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非洲草原上的貓科動物,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獅子、豹子這類猛獸,其實除了這些大型貓科動物之外,非洲草原上還分布著很多體型較小的貓科動物,而在它們之中,體型最小的就是黑足貓了。
黑足貓是非洲特有的貓科動物,它們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稀樹草原、灌木叢以及半荒漠地帶,黑足貓以其覆蓋著黑色長毛的足底而得名,它們的皮毛柔軟又濃密,一般呈黃褐色,身上分布著黑色和棕色的斑紋,頭部與家貓非常相似,都長著大大的眼睛以及萌萌的耳朵。
但黑足貓與家貓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它們的體型卻比常見的家貓要小得多,平均體重僅有1.6公斤(雄貓的體型要大一些,體重可達1.9公斤),體長通常也只有36至52厘米。
在我們人類的眼中,體型小巧的黑足貓看上去非常可愛,就算是它們在發(fā)怒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感到任何威脅。但這只是我們對其外表的直觀印象,作為貓科動物中的一員,黑足貓同樣擁有尖牙利爪以及強大的咬合力、爆發(fā)力和敏捷度,實際上,這種外表可愛的小貓,卻是非洲小動物的噩夢。
上圖這只黑足貓瞪著圓圓的大眼睛,兩只耳朵高高地豎起,小小的爪子緊緊地扣在身前,看上去很可愛。然而這只外表可愛的小貓正在做的事情卻并不可愛,因為它正在捕獵,而其前方不遠處的一只小鳥正是它的獵物,此時的它蓄勢待發(fā),正在尋找機會對獵物發(fā)動攻擊。
機會很快就出現了,它前方的小鳥在察覺到危險后快速起飛,試圖逃離黑足貓的攻擊范圍,但黑足貓卻準確地判斷出了小鳥的飛行軌跡,并在短短的一瞬間高高躍起,然后將其捕獲,其速度之快,甚至連研究人員的攝像機都沒跟上它的動作。
黑足貓屬于夜行動物,在白天的時候,它們會選擇棲息在巖石縫隙中或者被其它動物廢棄的洞穴里(如兔子、豪豬、土狼等)。在有些區(qū)域,黑足貓會將白蟻的巢穴當作棲息地,因此還被當地的人們稱為“蟻丘虎”(anthill tiger)。
黑足貓的食物主要是嚙齒類動物、無脊椎動物以及鳥類等小動物??梢韵胂蟮氖?,黑足貓連鳥類都可以輕松捕獲,非洲草原上其它的小動物更是很難逃脫了,對于這些小動物而言,黑足貓就是噩夢級的存在。
研究數據表明,一只黑足貓平均每晚可以捕獲到10-12只鳥類或嚙齒類動物,并且捕獵成功率高達60%左右,其捕獵效率遠超獅子。
要知道黑足貓通常都是獨自捕獵,獅子則通常都是群體捕獵,即使是加上團隊協作,獅子的捕獵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而如果獅子單獨捕獵的話,其捕獵成功率則會降低至18%左右,可以看到,黑足貓的捕獵效率比獅子高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黑足貓并不是只能捕獵比自己體型小的動物,在食物匱乏的時候,黑足貓還會捕獵體型較大的食草動物,根據人們的觀察,黑足貓可以捕獲體型比自己大4倍的食草動物,甚至還有人看到有只黑足貓捕獲到了一只小跳羚。
雖然黑足貓可以說是非洲小動物的噩夢,但它們的存在卻是非洲草原食物鏈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總的來講,黑足貓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在非洲的草原正常地繁衍生息,然而由于人類的活動,它們的數量卻一直在減少。
研究數據顯示,在1998年的時候,黑足貓在其主要棲息地的平均密度約為每100平方公里17只,而到了2015年,其密度已降至100平方公里6只左右。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已將其列入易危動物,當地的人類也對黑足貓采取較為全面的保護措施,除此之外,它們還被納入了由全世界多個動物園和水族館聯合創(chuàng)立的“物種生存計劃”(該計劃致力于保證特定物種的多樣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黑足貓的外表看上去很可愛,但是它們的性情卻非常兇猛,當它們認為自己受到了威脅的時候,通常會通過激烈的動作來保護自己,因此這種小貓是不適合被當作寵物的。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里,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