年。這就意味著,在人類祖先第一次抬頭仰望太空時,月球便如此高冷而孤獨地懸掛在天上了,人類對于月球的癡迷或許就始于見到它的第一眼。在當年那個薪火未生的時代,只有月球反射而來的微光,才使萌生慧眼的人類不至于在一片漆黑中崩潰。也就自那時起,月球便開始扮演起人類想象力的“啟蒙老師”。久而久之,人類對月球的仰望,便逐漸衍化成了飛向月球、探秘和征服太空的永恒夢想與行動。
夢想往往是從幻想開始的。從人類第一次仰望太空,到發(fā)現(xiàn)月亮;從對于月亮的好奇,到幻想探之登之;從最初的空想,到后來順理成章地將奔月之夢寄托于文學;從公元2世紀古希臘作家盧奇安的小說《真實的歷史》,到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1610年創(chuàng)作的小說《夢》,再到1904年我國晚清作家“荒江釣叟”的科幻之作《月球小說》,人類夢想中的探月登月之旅,便以一種奇幻的方式悄然啟動了。盡管前述文學作品中諸如“等風來”、“借助精靈神力”等人類 “飛向月球”的設想,看上去是那樣的不靠譜,但之后人類逐步實施的探月登月工程,卻無疑正是從最初這些虛幻縹緲的夢想開始的,只是該夢想的實現(xiàn)毋庸置疑是憑著科學翅膀的日趨堅硬和豐滿罷了!
從科學翅膀上積長出的累累印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憑肉眼就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知道月亮上有穩(wěn)定的亮暗區(qū)域,知道月亮里有“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這樣的形狀。”還可以看到1610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表面時,繪制的月球正面粗糙不平的地貌和遍布的環(huán)形山。更可以看到探測器時代人類探月登月的那一行行踏實的足跡——
1959年這一年,蘇聯(lián)的月球1號第一次以相距約六千千米的最近距離飛掠月球;月球2號成為第一個撞擊月球表面的探測器;月球3號不僅成功飛掠月球,還傳回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影像。1966年2月3日,蘇聯(lián)的月球9號成功著陸于月球正面的風暴洋。4個月后,美國的勘測者1號也在風暴洋成功著陸。1968年,三名美國宇航員駕駛阿波羅8號飛船成功進行繞月飛行。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赫然成為人類登月第一人。這無疑大大激勵了人類征服太空的信心和勇氣,更強烈激發(fā)了華夏子孫超創(chuàng)世界輝煌的勃勃雄心。
歷史的規(guī)律總是“后來者居上”。蘇美等國的探月之舉,自然沒有躲過中國人的慧眼。這是因為,中國人仰望太空、探秘月球的眼睛從來都沒有眨過一下。尤其是1994年我國正式啟動探月研究以來,探月工程發(fā)展的速度更是突飛猛進。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命名的“嫦娥工程”, 自2004年正式起航,已相繼發(fā)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宇宙飛船,成功實現(xiàn)了繞月探測、受控撞月、月球軟著陸、月面探測觀察及為采樣返回驗證技術等既定目標。嫦娥四號這次不僅成功實現(xiàn)了全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而且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使得人們能夠對月球永遠背對著地球的一面看得如此真切,從而揭開了月球上一個隱藏了半個世紀的秘密——在多年之前,蘇聯(lián)曾經拍攝到了被認為可能是外星基地的月球上的四個黑影。但從嫦娥四號傳回的圖像來看,這四個黑影并非什么外星基地,而其中一個是3000米的山脈,另外三個都是大型洼地。嫦娥四號的又一創(chuàng)舉,則是人類首次完成了月面生物實驗,使搭載的棉花種籽在月球上長出了第一株嫩芽。如此等等,其意義非同小可。它體現(xiàn)著科學的進步,昭示著祖國的振興。它標志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跨入世界前列。它的科學和工程意義,對整個人類而言都是重大突破。
我國作為第三個實現(xiàn)月球軟著陸和首登月背的國家,目前正乘勝進發(fā),朝著宇宙的制高點骎骎而上。今年發(fā)射在即的嫦娥五號,將實現(xiàn)月球采樣返回。接下來,將實施包括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月面二次采樣返回、月球南極著陸探測、月球北極著陸、載人登月等多項探月任務。2022年前后,中國將建成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并將于2030年把我們的宇航員送上月球。諸如火星繞落巡、小行星探尋、火星取樣回、火星系探測等一系列深空探測之舉,皆將全面展開。正所謂:“茫茫蒼穹任馳騁,星月映照飛天夢。天上人間顯身手,中華英豪建奇功?!?/span>
如此震撼人心的佳音,連日來一直激蕩著我的腦海。接連幾個星燦月明的夜晚,我都在如癡如醉地仰望星空,仰望月亮。隱隱之中,我仿佛望見了“嫦娥四號”嬌俏玲瓏的身影;仿佛親睹了“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中華舞”的盛景;仿佛聽到了眾星神為“嫦娥四號”歡呼喝彩的掌聲;仿佛躍然到了高高的月球之上,與“嫦娥四號”共享著那曼妙無窮的天堂盛宴。
此時此刻,《月亮之上》的悠揚歌聲驀地又在我的耳畔回蕩:“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伴隨著《月亮之上》的優(yōu)美旋律,我的雙眸愈發(fā)晶亮地仰望;伴隨著嫦娥的婀娜舞姿,我的夢想愈發(fā)自由地飛翔!伴隨著一次次仰望一次次飛翔,一個個美麗的夢想,正競相化為現(xiàn)實!
作者簡介:張芳華,筆名清泉,山東省菏澤市人。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菏澤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作品見諸《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中國監(jiān)察》《作家報》《西部散文選刊》《山東文學》《時代文學》《青海湖》《當代散文》《菏澤日報》等報刊。出版有散文集《心靈的放歌》、詩文集《情懷依依》。曾榮獲全國優(yōu)秀文藝作品一等獎、特等獎,踐行中國夢優(yōu)秀文藝作品證評暨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文化節(jié)一等獎、“首屆蔡文姬文學獎”一等獎、第四屆全國人文地理散文大賽二等獎、首屆“蒲松齡散文獎”二等獎、《齊魯文學作品年展2013》優(yōu)秀作品獎、《時代文學》2014年度散文獎、首屆“牡丹文學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