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第八?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禹:說的禹帝。間然:是縫隙、空隙??追蜃诱f對于禹帝,我沒有任何話可講,沒有任何非議可講,因為他沒有任何的空隙,他是無可挑剔的。我們再看這句話的文字意,對于禹我還有什么可挑剔的?還有什么意見可說呢?
這里可以看出孔子形容禹帝他是完美的,他是無可挑剔的,他是不容議論的。為什么這樣講呢?下來孔夫子從三個方向來講了這個道理,“食、衣、住”,這是對每個人來講最重要的事情,到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又加了一個字叫做“行”。
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菲:是微薄之意。首先說食,我自己對于吃的這件事情很微薄。致孝:盡心而為。鬼神:指的是祭祀天地,、祭祀鬼神。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的翻譯,禹帝自己平時的飲食非常的微薄,但是在祭祀天地鬼神的時候卻非常豐盛。
為何祭祀天地鬼神要如此豐盛呢?因為他是為百姓祈福,為民請命,祈禱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所以通過飲食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到禹的偉大。他自己吃得很微薄,但是只要是為民請命、為民祈福的事情,一定要非常的豐盛。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惡:是指的粗劣,自己穿的衣服是很粗劣的。黻冕:是祭祀時候所穿的衣服。黻:是指的衣服。冕:是指的帽子,合在一起稱為黻冕。和對于飲食同樣的道理,自己平時穿的衣服是很粗劣的,但是祭祀的時候穿的卻是最華麗的,也是為了為民請命,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
所以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禹帝,無論是自己的吃還是自己的穿,都是用的最粗劣的、最微薄的。我們看這里的用詞,“菲”。“惡”,就是比平常的更加不好,我自己對于飲食、對于穿,比平常的都更粗劣、更微薄,更加的不好,但只要涉及到為他人的、為百姓的、為人民的,就開始變得很豐盛,毫不為己,皆是為民。
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卑:形容很低矮,很簡陋。宮室:自己所住的房子。禹作為天下共主,通常作為天下共主的人,自己的宮室一定建立得高大華麗,可是禹并沒有,自己的宮室建得很低矮、很簡陋。
溝洫:是指的田間水道。翻譯過來在講禹自己的住所,宮室低矮、簡陋,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治理水利。這個溝是指的田間水稻之間挖了一個很深的溝。這個溝寬一米,深兩米,是用來存水的,存水的作用是什么呢?
當田地之間的水如果大了,怕它淹到,就會把水放到溝里;當旱的時候就會從溝之中取水灌溉田地。所以他都是為了人民的糧食在想辦法,在做這樣的事情。為什么講盡力乎?他把所有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都放在建溝洫這件事情上,因為這件事情可以讓百姓吃飽,讓人們有糧食吃,而不會把這些力量放在建造自己的宮室上。
所以孔夫子從飲食、衣服、住,這三個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人最在意的事情上,來做了一個比較,只要是為私的,禹帝都是用的最不好的;只要是為公的,他用的都是最好的。
禹吾無間然矣。又一次加重了語氣感嘆,對于禹我又有什么可講、可非議的呢?無可挑剔。從泰伯三讓天下開始,最后以禹結(jié)束,都在講一個字,這個字叫做“德”。泰伯三讓天下,“可謂至德已矣”,德行可謂最高了,他把自己的天下都可以讓給他人,而不占為己有。
曾子在《大學》當中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從天子到普通的百姓,都要以修身為根本。修身就是在修自己的德、修自己的行。 所以第八篇當中我們又學習了曾子所講的話:“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形容自己這一生修身,都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讓自己不能違德,不能違道,不能違仁。時刻謹記自己要恪守道德,就像走在深淵,就像走在薄冰之上,如此謹慎小心來護住自己的德。
曾子講:“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君子要非常注重這三個方面,要修自己的行為舉止,端正自己的顏色。
講話要注重自己的言辭語氣,用來時刻戒己、克己、修己,時刻去調(diào)整我們自己的行走坐臥,行為舉止,時刻去端正我們的顏色,在符合的場景要表現(xiàn)出來相應的態(tài)度、相應的顏色。
我們講的每一句話在不同的場景要用不同的言語,要用相應的語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至于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人會去負責。 我們看舜帝、周武王、禹同樣的,這一生也就是在做這九個字,“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
其他的事情自然有人去輔佐,有人去做。所以說一個君子這一生都要注重修己這件事情,當我們自己把自己修正得更有道、更有德,自然會有人才出現(xiàn),來幫助我們大家共同做事情。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這樣的人是君子之風范,別人才敢把事情托付于我們。同樣這句話也在講德行的重要性,大到天下國家的大事,小到家庭當中的瑣事,誰又敢把自己的事情托付給一個沒有德行的人呢?
只有當我們自己有德行的時候,別人才敢托付、才敢依附、才敢跟隨,否則即使是生活當中的一個小事,別人讓我們?nèi)プ鲆彩遣环判牡?,因為我們的德行不夠?/span>
在生活當中永遠不要去抱怨別人為什么不相信我,你怎么就不信任我呢?為什么交代給我一點事情你還要反復地問呢?還是我們的德不夠,不讓人放心,他人才不敢托付。
所以這一切都是在講這一個“德”字的重要性,我們?nèi)绻绷诉@一個德字,不要妄談大事,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我們也做不好,我們也不讓人放心。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即使我們有周公美妙的才華,如果驕傲、驕縱且吝嗇,其他的都不值得一看。同樣也是在講“德”,一個內(nèi)在有仁、有德的人是不會驕縱、驕狂的,同時更不會吝嗇。
一個有德行的人會愿意把美好的事情與人分享、愿意施予他人,又怎么會去吝嗇呢?如果一個人一旦驕縱、驕傲吝嗇,即使再有才華也不值得一看,更不值得一提。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我們要守住道,守住德,守住這個仁,而不要去做一個“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的人。為什么會狂而不直?因為內(nèi)在沒有德,所以才會狂妄,并且不真實不正直,不懂得直道而行。
“侗而不愿”,一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幼稚無知,可以不成才,但是我們不能不老實。為什么會不老實呢?同樣是因為沒有德,沒有德才會不直,不懂得去堅守自己的正直、直率。
“倥倥而不信”,看上去誠懇的樣子,但是卻不守誠信。這里的不信依然是德。當我們內(nèi)在缺少了德,就會不守信,就會欺詐他人,讓自己和他人都會受到傷害。我們看似是欺詐他人,實則虧的還是自己的德。
從泰伯三讓天下講到了周文王,講到了周武王,講到了堯、舜、禹,孔夫子在用這些圣賢君子的事情不停地在舉例子,告訴我們“德”的重要性。人可以沒有才,但是不能沒有德。只有有了德他人才能放心,他人才會跟隨。
有了“德”我們自然會有才。當我們內(nèi)在有德行的時候,我們都在想著如何幫助他人,如何利益他人。我們在想著幫助他人、利益他人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去學方法,自然會讓自己變得有才,否則空有才能而沒有德行必不長久,也做不成事情。
反之,我們內(nèi)在只要有德,才自然會在德的基礎(chǔ)之上生發(fā),試想一個有德行的人,每天想著都如何地去幫助他人,自己怎么會不去學才華、不去學方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