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秦腔話滄桑
三秦大地,乃至整個西北,最能詮釋秦風秦韻的劇種,就是渾厚大氣、高亢激越的秦腔。
悠悠文明古國,尤其是漢唐以后,《三字經(jīng)》《百家姓》,是懵懂兒童的文化啟蒙;戲曲,則是他們的音樂啟蒙。在鄉(xiāng)下農(nóng)村,音樂啟蒙甚或要早于文字啟蒙,孩子們還躺在母親的襁褓里,就開始欣賞舞臺上的鏗鏗鏘鏘了。特別是在大西北,秦腔舞臺上的一陣亂彈,即使你躺在五六里外的炕頭上,也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秦腔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不僅僅是愉悅心情,也不僅僅是高臺教化,向良從善,而是更具有開智修慧、豐盈民族精神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它是華夏文明藝術長河中重要的一脈。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也是戲曲藝術滋生的產(chǎn)床,孕育了北方豐富多樣的地方劇種。長河奔騰,澎湃著西部民族強悍驍勇、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十三朝古都,積淀了戲曲文化曠古旋律的厚實底蘊。在社會教育、人文思想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啟蒙與回灌作用。人文的血脈,地域的風情,從秦腔的源起就賦予了這一社會作用與歷史使命,也奠定了秦腔恢宏質樸、悲愴豪放的底色。
縱觀中國百年積弱百年積貧之曲折歷史,秦腔一直是西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流,尤其在物質與文化雙雙匱乏的廣大農(nóng)村,被大家津津樂道。每一次演出,都是鄉(xiāng)民的一次集體盛事。
從迎神賽會到年節(jié)歡慶,從祝壽慶生到紅白大事,秦腔的旋律,覆蓋了三秦大地的村村落落,浸潤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間大大小小的舞臺上,戲曲文化始終把持著主角的獨特地位。它用鮮活的戲曲故事,鮮明的舞臺形象,表達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啟迪民眾,弘道養(yǎng)正,被譽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因此在物質文化繁榮昌盛的今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著名文化學者孫見喜先生,在他的《蕉皮論語》中說:一個劇種,就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圖譜。古老的秦腔,就是西北民眾集體性格與地域文化的藝術呈現(xiàn)。風風雨雨幾百年,傾注了三秦父老幾輩輩的心血和感情,“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才打造成今天絲路文化的特色名片。
古韻秦腔,滄桑百年。在風起云涌的浪潮中,起起落落,生生不息,卻始終操守本色,矢志不改。在一腔一調(diào)、一招一式中,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端正、曠達、堅韌硬朗的浩然之氣。一方小小的舞臺,豪情滿懷,演繹著人間的世態(tài)百相,傾訴著歷史的紛繁與滄桑……
秦腔,起源于陜西、甘肅一帶,在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濟中心——長安,汲取天地之靈氣,人文之骨血,生長壯大,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與厚重的文化背景,歷經(jīng)一代代文人樂人,和普通民眾的藝術精神溶鑄,逐漸凝練成形。
周代以來,關中地區(qū)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得名。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jié)樂器,又叫“梆子腔”,也稱“亂彈(tai)”,民間叫“大戲”。
清朝是秦腔的繁盛時期。清初,北京戲曲舞臺最盛行的還是昆腔與京腔。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間,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文化繁榮發(fā)達,各省的地方戲曲,借著給皇帝或皇太后祝壽的名義,紛紛進京獻藝,一時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因為劇種很多,為了“正名”,戲曲開始被分為“花”、“雅”兩大部分?!把拧辈繉V咐デ唬盎ā辈恐咐デ灰酝獾陌ㄇ厍?、京腔在內(nèi)的各地方戲曲劇種。
元明時期的秦腔戲班,基本是私人家庭戲班,但那時候秦腔已經(jīng)流傳到了南方,有明朝的手抄本《缽中蓮》為證。
秦腔的第一個鼎盛時期,應該是清朝乾隆年間。那時候,許多地區(qū)都有秦腔戲班,僅西安地區(qū)有模有樣的秦腔班社就多達36個。同時,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有關秦腔的筆記,流傳后世,如《秦腔論》《影戲論》《燕蘭小譜》《秦云擷英小譜》等。
乾隆年間,秦腔名伶魏長生,皇城獻藝,以其精湛的演技,俏麗的形象,獨具魅力的聲腔,名滿京師。據(jù)史料記載,“魏旋風”席卷京都,藝人們紛紛改學秦腔,京城六大班,幾乎無人問津。
飲譽京華幾年后,他又南下?lián)P州,在蘇杭一帶,攪起了一股“魏三熱”(排行老三)。由于他“善于傳情,動人傾聽”,秦腔戲臺下,觀眾爆棚,就連江南眾多伶人,也趨之若鶩。魏長生的江南之行,刷新了秦腔藝術的新紀元,也拉開了秦腔劇種風靡大江南北的華麗序幕。
人常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從唐宋到明清,在陜西境內(nèi),因地域文化的些許差異,秦腔的發(fā)展逐漸分流成四路。西安地區(qū)的叫中路秦腔,也稱“西安亂彈”;西路是關中鳳翔一帶叫“西府秦腔”;關中的東府同州地區(qū)(今渭南大荔一帶)叫“同州梆子”,為東路秦腔;流行于南路漢中地區(qū)的秦腔,演變?yōu)闈h調(diào)桄桄。當然,除了漢調(diào)桄桄,其他三路現(xiàn)在都融為一體了。
在中國戲曲文化蓬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有一位皇帝功不可沒,值得一贊,他就是被梨園界尊為“祖師爺”的唐玄宗李隆基。
因為他在皇宮,曾專門設立了音樂機構——皇家教坊,請專業(yè)人士培養(yǎng)樂人演員。因為教坊地址選在近于禁苑的梨園,即皇宮里開滿梨花的園子,所以叫梨園。演員被稱為皇帝弟子,同時因地處梨園,也被稱為梨園弟子。
梨園弟子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這也就是唐玄宗被戲曲界尊為“梨園祖師”的原因。所以,各地修建的“老郎廟”里,敬的都是唐玄宗,劇社舞臺后的右側,也都供奉著李隆基的牌位。
西安梨園界的“老郎廟”,就在騾馬市,修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好在著名秦腔劇團“三意社”的對面。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初五,是李隆基的生日,三意社的社長耶金山,都要帶著全體弟子到“老郎廟”,焚香祭拜,祈禱祖師爺護佑劇社一帆風順,平安吉祥。民國后期,西安的“老郎廟”變成了“梨園會館”,相當于今天的劇協(xié)。
中國戲曲史,把唐玄宗譽為帝王“知音律者第一人”。他少時就頗具音樂天賦,六歲便扮作女孩子,登臺給武則天表演歌舞,是武則天最贊賞的一個小孫子。一生酷愛鼓樂舞蹈,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由他寫就編排的《霓裳羽衣曲》,成為燦爛千年的經(jīng)典,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李隆基在位時,梨園的著名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陜西的民間藝人,他所作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初始的秦腔唱詞,以關中方言為基礎,多為七言句子,后受到宋詞的影響,融合了詩、詞、曲的語言與音樂特點,從內(nèi)容到形式日臻完善。
秦腔唱詞的詞格有“二、二、三”格的七字句,有“三、三、四”格的十字句,也間有五言句和長短句式。大多講究押韻,上仄下平,合十三轍。在秦風唐韻的熏染浸潤中,典雅大氣的秦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聲腔風格:依字行腔,以腔帶字,吐字歸韻,圓潤灑脫,鏗鏘悅耳,意蘊深遠。這也是秦腔唱段廣為流傳的主要原因。
明代中葉以后,秦腔以其成熟完整的表演體系,逐漸流傳全國,對各地的劇種均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被譽為北方梆子腔的鼻祖。許多地方劇種,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秦腔的精美元素,如今京劇中活潑歡快的西皮流水板式,就源自于秦腔。
作為西北的古老劇種,它在全國的流傳十分廣泛,可以說遍布東西南北。西北,沿著絲綢之路,走過甘、寧、青、新,流入四川;東路流入山西成為晉劇,河南成為豫?。槐钡骄?、津、冀;南到鄂、湘、浙、皖、粵、桂。據(jù)清代有關史料統(tǒng)計,當時除東三省外,其他各省都留下了秦腔或深或淺的歷史足跡。
在各個劇種縱橫交錯的流變過程中,秦腔與其他劇種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相互融合,逐漸遞變。各地方劇種也均以本地語言、民俗為基礎,經(jīng)過碰撞、滲透、吸納、沉淀,突出自己的地域文化風情。尤其在北方,在秦腔的影響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那么,從元代至清朝中葉一直興盛的秦腔,在各地的流行地位,就被逐漸替代,日趨縮小。到了清末,秦腔又演變成流行于西北一帶的地方劇種了。
秦腔的表演風格,剛柔相濟,程序嚴謹,卻極具夸張性。它的唱腔高亢粗獷,清麗柔和,渲染著西部民族豪爽的個性與遼闊的地域風情。就其唱腔特點來說,基本包括“板路”和“彩腔”兩個部分。
“板路”是指唱腔格調(diào)與節(jié)奏的不同樣式,大體分為六類基本板式:二六板、慢板、帶板、箭板、二倒板,滾板。除滾板之外,各類唱腔板式均有結構相同而色彩各異的“歡音”和“苦音”之分。
“苦音”,是聲腔的亮點,最能代表秦腔的特色,深沉哀婉,高亢激昂,適合表現(xiàn)懷念、凄婉、悲憤的思想感情。
“歡音”,愉悅爽朗,跳蕩灑脫,擅長表現(xiàn)喜悅、歡快、明媚的思想感情。
秦腔中的滾白與彩腔,是其他劇種沒有的特色風味,花開并蒂,與眾不同。
滾白,就是秦腔中的說唱,連說帶唱,字韻與聲腔珠聯(lián)璧合,韻味醇厚,耐人回味。
“彩腔”,也叫二音。音高八度,多在人物感情激蕩或劇情跌宕起伏處,用假聲拖腔精彩呈現(xiàn),飽滿酣暢,蕩氣回腸。陜西人常說的一句俗語:本腔都唱不好,還拉彩腔哩?源自秦腔,就是出彩的意思。
三意社的閨門旦,著名“肖派”創(chuàng)始人肖玉玲,她的唱腔明麗響亮,淡雅清新,在《火焰駒》中她扮演黃桂英,神清氣爽,嬌容艷麗?!坝螆@對花”一段唱腔中,“清風徐來增涼爽,——”第一句后便彩腔高飄,如天籟之音,空谷回蕩。觀眾頓覺春風拂面,滿園花香?!稜钤健分校安窨ぶ髟谏顚m笑容滿面……”這一段,又如山泉淙淙,喜氣盈盈。
兩度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被譽為當代“秦腔四大名旦” 之首的李梅,是現(xiàn)今秦腔劇種的標志性人物,在秦嶺南北,可謂聲名大噪。她的苦音、彩腔堪稱爐火純青,一曲唱罷,三日繞梁。秦腔音樂藝術電影《寒窯記》中,王寶釧的一段“雁南飛”,字字含情,句句凄涼,哀哀怨怨,如泣如訴……
《鬼怨》中她扮演李慧娘,“怨氣騰騰三千丈……”以情帶唱,以氣帶聲,情中有悲,悲中含憤。如此凄美哀絕的苦音,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沉入戲境,陷入戲情,慘慘戚戚,潸然淚目……
秦腔唱腔的整體感覺是,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相比于其他劇種,樸實、渾厚、硬朗、豪放的特色尤為突出。既凄婉柔美,又慷慨激昂;既富有厚重的人文氣息,又潛藏著細膩精湛的表演技巧。如絕活:吹火、撲跌、頂燈,掃燈花,咬牙轉椅等等。因此,秦腔以其別具匠心的藝術魅力,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受到廣泛地關注與熱愛。
就說“吹火”這項絕技,它是演員將松香包噙在嘴里,用氣吹動松香包,使松香沫飛向火把,燃燒騰起一團火焰。用氣用力的分寸拿捏,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否則,就是“自焚”。常見的方式有:直吹、傾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等。
秦腔皇后李梅,在《殺生》橋段中一口氣能吹出二十幾個“連珠火”,“一條龍”,令人拍案驚奇,嘆為觀止。
著名編劇、作家陳彥的獲獎小說《主角》中,老藝人茍存忠,演完《鬼怨》演《殺生》,在《殺生》一段里連吹三十六口鬼火,下場后氣如游絲,奄奄一息。他向憶秦娥授完吹火秘笈后,一口鮮血吐在后臺,可不明就里的觀眾一直不愿離去,興奮得朝臺口大喊大叫。憶秦娥只好和舞臺監(jiān)督,把坐在太師椅上的老先生,這個婀娜多姿亦鬼亦仙的李慧娘,抬到舞臺中間,向熱情暴漲的觀眾們致意謝幕……
李慧娘一縷幽魂,飄飄蕩蕩地升天了,茍老師變成了一尊安詳?shù)牡袼埽瑢⑸肋h定格在多彩的舞臺,留給我們,留給秦腔的,只有一腔悲壯!
小說《主角》中,四個老藝人的名字蘊含深意:茍存忠、古存孝、周存仁、裘存義?!爸?、孝、仁、義”,含蓄而凝練地闡釋了秦腔的社會道義與價值取向,文化內(nèi)涵與精神追求。在這里,令人震撼、令人雙眼含淚的情節(jié)雖是小說,但絕不是憑空虛構。因為,同樣的故事,在當代的秦腔舞臺上,持續(xù)上演著。
有一次,年紀輕輕的李梅,在兩個半小時的個人專場演出結束后,臺下觀眾掌聲如潮,一浪蓋過一浪,而大汗淋漓的她,卻在后臺休克了……此情此景,在李梅的演出經(jīng)歷中,竟然發(fā)生過兩次。
秦腔藝術的燦爛輝煌,不是一段文字的記憶,而是一代代秦腔人嘔心瀝血的結晶。是他們用汗,用淚,用情,用命,在秉性天賦與文化底蘊的支撐下,苦苦打拼,精雕細磨而鑄就的民族文化藝術的綺麗瑰寶。唯有歷經(jīng)歲月的鍛造與淬煉,才能成就秦腔藝術的風華絕代。
“吹火”僅僅是絕活的一種,秦腔藝術的獨特魅力還體現(xiàn)在音樂伴奏上。其伴奏樂隊俗稱“場面”,分文場和武場。
文場,在舞臺左側,多為管弦樂器。傳統(tǒng)的秦腔伴奏以板胡為主奏樂器,人們稱之為“秦腔之膽”,發(fā)音尖細清脆、高亢明亮、極具穿透力,最能體現(xiàn)秦腔板式變化的特點,也是整個文場的領銜樂器。另外還有:二胡、揚琴、笛子、三弦、嗩吶等。文場的管樂組里,清亮悠揚的笛子,常給戲曲伴奏,蒙上一層意境幽遠、華麗縹緲的迷幻色彩。
武場,在舞臺右側,都是打擊樂器。分鼓板組和銅器組兩大類。鼓板組主要有:干鼓,也叫板鼓,分尖板和平板;還有邊鼓;暴鼓;梆子;牙子等。牙子也叫檀板、挎板、手板,聲音清脆,與梆子共同掌握著唱腔節(jié)奏和演唱速度。銅器組主要有:大鑼、小鑼、鐃鈸、鉸子、星兒等。
武場的樂器,在戲中按其角色身份、情緒和動作大小,酌情配置伴奏,起著把持節(jié)奏、渲染情緒、烘托氣氛的重要作用,在整個劇目的演出過程中,舉足輕重。
秦腔的司鼓,就是舞臺上的總指揮,他的一舉一動,都牽扯到整個演出的美感和節(jié)奏。由此可見,這是一門兼指揮、演奏、伴奏三合一的舞臺藝術。從樂隊的伴奏到場景的轉換,從演員的道白、叫板到起唱的銜接,及至所有演員的一招一式,都要通過司鼓的節(jié)奏把控,巧妙融合,才把舞臺上最驚艷的一幕,生動完美地呈獻給全體觀眾。
一部戲,鼓起開場,鼓息落幕,鼓是發(fā)號的司令。在長篇小說《主角》里,陳彥先生把憶秦娥他舅——胡三元的嗜鼓情結,描寫得絲絲縷縷,百轉千回,也把人物生命的激揚與亢奮,演繹得風風火火,痛快淋漓。鼓,自然也成了貫穿小說始終的另一主角。
其實,我們一想起秦腔,耳邊首先響起的,就是節(jié)奏強烈、令人振奮的鼓樂??梢哉f:鼓是戲場的氣魄,是舞臺的靈魂。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的近五十年,是秦腔歷史上繼魏長生之后又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這一時期,名伶云集,班社林立?;钴S在陜西秦腔劇壇且頗有成就與影響的幾個班社是:“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正藝社”“集義社”(尚友社前身)等。其中“易俗社”和“三意社”,是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古老劇社,在秦腔乃至中國的戲曲發(fā)展史上,都創(chuàng)造著一個令人驚喜的奇跡。
民國元年(1912)七月,陜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等西安160多名知名人士,用700兩銀子,買了83畝地,在“陜西伶學社”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的“陜西易俗社”。劇社按照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制訂章程,建立領導機構。主要領導成員由社員民主選舉,并規(guī)定任期。
一大群社會精英,早覺早慧,將文化教育、戲曲改革與演出實踐緊密結合。劇社一經(jīng)成立,就對秦腔的劇目內(nèi)容、音樂伴奏、唱腔表演、以及舞臺設計,大膽改革,推陳出新,在三秦大地的演藝界,樹起了一面大旗。
民國四年(1915),受“易俗社”的啟發(fā),民間藝人蘇長泰和耶金山,將成立于1895年的陜西商州民間劇社“長慶班”,改為“西安長慶劇社”,在省城安營扎寨。
民國八年(1919)蘇長泰去世,徒弟耶金山繼任社長。這個以江湖藝人為主力的班社,在他的苦心經(jīng)營下,更加紅火,引起了西安督軍陳樹藩部屬的眼紅。他們倚仗權勢,敲詐勒索,強行將劇社更名為“關中三義劇社”。第二年,也就是1921年,由于政局變化,陰謀未能得逞。耶金山為了免除后患,便取蘇長泰三個兒子乳名中的的“意”字,將劇社改名為“西安三意社”。
“三意社”和“易俗社”一樣,不僅邀集文人學者編修劇本,還設立班科,開門授徒,使秦腔藝苑后繼有人。此后,名伶興盛,佳作迭出。
不過,“易俗社”起初以眾多文人入駐,處處彰顯文化底蘊;“三意社”來自民間,是由各個有絕活的江湖藝人挑大梁,富于濃郁的生活氣息。所以,兩大劇社的表演風格,既相輔相成,又各具特色。
民國五年(1916),小商毛玉卿變賣家產(chǎn),作為基金在西安創(chuàng)建了“正俗社”,同“易俗社”“三意社”一樣,他們也招收學生,授徒傳藝。該社共培養(yǎng)學員四期,出色成名的演員不少,如須生康正中,小生靖正恭,旦角李正敏。
尤其是長安狄寨人李正敏,嗓音甜美,中氣飽滿。他的“敏腔”,吸收京、晉、以及河北梆子等兄弟劇種之特色,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一段唱罷,峰回路轉,余韻裊裊,使人不覺跟著演員陷入沉醉凄迷的狀態(tài)。
1926年,11歲的李正敏,因生活苦焦,家境困難,進城入“正俗社”學藝。十四五歲第一次登臺亮相,結果因過于緊張唱錯了戲,受到老師的通班懲罰。此后的他,細心琢磨,苦修苦練,不到三個月,再次登臺時,一鳴驚人,且愈唱愈紅,五六年來,每有演出,座無虛席。每一出新戲,都能轟動西安。
著名戲曲教育家封至模先生對李正敏的評價是:“每唱一曲,雖大段亦一氣呵成,耳音為之一快?!币灿袌蠹堎澦半m比之梅氏亦無遜色”。而謙遜的京劇大師梅蘭芳,自是不能拿自己相比,聽完戲后,又稱他為“西北的程硯秋”。
李正敏的《五典坡》《玉堂春》《白蛇傳》被譽為“李氏三部曲”。這一時期,“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三足鼎立。
縷縷清風,撫摸著長安的秦磚漢瓦,文化古都的梨苑,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民國初期,是秦腔黃金時期的開始,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嘗試革新的起點。這一時期,西安城里的各家劇社,在創(chuàng)新與宣傳方面爭先恐后,各顯其能。他們在打破傳統(tǒng)表演模式,改編、移植優(yōu)秀劇目的同時,也充分利用報紙,制造聲勢,擴大輿論宣傳。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陜西,報業(yè)相當發(fā)達,長期在《新秦日報》《西北文化日報》等報刊打廣告的劇社,大約有三十多家。翻閱當年的舊報紙,各家戲報比比皆是。他們都借助這一霸氣獨具的輿論平臺,品評劇本,捧追名伶,宣傳劇社,擴大影響。三秦梨園,可謂春風拂面,百花爭艷,一派好風光!
當時,幾家比較有實力的秦腔劇社,都招攬文化古都的才子學者,既改良傳統(tǒng)劇本內(nèi)容,又編寫突出時代特色的新戲本,使劇目內(nèi)容更加切近生活,有質感,有靈氣,雅俗共賞;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舞臺設計和表演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好評如潮。
就拿“三意社”來說,從1930年起,著名戲曲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戲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劇作家袁多壽、袁允中等文人學者,先后到該社任編劇、導演,創(chuàng)作、導演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劇目?!短K武牧羊》《臥薪嘗膽》《家庭痛史》《雙刁傳》《婁昭君》《葫蘆峪》等,就是他們轟動一時的代表作品。
民國六年(1917),“易俗社”購得位于西安市關岳廟街對面的“宜春原”,整修改建后作為新劇場,由當時的陜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這個劇場1916年就裝上了“轉臺”,在幾十個劇社中,這是最潮的一個舞臺設計,較早地引進了燈彩機關布景,在當時的西安,堪稱獨一無二。此后十多年,“轉臺”成了“易俗社”吸引觀眾的亮點之一。
“易俗社”和“三意社”,為了招攬觀眾,增加票房收入,常常在節(jié)慶期間,別出心裁,采用“反串”“雙演”甚至“三演”的形式,挑逗觀眾的視覺神經(jīng),撩撥戲迷的獵奇心理,使其達到新奇亮眼、超乎尋常的藝術效果。
1923年元月中旬,“易俗社”演出《走雪》時,朱訓俗、趙興華兩人雙演曹玉蓮。
1932年12月底,“三意社”演員,何振中、田玉堂、楊金生,三人同時扮演王寶釧。一時間,在秦嶺南北,引起轟動,廣為傳誦。
當然,這樣的演出,必須是劇社里人才濟濟,同行當?shù)耐嬗泻脦讉€,且表演水平旗鼓相當,才敢大膽冒險,幾人同演。
西安是南北交通的樞紐,是西北地區(qū)的政治文化中心,報紙的輿論宣傳無疑為劇社的發(fā)展,演員的成長,民眾的文化娛樂與喜好,自覺不自覺地起到了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三十年代的古城西安,班社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群星如燦爛夜空,交相輝映。當時爭霸秦腔劇壇的三位男旦明星是:“易俗社”的王天民;“三意社”的郭育中;“正俗社”的李正敏。幾乎每個名角都擁有自己的粉絲團,許多報紙也都有自己喜歡追捧的明星。
1932年,《新秦日報》舉辦“菊部春秋”旦角榜評比,王天民榮登榜首,李正敏位居第二。
1933年,《民意報》舉辦須生、小生、旦角、花臉、丑角“五魁民意測驗”,結果李正敏居旦角第一,王天民緊隨其后。由此證明,不論是報紙界還是西安的普通民眾,對秦腔的執(zhí)著與狂熱,是恒久且無可替代的。
如果說秦腔只在陜西,只在西北得到廣大民眾的追捧,的確有點偏狹,它在全國的影響是由來已久的。當時最時髦最奢侈的戲曲推廣活動,就是錄制唱片,上海兩家唱片公司對秦腔的厚愛,恰恰證明了南方各省市的觀眾戲迷對秦腔的喜愛與迷戀。
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派人來西安,為“易俗社”耿善民、王天民、李可易等著名演員錄制唱片30余張,著名戲曲理論家封至模先生作了片頭說明,此舉開辟了秦腔演員錄制唱片之先河。面市后傾銷一空,唱片公司贏利巨大,秦腔史上嶄新的一頁,由此揭開。
1935年,“正俗社”著名男旦李正敏,應“上海百代公司”的邀請,赴滬錄制《探窯》《趕坡》《二度梅》《斷橋》《走雪》《黛玉葬花》等唱片8張。每段唱腔前,著名電影人周伯勛先生,都用陜西方言朗讀了這樣一段話:上海百代公司特邀,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演唱。如同今天的網(wǎng)絡一樣,李正敏在滬杭一夜爆紅,“秦腔正宗”的美譽不脛而走。
1937年7月,“上海勝利唱片公司”來西安,為“三意社”演員張壽全、楊金聲、駱福生、蘇哲民、王慶民、郭育中等人錄制了多張唱片,在市場上也是十分火爆,頗有洛陽紙貴的勢頭。
唱片的錄制,為秦腔在全國的流行開辟了一條嶄新而亮麗的途經(jīng)。古老的劇種,從此搭上了活力四射的時尚列車,無疑給典雅的秦腔插上了一雙神奇的翅膀,天涯海角,任爾從容飛翔。
(作者簡介:郭明霞,陜西商州腰市人。1979年9月至1981年7月就讀于商縣中學。1981年7月考入商洛師專中文科,1983年畢業(yè),從事中學語文教學至今,現(xiàn)任職于西安市臨潼區(qū)驪山初級中學。)
聯(lián)系客服