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袁潔: 手工草編 編出夢想
編者的話
今年6月8日是我國第1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人們往往為機械化生產將傳統(tǒng)手工技藝逼向滅亡而擔憂,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多是老年人而深感無望。
可喜的是,海南民間在覺醒、也在行動,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士,甚至是青少年加入到了非遺技藝的傳習行列,年富力強的70后女子袁潔就是其中一位。
戴上自己編織的草帽留個影。
身材嬌小的70后袁潔是一位癡情于鄉(xiāng)土文化的文靜女子,曾是一名人民教師,當過國企高管,現(xiàn)在的她擁有幾家超市,但她更喜歡說自己是一位國際低碳環(huán)保志愿者;她癡迷于文學,眷戀著故鄉(xiāng),懷揣夢想,用無悔的激情去挖掘和傳承在工業(yè)化進程中漸漸湮沒于海南民間的草編技藝。
袁潔的家鄉(xiāng)在??谑袞|山鎮(zhèn)的一個小村,在她的記憶中,除了飄蕩在村子上頭的藍天白云、村邊潺潺的流水、牛背上的田園風情,自然少不了家家戶戶都在用的草編工藝品。
東山鎮(zhèn)地處??谑形髂喜浚隙山鹘浧漭爡^(qū),因而水源充足,灘涂豐富,土壤肥沃,適合各種野草生長,因此,當?shù)夭菥幮袠I(yè)歷來頗有盛名。
說到草,袁潔總會眼睛一亮,如數(shù)家珍:“這種叫三棱草、三方草,俗稱燈心草,古稱藺,屬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沼澤草本植物。有纖維長、無節(jié)、韌性強等特點,是制作草編的上好原料。”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shù)卮迕裾抢秘S富的野草資源發(fā)展編織業(yè)。在過去,每家每戶都有人掌握草編技藝,主要編織品有草席、草籃、草衣、草簍和草袋等,在變廢為寶的同時,又能增加家庭收入。
袁潔介紹,自祖輩起,外公陳大富一生以草編為業(yè),草編技藝在當?shù)匦∮忻麣?,外公編的產品結實,有“直立不倒,盛水不漏,多年不爛”的美譽。外公靠勤勞的雙手養(yǎng)活了一家妻兒老小,后來這門手藝又傳給了母親。
記得小時候,父親在部隊工作,母親帶著他們兄妹三人也住在軍營,大約在袁潔三四歲的時候,她被送回外公家住了兩年?!澳鞘俏易羁鞓返耐陼r光!”每每提起那段兒時記憶,袁潔總是喜形于色。
后來,母親一度住在農村,白天在生產隊干農活掙工分,晚上在小煤油燈下編草兜、草帽,幫補了他們的學雜費,還能購買一些書紙筆墨。耳濡目染之下,袁潔潛意識里對草編早就情有獨鐘。
作為一名國際低碳環(huán)保志愿者,袁潔常常擔憂:生活越來越富裕了,但我們生活中好像又缺少了什么?
從前,一塊肥肉,一條草繩綁,一些用品,一個草兜裝,反反復復,就是爛了,也能化為泥土。如今,機器日夜運作,人們的手工勞動日益減少。手工勞作在貪圖方便的人群中不斷消失,作為千百年來普通百姓使用的草編工藝也難逃此劫。
從2013年開始,袁潔開始關注海南的草編,當時還到處可見的草編工藝品,現(xiàn)如今已經難以尋覓。海南草編技藝保護與傳承迫在眼前,她便纏著年老的母親學草編,先從編草兜開始。
2018年夏天,袁潔在??谑袞|山鎮(zhèn)紫羅村學習編草席。
在草編之鄉(xiāng)的東山鎮(zhèn),她為拜師學藝,走村竄戶,訪翁問嫗。打聽到紫羅村洪桂英老人會編草席,袁潔就三叩家門,最終學有所成。
聽說遵譚鎮(zhèn)蔞編(也稱露兜葉編)較為出名,袁潔于是多次趕赴遵譚。為了學習蔞編,雙手不知被蔞刺刺破過多少回。蔞,植物名為露兜樹,葉片遍布利刺,有三排之多,中間一排與兩側的逆向生長,很容易扎到手。
為了學習海南草編技藝,袁潔還到屯昌、萬寧及黎族地區(qū),多方學習草編技藝,甚至多次出島,到廣州、廣西、浙江等地參觀、取經,草編技藝有了長足的進步。
虛心拜師學藝。
隨著技藝傳承的逐步推進,以及鄉(xiāng)土文化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得到廣泛傳播,袁潔身邊漸漸也聚集了越來越多熱愛本土草編技藝的保護者和踐行者,正在海南大學讀書的女兒袁婉珊也成了她的粉絲。
去年,袁潔在鄉(xiāng)下建了一座小木屋作為自己的草編工作室,這或許是海南第一家個人的草編工作室吧,出入有文人、雅士,往來有農夫、村婦。走入其中,只見各種草編作品應有盡有,從早期較為傳統(tǒng)的草席、草兜,到她延伸設計和編織的門簾、草帽、草鞋、坐墊、盤、筐、籃等多種工藝品,應有盡有??吹贸鲈瑵嵉淖髌吩诓粩鄤?chuàng)新,做工也越來越精致,從農村用于農耕盛物器具,到現(xiàn)代城市中精美飾品,她的草編制品已經賦予傳統(tǒng)功能更加多樣和更加豐富的用途,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強化了裝飾性,使草編制品更具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某日,袁潔拿出一個珍藏多年的草兜對著筆者等來客說,這草兜是她母親使用過的,20年前,企業(yè)下崗分流,生意投資失敗,事業(yè)跌入低谷,她從娘家討到這草兜來裝衣物,背著嗷嗷待哺的女兒去廣州打工。對她而言,草兜就是一段回憶、一段情懷,更是一段深深的母女情。
“別看這小小的草編產品,作用可不容小覷。從它的歷史文化價值來說,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延續(x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袁潔告訴筆者,“長期以來,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為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續(xù)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span>
袁潔的部分草編作品。
她說,草編技藝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創(chuàng)造出來的智慧結晶,有“民間化石”的美譽,眾多的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編扎技藝借助于它而得以傳承至今,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
經濟價值方面,改革開放初期,東山鎮(zhèn)草編產品暢銷全島并出口東南亞,年產值近100萬元,是當?shù)氐闹еa業(yè)。隨著海南建設自由貿易區(qū)、自由貿易港,草編產品由過去傳統(tǒng)生產生活用品向旅游工藝品轉型,廣泛應用于旅游紀念品、裝飾品、包裝品、收藏品等,經濟潛力大,是百姓致富的好門路之一。
在袁潔看來,草編更為重要的是其環(huán)保價值。原材料來自田邊野外,農民可利用農閑時間編織,老小皆宜,整個過程純手工制作,無添加任何化學制劑,無污染,零排放,是綠色健康產業(yè)。
在去年海南冬交會上,袁潔與她的草編工藝品首次亮相,得到客商的青睞。在她不懈的呼吁努力下,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東山鎮(zhèn)草編技藝入選??谑蟹俏镔|文化遺產目錄,她也成為首批草編技藝的傳承人,填補了海口市草編技藝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檔的空白。
現(xiàn)如今,袁潔正在繼續(xù)搜集和整理資料,編寫《海南草編技藝大全》,用行動撰寫著自己的夢想。
END
文\圖 本刊特約撰稿 鐘捷東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 于昕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