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出處
典故〔名言〕: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出處:1、《岑參集》;2、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岑參》。
參資:古詩文網(wǎng)《岑參、白雪歌賞析》。
岑參畫像
二、岑氏家族的衰落和岑參的苦讀史
岑參〔718—769年〕,荊州江陵人,兩度出塞戍邊,名列盛唐“四大邊塞詩人”,又與高適并稱“高岑”。
岑參出身貴族家族,遠祖岑彭為東漢開國名將,名列云臺28將。高祖岑文本為唐太宗名臣中書令〔宰相〕。伯祖岑長倩、伯父岑羲分別為武皇和睿宗宰相,他倆一個忠于失勢的中宗、一個依附太平公主,都在政治上站隊失勢,分列為來俊臣和玄宗所殺。這最后一年,是713年,為玄宗開元元年,大唐的盛世帷幕正式開啟,可岑家卻“隳宗破族,云雨流離”,“一門三相”榮耀,頓時寂然謝幕。岑參父親岑植,只因不是直系宗親,而劫后余生。
嵩陽苦讀
開元6年〔718年〕,岑參出生了。此時,其父正為仙州刺史,不久改任晉州刺史,可是沒幾年,便不幸在職去世,岑母則攜岑參仨兄弟,孤兒寡母的,留居晉州多年
岑參家學淵源,天資聰慧,幼年受過良好教育,父親去世后,又從兄受學。他5歲進學讀書,9歲能賦詩文。15歲,他又隨母親移居嵩山南麓,在岑家一所嵩陽舊院,繼續(xù)攻讀典籍、勤奮寫作。
嵩山為五岳之一,奇峰峻嶺,古木流泉,為名勝之地。少年岑參在此讀寫,游覽山林,學業(yè)精進,詩名漸顯,也陶冶了情操,逐漸養(yǎng)成沉雄豪邁的颯爽氣質(zhì),與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
三、10年艱難求仕,科考及第任參軍
開元25年〔737年〕,唐玄宗駐蹕東都。他岑參20歲,學業(yè)有成,便離開嵩陽,奔赴洛陽,“獻書闕下”,期望“云霄坐致,青紫俯拾”,夢想向皇帝呈上文章,馬上就會青紫綬帶加身,做上公卿大夫,讓當年曾祖獻書入相的歷史重現(xiàn)。可現(xiàn)實卻是嚴酷的,他獻書如泥牛入海,一去無蹤。
于是,從20到30歲,岑參開始了10年求仕的辛酸歷程。他奔走于兩京之間,獻書沒有用,干謁無人理,科考又不中,窮困潦倒極了。這時,他認識了江寧縣丞王昌齡。此人,曾西出玉門戍邊,南貶嶺南任職,當過京官,做過縣丞,閱歷豐富,見識廣博,以《出塞》名揚天下,憑“七絕”叱咤詩壇,是當時重量級人物。比他年長20歲,兩人結成忘年交。此后,岑參兩度出塞,戍邊西域,走出困境,展現(xiàn)自己人生新天地,當有王大哥對他的影響。
天寶3載〔744年〕,岑參27歲,以榜眼登進士第,又守選3年,授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
他胸懷壯志,拼搏15載,奔波又10年,三十始得官,心情是復雜的,他沒有入仕的喜悅,反而感嘆“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而勉強就職。
四、投筆從戎,兩度出塞求功名
天寶8載〔749年〕,他高唱著“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毅然辭職,步王昌齡后塵,投筆從戎,前往龜茲,到安西都護府,做高仙芝將軍幕府掌書記,報效國家,博取功名。
“憑君傳語報平安”畫
他從長安啟程,辭妻別子,前往安西,遠涉大漠,歷盡艱辛,苦行兩三月,才到達都護府駐地。在《逢入京使》詩中,他說:“故園東望路慢慢,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背顺H穗y忍的艱辛,還有刻骨銘心的掛念,但在他的心中,比起報國的熱忱、進取的豪情,又算什么呢?他克艱排難,義無返顧。
岑參的上司高仙芝,高句麗人,英俊瀟灑,驍勇果敢,他受父蔭,授游擊將軍,一路順風,就任安西都護使,獨掌大唐西域一片天。后因殺已降,遭到瘋狂報復,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數(shù)突圍而出。天寶十載〔751年〕,岑參隨高仙芝回京述職,滄桑滿面,無功而返。
岑參返京,一度消沉,后與李白、杜甫、高適等詩人,時常聚會,詩酒唱和,深受啟迪,精神才有所振作。
天寶13載,高仙芝將軍的判官封常清升職,就任北庭都護使,岑參和封常清原為舊識,封將軍知人善任,非常賞識他,推薦征辟,入幕任判官。于是,岑參再次出塞,任北庭都護判官。封將軍可是他的伯樂兼偶像,他心存感激,遂為封將軍寫了一系列長詩,如《走馬川行》、《輪臺歌》、《北庭西郊》、《使交河郡》、《獻封大夫六首》、《奉陪封大夫宴》等等。
這期間,他心情舒暢,激情滿懷,親歷鞍馬烽火,經(jīng)行城障寨堡,戰(zhàn)前他寫詩鼓動,凱旋他寫詩謳歌,飽含愛國熱忱,充滿英雄氣慨,磅礴豪雄,氣壯山河,將士們歡欣鼓舞,他則佳作連連出臺,先后創(chuàng)作7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書寫了他人生最輝煌壯麗的一頁篇章。
安史之亂初期,叛軍兵強勢大,銳不可擋,洛陽失陷后,封常清、高仙芝果敢決策,暫時避開叛軍兵鋒,堅守潼關,以求后謀,卻被玄宗冤殺,岑參又失去了大好的升職機會。
至德2載〔757年〕,他從北庭回到鳳翔,經(jīng)杜甫推薦,唐肅宗任為右補闕。岑參和杜甫一樣,嘴直多諫,不討肅宗喜歡,不久就被擠出朝廷,改任虢州長史等職。765年,唐代宗提拔他,任為嘉州刺史。而當時四川很亂,軍閥混戰(zhàn),盜賊橫行,刺史完全被架空。769年,他“未及大用”,竟客死成都旅舍,享年52歲。
岑參的一生,積極進取,昂揚向上,雖曲折坎坷,卻奮斗不止,又有佳作傳世,是不巧的人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是杰出的詩人,長于歌行體,存詩403首。他的詩,意境新奇,風格奇峭,想像豐富,詞采瑰麗,熱情奔放,氣度雄渾,富有浪漫主義特點。題材涉及廣泛,而以邊塞詩最出色,為成績最突出的邊塞詩人。有《岑嘉州詩集》傳世。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馬川行》、《輪臺歌》等,其中《白雪歌》,公認為唐朝邊塞詩壓卷之作,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五、《白雪歌》賞析〔上〕
《白雪歌》的標題,原題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由正題和副題組成,一般省去了副題。這首詩是754年,詩人第二次出塞,就任北庭都護使封常清的判官時,為歡送他的前任武判官歸京述職而創(chuàng)作的。
這是一首歌行體古詩,全詩18句,詩人從詩題入手,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寫邊塞將士在大雪天的背景下,宴餞送客的事件,描繪了塞北漫天大雪的奇寒,抒發(fā)了邊塞萬里送客的惆悵之情。全詩可分“白雪歌”和“送客歌”兩部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畫
前10句為一段,緊扣正題,寫“白雪歌”。
開篇四句,詩人以新奇浪漫的情調(diào),圍繞室外“白雪”,從風狂雪早、雪大景美四個角度下筆,首先,驚呼北風強勁,狂卷大地,連韌性的白草也被吹折,更沒想到才到八月天,塞北就飄降大雪;繼而,開門一望,雪壓冬林,滿眼銀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分外妖嬈,美不勝收,從而描繪出一幅風雪漫天的白雪頌歌。意境瑰麗,色彩浪漫,并透出積極樂觀的喜色。
接著四句,由室外轉(zhuǎn)入室內(nèi),再從雪濕羅幕、衣不勝寒、弓不得控、鐵衣難著四個細節(jié),寫軍人的日常生活,從側面襯托奇寒。而對這樣的奇寒,將士們并無怨言,仍然堅持戎裝出操、引弓射箭,不以寒為苦,又從反面襯托出將士火熱的戰(zhàn)斗激情。具體形象,積極樂觀。
又接著,兩句詩是從宏觀角度,用浪漫的夸張手法,概括描繪塞北天地間的雪中景象,“瀚海百丈冰、愁云萬里凝”,大漠冰厚,滿天濃云,瑰麗奇寒,雄渾壯觀,從而構成了后文送客的廣闊無邊的大背景,并且反襯餞宴的歡樂場面,體現(xiàn)將士宴餞歌舞、為客壯行的積極意義,起了過渡的作用。
最后8句,為第二段,緊扣副題“送武判官歸京”,寫“送客歌”。又可分餞行、送別兩小層次。先寫中軍宴餞,美酒佳肴,歡語暢飲,以借代修辭法,寫急管繁弦齊鳴,形容餞宴熱鬧非凡。再寫?zhàn)T宴散后,日“暮”時分,將士們迎著“紛紛”大雪,冒著“紅旗凍不翻“的奇寒,送客出轅門,含有挽留不住的至切之情。又接著,寫一直送客到輪臺城的東門,將士們依依不舍,望著“雪滿天山”的道路,風雪猛、路難行,歸途艱險,心里充滿了對客人的關切和擔憂。最后兩句為名言,寫客人走了,漸行漸遠,山回路轉(zhuǎn),已經(jīng)看“不見”人了,只能看到他“空留”在雪路上的馬蹄印,將士們卻仍然久久地站在那里,向前了望著,不愿回去,表現(xiàn)了對離去友人的依依惜別、無限悵惘之情。寫景抒情,情景交融,惜別悵惘,含蓄雋永,悠悠不盡。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畫
六、《白雪歌》賞析〔下〕
《白雪歌》的構思與結構很有特色。
詩人一下筆,就用詩題明示,內(nèi)容有兩部分組成,即“白雪歌“和“送武判官歸京”歌,并暗示兩者關系,前歌為背景,后歌是事件;再者,這里是武判官歸京起點,地處帝國萬里之外的塞北,地域特點遠異京都,這便有了雪滿天山的雄渾瑰麗的“白雪歌“,而以此來烘托主題歌“送武判官歸京”,則更彰顯出塞外大漠送客歸京情誼的濃烈厚重。因此,詩人這么處理材料,不是剪裁不當,主次不分,而是構思新穎,結構別致,從而顯示出這篇邊塞詩獨特的浪漫風格。
岑參塑像
同時,這首詩以浪漫主義的筆調(diào),豐富奇妙的想像,瑰麗奇峭的語言,抑揚頓挫的韻律,生動地描繪了塞外白雪風光,和軍中送客圖景,意象鮮明,色彩亮麗,氣勢雄渾,感情充沛,洋溢著濃烈的盛唐時代精神,堪稱邊塞詩的壓卷佳作。
陳存選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