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莫扎特(1756--1791年)是十八世紀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音樂風格優(yōu)美,秀麗,典雅,熱情,聽后常能使人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他的音樂像泉水一樣清澈透明,純潔自然,處處充滿了愉快的生活氣息和青春的活力.
莫扎特,海頓,貝多芬一起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
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茲·舒伯特(1791--1828年)又被稱為"歌曲之王",短短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一千多首歌曲,一生貧病交加,僅僅三十一歲就與世長辭了.他的音樂風格獨特,旋律猶如泉水般涌流不止,其強烈的歌唱性可與莫扎特媲美;那歡快明朗的維也納氣息又與海頓息息相通;他的器樂曲中宏大的組織結構繼承了貝多芬交響曲的傳統(tǒng).他的曲趣更加奔放和富于幻想.
舒曼
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1810--1856年)從小受父親(小說翻譯家)的影響,很小就寫詩作劇,中學時代則獨自寫古典著作了。1826年父親去世,母親要他去學法律,他忍痛順從,后來在音樂上取得極大成功才說服母親,從事音樂藝術之路。
舒曼的愛情生活使他倍受折磨,他同維克老師的女兒克拉拉相愛多年,但卻遭到維克老師的堅決反對,維克老師在這方面對舒曼非常殘酷,以至使他患上了精神憂郁癥。這件事拖延了很多年,直到1840年8月1日,萊比特法庭才終于裁決了他的婚姻懸案,而使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舒曼的音樂創(chuàng)作十分注重于人物的內在感情的描寫。他喜歡標題音樂,并經(jīng)常描寫一些夢幻的世界。他的鋼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和聲,旋律,節(jié)奏上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到之處,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因而被人們稱為“音樂詩人”。
1854年,舒曼因精神惡化喪失了理智,一個嚴寒的冬天,他競跳進了萊茵河企圖自殺,被救起后送入了精神病院,1856年7月29日,他在愛妻克拉拉的懷抱里安然逝去。
李斯特
匈牙利“鋼琴之王”李斯特(1811--1886年),他和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同為歐洲標題音樂的倡導者和創(chuàng)立者。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他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形式,大膽地創(chuàng)造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尤其是在鋼琴演奏技改上的大膽探索與追求,為現(xiàn)代鋼琴演奏技巧奠定了基礎,同時首創(chuàng)了標題交響詩這一新體裁。
李斯特晚年狀態(tài)極為消極,1865年,李斯特進了修道院,至死身著僧衣。1886年,陸斯特因肺病逝世于貝魯特。
柏遼茲
法國作曲家艾克托爾·柏遼茲(1803--1869年),從小父親希望他去學醫(yī)繼承父業(yè),可他對醫(yī)學不感興趣,卻專志于音樂,最終與家庭決裂。柏遼茲年輕時,是一個富有小資產階級革命精神的浪漫主義者,他曾走上街頭高唱過《馬賽曲》。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新穎大膽,力求突破和創(chuàng)新。他在西洋音樂史上對標題音樂有兩大功績,那就是“固定樂思”的運用和新管弦樂法的創(chuàng)立?!肮潭匪肌本褪怯靡粋€特定的主題來代表主人公,在樂曲進行中,該主題的出現(xiàn)就表明主人公的出場,這一固定的主題用種種變形,來表現(xiàn)主人公的各種情緒和形態(tài)。“新管弦樂法”是把各種樂器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到極致。因而他的交響音樂的音響,既富于變化,有色彩絢麗,并且能隨心所欲地表現(xiàn)喜怒哀樂和恐怖情緒。
門德爾松
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菲利克斯·門德爾松·巴爾托迪(1809--1847年),從小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使他一生過著沒有煩惱的舒適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聽不到激昂的斗爭音調和憂愁的感嘆旋律,而是處處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和恬靜的情感,聽后總是給人一種輕松愉快和優(yōu)美如歌的感覺。
肖邦
波蘭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年),他對祖國波蘭懷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11月,他帶上祖國的一杯泥土,和朋友一起到歐洲各地旅行演奏。1831年10月,他在旅途中聽到華沙起義失敗的消息后萬分悲慟,憤然寫出了《革命練習曲》這一充滿激情的偉大作品。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因此在他后半生的許多作品中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悲憤之情。1837年,他嚴辭拒絕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表現(xiàn)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病逝,臨死前他吩咐自己的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臟運回祖國波蘭。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他和海頓,莫扎特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音樂家,貝多芬從小就具有十分敏銳的音樂感覺。他的父親發(fā)現(xiàn)后一心想把他培養(yǎng)成為第二個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來作為自己的搖錢樹,但貝多芬并不具備莫扎特那樣的演奏天賦,他是在父親的棍棒下學會音樂的。
1792年,貝多芬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他的音樂風格是鮮明獨特的,熱烈激昂,振奮人心的斗爭音調十分突出。這一點與他堅強的個性及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是緊密聯(lián)系的。貝多芬生活的時代,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革命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他的創(chuàng)作。他追求“自由,平等,博愛”,渴望全人類的解放,因此他的作品體現(xiàn)出革命斗爭精神與人民的愿望。
他的作品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受莫扎特和海頓的影響,風格較為歡快流暢;中期作品體現(xiàn)了自己特有的風格(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晚期作品技改成熟,思想深刻復雜,同時表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因素。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貧病交加與世長辭。
海頓
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海頓(1732--1809年)是音樂史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由于受家庭影響海頓從小就愛好音樂,但家境非常貧苦,為了學習他六歲就離開父母去維也納,八歲進入了施臺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樂員,長大后嗓子變了被趕了出來,從此流落街頭,受盡了人世間的艱難困苦。后來幸運地得到了一位歌唱家的救濟才勉強活下來,生活雖然艱苦但他仍努力學習音樂,最后終于得到了一位匈牙利貴族的幫助,生活才穩(wěn)定下來,他的作品大部分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
他性格開朗,生活有了保障,所以人格上得到了尊重,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一種寧靜,樂觀的感覺。他的音樂風格十分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總是用田園詩般的筆調來歌頌大自然和生活,他的作品中經(jīng)??梢月牭锦r明的奧地利風格,作品另一個特點是充滿了幽默感和愉快又別致的情趣。海頓首創(chuàng)了弦樂四重奏,被后人稱之為"弦樂四重奏之父".
帕格尼尼
意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家尼克洛·帕格尼尼(1782--1840年)還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師和吉他演奏家。帕格尼尼幼時家庭貧苦,幼時即隨父親學習曼陀林。他首創(chuàng)的小提琴的飛斷弓,雙泛音和大量復雜的雙音及和弦演奏技改,大大豐富了小提琴音樂的表現(xiàn)力。
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獲得廣泛聲譽的俄羅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風格是獨樹一幟的。他的作品中,處處可以聽到在沙皇統(tǒng)治下的俄羅斯人民的痛苦呻吟或憤怒的控訴。他的音樂旋律極為感人,有時催人潸然淚下,有時又令人熱情洋溢。他的作平反映了當時俄國知識分子不滿沙皇統(tǒng)治的強烈愿望,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因此總帶有一種孤獨壓抑的感覺。
柴可夫斯基雖然充滿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和矛盾得不到解決的苦悶和彷徨,但作曲家并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作品的基調也不是絕望,在許多作品中,他熱情贊頌人民,幻想人類的幸福。因此,他的音樂作品中總是充滿了粗獷,豪放,深沉而又優(yōu)美動聽的俄羅斯民歌的旋律。
勃拉姆斯
德國作曲家約翰尼斯·勃拉姆斯是繼貝多芬之二的德國古典音樂的直接繼承者,同時也是保守浪漫主義和德國民間音樂的杰出代表。
勃拉姆斯童年十分貧困,十三歲不得不到酒店去彈奏以幫助父親增加一點收入。
勃拉姆斯的創(chuàng)作生涯較為曲折的。在十九世紀中期,新的浪漫主義思潮已開始蓬勃發(fā)展,勃拉姆斯的藝術觀點則傾向于古典主義,他努力保持貝多芬式的古典音樂傳統(tǒng),在創(chuàng)作上也力求完整。雖然勃拉姆斯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捍衛(wèi)者和繼承者,但他的作品總的風格上還是浪漫主義的。
勃拉姆斯的音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風格也較為莊重嚴肅。他的寫作技改極為高超,和聲和配器手法豐富多彩。他的交響曲氣勢宏偉,而抒情小品又極為優(yōu)雅動聽,他所具有的沉重而特殊的美,是同時代的其它作曲家所缺乏的。他的作品中處處存在著德奧民間音樂的因素,這種純潔,質樸的民間音樂因素在他的筆下達到了神化的境地。
音樂史上常把勃拉姆斯,巴赫,貝多芬并列,稱為近代音樂發(fā)展史上的“三B”。
西貝柳斯
芬蘭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揚·西貝柳斯(1865--1957年)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芬蘭最偉大的作曲家。
西貝柳斯的作品具有十分強烈的芬蘭民族氣息。他從芬蘭民族史詩卡列瓦拉中提取素材,并廣泛運用芬蘭民歌旋律作為自己作品的主題。由于西貝柳斯從小熱愛大自然,對祖國那迷人的北歐風光懷有深深的鄉(xiāng)情。因此他作品中大自然的氣氛十分濃郁,聽后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他的旋律迷人,流暢,人們聽著他的音樂,就仿佛看到了那冰雪彌漫的北歐風光。他的音樂使人仿佛置身在那蒼茫無際的大森林和恬靜清澈的湖泊之中,如詩如畫,誘人神往。
他在自己的交響樂作品中,把湖濱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浪漫主義的豐富情感和強烈的民族風格有機地融為一體,獨具一格,達到極其高超的藝術境界。
1929年西貝柳斯終止創(chuàng)作,1957年9月20日,九十二歲高齡的西貝柳斯因患腦溢血在艾諾拉逝世。
德彪西
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1852--1918年)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音樂界具有特殊影響的作曲家,同時也是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
他的音樂作品具有奇異的幻想因素,朦朧的感覺和神秘莫測的色彩。他的和聲細膩,繁復。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帶冷漠飄忽的感覺。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患癌癥在巴黎逝世。
拉威爾
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1875--1937年)出生在法國西布爾(法國的西南部和西班牙交界的地區(qū)),拉威爾的音樂作品帶有較多的客觀因素,并帶有濃郁的西班牙民族風格。他的音樂流暢,細致,色彩極為豐富,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和聲與配器手法是印象主義的。他喜歡使用平行三、四、五、七度音程,在和聲手法上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陳規(guī),大膽運用自己獨特的、新穎的和聲手法。
古諾
法國作曲家古諾(1818--1895年),自幼隨母學習鋼琴,后來潛心于宗教和神學的研究.他的音樂樸實、管弦樂配器色彩豐富,旋律抒情優(yōu)美,作品中充滿了詩情畫意,他尤其是以寫合唱擅長.
雖然他的音樂華麗優(yōu)美、抒情優(yōu)雅,但整體布局與結構上,還欠缺統(tǒng)一和流暢的感覺.
維瓦爾弟
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弟(1678--1741年)是巴洛克音樂的杰出代表.他的父親是一位小提琴家,因此維瓦爾弟從小就從父親那里得到了良好的音樂熏陶.維瓦爾弟熱衷于宗教與神職,并于1693年剃發(fā)作了神父,后來竟生了一頭紅發(fā),則被人稱為"紅發(fā)神父".
維瓦爾弟在小提琴演奏與作曲技巧素負盛名,他的主要成就是確立了協(xié)奏曲的音樂體裁形式,并嘗試交響樂的寫作.
維瓦爾弟一生窮困,他在維也納逝世時已成了人們遺忘的人.直到他死去一個世紀后,他的作品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當他的作品在世界上大放異彩時,這位死于貧困的音樂大市已在維也納的貧民墓地里躺了一百多年了.
亨德爾
十八世紀德國作曲家和管風琴演奏家格奧爾格·弗雷德里克·亨德爾(1685--1759年),是巴洛克音樂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樂史上少有見的天才多產作曲家.
亨德爾兩次訪問英國,后來加入了英國國籍,亨德爾的音樂風格受意大利音樂風格的影響而偏重于主調音樂,他喜歡創(chuàng)作戲劇音樂,后來舍棄戲劇而研究神劇.亨德爾的作品旋律純樸、流暢,風格莊嚴而有氣勢,具有很強的時代代表性.在他以后的許多大作曲家無不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迪和影響.
1751年,亨德爾雙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這位偉大的德國作曲家,歐洲古典音樂的先驅在倫敦逝世.
巴赫
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年)是十八世紀上半葉歐洲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樂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杰出的創(chuàng)作活動和對音樂藝術發(fā)展的貢獻,以至他成為歷代作曲家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在世界音樂史,巴赫素有"音樂之父"的美稱.
巴赫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由于早年喪父,巴赫便在哥哥的指導下學習音樂.巴赫一生都沒有離開自己的祖國,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當時德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的風貌和特點.
巴赫的音樂作品風格莊重而嚴謹,純潔而虔誠,寫作技巧十分高超,內容也十分深刻.他把復調音樂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對小提琴協(xié)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偉大貢獻.
巴赫在世時生活貧困,沒人問過他的作品,死后數(shù)十年他的作品才得到人們的重視.
瓦格納
十九世紀歐洲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年),他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歌劇改革和創(chuàng)作方面.他一方面對當時德國歌劇舞臺上的意大利和法國式的割劇那種膚淺輕佻的內容和風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國民族歌劇的許多弱點,于是他以大膽的手法對歌劇藝術進行改革.他以歌劇應綜合歌劇、美術和音樂為一體的觀點為原則,創(chuàng)作了他稱之為"樂劇"的新型歌劇,看后能給人以一種整體的藝術美感.另外他加強了管弦樂隊的表現(xiàn)力,并獨創(chuàng)了"主導動機"的新手法,使音樂形象變得更具體,更鮮明.由于受時代的局限,他的作品大多充滿宗教和神秘主義色彩,且晚年作品大多帶有悲觀主義的情緒.
威爾第
意大利歌劇音樂大師、作曲家朱塞佩·威而第(1813--1901年),他的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意大利歌劇的傳統(tǒng)基礎上的,具有很強的戲劇性,他一般將歌劇分為四幕,歌劇中的聲樂部分永遠重于管弦樂部分,曲調結構簡單,并以主調音樂為主,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清晰,音樂感人而易懂.
布魯克納
奧地利作曲家、管風琴家安東·布魯克納(1824--1896年),是晚期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于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家庭,從小就具有十分突出的音樂才能.
布魯克納的創(chuàng)作主要以交響樂作品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宗教音樂.他的音樂風格手瓦格納影響極深,1863年,他聽了瓦格納的歌劇<<湯豪賽>>后極為感動,而這件事幾乎對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他完全接受了瓦格納的藝術觀點,并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如和聲、配器等手法上以瓦格納為榜樣,因此他的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有"瓦格納的無詞歌劇"的稱號.布魯克納是個天主教徒,他的作品宗教氣氛較為濃厚,他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篇幅龐大,內容深刻而不易理解,為此他的作品生前常被冷落,而在他死后多年才被重視起來.
布魯赫
有猶太血統(tǒng)的德國作曲家馬克斯·布魯赫(1838--1920年)生于一個職員家庭里,從小就得到母親(鋼琴家和教師)的音樂啟蒙與教育.
布魯赫的音樂繼承了德國古典音樂的傳統(tǒng)風格,結構嚴謹自然,旋律優(yōu)美動聽,手法純樸豐富,音樂充滿激情.他善于并且喜歡采用民間的歌曲和舞曲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并且對于民族音樂有深入廣泛的研究,因此他的作品很容易被聽眾接受和理解.
普契尼
賈科莫·普契尼(1858--1924年)是意大利繼威爾第后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是"真實主義"歌劇樂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父親是一位宗教音樂作曲家,但在普契尼五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所以家境非常貧困,但并沒有影響他學習音樂的興趣.二十二歲時得到皇后瑪格麗塔的獎學金而進入了著名的米蘭音樂學院深造.
他的作品繼承和發(fā)展了意大利傳童歌劇的表現(xiàn)技法,并以他對歌劇藝術形式本質上的深刻理解,使得歌劇在戲劇性的表現(xiàn)以及劇情與音樂的貫穿發(fā)展上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一切都體現(xiàn)在他那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美流暢和對多聲部音樂那豐富多彩的,技藝超群的藝術處理上.使歌劇的戲劇效果和音樂效果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使演員和觀眾之間達到了十分融洽而又易于理解的交流.他創(chuàng)作的歌劇,內容大多表現(xiàn)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以及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音樂語言和風格上,他積極汲取和采用富有民間地方色彩的旋律,使之更加富有民族特色和生命力.
馬勒
奧地利晚期浪漫派作曲家和指揮家克斯塔夫·馬勒(1860--1911年)出生在一個猶太人的家庭里,造年就嶄露了超凡的音樂才能.
對于聲樂的偏愛是馬勒創(chuàng)作上的一個特點,他認為管弦樂與聲樂兩者結合更能表現(xiàn)出自己所需要的藝術效果.他的歌曲創(chuàng)作對他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有著很深的影響,歌曲是他構思宏大的交響曲的動機和基礎,而他的交響曲則可以說是擴展了的歌曲.
馬勒的交響曲結構基本上遵循了古典樂派的傳統(tǒng),但從第二交響曲后就不止四個樂章了.他的交響曲篇幅都很長大,由于受瓦格納的影響,他也偏愛大編制的樂隊,但他的作品音響透明、配器精巧,猶如大型的室內樂一段.
馬勒的音樂反映了當時歐洲知識分子苦悶的心情和精神狀態(tài).他的藝術思想源于俄國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名言:"當大地還在遭難,我又怎能幸福?"馬勒企圖用音樂說服那些過著庸俗生活和殘害人類的少數(shù)人,幻想他們成為純潔高尚的人,他幻想用音樂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博愛的美好世界.然而當幻想呼為泡影時,失望、消極、悲觀的情緒便成為他后期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中厭世者的思想主題.
韋伯
卡爾·馬利亞·韋伯(1786--1826年)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德國民族歌劇的創(chuàng)始人,他和舒伯特同為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韋伯是一個富有民族主義精神的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上他力求將思想性和民族性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
羅西尼
加基諾·羅西尼(1792--1868年)是意大利歌劇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名作曲家.
羅西尼的父母都是音樂家,這使他從小得到了良好的音樂熏陶.羅西尼的歌劇特點:他巧妙地將意大利歌劇的傳統(tǒng)形式和自己獨特的華麗縫格結合在一起,音樂流暢而富有生氣.
穆索爾斯基
莫杰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1839--1881年)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民族樂派中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強力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個最富創(chuàng)造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穆索爾斯基的音樂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并且具有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突出特性.他的音樂語言及表現(xiàn)手法極其新穎別致,有許多超越古典原則的獨特手法.特別是他的和聲語言,其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是十分驚人的,而這一切都對以后的近代作曲家,如德彪西,肖斯塔科維奇等產生了喊大的影響.
穆索爾斯基的作品具有較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作品中對于人民的精神力量的歌頌極為突出.這和他與當時俄國進步的民主主義藝術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的交往,有著十分必要的聯(lián)系.
穆索爾斯基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除鋼琴音樂和歌劇外,還有許多歌曲作品.他的歌劇富于戲劇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鋼琴作品則具有獨成一家的特點;而他的歌曲作品都是反映人民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貧困與哀怨以及對于幸福生活的渴望心情的.在寫作風格上富有生動巧妙的幽默感.
德沃夏克
安東·德沃夏克(1841--1904年)是十九世紀捷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捷克歷代的著名音樂家中,他的世界聲譽是最高的.
德沃夏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隨皺辛勤的勞動中度過的.十三歲時,便開始代替父親做了屠夫學徒.但他刻苦自學,并逐漸顯露出對音樂的特殊敏感和才能.德沃夏克的音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他在自己一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始終把民族性這一重要因素放在第一位,無論是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他都努力將民族性,抒情性和西歐古典音樂傳統(tǒng)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盡可能完美的境地.
格里格
愛德華·格里格(1843--1907年)是十九世紀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樂派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同時也是一位頗有聲望的鋼琴演奏家.
格里格的早期創(chuàng)作風格手門德爾松和舒曼的影象很深,但自從他與挪威國歌作者,作曲家諾爾德拉克結識后,便逐漸對挪威民族音樂產生了新的認識.諾爾德拉克鼓勵他鉆研民族音樂,從挪威民歌素材中挖掘而創(chuàng)作富有挪威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格里格對諾爾德拉克的觀點十分贊同.此后他便刻苦鉆研挪威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出了一部部具有北歐獨特風格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
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夠感受到那清新動人而又淡雅恬美的北歐特色,其美麗的旋律和別致的色彩令人感嘆不已.
格里格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藝術魅力.他的作品以"小"為特點,因此有"小品大師"的美稱.他的作品已成為挪威乃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們譽為"北歐音樂的巨星".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1844--1908年)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強力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他一生積極地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和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研究,為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fā)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寫過很多音樂作品,尤其是在音樂理論著作中,他有兩部久負盛名的<<和聲學教程>>和<<管弦樂法原理>>.
丹第
萬?!ささ?1851--1931年)是十九世紀法國主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是法國民族樂派的主要成員,同時還是法國圣詠音樂學院的發(fā)起人之一,丹第一生為法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一點無論從他的創(chuàng)作還是從他的教學方面都有周明顯的體現(xiàn).
丹第的創(chuàng)作富有強烈的民族色彩,他善于運用法國民間音樂素材來進行創(chuàng)作.他的大部分作品是以表現(xiàn)大自然的風光景色和民間風俗生活為內容的,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他雖不是具有改革精神的作曲家,但在他的作品中卻有皺獨具的深度和特點.他的音樂表現(xiàn)手段簡潔而精致,顯示出了高雅而風趣的氣質.但在他的部分作品中又存在著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肖松
埃耐斯特·肖松(1855--1899年)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曲家.肖松是一位感情細膩的浪漫派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十分甜美而典雅.他從弗蘭克那里學到了那種表達感情和處理音樂的精練,細膩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傳統(tǒng)的結構形式.他那簡樸率直的音響手法,使他的音樂具有內在的憂郁情調,好象蒙上了一層"悲哀的面紗".但他音樂中的那種洗煉而明麗的色彩和典雅的抒情性,又使他的音樂在晚期浪漫派音樂與現(xiàn)代派音樂之間,獨具其深沉,高遠,純樸與崇高的一面.
肖松一生極力倡導和推行法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為祖國的音樂事業(y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埃爾加
愛德華·埃爾加(1857--1934年)是英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在英國音樂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由于他在音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對英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曾被授予爵士稱號,并獲得功績勛章.
埃爾加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的音樂樸實,自然,莊嚴而淳樸,尤其是他豐富的配器色彩,更是獨具一格.他畢生為英國的音樂大發(fā)展努力奮斗,是英國第一位躋身于世界樂壇的作曲家.在英國他享有"英國的貝多芬"的稱號,可見他對英國音樂的影響之巨大.
沃安·威廉斯
拉爾夫·沃安·威廉斯(1872--1958年)是本世紀上半葉英國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繼埃爾加之后又一位在世界音樂史上占有顯赫地位的英國作曲家.沃安·威廉斯畢生刻苦學習,他品德高尚,待人謙遜和藹.他對英國古代民間音樂十分喜愛.為了更多地了解民間音樂的真諦,使自己的創(chuàng)作更富有民族性,他曾長期居住在鄉(xiāng)間收集民歌,參加農村的節(jié)目和音樂聚會活動,并加入了"英國民歌研究會",努力研究英國古代民間樂曲,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此外他還是"國際民間歌曲及舞蹈協(xié)會"的主席.
法里雅
馬努埃爾·德·法里雅(1876--1946年)是二十世紀西班牙民族樂派的著名作曲家.他是繼阿爾貝尼茲和格拉納多斯之后,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西班牙作曲家.
法里雅的創(chuàng)作特點是十分鮮明的,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深深地扎根在西班牙民族音樂的沃土中.他的音樂旋律,節(jié)奏,和聲和配器等方面都深刻地反映出西班牙不同地區(qū)的民間音樂風格.但在有的作品中,也存在著印象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征.
艾涅斯庫
羅馬尼亞民族樂派的奠基人喬治·艾涅斯庫(1881--1955年)是羅馬尼亞現(xiàn)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鋼琴家和音樂教育家.在某種程度上,他作為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的聲望最大,特別是作為耶胡迪·梅紐因的老師更加聞名于世.
艾涅斯庫是一位民族作曲家,他的音樂具有法國現(xiàn)代作曲手法和羅馬尼亞民族音樂特點相結合的獨特風格.他經(jīng)過一生不懈的努力,把羅馬尼亞的音樂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上.他對羅馬尼亞民族音樂所作出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杜卡
杜卡(1865--1965年)是十九世紀末期法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評家.他的音樂作品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卻充滿了大膽的革新精神以及對新的創(chuàng)作技法和音樂美學原則的努力探索.他的作品帶有豐富多彩的印章主義風格,因此成為和德彪西,拉威爾齊名的法國(也是世界)三大印象派作曲家之一.
理查·施特勞斯
理查·施特勞斯(1864--1949年)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德國的作曲家及指揮家,他是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當代標題音樂領域里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作曲家.
理查·施特勞斯早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具有較嚴謹?shù)墓诺渲髁x風格,后來與指揮家彪羅和俄羅斯音樂家里特結識后,受他們的影響而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藝術觀點.他開始向李斯特,柏遼茲和瓦格納所倡導的"新音樂"學習,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在創(chuàng)作上進行了努力而大膽的探索和追求,試圖以音樂手段去表現(xiàn)文學故事的內容和許多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題和變奏手法,對事物進行寫實性的描寫.他的這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與柏遼茲交響曲中的"固定樂思"和瓦格納歌劇中的"主導動機"相類似,但手法比他們更為新穎和細致入微.
理查·施特勞斯是寫作標題交響詩的重要作曲家,在他的這些交響詩作品中,集中反映了自己的世界觀,體現(xiàn)出他受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
拉赫瑪尼諾夫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年)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俄羅斯音樂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杰出鋼琴家.
拉赫瑪尼諾夫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樂熏陶.他早期是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躍于國際樂壇的,他的鋼琴演奏造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輩鋼琴大家之長,努力鉆研,創(chuàng)建了自己所獨特的演奏風格,成為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鋼琴演奏家.
1892年開始作曲,1895年拉赫瑪尼諾夫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交響曲>>,1897年在彼得堡公演,卻遭到了失敗,受到如此打擊他的心情極度苦悶而創(chuàng)作也減少了.1897年他被聘為指揮,1899年赴歐美演出,受到了歐洲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心境有所好磚,于1900年又開式作曲.他這個時期的作品,帶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風格,基調都是真摯的抒情主義,受柴科夫斯基影響很深.
1917年俄羅斯革命開始后,拉赫瑪尼諾夫流亡到了瑞士.他的音樂風格非常富有民族性,旋律流暢優(yōu)美,感情真摯動人.有些作品帶有一些憂郁情緒,這與他的思想矛盾性和生活環(huán)境有著緊密聯(lián)系.他的后期作品帶有晚期浪漫主義的特點,手法比較繁復,陰暗的色彩也較多地出現(xiàn)在音樂中,這與他長期旅居國外,遠離祖國而產生的思想危機有皺很大的關系.
格林卡
俄羅斯作曲家米哈伊爾·格林卡(1804--1937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鄉(xiāng)村度過的,俄羅斯的民間音樂,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1830年格林卡開始到意大利和德國學習音樂.
他把俄羅斯民間音樂素材和西歐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巧妙地結合起來,大大促進和發(fā)展了俄羅斯民族音樂.格林卡開辟了俄羅斯音樂的新時代,從而被譽為"俄羅斯音樂之父".
拉羅
西班牙血統(tǒng)的法國作曲家愛德華·拉羅(1823--1892年)不但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而且還是一位杰出的音樂活動家和小提琴演奏家.
拉羅創(chuàng)作的主要特點是西班牙風格與法國民族特征的結合,他的作品充滿了熱烈的感情,甜美的旋律和絢麗的色彩.他的作品曲式規(guī)整,音樂內容富于戲劇性.另外他的配器色彩豐富,各種樂器都能得以充分的運用和發(fā)揮.
斯美塔那
捷克民族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1884年)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和鋼琴家.
1843年斯美塔那參加了反抗異族統(tǒng)治和推翻封建專制的革命運動,革命失敗后他被迫流亡到了國外.1856年他在瑞典開始擔任指揮,1861年回國繼續(xù)做指揮,頻繁地從事各種社會音樂活動,領導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樂事業(yè).由于他對捷克民族音樂所作出的杰出貢獻,被后人譽為"捷克音樂之父".
斯美塔那的創(chuàng)作風格先后受到德國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深刻影響,后來又深受李斯特交響詩的強烈感染.晚年在創(chuàng)作上著意汲取具有濃郁鄉(xiāng)土風味的波西米亞素材,提倡發(fā)展和體現(xiàn)民族音樂風格,成功地把通俗題材加以美化和藝術化.
德里勃
德里勃(1836--1891年)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雖以歌劇和舞積為主,但也創(chuàng)作了一些如康塔塔,戲劇配樂,教會音樂和歌曲等.
德里勃的音樂十分典雅優(yōu)美,旋律流暢而帶有抒情性.他的管弦樂配器法清澈秀麗,其色彩效果極富感染力.因而受到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推崇.
比才
喬治·比才(1838--1875年)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他的歌劇創(chuàng)作在十九世紀歐洲音樂史中占又十分顯赫的地位.
他的父親是一為聲樂師,比才從小就具有恩突出的音樂才華,十九歲到意大利和羅馬學習三年音樂,這期間,他十分醉心瓦格納的作品,并立志終生從事歌劇創(chuàng)作.
1872年,比才創(chuàng)作了歌劇<<卡門>>這部根據(jù)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而創(chuàng)作的,是比才一生創(chuàng)作中做優(yōu)秀,最偉大的作品.這部歌劇以其生動鮮明的音樂語言,豐富巧妙的和聲配器手法以及強烈感人的戲劇性發(fā)展把作品的主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比才是一位具有較高藝術思想和較廣藝術眼界的作曲家,他的創(chuàng)作融匯倆歐洲古典音樂的傳統(tǒng)和法國民間音樂的因素,他的音樂樸實,親切,流暢,具有強烈的戲劇性.
鮑羅廷
亞歷山大·波爾菲耶維奇·鮑羅廷(1833--1887年)是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的重曲家,"強力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他一生從事科學研究和音樂創(chuàng)作事業(yè),在這兩方面都取得驚人的成就.
鮑羅廷原本是高加索的喬治亞親王蓋地諾夫和一偉軍醫(yī)夫人的私生子,為此,他只能作為親王的農奴包里斯·鮑羅廷的兒子.他從小由母親到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資聰穎,能精通幾國語言,并很壞在科學與音樂方面顯露出超人的天才.
1862年,鮑羅廷結識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對這偉作曲家所倡導的發(fā)展俄羅斯民族音樂的主張十分贊賞,從此他便利用業(yè)余時間積極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并加入了發(fā)展俄羅斯民族音樂的五人"強力集團".
鮑羅廷的創(chuàng)作很有特色,英雄性和史詩性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他的音樂民族性也很強,有的作品還帶有迷人的東方異國情調.他在自己的音樂中,努力表現(xiàn)和歌頌俄羅斯人民的生戶與精神,歌頌俄羅斯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敢氣概.人們可以通過他的音樂,加深對俄羅斯民族和人民的了解.
圣—桑
在十九世紀的法國音樂史冊上,夏爾·卡米耶·圣—桑(1835--1921年)是一偉具有特殊影響的,獨樹一幟的作曲家.他對法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法國著名作曲家和民族樂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在鋼琴演奏上,圣—桑還有"莫扎特第二"的美名.
他的音樂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民族風格.他極敬佩李斯特,很支持他的"新音樂觀點",并以李斯特的交響詩體裁形式寫成了四部交響詩,其中包括著名的<<骷髏之舞>>.
圣—桑還是法國民族音樂的維護者.他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努力把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格和法國民族音樂的素材聯(lián)系起來,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并且取得極大的成功.圣—桑是"法國民族音樂協(xié)會"的創(chuàng)建者,他曾經(jīng)鼓勵和號召法國青年音樂家們?yōu)榘l(fā)展和壯大民族音樂事業(yè)而努力奮斗,而他自己就是這一事業(yè)的杰出倡導者和捍衛(wèi)者.
1921年12月16日,圣—桑在阿爾及爾訪問時逝世,他死后,法國政府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作曲家,特把這一天"12月16日"定為法國國葬日,以此作為對他的無限崇敬和永久的懷念.
霍爾斯特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1874--1934年)是現(xiàn)再最杰出的英國作曲家之一.霍爾斯特祖籍瑞典,由于他曾祖父移居到了英國.霍爾斯特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他父親很想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鋼琴家,后因手指患神經(jīng)炎而改學長號.
霍爾斯特是一個成績卓越的作曲家.他的創(chuàng)作不乏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手法,但卻沒有那種炫耀式的空洞怪誕的格調.在他的作品中,民間音樂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樂的含蓄的意境十分耐人尋味.
勛伯格
奧地利作曲家阿諾爾德·勛伯格(1874--1951年)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現(xiàn)代音樂作曲家之一,"表現(xiàn)主義"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勛伯格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他是一個自學成才的作曲家.
勛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膽創(chuàng)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經(jīng)引起過很大的爭議.他首創(chuàng)了"十二音體系"的無調性音樂,并且培養(yǎng)了許多"十二音體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學生貝爾格,威伯恩被合稱為"新維也納樂派",即"表現(xiàn)主義"音樂流派.勛伯格的音樂創(chuàng)作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約從1897年--1908年.他這個時期的作品帶有晚期浪漫主義的特點,深受瓦格納的影響,這時的作品還沒有完全拋開調性;第二個時期大約從1908--1912年,這個時期的作品已是"勛伯格風格特點"的作品了,這時期的作品具有表現(xiàn)主義的特征,"十二音體系"也完全成熟,他的許多重要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寫出的.
雷斯庇基
雷斯庇基(1879--1936年)是二十世紀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雷斯庇基音樂的基調是印章派的,其創(chuàng)作手法從廣義上說屬于歐洲的傳統(tǒng)手法.但在管弦樂手法和表現(xiàn)力方面,則深受他的老師里姆斯基--科灑科夫的影響;在印象派的氣氛方面則表現(xiàn)出德彪西的影響;在輝煌的表現(xiàn)技巧方面,又具有理查·施特勞斯的風格;而那穩(wěn)重又古色古香的曲趣,卻純屬他在意大利古老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雷斯庇基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懷古氣氛.
巴托克
貝拉·巴托克(1881--1945年)是本世紀匈牙利杰出的現(xiàn)代音樂作曲家,音樂民俗學家和鋼琴家.1905年起,他在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下,開始從事民族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他還收集了與匈牙利民間音樂有密切聯(lián)系的東歐各國,北非和土耳其的民歌五千多首,寫了三部論著和若干篇論文,為"比較音樂學"開拓了道路.
他的作品受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理查·施特勞斯的很大影響,他大膽探索,并繼承了前輩作曲家的作曲技巧和特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和音樂語言,達到了完美的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柯達伊
佐爾丹·柯爾伊(1882--1967年)是耳十世紀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柯爾伊一生最輝煌的成就是與巴托克一起收集,整理和研究大量的匈牙利民間音樂,發(fā)表了大量的民族民間音樂曲集以及研究方面的論文和專著.
作為作曲家,他比較偏重于聲樂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多以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在寫作技法上,雖有印象派的痕跡,但卻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具有清淡而又濃重,文雅而又粗獷的抒情性和強烈的戲劇性.
斯特拉文斯基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年)是二十世紀現(xiàn)代音樂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對傳統(tǒng)作曲技法的改革以及對待音樂藝術的全新觀點,影響著與他同時期和后期的許多音樂家,而他本人則成為現(xiàn)代派音樂中名符其實的領袖人物.
斯特拉文斯基的創(chuàng)作風格是多風格的,他的早期作品帶有俄羅斯民族主義和原始主義的傾向與色彩.中期作品則屬于"新古典主義"的范疇.晚期的作品有屬于"表現(xiàn)主義"的十二音體系音樂.這樣的情況在歷代音樂家中是十分少見的,因此有"一千零一種風格的作曲家"的美譽.
威伯恩
安東·威伯恩(1883--1945年)是"新維也納樂派"的重要組成成員之一,同時也是勛伯格的得意弟子.威伯恩,勛伯格和貝爾格一樣,是"十二音體系"的積極倡導者和應用者.他在發(fā)揚"十二音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起序列化和嚴格化,為后來的"序列主義音樂"奠定了基礎.他還首創(chuàng)了"點描主義"技法,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現(xiàn)代主義音樂.威伯恩的作品形式短小精悍,他喜歡采用"濃縮"的手法,作品的結構非常嚴謹.
貝爾格
阿爾班·貝爾格(1904--1935年)也是以勛伯格為首的"新維也納樂派"的重要成員之一,是二十世紀現(xiàn)帶音樂的杰出人物.
貝爾格的早期音樂風格受瓦格納和勛伯格早期音樂風格的影響很深,喜歡創(chuàng)作一些半音階音樂.后來的創(chuàng)作為了追求旋律與和聲的充分自由,見"十二音體系"音樂加以精煉和發(fā)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普羅科菲耶夫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年)是二十世紀蘇聯(lián)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也是世界現(xiàn)代音樂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對于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作出過很大的貢獻.
普羅科菲耶夫一生音樂創(chuàng)作的放格是多宗多樣的,他的作品中既有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傳統(tǒng)風格,有二十世紀現(xiàn)代主義的明顯跡象.他的早期作品風格名快而富有朝氣,同時也包含有許多大膽的革新精神.晚期作品具有簡樸,抒情的特點,帶有新古典主義的特點.
格羅菲
弗特·格羅菲(1892--1972年)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鋼琴家.他對美國現(xiàn)代音樂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他與另一位美國現(xiàn)代作曲家格什文十分相似,他們二人同為美國現(xiàn)代的民族作曲家.
格羅菲的作品富于描寫性,音響色彩清澈名朗,具有美國的民族風格.他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把古典音樂和美國爵士音樂的表現(xiàn)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他的作品音樂語言洗煉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國民族的氣質又有歐洲音樂的傳統(tǒng)風格.
亨德米特
保羅·亨德米特(1895--1963年)是二十世紀現(xiàn)代音樂的著名作曲家,新古典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亨德米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比較復雜,他早期的作品受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響較深,以厚則逐漸形成和發(fā)展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音樂既不同于巴托克,也不同于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他在創(chuàng)作上比較注重旋律線,他的對位手法頗似巴洛克風格的織體中,形成了"新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
格什文
喬治·格什文(1898--1937年)是美國現(xiàn)代作曲家和鋼琴家.
格什文的音樂,幾乎完全采用美國黑人舞曲和爵士音樂風格的獨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他憑借他的天賦,把爵士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力提高到了一個高度,并使爵士樂這種通俗音樂和交響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格什文是美國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一生,只留下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但他卻創(chuàng)立了美國所獨具的音樂風格,成為美國民族音樂的奠基人.
科普蘭
艾倫·科普蘭(1900--1997年)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作曲家之一,他對美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有周不朽的功績,成為美國音樂史上最受人尊重和稱頌的人物.
科普蘭的創(chuàng)作帶有現(xiàn)代主義的特征,但同時有具有優(yōu)美而富于情趣的美國民族音樂風格,他的許多作品帶有爵士音樂的特色.科普蘭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作曲家,在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中,始終為美國音樂的通俗化,民族化和現(xiàn)代化而另辟蹊徑,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科普蘭逐漸加深了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的傾向,其中包括運用"十二音體系"技法和"序列主義"技法等等.但也寫了一些運用傳統(tǒng)手法和以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的作品,這些作品色彩絢麗,情緒愉快,比繳容易被人理解.
肖斯塔科維奇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是二十世紀蘇聯(lián)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也是一為杰出的鋼琴家和音樂教育家.由于他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的超人才能和杰出貢獻,被譽為二十世紀蘇聯(lián)音樂界的三大巨星之一.
肖斯塔科維奇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天才作曲家,他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努力將俄羅斯民族音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內容以及現(xiàn)代音樂的作曲技法結合起來,這些特點在他的許多重要作品中反映得很突出.在他創(chuàng)作的音樂中,經(jīng)??梢月牭酱竽懶路f的和聲手法和絢麗多彩的配器效果.他曾反對過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但在他的一些晚期作品中又采用了這種技法,反映出他在藝術上的矛盾性與探索性.
布里頓
本杰明·布里頓(1913--1976年)是英國音樂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英國現(xiàn)代音樂的代表人物,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布里頓是一位多產的現(xiàn)代派作曲家,他在作曲中經(jīng)常采用一些現(xiàn)代的作曲技法,但他并不屬于"無調性"作曲家和"先鋒派"作曲家的行列.他在創(chuàng)作中巧妙地把民族音樂素材和傳統(tǒng)音樂風格以及現(xiàn)代派技巧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他對現(xiàn)代歌劇藝術所作出的貢獻,為現(xiàn)代歌劇藝術的發(fā)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